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4198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通宇机动车检测机动车检测翠峰镇李家沟村通宇机动车检测凯环评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

2、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2014年4月2日灵石县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在灵石县主持召开了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根据技术审查专家意见修改如下:序号专家意见修改说明修改页码1核实各种制度,规范评价项目组成表,补充现有工程的处置情况。已核实全年工作时间为340天,并相应修改了项目的用排水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已完善了评价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已补充了现有工程的处置

3、情况。P4、P6、P9、P27、P302介绍灵石县污水处理厂现状基本情况,给出其位置、设计能力、目前收集范围、进水量、运行情况、管网铺设情况,分析本项目进入该污水厂处理的保证性。已补充了灵石县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位置、设计能力、运营情况、污水处理工艺、污水管网情况、污水收集范围、收集量,并分析了本项目位于灵石县城区范围、已铺设了污水管网,保证可以进入该污水厂处理。P31、P323细化平面布置图,标示主要设施、厂界尺寸等的位置。已细化了平面布置图,标示了排风扇、化粪池等环保设施的位置和厂界尺寸。附图4 4完善四邻关系图、环境保护目标、进一步分析选址与规划的符合性。更新环境现状资料,项目竣

4、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表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已完善了项目四邻关系图和环境保护目标,进一步分析了项目选址属于建设用地,与规划相符合;已更新了环境现状资料、项目环境保护竣工设施验收表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3、P18、P19、P20、P34、P36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建设单位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霍建林联系人陈超通讯地址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玉成桥西联系电话13453210301传 真/邮政编码031300建设地点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立项审批部门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文号晋质监局发2011509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

5、类别及代码M7450 质检技术服务占地面积(平方米)20396.71绿化面积(平方米)4087.5总投资(万元)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评价经费(万元)3.0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需要,机动车辆必须经过机动车安全环保检测且检测合格后才能行驶,从事营运运输的车辆必须经过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且检测合格才能营运。为方便灵石县广大车主及时、方便地进行机动车安全环保和综合性能检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底成立了下属公司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

6、司,并在灵石县翠峰镇玉成桥西的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院内建成了机动车检测线。项目共建成1040m2的检测车间,包括一条安全检测线、一条环保检测线、一条综合性能检测线共三条检测线,办公用房利用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年检测机动车约20000辆。项目建成运营后于2010年12月补办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批复见附件3),于2012年10月获得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见附件4)。由于近年来灵石县待检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现有的检测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检测业务需求,需要扩大检测规模。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在关于对机动车安检机构设置规划的批复(晋质监局发2011509号)文件(附件2

7、)中同意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由灵石县翠峰镇玉成桥西迁址至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重新进行机动车检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本项目人员整体搬迁,检测设备整体重新购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环保法规,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于2014年3月21日委托我公司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参评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区域敏感因素以及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在资料收集统计、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

8、析的基础上,根据环评导则有关规范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本)。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的主要建构筑物已经建成,检测车间内的仪器设备尚未安装,属于未批先建的项目。2014年4月2日灵石县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在灵石县主持召开了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我公司评价人员根据技术审查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2、建设单位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改扩建。4、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总占地面积20396.71m2,

9、具体坐标为N 365118.12,E 1114640.44。项目所占土地为总公司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所有(附件5),原来的用途为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灵石县宇泰焦化有限公司的储煤场(附件6),地类为建设用地。由于灵石县宇泰焦化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2月停产关闭,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需要迁址扩建。因此储煤场经过清理并填土平整后作为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新址进行建设。本项目所在地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紧邻乡村道路。项目东北侧为废品收购站,西北侧为仓库,西南侧为两户居民住宅,东南侧为商铺。项目南侧隔路为山沟,距李家沟村居民区100m,东南侧隔山距王家圪塔村居民区260

10、m,距上村村居民区350m。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交通图见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见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5、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检测车间和办公用房的建设,检测设备的购买安装以及配套的公用环保设施的建设。具体工程内容见表1。表1 工程内容一览表名称内容指标备注主体工程检测车间建筑面积1992.44m2,位于厂区中部,包括大车环保检测线、小车环保检测线、大车安全检测线、小车安全检测线和大车综合检测线共五条检测线,车间内部各检测线之间无隔断厂房已建,设备未安装外检棚占地面积160m2,位于厂区东部已建辅助工程业务大厅2层,建筑面积1567.12m2,位于厂区南部已建综合楼2层

11、,建筑面积1200m2,位于厂区北部,包括值班室、食堂、车库已建门房2个,建筑面积50m2,位于厂区西南角和东南角已建公用工程供电年用电量15万kWh/a,由灵石县供电网接入已建供水年用水量3278.4m3/a,由灵石县自来水管网提供已建排水年排水量564.4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灵石县污水处理厂已建采暖制冷办公区采用中央空调,车间内冬季不供暖已建环保工程通风设施尾气检测工位地面放置轴流风机用于机动车尾气稀释和车辆散热,检测车间侧墙设置通风口、安装排风扇加强车间内全面通风环评要求化粪池容积8m3,防渗处理,位于业务大厅北侧隔声降噪产噪设备在半封闭车间内运行,加强设

12、备维护保养、基础减振措施绿化绿化面积4087.5m26、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表2 主要设备表序号检测线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1环保检测线底盘测功机2台HYCG-030AL2尾气分析仪2台FLA-5023不透光烟度计2台FLB-1004轴流风机2台/5安全检测线滚筒式汽车车速表检测台2台CS-100A6汽车轴重检测台1台ZCS-100B7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1台FZ-100G8踏板测力计1台LTLJ-A9远近光一体前照灯检测仪2台QDC-1C10汽车侧滑检测台2台CH-100D11声级计2台HY-11412平板制动检测台1台HPZS-100E13汽车踏板-手制动力计1台HTLJ-A14综

13、合检测线自由滚筒1台HYGT-10015底盘测功机1台HYCG-100E116柴油车烟度计1台FLB-10017汽车轴重检测台1台ZCS-100B18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1台HY-XX-015A119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1台FZ-100G20踏板测力计1台LTLJ-A21远近光一体前照灯检测仪1台QDC-1C22声级计1台HY-11423汽车侧滑检测台1台CH-100D24工业排风扇10台/7、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0396.71m2,主要建设五条机动车检测线,分别是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0t)环保检测线、小车(总质量小于10t)环保检测线、大车安全检测线、小车安全检测线和大车综合检测线,

14、年检测机动车约30000辆。8、公用工程供电本项目总用电量为15万kWh/a,由灵石县供电网接入。给排水a、给水本项目用水由灵石县自来水管网提供,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外来人员用水和绿化用水。项目年用水量3278.4m3/a。b、排水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年排水量564.4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灵石县污水处理厂。项目水平衡图见图2、图3。采暖、制冷 本项目办公区安装中央空调用于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车间内冬季不供暖。食宿本项目厂区设置食堂,为部分员工(约20人)提供一顿午餐,食堂使用电和液化气作为能源。厂区不提供住宿、洗浴。9、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共计

15、39人,实行一班制,工作时间8h,全年工作日为340天。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总占地面积20396.71m22总建筑面积4809.56m23设计规模五条机动车检测线,年检测机动车约30000辆4劳动定员39人5工作制度340d/a,8h/d6用电量15万kWh/a7用水量3278.4m3/a8总投资1500万元11、环保投资一览表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0.5万元,占总投资的2.0%,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4。表4 环保投资一览表类别污染物项目投资额(万元)大气污染物机动车尾气尾气检测工位地面放置轴流风机用于机动车尾气稀释和车辆散热,检测车

16、间侧墙设置通风口、安装排风扇加强车间内全面通风6.0水污染物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灵石县污水处理厂1.0噪声噪声产噪设备在半封闭车间内运行,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基础减振措施3.0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设集中收集设施,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0.5生态绿化绿化面积4087.5m220.0总计30.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底成立了下属公司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并在灵石县翠峰镇玉成桥西的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院内建成了机动车检测线。1、现有工程建设规模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利用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土地,建成了1040

17、m2的检测车间,包括三条机动车检测线,年检测机动车约20000辆。2、现有工程内容现有工程内容一览表见表5。表5 现有工程内容一览表名称内容指标主体工程检测车间环检车间占地面积200m2,内设环检装置一套安检车间占地面积420m2,内设安检装置一套综检车间占地面积420m2,内设综检装置一套辅助工程办公用房120m2,利用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公用工程供电由灵石县供电网接入供水由灵石县自来水管网提供排水随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院内其他下属子公司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灵石县污水处理厂采暖由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统一提供,现用一台热水锅炉供热,锅炉配套有旋风除尘器环保工程通风设施尾气检测工位放置风机

18、,检测车间侧墙设置3个通风口、安装排风扇加强车间内全面通风隔声降噪检测设备置于半封闭车间内,安装设备基础减振设施绿化绿化面积200m23、现有工程设备现有工程设备一览表见表6。表6 现有工程设备表序号检测线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1环保检测线底盘测功机1台HYCG-0302尾气分析仪1台FLA-5023不透光烟度计1台YD-14风机1台/5安全/综合检测线底盘测功机2台A35-W250/13F-HY6不透光烟度计2台NHT-17汽车轴重检测台1台ZCS-1008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2台FZ-1009前照灯检测仪2台NHD-610110汽车侧滑检测台1台CH-100A11声级计1台HY-11412平

19、板制动检测台1台HPZS-313车速检测台1台CS-10014工业排风扇3台/4、现有工程的污染情况和环境问题山西通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的现有工程的运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于2010年12月补办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批复见附件3),并按照灵石县环保局的批复要求进行了各项环保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1)机动车尾气采用先进的工况法检测,车间设置排风口、安装排风扇通风扩散;(2)生活污水排入灵石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3)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4)产生噪声的风机等设备置于半封闭车间内,并安装基础减振设施;(5)绿化面积200m2。通过环保设施的整改建设,目前

20、现有工程的运营不存在较大的污染情况和环境问题。5、迁址后现有工程的处置情况现场踏勘时,机动车检测项目的现有工程尚在运营中,新建项目的检测车间内的仪器设备尚未安装。由于本项目人员整体搬迁,检测设备整体重新购置,因此迁址后现有工程会遗留空置的车间、办公用房和废旧检测设备。办公用房由总公司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统一调整分配,车间和尚能使用的旧检测设备由总公司统一调配给下属公司通宇汽修厂使用,已经报废的检测设备由总公司统一外售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以便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

21、晋中市南端,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间的隆起带,东倚太行山,西靠晋中山,汾河从其中部通过。北与介休、孝义毗邻,东与沁源接壤,南靠霍州,西与交口县、汾西县交界。地理坐标为东径111241120,北纬3640370之间。全县总面积约1206平方公里。翠峰镇是灵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总占地面积20396.71m2,具体坐标为N 365118.12,E 1114640.44。本项目所在地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紧邻乡村道路。项目东北侧为废品收购站,西北侧为仓库,西南侧为两户居民住宅,东南侧为商铺。项目南侧隔路为山沟,距李家沟

22、村居民区100m,东南侧隔山距王家圪塔村居民区260m,距上村村居民区350m。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交通图见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见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二、地形、地质及地貌1、地形灵石县地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隆起带,全县地形起伏较大,高低悬殊。县境东部的霍山区,地形较高,霍山主峰牛角鞍,海拔2566.6m;花石崖,海拔2523.6m,为县内最高点。西部属晋中山,县境边界为中华山,海拔1355m,为西部最高点。中部为汾河谷地,汾河从桑平峪村流入灵石,海拔740m;在石桥下流出灵石境内,海拔580m,为晋中市最低点。纵观全县地形,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宽缓槽型地

23、形。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以来风雨洪流冲刷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地。2、地貌灵石地处构造隆起带,地层出露齐全,地质构造发育,使得全县地貌形态复杂。各地地貌形态特征分述如下:侵蚀构造地貌:侵蚀构造地貌仅包括侵蚀断块单斜中山,分布于县境东部的霍山区,主要由变质岩类及小面积碳酸盐类、碎屑盐类组成。构造以单斜为主,多南北向断层及北东东向断层,属构造运动强烈抬升区。海拔一般为13002500m,相对高差4001000m。区内雨量丰沛,流水侵蚀切割强烈。山高、谷深、坡陡、脊尖,盖层分布区常见单面山。侵蚀堆积地貌:本地貌仅包括侵蚀强烈的梁峁状黄土塬地,分布于霍山以西广大地区。本区由于新构造运动表现为

24、震荡型隆起,因而汾河节节下切,形成峡谷,两岸发育有多级阶地。两侧以黄土(红土)堆积为主,其后期又受流水强烈侵蚀作用,破坏了原始黄土堆积的地貌景观,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梁峁状黄土地形。该区一般海拔9001200m,切割深度一般为50200m。本区北部及东西外侧地形略高。黄土冲沟常呈“U”字型,沟壁陡峭。近汾河地带沟谷底部基岩常被切割外露,地形破碎,多以窄梁为主。一般梁长约百米至数公里,宽数十米至数百米。黄土柱、黄土陷穴,崩塌及滑坡等比较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堆积地貌:山麓冲击洪扇:主要分布在霍山山前一带,由山麓冲积洪扇群组合而成。海拔9001080m。岩性为砾卵石、漂石。从扇顶向下颗粒由粗变细,地形切

25、割微弱,地面比较平坦,坡降约13。山间谷底:分布于汾河及其较大支流形成的谷底。谷宽100800m,两岸发育有河漫滩地及断续分布的级阶地。它们分别高出河床0.51、25、1530m,阶面较平坦,是主要的耕作区。汾河在夏门以上及南关以下比较宽阔,夏门至南关段峡谷,仅宽100200m。3、地质灵石县境内的地质构造由两部分组成:东部属霍山隆起,中西部为霍西凹陷。霍山隆起是由一系列北北东方向的背斜和向斜组成,断层以北北西方向为主,而北东方向的断层次之,断层的性质多正断层。霍西凹陷,也是由一些宽缓的北东方向的背斜和向斜组成,断层则以北东方向和近于东西方向的两组断层组成。汾河谷地是沿两大构造断层处发育形成的

26、。境内地质特征是以古生界沉积岩石地层为主,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断裂和褶皱,而断裂主要集中在两渡、南关、西许以东及军寨以南。根据山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七度区。本项目所在地位于灵石县翠峰镇,属于汾河谷地。三、水系水文1、地表水灵石县地表水全境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汾河及其一级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雷鸣寺上游的宋家崖,穿越太原盆地,从介休白岸和本县桑平峪之间入境,两岸高坡徒,形成峡谷。汾河向西南流经两渡镇附近之曹村,会曹村沟,至景家沟村汇三交河(圪台河),到县城北汇静升河,南流到玉成汇市村沟折向西流,之夏门口汇交口河,折向西

27、南到三湾口汇段纯河,到沟峪滩汇沟峪滩河、到南关镇北汇仁义河,到石柜、石桥与霍州什林之间出谷。其中夏门镇至南关镇之间,河道宽百米左右,最狭处仅数十米,汾水切穿山岩,奔流而南,同蒲铁路和太三公路凿洞劈山而过,是汾水关,或称“灵石口”。汾河在灵石境内全长约60 km,占总长度的8%。境内平均纵坡1.7。静升河:古名小水河。发源于沁源县花坡崖上棋盘白安场,从介休兴地村入县境,经径介、集广岛静升镇,南汇红岩底沟和三齐沟,水向西流到延安汇草桥沟,到南王中汇后悔沟和小峪沟至县城流入汾河。全长34.5 km,境内流长18 km。流域面积282 km2,本县内流域面积210 km2,河床平均纵坡27。静升河常年

28、清水流出,年平均洪峰流量285m3/s,最大的洪峰流量为294m3/s,测算常年径流量约为1498万m3。上游植被较好,下游河水污染严重。本项目地表水属于汾河水系,项目西侧距汾河910m,南侧距静升河500m。2、郭庄泉域泉域概况郭庄泉域分布范围包括临汾市的汾西、霍州、洪洞,晋中地区的灵石、介休,吕梁市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口等市(县)。属汾河复向斜,处于吕梁山大背斜和霍山大背斜之间。向斜西翼(即泉域西部)广泛分布奥陶系可溶岩地层,中部大面积覆盖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及砂页岩地层,是汾西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奥陶系中统灰岩、白云质灰岩是泉域内主要岩溶含水层,总厚约350550m,为泉域岩溶水提供了巨

29、大的调蓄空间。泉水于郭庄一带出露是由于近东西向的郭庄背斜隆起,岩溶含水层在汾河侵蚀作用下出露于河谷,成为地下水排泄通道;另一方面近东西向下团柏断层、万安断层形成的阶梯状断裂带使南侧石炭、二叠系地层成为良好的阻水带,使岩溶地下水受阻溢出地表形成侵蚀溢流泉。泉域多年平均(19561984年)降水量为552.4mm。泉域范围西部边界:北中段:大体平行于紫荆山断裂带,为地表分水岭边界。边界走向由北向南自八道年山一交口县土湾垴子(2046.3m)一棋盘山一石口一隰县五鹿山东一泰山梁(1625.8m)。西南段:以青山峁背斜、山头东地垒以及其南部短轴背斜与龙子祠泉域为界。边界走向由西北向东南白泰山梁一青山峁

30、(1625.2m)一上村山(1432.7m)一青龙山(1332.6m)一西庄。北部边界:为汾河向斜翘起端,亦以地表分水岭为界,西段与柳林泉域相邻。边界走向由西向东,自土湾垴子一交口县上顶山(2100.7m)一井沟梁(1690.5m)一中阳县上顶山(1739.8m)一荒草山东(1779.1m)一离石顶天垴南(1980.6m)一文水拐岭底一汾阳桑枣坡一宋家庄一文水神堂。东部边界:北段:汾阳市到灵石马河之间为一北北东向大断裂,东盘新生界地层较西盘下落8001200m,此断层不仅构成太原盆地与灵石隆起的边界,也成为郭庄泉域的阻水边界。南段:马河以南为走向南北的霍山断裂,形成泉域阻水边界。整个边界走向由

31、北向南,自神堂一汾阳杏花村一见喜一孝义司马一大孝堡一介休义棠东一秦树一灵石西许一霍州冯村一李曹东一闫家庄东。南部边界:以万安断层为阻水边界。边界走向由西至东自洪洞西庄一康家坡一堤村南一南沟一闫家庄东。 按上述边界圈定的泉域面积为5600km2。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1400km2。按行政区域划分:吕梁地区2991km2,临汾地区1552km2,晋中地区1057km2。重点保护区范围郭庄泉域岩溶水排泄带是我国北方大水矿床之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团柏矿、圣佛矿、白龙矿、南下庄矿,存在带压开采突水问题。因此在划定重点保护区时除考虑泉水集中出露带、现有重点水源地外,为防止矿坑突水,保护岩溶水免遭破坏,

32、也是重要依据。据此划定的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以汾河河谷为中心,北起什林大桥,南到团柏河口,东部以辛置邢家泉三孔窑朱杨庄什林镇为界,西部以申村韩家垣上柏团滩里前庄后柏木沟许村为界。保护区范围约145km2。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郭庄泉域内,但不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内。项目与郭庄泉域的位置关系见附图5。3、饮用水水源地距离本项目最近的饮用水水源地是龙王滩水源地。龙王滩水源地位于灵石县县城东部静升镇东梧桐村,是灵石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本项目所在地不在龙王滩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项目东侧距水源地保护区边界的最近距离是5.6km。项目与龙王滩水源地的位置关系见附图6。四、气候与气象灵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33、全年总的气候特征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1.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0.5-15.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2。年均降水量570mm,一年内各月降雨极不均匀,以78月份为最多,而12月份最少。无霜期约184天。五、自然保护区山西韩信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灵石县城东南部及中南部。2002年6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人祖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晋政函(2002) 124号,批复该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E 1113611155,N 36423653,总面积为38334hm2。2006年12月29日,山西省环保厅关于

34、山西省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通知,批准该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E 1113615”1114025”,N 364305”3650 10”,总面积16638hm2。本项目不在韩信岭自然保护区内,项目南侧距保护区边界的最近距离是6.4km。项目与韩信岭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见附图7。六、生态环境1、土壤根据土壤普查结果,灵石县属于碳酸盐褐土向淡褐土发展的过渡地带,以淡褐土为主。碳酸盐褐土与淡褐土的分界线在灵石境内的韩信岭和灵石口,在一定范围内呈复域存在。淡褐土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汾河、静升河二级阶地和洪积扇中下部,由于汾河峡谷分隔二级阶地狭小,淡褐土分布呈不连续状态。碳酸盐褐土在南焉韩信岭及

35、王禹、段纯、夏门等乡镇的残塬上有零星不明显的分布。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汾河、静升河、仁义河的一级阶地和河漫滩,由于河谷狭窄,阶地不甚完整,与淡褐土交替复域呈不连续分布。全县共有4个土类、8个亚类、25个土属、65个土种。2、植被本项目所在地为海拔800m以下的平川地区,植被以草甸型植物为主体,有蒿类、披尖草、芦苇草、稗草等。树种以杨树、柳树为主,植被覆盖良好,宜于生长农作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人口及行政规划灵石县隶属于晋中市,灵石县所辖区6个建制镇和6个行政乡,下辖291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598个自然村,总面积1206km2。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

36、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265428人,比上年末增加1724人。人口出生率为11.61,死亡率为5.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0。翠峰镇辖46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76000余人。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二、社会经济2012年灵石县全县生产总值1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70.8%和2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

37、、58.9%和38.3%。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国有企业增长9.4%;集体企业增长80.5%;股份制企业增长20.3%;外商港澳台企业下降39.8%。分行业看,在灵石县主导行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7%,焦炭行业下降4.8%,电力行业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利税30.0亿元,同比下降33.4%;实现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71.3%,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3.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8.9亿元。2012年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175

38、.3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515.5元,增长15.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2012年灵石县全县高中学校1所,在校生4510人;初中学校17所,在校生8951人;职中学校1所,在校生2700人;小学52所,在校生21838人;幼儿园68所(其中独立幼儿园33所,附属幼儿班35所),在园幼儿9067人。201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18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级卫生所374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

39、1061张。卫生技术人员1562人。全县12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60898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6%。城镇人口中42296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35506人参加养老保险,城镇居民6790人参加养老保险,农村人口中111209人参加养老保险。四、交通运输南同蒲铁路纵贯灵石县境中部,是灵石县对外交通的大动脉。大运公路途经县境,此外还有县级公路和乡镇级公路多条,连接着境内各个乡镇、厂矿和绝大部分村庄。本项目南侧紧邻道路,交通便利。五、风景名胜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华夏名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国家级森林公园石膏山风景名胜区、红崖大峡谷、夏门古堡、千年古刹资寿寺、韩信墓、周

40、槐等景点闻名遐迩,初步形成了集建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人文名胜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带。小结: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项目南侧紧邻道路,交通便利,西侧距汾河910m,南侧距静升河500m。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郭庄泉域内,但不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内。项目东侧距龙王滩水源地保护区边界的最近距离是5.6km,项目南侧距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边界的最近距离是6.4km。项目西南侧有两户居民住宅紧邻厂界,李家沟村集中居民区位于项目南侧山沟中100m处,均为环境敏感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

41、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本次评价不进行现状监测,主要利用灵石县2013年1-5月份空气质量日报自动监测数据对本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监测结果汇总于表7。表7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日标准值(g/m3)日浓度值变化范围(mg/m3)日平均值(mg/m3)日浓度值个数超标情况超标数超标率(%)最大浓度占标率(%)PM101500.0220.1940.06815132.0129SO21500.0220.1480.0601510098.7NO2800.0080.0630.0271510078.8由上表可以看出,灵石

42、县2013年1-5月份空气中SO2、NO2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10部分日浓度值超标,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监测时段区域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多风造成一定的沙尘天气,此外与区域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体来说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域方案(晋环发2005208号)中河流功能及防治区划分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属于汾河水系义棠南关断面,现状使用功能为农业用水,故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汾河流经介休义棠镇后入灵石县境,由南关镇出灵石县

43、境。本次评价利用灵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1月12月对汾河南关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来反映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汇总于表8。表8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项目监测时间汾河南关断面CODcr(mg/L)氨氮(mg/L)2013-152.726.32013-238.722.82013-365.322.22013-466.78.642013-577.312.12013-676.76.112013-782.59.752013-835.97.682013-968.95.572013-10116.213.62013-1125.622.12013-1245.88.17标准值402.0超标率(%)7

44、5100最大超标倍数1.9012.15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013年汾河南关断面CODcr和氨氮均有超标现象,其中CODcr超标率为75%,最大超标倍数为1.90,氨氮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为12.15。说明汾河灵石段地表水水质较差,其超标原因主要是汾河沿岸工业污染源较多,工业污水汇入造成的。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李家沟村,项目南侧紧邻乡村道路,隔路山沟中100m处为李家沟村集中居民区,项目西南侧紧邻厂界有两户居民住宅,均属于环境敏感点。根据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居住商业混杂区,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故项目厂界和居民区敏感点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本次评价于2014年3月21日进行了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9。表9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测点位置昼间夜间L10L50L90LeqL10L50L90Leq1#东厂界57.552.251.053.649.045.542.245.62#北厂界55.351.749.252.147.944.042.244.73#西厂界53.849.848.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