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818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 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 【内容提要】西游记“四大部洲”之“东胜神洲”拟山东古齐地,与“西牛贺洲”相照应,以“东胜(圣)”“西贺”,寓道、释一家,道为佛阶之意;写“傲来国”、“花果山”拟自泰山主峰西南之傲来山,泰山有“水帘洞”;孙悟空“齐天大圣”名义为与泰山“东岳天齐”相反相成,而远祖古齐之“天主神”;泰山有“玉皇顶”、“一天门”、“南天门”、“三天门”、“王母池”、地狱等等,为西游记虚拟“三界”之地域背景。西游记写孙悟空“籍贯”、“故里”及其所大闹的“三界”,有现实地理环境的参照即背景,这一背景是“五岳独尊”的东岳泰山;西游故事最后形成的“齐天大圣”是一只“泰山猴

2、”。 【关键词】 西游记/孙悟空/花果山/泰山 引言 今通行百回本两游记(以下称西游记无特别说明者,均指此本)孙悟空形象的研究,学者向来关注其原型,百年间先后有印度神猴哈奴曼说、中国淮涡水神巫支祁说、中印神猴混合说等。诸说都追溯这只猴子的渊源来历,却忽视了历来西游故事写这只猴子,既不在印度,也不在淮涡,而是早在宋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就已经有了“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之说,到了二郎神锁齐大人圣杂剧则写作“在此花果山水帘洞”,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则称“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至百回本西游记中才经最后写定者(以下径称“作者”)改造为石猴答须菩提祖师问“乡贯”所称“东

3、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第一回)。所以,若论孙悟空源流,学者固然仍可以争论其为中外的哪一只猴子演变而来;但是,若论西游故事中孙悟空地域背景则有两说:一是西游记之前在不知何方之“花果山紫云洞”(或“水帘洞”),或“西域”之“花果山水帘洞”;二是西游记中石猴所自称“乡贯”即其“籍贯”、“故里”为“东胜神洲”云云。从而若论早期西游故事中孙悟空所在,则天下“花果山”或各有份;而若论西游记中孙悟空之“籍贯”与“故里”,却只是一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此“东胜神洲”云云虽有承于早期西游故事的因素,但是既经界定其洲属国籍,又前所未有地联系了“天、人、地狱”三界的环境来写它,总体上已是西游记

4、作者的创造,也是一般阅读所认可孙悟空的“老家”。因此,两游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研究,是孙悟空形象之地域背景演变的终端课题,确定孙悟空“籍贯”与“故里”的中心题义;同时,其从何而来,有无具体的模拟对象与所拟为何地,对于研究西游记的成书乃至作者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这当然不可以作历史地理的考证,然而却可以并一定要作文学的考证,即从存在支配意识、生活决定创作、传统影响创新的角度,我们不能不认为作者在为孙悟空设定这样一个出生隶籍之地及其活动的大环境即“三界”的时候,受到过某种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是从其所知见历史、现实、传说、宗教与文学的地理形貌,模拟、夸张、挪移、嫁接、化用、变形而来,从

5、而那些地理形貌成为了孙悟空“籍贯”、“故里”以至“三界”的原型。而后人也就可以从现在仍能够知见的那些地理形貌与西游记文本中环境描写的对照中,发现二者具体的联系,确认其中哪些正是或一定程度上是西游记作者当年设定孙悟空“籍贯”、“故里”以及“三界”之原型的地理形貌,即其在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中的根据。这就是本文考论学理上的依据和所追求的目标。 这种考证当然不可能做到如真人真事的完全对号入座,而是对作者艺术虚构过程与其所依据之蛛丝马迹联系的追寻,结果在大多数不熟悉文艺创造规律的人看来总难免不够切实和具体,甚至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之嫌。但是,正如一切文学艺术形象与其原型的关系,西游记写孙悟空“籍贯”、“

6、故里”可能有的地理背景与作品的实际描写,也必然是若即若离,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有如镜花水月的天然不可凑泊。所以,在这样的地方能做的只是艺术的考证,所求的只能是文学原型之模糊的真实。唯是在具体的论证中,我们仍当力求在这种地理形貌与文本比对能有最大限度吻合的情况下作结论,实事求是,无过无不及。我们的结论是:西游记写孙悟空“籍贯”、“故里”及其所大闹的“三界”,有现实地理环境的参照即背景,这一背景是“五岳独尊”的东岳泰山;西游故事最后形成的“齐天大圣”是一只“泰山猴”。试论述如下。 一、“东胜神洲”拟山东古齐地 西游记第一回篇首诗后,正文以“盖闻天地之数”云云领起,写“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7、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州,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从而拟定西游世界的“地理”形势,全部故事发生的舞台。而孙悟空生地即在“四大部洲”之一的”东胜神洲”。“东胜神洲”即悟空所隶属之洲,作为“一方水土”,其义必须结合了“四大部洲”的由来,才可以说得清楚。 按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写一秀才称“四大部洲”说本事林广记,今检此书未见,而实本于佛书。佛经“四大部洲”或称“四大洲”,佛说法集名数经曰:“云何四大洲?所谓南赡部洲,西俱耶尼洲,北俱卢洲,东胜身洲。”其中“南赡部洲”,“赡”诸经或作“瞻”;“西俱耶尼洲”,“俱尼”诸经多作一字即“货”。上引西游记所称,字面上与此虽仅微有不同,但却

8、对佛经“四大部洲”之说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何以见得? 原来佛说“四大部洲”之名义,正如著名哲学家方立天先生所解释说: 东方是胜身洲,此洲土地东狭西广,形如半月,以身形胜,故名。南方是瞻部大洲,因有瞻部林故名。西方是牛货洲,因此洲以牛为货故名。北方是俱卢洲,也称为胜处,因系四大洲中国土最为妙的,故名1。 可知“四大部洲”名号在佛经虽各有指称,但都无明显褒贬之义。然而一入于西游记就不同了,按第八回写佛祖如来讲经罢,对众信徒论“四大部洲”曰: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

9、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浮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又第九十八回写佛祖对唐僧说: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浮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上引佛祖对“四大部洲”的褒贬,前后照应,实为奠定和强调其欲传经东土,而唐僧

10、必要西天取经即西游记故事发生的基础。而包括在佛祖话语中西游记对“四大部洲”称名用字的改动,也就配合了佛祖对四洲之人的褒贬。换言之,佛经“四大部洲”到了西游记中称名虽仅微有不同,却已完全小说化而具有了为全书主旨服务的新的内涵。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西游记“四大部洲”,虽仍保有佛教世界四分的格局,但本质上已因小说叙事的需要成了被随意处置的地理概念。例如,按第一回所写,猴王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下“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又自南赡部洲,“独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在那里拜须菩提祖师学道。由此知东胜神洲至西牛贺洲,正如须菩提祖师所说,

11、“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这就是说,南赡部洲在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之间,与后者亦隔有大海。然而西游记写东土大唐在南赡部洲,佛祖西天在西牛贺洲,但是,唐僧取经却未尝过海,也没有写到“洲”界。可知“四大部洲”不过全书开篇一个关于世界分野的寓言,并非正文写西游地理的真正根据。其真正的根据是其所了解现实世界即当时中国与古印度大致的地理形势,而佛祖对“四大部洲”的褒贬则主要源自我国传统对中国四方以至天竺佛国之俗的观念,并最终服务于西游记取经成佛之旨。 其次,具体说来,上引佛祖褒贬四洲,以南、北二洲恶有差等,似原本论语谓“南人有言曰”(子路),坛经谓“人有南北”(顿渐品第八)等南北文化差异的观念而来。而

12、北洲之称,无论“俱卢”为“俱芦”或“巨芦”,“卢”与“芦”都谐音“鲁”。“鲁”义谓粗直。此说北洲之人为“俱鲁”或“巨鲁”,实是以之合其“好杀生性拙情疏”之陋劣。而佛祖独恶南洲,于诸经之不同中舍“瞻望”之“瞻”而取“赡养”之“赡”,又因“南”谐音“难”,从而“南赡部洲”实为“难赡部洲”,即论语孔子所谓“难养”(阳货)者,以合于佛祖所说“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却无可如何,并引出此洲“东土大唐”之人须“有字真经”才可望教化的道理,为唐僧取经故事的张本。又佛祖说东、西两洲均为妙胜之区,尤以西洲为“我佛”所在,其既“不贪不杀”云云,自然就不能有“牛货”,故易“货”为“贺”。但其易“货”为“贺”,

13、却不仅由于音便,而是与“西牛”组词成“西牛贺洲”,可读曰“西牛”来“贺”之“洲”义。这应当是暗用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2 的传说,和早在汉代就已经流行的佛教“老子化胡说”3。而西游记第九回也正是提到过老子即太上老君“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第五十至五十二回还写了金山金大王本是老君误走的青牛作怪,表明作者对老子、青牛传说颇为关注。所以“西牛贺洲”之称,实隐有以道教所托始之鼻祖老子,骑牛东来,“贺”西天之佛的意义,以彰显西游记仙、佛同源,道、释一家,而佛高于道,为天下独尊之旨。 总之,佛经“四大部洲”入西游记被改造赋予了配合佛祖褒贬四洲之人的意义,并因此形成除北洲之外,西、东、南三洲分

14、别与佛、道、儒三家相对应的联系。从而使西游记所写故事,成了立有儒教的“南赡部洲”东土大唐之唐僧,在道教神仙所住“东胜神洲”之孙悟空等的保护之下,去佛祖西天所在之“西牛贺洲”取经。这一逻辑的内在思路是“三家配合本如然”(第一回),没有矛盾与对立,却有差等,即儒不如道,道不如佛,从而“三教归一”(第四十七回)归于佛,“万法归一”(第八十四回)归于心,即唐僧所谓“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第八十五回)。唯是“修心”的极致是“无心”,书中所谓“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第十四回)。所以,作为“无心诀”(第十四回),“西游一成佛之书也”(第九十八回黄周星评)。这些且可以不论,而单说本节要着重讨论的

15、“东胜神洲”,也就在与“西牛贺洲”的偶对中,被赋予了新义。 按“东胜神洲”虽自“东胜身洲”易一字而来,但其一定是易为“神”字,虽由于音便,却更是源于我国古有“赤县神洲”之说。此说起于战国齐人驺衍,驺氏并有海外“九州”之论,影响后世有汉武洞冥记、十洲记等方士小说,托于汉初齐人东方朔,推衍出道教“十洲三岛”的仙话。西游记写“东胜神洲”之“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不仅表明其受齐文化的影响,而且由“花果山”在“东胜神洲”并为“十洲三岛”之“祖龙”推论,“十洲三岛”实包括于其所谓“东胜神洲”之域了。西游记为“东胜神洲”所设定与“十洲三岛”的这一层关系表明,此洲名虽从佛经成说改一字而来,却

16、已脱胎换骨,成了驺衍、东方朔等为代表的齐国方士神仙文化一脉的符号。进而联系书中一再写及的道祖老子青牛的故事,使我们有理由推测,作者想像中的“东胜神洲”之“胜”,实谐音“圣”,“东胜(圣)”即老子,“东胜神洲”实是指以老子为鼻祖之神仙道教之说发达最早的山东古齐地。 西游记有关孙悟空的描写,也正与“东胜神洲”“西牛贺洲”的遥对所寓“东胜(圣)”骑牛“西贺”之佛高于道之意,处处相合。如其写“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悟空后来虽然顽劣,但其初生毕竟也还“拜了四方”;又他虽已修成仙体,但还要漂洋过海,游学至“西牛贺洲”之“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从须菩提祖师学道;后来成“太乙金仙”,也还要

17、“弃道从僧用”(第三十五回),为唐僧取经护法,乃至与唐僧等于全书结末“五圣成真”(第一百回),也经由道教玉真观中路出后门,直上灵山成佛等,就都由“东胜神洲”这一个道教神仙的发生之地生发而来。其自然而然,完全是由于关合了我国历史上神仙道教之说兴起于燕齐渤海之滨的传统,而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就容易忽略了西游记孙悟空因“东胜神洲”的洲属,不再是早期西游故事中“西域”或不知何方之“花果山”上一般意义的神猴,而是古齐地神仙文化包装成的一只猴子了。 二、“傲来国”借名“傲来山” 西游记第一回述“四大部洲”之后,接写道“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云云

18、,即以悟空为“傲来国”籍“人氏”。“傲来国”之名前所未有,是作者虚构首创,所依傍只有一个,即泰山岱顶西南的傲来山。岱史载: 傲来山,在岳顶西南竹林寺。其石巑岏矗矗,至御帐俯视之更奇4。 按岱史十八卷,查志隆撰。隆字鸣盛,海宁(今属浙江)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左参政,著有山东盐法志等。岱史乃查氏山东盐司同知任内奉上司长芦巡盐御史谭耀之命辑纂,成书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卷首有谭耀序,谓是书“裁取旧编,断以己意,拟例三史,取材百家”;又有查氏自为岱史公移,备叙纂修始末体例等,称皆“取材于旧志”。 其所谓“旧编”、“旧志”,主要是指明代歙县(今属安徽)汪子卿辑泰山志。泰

19、山志四卷,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所据资料自然是出于嘉靖之前。由学者公认今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不早于明中叶甚至至迟万历年间可知,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则岱史所载泰山名胜有与百回本西游记所写名号相同者,即使有因于早期西游故事的可能,却一定不是因于此本西游记,而是西游记作者虚构或借境于早期西游故事,或直接借境于泰山。这是本文立论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既然“傲来”之名自泰山作古,而早期西游故事中并无“傲来”名号,则西游记作者虚构悟空“傲来国”籍,就一定是直接由岱顶西南之“傲来山”的启发并借其名而来。从而与上述“东胜神洲”拟山东古齐地相一致,西游记孙悟空形象作为古齐文化包装的一只猴子,又具体是齐鲁

20、之界泰山西麓“傲来山”上的一只猴子。 “傲来山”又名“傲来峰”。天下群山无数,以西游记作者写人叙事命名取义之不苟作(如对孙悟空的命名),而独借名“傲来山”以为悟空“国籍”之称,除表明其熟悉泰山之外,还应该是有所寄寓的。按“傲来”之义,向无确考。但“傲来”之“来”,或作“徕”。泰山之东约数十里有“徂徕山”,“傲徕山”得名或因其在泰山西南,与“徂徕山”东西相望之故,但也许是以二者雄忠都有不让泰山之致的缘故。但西游记虚拟孙悟空国籍,不从“傲徕”而从“傲来”,以言悟空为“傲来国”的一只猴子,似乎是以“傲来”可解为傲视一切,以此命为悟空“国籍”之称,偕其“尊性高傲”(第二十三回)。这可以由西游记对悟空行

21、事的描写得到证明,如其对包括玉帝、如来等一切的神衹,无不倨傲无礼即是。又从“比喻有两柄而复多边”5 考量,第七回曾写悟空与如来佛斗法,自以为腾云跳到“尽头路”了,乃复原路回转“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云云作想,以“傲来”有“傲”对“如来”之义,大概也不无“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之阅读的合理性。 三、“花果山”拟泰山傲来峰 西游记写“花果山”就在“傲来国”所近大海之中: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正是百川汇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按“花果山”早在宋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明杨东来先生批评西游记中就有了,但仅名号而已,无具体

22、描绘。至朝鲜古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引我国元代西游记称“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才有了一个大概的区位,仍然仅可想像一有“花果”之山而已。而道释经典多言仙佛之境为遍满花果之山,使我们感到“花果山”首先未必是指某一座真实的山,而是仙佛福地一个普泛的象征。自然现在还不肯定早期西游故事中花果山一定不是取自于现实的某一座山,但是要有相关文献的充分证明。而西游记写“花果山”是有具体形貌性征的,西游记花果山原型之山,应该在有文献为据的名实两个方面,尤其是在其性征上能与西游记的描写基本相符,才足以当之。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赋写“花果山”作为仙山的根本特征,为“势镇汪洋,威宁瑶海水火方隅高筑土,东海之处耸崇

23、巅”,“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又为“擎天柱”、“大地根”,另有“水帘洞”等。这些特征固然总体上也由虚构包括从大千世界杂取种种而来,但在现实中如果有某山可作集中的摄取,大概作者就不会拒之不纳而舍易求难,从而某山几乎必然地就成为了西游记花果山的原型;而有助于作者想像与描绘的这样一座山,也应非一般普通的高山。根据这个道理,我们认为“五岳独尊”的泰山正就是此山。这只要把泰山景观与西游记“花果山”形貌比对,就可以明白了。具体有三: 首先,泰山为春秋齐、鲁之界,至战国大部属齐。而与上论“东胜神洲”拟山东齐地与“傲来国”取名自泰山相一致,西游记写花果山为“势镇汪洋,威宁瑶海水火方隅高筑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24、”,“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应该是由山东齐地之名山起意,从而泰山作为“傲来国”取名所自,又雄踞距东海不远,是齐地同时是天下第一名山,为唯一“东海之处耸崇巅”的大山,自然就是作者虚拟花果山原型的首选。 其次,只有泰山既可以称“擎天柱”,又能够称“大地根”。我国高山以“天柱”名者古代有三:一是列子汤问之“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所称不周山,水经注谓指昆仑山;二是尔雅释山“霍山为南岳”,注“即天柱山”;三是岱史卷四山水表载:“天柱峰,在岳顶西南仰止亭之后。”这三处“天柱”都早于百回本西游记,从而都有可能是西游记形容“花果山”凭借的背景。但是,不周山与霍山虽称“天柱”,却不同时是“大地根”。按“大地根”说本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玄牝门”即生死门。而魏晋以降,道教有“泰山地府”与“泰山治鬼”之说,张华博物志卷一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主知人生命之长短。”从而泰山作为主生死的地狱所在,具有了“大地根”的特征。他山无以当之。同时,还值得一说的是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六月三十日御制岱山高文称“世之山首泰山也。岱山之高也哉,柱天之势,其可云乎!”4 这里“柱天”即“天柱”,几乎可以看作是明太祖对泰山的封号。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