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645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 摘要:布朗族及其先民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本文在总结概括布朗族茶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布朗族茶文化的特点和形成背景,并从保护布朗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茶产业、将布朗族茶文化的保护与茶马古道的保护联系起来、布朗族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布朗族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布朗族;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云南民族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的众多民族,如傣族、彝族、布朗族、基诺族、纳西族、回族、德昂族、傈僳族、拉祜族等等在本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与茶的融合形

2、成了各自丰富多样的民族茶文化。而在这些民族中,布朗族虽然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普洱市的澜沧、墨江等县;但其茶文化的发展异彩纷呈,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它是了解布朗族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探知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窗口。但是,目前对布朗族茶文化及其保护的研究极少,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布朗族的茶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族茶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因此,研究布朗族茶文化,探讨布朗族茶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丰富多样的布朗族茶文化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据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就开始栽培茶树,可以说布

3、朗族到哪里定居,就在哪里种茶,至今在布朗族生活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均保存有大面积古茶园和许多千余年的古茶树。茶不仅是布朗族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布朗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而独特的茶文化,它由布朗族独特的种茶文化、饮茶文化、茶俗茶礼以及布朗族千年古茶园等茶文化历史遗迹组成。经过整理,布朗族茶的用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以茶为食,以茶当菜:布朗族有吃“得责”生茶,酸茶及“喃咪茶”的习俗;以茶为饮:主要表现饮青竹茶、烤茶的习俗;以茶为药:布朗族在茶中加入草药制成了明子茶、煳米茶和口嚼茶,用来治疗治肠胃不适、消化不良、感冒等;以茶为礼:布朗族用迎客茶来招待客人,并制成

4、礼品茶、茶请柬等赠送给亲友;茶与婚俗:在男女双方恋爱阶段,女孩子泡茶的浓淡表示着对对方的合意程度;茶也是布朗族男方提亲时必不可少的礼物之一;茶与宗教祭祀:景迈山布朗族每年要举行“茶祖节”,祭祀茶祖;文化艺术方面,布朗族有许多与茶有关歌舞及传说,如布朗姑娘采茶忙、茶是我们生活的源泉、采茶情歌等。 2布朗族茶文化的独特特点 茶在布朗族民族生存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布朗族也将茶视之为生民。茶不仅是经济来源,同时也作为一种信仰,用来保护和继承。因此,布朗族看待茶的理念和其他民族是截然不同,与之所呈现出来茶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朗族茶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依相成 茶也

5、许是其他云南民族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更多的是现今只能在传承下来的一些习俗中找到些许关于茶的习俗的身影。然而,在布朗族聚居地,仍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观,布朗族村寨旁边是大片的古茶园及古茶树。如布朗族的景迈山和布朗山古茶园已有上千年历史,但仍然是重要的茶叶产地来源。这些古茶园也与一般茶园不同,古茶园的茶树在原始天然林下种植,古茶园的茶树树冠挺拔,枝叶茂密,因此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 在这些古茶林边,便是布朗族聚集而居的村寨。村寨依山就势,一般建在顺山的缓坡地带,四周绿树成荫,一条由下至上的上山主道贯穿全寨,村寨仍保留有布朗族古村落建筑格局。村寨中布朗族人至今仍然保留本民族独特的风俗

6、、礼仪、宗教祭祀等民族风情。 布朗人建造了古茶园,而古茶园又给了布朗族生活和生存的来源。布朗族人从古以来以茶为生,与茶相伴,展现的是一幅布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画面。 (2)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 布朗族种茶和管理茶园的方法包含着原始的生态观念。布朗族将茶树在天然林下种植,在茶树的枝干上也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在景迈山,茶树上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具有神奇药用价值的寄生物“螃蟹脚”。布朗族古茶园中之所以形成这种复合的生态结构,是因为一方面布朗族利用森林多物种、生物多样性进行茶树的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森林中落叶又给茶树提供了很好的肥料,因而不需要用农药化肥。这样原生

7、态的方式种植出来的茶叶没有经过污染,耐泡,回甘久。这种古朴的用自然法则种植、管理茶园的生态观念,也体现着布朗族人的智慧。 (3)茶文化的宗教特性 布朗族是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一方面他们在种茶、管理茶园过程中始终保持原生态理念有来自于布朗族人对森林及鬼神的敬畏的影响;另一方面,原始宗教信仰,加之小乘佛教的影响使得布朗族产生了诸多与茶有关的宗教活动以及民俗礼仪。比如在布朗族每家每户的茶园中,都有一棵古茶树被视为自己家的茶魂树。布朗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茶魂树祭祀活动,以祈求茶魂保佑自己家的茶能够长得好、发得多,从而带来好收成。并且每开发一片茶园,在这块土地上种的第一棵茶树都要选择最好的日子,举行必

8、要的祭拜仪式后才能种植,以后这棵树就成了这片茶园的茶魂树了。 近代以来布朗族因受傣族强烈的影响而信仰了小乘佛教,但同时也保留了原始宗教的一些传统。在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就是原始宗教和小乘佛教理念合二为一的产物。可以说,布朗族的茶文化是以宗教为基础的。 (4)茶文化在民族建筑上的表征 布朗族大都居住在海拔15002300米的山腰地带,那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布朗族最原始的建筑很简陋,用六根树枝和三根梁就可以建起一幢住房,屋内分高低两层,低处烧火做饭,高处住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受到傣族文化的影响,布朗族采用茅草屋顶(现代都采用平挂瓦屋顶)

9、、下方开放的干栏式建筑民居,有上下两层,上层为卧室、火塘、吃饭处、晒物台,楼下无遮栏,堆放农具杂物和关养畜禽,这种形式能很好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长期的与茶相伴,茶文化也影响到布朗族建筑文化中去,比如在景迈山上的翁基村的屋脊上有由三片叶子组成的茶叶形状的装饰物,是布朗族把茶作为图腾和崇拜的一种表征,非常具有当地的特色,也体现了布朗族与茶的密切关系。 (5)布朗族茶文化是茶马古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朗族茶山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普洱茶产地。历史上茶马贸易普洱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景迈、布朗、巴达等十二大古茶山。在这十二大古茶山中,布朗族的茶山

10、就占了两座。很早以前,景迈茶山和布朗山的茶叶就用笋叶和竹篮包装,由人或牛马驮着,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其中一部分进入普洱府,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另一部分绿茶则直接通过中缅边境的洛勐和打洛,进入缅甸的景栋等集散地,再销往东南亚各国。直至现今,它们仍然是普洱茶非常重要的产地。并且,在景迈后山丛林间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古道上的马蹄印仍清晰可见。鉴证着茶马古道曾经的繁荣和布朗族茶山在茶马古道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布朗族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比于其他民族,布朗族茶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具有特点,它影响布朗族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布朗族茶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是布朗族留给我们的重要的

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马古道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朗族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1)保护布朗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 从保护民族茶文化来讲,首先必须保护茶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条件。布朗族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布朗族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条件,也是整个民族文化展示的一个背景舞台。布朗族聚居地的古茶山、古茶园以及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与布朗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民族传统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应该说,布朗族传统的文化及生态观念是适应周围生态环境的,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布朗族传统文化和观念不可

12、避免受到冲击,再加上外界的作用,布朗族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影响。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来加强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措施,比如划定具体的森林保护范围等,制定相关的保护制度规范来加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2)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布朗族茶文化是布朗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茶文化和茶习俗深深体现在布朗族日常民族生活中,茶文化也不是脱离布朗族风俗习俗而存在。因此,应该尊重和保护布朗族整体的民族风俗,包括宗教、服饰、艺术等文化,才有利于茶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回避的是,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一对矛盾,但这对矛盾应该是可以也必须协调的。传统文化并不

13、意味着落后,应寻找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比如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挖掘民族文化新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才能转化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行动。 (3)发展民族茶产业 布朗族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同时也受布朗族社会经济的现实发展程度的制约。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布朗族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的现状,才能使民族文化植根于理性的基础之上,得到切实的保护与发展,布朗族持续发展资源也才能得到合理开发。在布朗族生活的地方,往往有大片茶园,茶叶也是布朗族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是,目前布朗族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以分散的小生产方式生产,因此,发展民族茶产业

14、需要以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政府也应给予扶持,促进对茶产品的加工,开发多品种、多层次的茶产品来发展布朗族茶产业,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 (4)将布朗族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纳入到茶马古道文化的整体保护中去 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条通道的概念,而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包括茶马古道沿线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古通道文化、马帮文化、古代贸易文化以及沿线分布的众多遗迹遗址等等。 布朗族民族文化和茶文化是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布朗族居住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茶马古道遗址。因此,彻底调查和整理布朗族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将其纳入到茶马古道文化整体的保护中去,对其保护将

15、有重要作用。 (5)布朗族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式 旅游开发本身是一种保护,但同时旅游开发也是一把双刃剑,旅游开发不当极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原有民族风俗造成冲击而失去原来的特色。因此,采取何种方式开发旅游才有利于布朗族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布朗族茶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在于:古老壮观的茶山茶园生态景观;独特的布朗族民俗风情;布朗族独特的种茶、制茶、饮茶文化及茶俗茶礼。而综观我国各地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按照旅游资源的特征,大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和人文考古型1。布朗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兼具上述四种类型特征。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时

16、可以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深入的文化挖掘,充分利用古茶山茶园的自然景观特色,深入挖掘布朗族民族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内涵,并适当保留布朗族原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旅游开发,才能深化布朗族茶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另一方面,布朗族曾经在茶马古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布朗族所居住的地方是茶马古道线路上重要的产茶区,应利用茶马古道开发品牌优势,结合茶马古道的整体旅游开发来定位布朗族茶文化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钱树伟,鲍捷,刘丽,何曙生,罗治得,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 2木霁弘,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3向跃平,樊坚主编,布朗族的茶与传统文化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赵瑛,布朗族文化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5俸春华,澜沧江畔布朗人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6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查研究项目组,布朗族调查组,张晓琼执笔,云南芒景村布朗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2008. 7云南少数民族图库编委会,云南少数民族图库布朗族基诺族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