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694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辩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反方: 第一,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 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而大部分学校的校服是那种 不分男女式,松松垮垮的运动服。如此的“统一”让彼此之间没有区别。着装是一种文化,是一个 人的自我展现,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现在,对于学生的着装,学校也要硬性规定。这无疑是 占据了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空间。失去了一次自我选择和自我定位的机会。对于个人长远发展, 个人性格的形成不利。 第二, 学校校服的确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诸多学校的校服都是一件秋装,或是在多出一套 夏装的短袖。试问,谁

2、能穿着两套衣服过完四季呢?学生在校服外面又套上羽绒服,或是夏天到了 学校把校服脱掉,甚至只是带着校服上学,这样“穿校服”岂不就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应付。 试问如此穿校服,对方口中所说的“统一”何在?学校教书育人,交的应该不是这种形式主义吧。 第三, 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 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机会。 对方辩友也许会说,学校统一校服是为了防止学生中的攀比,但我要说,攀比不是不穿校服的错。 社会上攀比之风蔓延到校园。学校应该在思想上疏导,并不应该采取堵塞的办法。学生不再校服上 攀比,可以在自行车,书包,鞋等其他方面继续攀比。另一方面,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进了重

3、点高中,穿着校服到处炫耀,这是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攀比呢?我们还是要从我方标准来说话,学生 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攀比是不对的,比禁止学生攀比更重要。健康的发展过程, 正是一个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逐渐认清是非,从而明辨是非的过程。为了防止某一种现象的发生, 而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认识,塑造自我,明辨是非的一个过程。这种做 法不妥。 综上所述,我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衡量利弊,认为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 我认为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每天穿校服,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穿服装的自由,并且每个人都有 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胳膊 腿上烫伤或皮肤病,特别是夏天,穿半节袖起不是

4、很难看,并且我门们青 少年都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应该有权力选择包装自己,外国讲究自由发展,所以有很多人才,因为 他们很自由,不像中国教育,只为赚钱校服,影想了许多有才人事的发展,有时校服对学生来说 不光是难看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统一的校服,可是他们只是在重要的时候穿,他们的校服大多都是 正装。 穿校服的场合如: (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活动) 平时他们没有规定的 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要求学生在校就要是校服,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荒唐了,感觉是限制 了学生的自由,如头发,饰品,鞋子,着装,手指甲,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私人的。 学生应该张扬个性,才有利于自身发展,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展示

5、自我的心理需要,是青春期爱 美的心理需要。更是培养自我创新思维的需要。 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需要。 试想:从小让孩子在严格束缚当中成长,穿的、吃得、听的、看得等等都是固定好的老套的, 怎么会能培养出思想独立、想象力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呢!就跟一个小孩从小关闭在一个没有 人迹的屋子里,他会变哑一样。很多东西,在他们成长时期不培养,他们的特长、天赋就会渐渐退 化 1。从法律角度看,穿不穿校服是学生的一种权利(RIGHT) ,而非一种义务(RESPONSIBILITY) 2。从教育方面看,个性(INDIVIDUALITY)与共性的问题,当今时代更注重个性的培养 3。若规定只能穿校服,衣服的换洗方面较

6、为不易,穿校服不符合实际(REALITY) 你可以列出对方可能提出的论点,针对其论点组织材料进行反驳,这样在比赛是就能做到知己 知彼,轻松应对。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天天穿同一件校服, 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穿校服没温度。 5 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 6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7 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8 穿校服浪费钱。 大家穿一样的衣服无法展示年轻人的个性,校服通常不好看。 每个人都希望有他自己的个性:希望成为别人成不了的人,希望干

7、出别人干不了的事。 -查宁 壮大了之后不会自由搭配,创新精神遭泯灭,未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得要敢于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贝弗里奇 马克思说人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括衣食住行和精神层面,衣服是一个人的思想 反映之一,穿校服这是违背马克思理论的,禁锢的思想,从而影响行为。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加 缪 夏天校服过厚,冬天校服过薄,穿自己的便于调节。 穿校服去学校的话家里的自己衣服将遭到闲置,浪费了家里的资源,失去了使用的机会。 自家的衣服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本可以穿过去,但学校剥夺的我们自己的权利,反而会造成 叛逆心理,对校方进行抵触。 不买校服可以省下一笔不

8、小的开销,很多学校的校服费够交书费了,学校里的校服没法做到自 己衣服那样子好看,不如穿自己衣服去学校。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 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 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 着同样的衣服上学。本来是出于好意 但实际上导致困难家庭更困难。 “如果一个学生,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对周围环 境的反应基本没有,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康的。”秦老师告诉记者,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人

9、 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对新鲜事物肯定会想尝试。“特别是现在的这些孩子,每天穿同样的校服, 看着上千人穿着同样的衣服在校园活动,他们也会审美疲劳,也会对同质的东西赶到疲倦,他们需 要自主和个性,需要展现一个不同于大众的自我。过分压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利。” 秦老师认为,“周六、周日侧重于家庭环境,孩子们不能完全展示自己,个人的心理禁锢没有 很好地释放。而学校是个集体环境,孩子想改变群体交往的方式,想在群体中体现自己的独特,这 是一种群体对个人的满足,和家庭环境中个性的展示是不一样的,成年人应该理解他们。” 关于中学生的校服问题(如果老师愿意穿制服,我就心甘情愿) 首先,对于校服本身来说。现在的校

10、服款式过于呆板和保守,没有办法凸显出高中生朝气蓬勃 的精神面貌,并且校服本身质量不好。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化纤是校服的主要原料,这种材料易 燃易破,且对于人体有一定危害。而校服的设计又过于宽松肥大,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另外校服 的颜色比较单调,大都以蓝,深蓝等这些深色系和冷色调为主,穿在身上不免让人感觉到土气。其 次,高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多,因此对校服的质量,透气性,吸水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校服 的设计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试问这样的校服我们怎么会喜欢呢? 再者,对高中生来说,我们的年龄和思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 况且高中生视野和知识面也比较广阔,我们喜欢富有朝气,具有时代色彩的东鳌杓频穆浜?已不能跟上高中生的思维方式。这是当今高中生不喜欢校服的根本原因。并且,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