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762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章编号 : 16722691 X (2010) 0420090203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其训练方法研究苏兴田1 ,2 ,刘大军2(1 . 西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 . 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摘 要 :跆拳道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 ,其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 ,比赛的强度 、密度日益增大 ,比赛的 攻防争夺异常激烈 ,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对抗性 . 因此 ,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笔者结合跆拳 道运动的项目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的视角 ,阐述了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 ,切合跆拳道训练实际情况 ,探讨提高 跆拳道运动员供

2、能能力训练的方法 ,以期为跆拳道训练提出合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跆拳道运动 ;供能能力 ;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 : G886 . 9 文献标识码 : A引言跆拳道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 ,它 的动作由各种各样的步法 、跳跃 、踢腿等基本技术 和专门动作组成. 随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和科学 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跆拳道比赛的强度 、密度日 益增大 ,攻防节奏越来越快 ,争夺也异常激烈 ,因 此 ,跆拳道是一项具有很强复杂性和对抗性的运 动项目. 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培养训练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 ,要保证运动员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 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 本文针对跆 拳道运动的项

3、目特征 ,结合人体运动代谢系统的 供能特点 ,阐述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 ,通过将体 能训练与技 、战术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不断提高运 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专项技术水平 ,以科学合理的 训练方法来优化跆拳道运动员三大供能系统的能 力 ,从而使其能够适应高强度 、激烈对抗 、快速多 变的跆拳道比赛 1 ,2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征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A T P ,而 人体骨骼肌中 A T P 含量只有 426 mmol/ kg ,它所 释放的能量仅供肌肉收缩 324 次 ,持续供能 2 s 左 右 ;为使运动不终止 ,就必须依靠 A T P 的快速转 化合成 ,而 A T P 的再合成主要

4、有三种途径 : ( 1) A T P2C P 供能 ,人 体肌 肉中 C P 含 量为 17 mmol/ kg ,它是极限强度运动 628 s 的主要供能来源 ; ( 2)糖酵解供能 ,随着持续大强度运动时间延长 ,肌糖元通过酵解产生丙酮酸 ,大量的丙酮酸还原成乳 酸 ,这种供能方式在持续 30260s 左右的大强度运动时供能百分比较大 ; (3) 有氧代谢供能 ,即糖 、脂肪 、蛋白质完全氧化生成 CO2 和 H2 O ,并产生大量 的能量 ,当运动持续时间超过 1min 时其供能比例随供能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 因此 ,人体运动时有ATP2CP 、糖酵解 、有氧代谢三大供能系统 3 ,4 .

5、根据各代谢系统的供能特点 ,结合跆拳道运 动的项目特征 ,可以看出在跆拳道训练中运用步法 、腿法等组合进行进攻或防守反击等肌肉工作 持续时间在 10 s 以内的极限强度运动主要是通过无氧代谢途径中的磷酸原 ( A T P2C P) 供能系统进行供能 ;对于跆 拳 道 2 mi n 一个 回合 的比 赛 是以 无氧代谢途径中的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为主的有氧 、无氧混合供能 ; 而在超过 l h 的中等强度的训练课中 ,是以糖 、脂肪有氧氧化供能为主 ,但其中 开始时和中间执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是由无氧代 谢提供能量 . 综上所述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有氧供 能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 ,在跆拳道训

6、 练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遵循生化原 则 ,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跆拳道供能能力训练分析提高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德怀 勒 等 人 的 研 究 证 实 : 最 大 心 率 为 70 %时 ,所有的受试者最大吸氧量为 80 %285 %之间 ;收稿日期 :2010203223 .作者简介 :苏兴田 (19772) ,男 ,甘肃天水人 ,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天水师范学院讲师 ,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最大心率 90 %以上的强度运动时 ,绝大部分人的 强度达到无氧阈以上 . 有关文献研究表明 ,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最大心率在 95 %左右 ,跆拳道比赛 的强度是在无氧阈以上 ,主要是无氧代

7、谢. 可见 , 跆拳道运动既要保证以高效磷酸原代谢供能系统 为主的力量与速度来击打对手有效部位 ,又要有 超强的糖酵解代谢供能系统为主的复杂技术动作来完成连续进攻与防守 . 因此 ,良好的磷酸原代谢 供 能 系 统 和 糖 酵 解 代 谢 供 能 系 统 保 障 较 高 的 A T P 输出效率和能量供应总量 ,对比赛的胜负起 到决定性作用 5 .2 . 1 . 1 提高 A T P2CP 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 跆拳道比赛和训练中 ,步法的变换 、踢腿都是在 10 s 内完成 ,必须保证以高效磷酸原代谢供能系统为 主的力量与速度来击打对手有效部位. 据研究和 实验证明 ,采用大强度反复进行 52

8、10 s 左右的极 限训练或 30260 m 的 最大 强度 反 复跑 、行 进间 跑等手段来发展 A T P2C P 系统供能 能 力因 为在 这 种练习中 ,几乎全部能量都由磷酸原提供 ,只有在 恢复期的间歇中有少量的乳酸生成 . 因此 ,在训练 中合理适宜的间歇性低氧训练也非常重要 ,间歇 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有氧运动能力训练方法 ,其训练效果已在大量研究中得到证实 ,间 歇性训练在每次练习间歇休息时间以 30 s 最为适宜 6 .2 . 1 . 2 提高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训练 对于跆拳 道运动 ,当 A T P/ C P 在运动瞬间大量消耗 ,A T P/ AD P 比值的下降及

9、氧供相对不足使糖酵解供能系统成为能量供应主要方式 ,对糖酵解代谢能力 的训练很重要. 采用固定间歇时间或递减间歇时 间训练是提高运 动员 糖 酵解 供能 能 力的 有效 途 径 . 机体在缺氧状态下工作 ,其搪酵解能力在 30260 s 时达到最高水平 , 并产生大量乳酸堆积在肌肉中 ,限制了糖酵解的继续进行 ,由于酸性的影响 使运动的肌肉产生疲劳. 根据血乳酸 30 s 以后明 显升高 的 特 点 , 采 用 大 强 度 持 续 30260 s 全 力 运 动 ,间歇休息为 30 s23 mi n 的不同方法进行训练 ,据运动员训练水平而定 ,如果一个低水平运动员 在进行全速 50O m 跑

10、 的 训 练 中 , 当 他 跑 到 300 m时出现疲劳 , 降低速度 , 后 200 m 质量不能保证 , 故改变了机体内的乏氧悄况 ,他实际还是等于全 速跑了 300 m ; (2) 30260 s 模拟实战练习 (或者喂靶 练习) ,中间休息 30 s ; ( 3) 单足跳 40 s 5 组 ,中间 休息 1 mi n ; ( 4 ) 快 速 跑 100 m 5 组 , 中 间 休 息1 mi n ; ( 5 ) 快速 跳绳 60 s 5 组 , 中 间 休 息 1 mi n ; (6) 快速打沙袋 60 s 5 组 ,中间休息 l mi n . 以上训 练方法可由教练员 根据 运 动

11、员 实际 情况 进 行调 整 ,在采用反复训练方法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时 ,要 注意对间歇时间的控制 ,一般要超过 30 s ,也就是说当第一个练习做完时 ,机体消耗了一定的 A T P 和 C P ,休息 30 s 以上时间 , A T P 和 C P 才能通过 有氧代谢得到补充 ,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次跑的能 量供应 ,保证训练的效果 ,当然间歇时间也要根据 运动员的水平而定 ,对于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间歇时间要相对长些 7 , 8 .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跆拳 道 比 赛 分 3 局 , 每 局 2 mi n , 局 间 休 息1 mi n ,要求运动员在 具 备良 好的 有 氧耐 力. 有氧 代

12、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 ,因为无氧代谢供能是在氧供应不足情况下再合成 A T P ,其代谢产物是乳 酸 ,还有待于按有氧代谢途径氧化 . 有氧代谢系统 除可生成丰富 的 A T P 外 , 且不 生成 导致 疲 劳的 副产品 ,同时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加 ,让氧在血液 中加快运行 . 所以合理地进行对血液循环和呼吸 系统有积极作用的练习 ,将会明显地增长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提高最大耗氧量 的能力上. 在日常生活中机体所吸人的氧气 ,需要 约 18 S 时间才能输送至生物氧化的组织细胞中. 另外 ,只有大强度和中等强度工作才能产生较小 氧俊 . 所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方法 ,一是强度要

13、适宜 ,二是持续时间要长 . 如 : 长 时 间的 跑 、越野 跑 、长距离游泳等 ,在练习过程中及练习后的即刻 心率应在 1302160 次/ mi n . 在训练中要注意强度 , 以中等为宜 ,反复训练 ,练习组数根据运动员水平提高跆拳道运动员供能能力的训练 ,开展有针对 性的训练 . (1) 在训练中合理适宜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 A T P mi nC P 系统供能能力 ; (2) 采用固定间歇时间或递减间歇时间训练是提 高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 ; (3) 在训练中要以适 宜的强度 ,足够的持续时间 ,反复训练来提高运动 员的无氧供能能力.参考文献 : 1 王虎 . 跆拳道运

14、动的生化特点及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 训练 J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7 ( 1) :1092110 . 2 刘卫军 . 跆拳道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3 张蕴琨 ,丁树哲 . 运动生物化学 M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 4 王 瑞 元 . 运 动 生 理 学 M . 北 京 : 人 民 体 育 出 版 社 ,2002 . 5 滕育松 .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血氨 、血乳 酸及血气水 平 的 影 响 J . 天 津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 2009 (1) :79281 . 6 马波 . 跆拳 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

15、特 点 及 其 训 练 方 法J . 中国教练员 ,2004 (3) :23224 . 7 张勇 ,杨亮 .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男性跆拳道运动 员生化指标的影响 J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 3) :86288 . 8 KYON G M YON G L E E , KOO K H YU N J EON G.Taekwo ndo Kyo r uji M . Seo ul Kreaa : Sung Publi sh2ing OO . 1996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 ics and Tra in ing Met hods of Taek wondoS U

16、 X i n g2t i a n1 , 2 , L I U D a2j u n2(1 .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 n ,No rt hwe st No r mal U niver sit y ,L a nzho u 730070 ,China ;2 . School of P. E. , Tia nshui No r mal U niver sit y , Tia nshui 741001 ,China)Abstract : Tae kwo ndo i s a skilled a nt a go ni stic p roject . The ga mes p a

17、ce keep s i ncrea si ng ,a nd t he co m2 p et ti ng i nt e n sit y a nd de n sit y keep s gro wi ng , t h u s t he off e n sive a nd def e n sive co mp etitio n i s alwa ys fierce . It have great co mp le xit y a nd a dver sa rial . Therefo re ,t he Tae kwo ndo at hlet e st rai ni ng i s a co m2 p l

18、icat e d p roce ss. Acco r di ng to t he c ha ract eri stic s of Tee kwo ndo a nd t he p e r sp ective of e xe rci se p hysi2olo gy ,t he e ne r gysupp l y c ha ract eri stic s of Tae kwo ndo wa s de scri bed ,co nt act ed t he act ual Tae kwo ndot rai ni ng sit uatio n ,t he way s to i mp ro ve t h

19、e Tae kwo ndo at hlet e st rai ni ng o n supp l y cap acit y wa s e x2p lo re d ,it ma y supp ly a rea so na ble t heo retical ba si s fo r Tae kwo ndo .Key words : Tae kwo ndo e xe rci se ;e ner gy supp l y cap acit y ; t rai ni ng met ho ds(上接第 89 页)Discussion on t he Major Features and Social Fun

20、ct ion of Et hn ic Minority Area s Village Fest ival s SportsQ I A N Y i n g2h u a(Dep art ment of P. E. and Healt h Educatio n ,L iuzho u Teacher s College ,L iuzho u 545004 ,China)Abstract : U si ng t he met ho ds of lo gical a nal ysi s a nd i nve sti gatio n et c . , t he mai n f eat ure s a nd

21、social f unctio n s were e xp lo red . The re sult s sho w t hat t he Et h nic Mi no rit y A rea s villa ge f e stival s spo r t s ha ve geo grap hical ,natio nalit y ,reli gio u s belief , e nt e r t ai nme nt a nd at hletic i de ntit y ,i nhe rit a nce u nit y a nd so o n . It s social f unctio n

22、mai nl y di sp lay s i n co nfo r mit y villa ge societ y , so und p hysical a nd me nt al ,p ro s2 p e rit y i n t he local eco no my a nd p u shi ng fo r wa r d t he sociali st new r ural a rea s a nd so o n .Key words :et h nic mi no rit y a rea s ; villa ge ;f e stival spo r t s ; social f u nctio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