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198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8.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 表(公示文本)(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建设单位(盖章)石狮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法 人 代 表(盖章或签字)联 系 人王荣嵘联 系 电 话15859583732邮 政 编 码3627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建设单位石狮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地点石狮市宝盖镇建设依据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改建行业代码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建设规模龙湖路改建全长410.267m,路宽30m总规模龙湖路改建全长410.267m,路宽30m总投资

2、800万元环保投资20万元2项目由来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现状砼路面破损及裂缝较多,且现有道路断面形式不能满足区域内停车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能力及路面景观、兼顾服务本区域,对现有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进行改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该项目属于分类管理名录里“T 城市交通设施2、道路”里的“改建”类别,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于2014年11月10日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详见附件1:委托书)。本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人

3、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3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概述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石狮市位于福建东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地处福州-厦门沿海中段,闽南厦、漳、泉金三角的东北部;北距福州221km,泉州27km,南临厦门97km,东面与台湾隔海相望。石狮市市域三面临海,呈半岛状;西部与晋江市相毗邻,市域东西宽约22km,南北长16km。海岸线北起鸿山镇水头村,南至永宁镇西岑村,总长67.7km,海岸

4、线蜿蜒曲折,海岸线有石湖万吨级港口、祥芝港和梅林港等大中小型天然优良港口,水陆交通方便经济辐射面宽广。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以下简称“项目”)拟对现有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进行改造(详见附件2),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沿线两侧的为阳光假日酒店、商住楼及福特大酒店,详见附图2和附图3。1.2气候特征本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最热月份出现在7 月,累年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份出现在1 月,累平均气温11.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1.7-1061.1 毫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以6 月为最多。年平均绝对湿度(水气压)为20 毫巴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

5、为78。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频率为17.78。北东东、南南风占全年风向频率的16.7%和11.6%,静风频率为0.15%。多年平均风速为7.0m/s。该区域大气稳定度以D 类为主,占66%-92%。1.3地质、地形、地貌石狮市位于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第四系地层遍布全市,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风积、海积等成因,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地层还有上三叠-侏罗系,已成变质岩层。市域变质岩类以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地质构造受东北新华系结构控制。地势为中南高四周低,由低丘陵-台地-平原呈阶梯状逐级递变。1.4水系状况陆地水文石狮市地域内没有大的河流流经,没有大河发育,只有一些

6、以低丘、台地为中心呈放射状向海发育的季节性时令溪流,多为独立直泄入海的小溪,水量伴随自然降水涨落,旱时断流。主要溪流有莲塘溪、大厦溪、厝上溪、下宅溪、西岑溪等。由于石狮市径流来自降水,因此其时空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相同。另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从沿海向内地递增。市域最大的地表径流水来源于从晋江金鸡闸引水的晋南灌渠,俗称南渠。南渠从晋江市杏坂一带入境,流经雪上、祥芝和蚶江等地,最后从蚶江入海。南渠设计功能原为石狮市自来水的水源,水厂取水口位于鸡肠沟西端附近的南渠段。现水厂改从南高渠晋江池店段取水,通过石狮市引水管线输送。原水厂取水口现状功能为农业灌溉与排水汇洪。市中心区地形东、西、南、中较高,北面较低,

7、因此,市中心区东部雨水和污水部分排入长福渠成了东排水沟。西部则排入新华渠,成为西排水沟。西排水沟于鸡肠沟东端附近与南溪渠汇合,东排水沟于西排水沟汇合口下游,即龟坝等农灌闸上游约20 米处汇入南溪渠,并流经通向蚶江的南溪渠入海。海域水文潮汐根据泉州湾海区一些站位实测资料分析,南渠入海口泉州湾石湖水头海区潮汐形态数小于0.5。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平均海平面标高0.33m,最大潮差6.84m,最高潮位4.47m,最低潮位-3.20m。潮周期短,潮差大,平均潮差在4.5m 以上。潮流海区潮流是石湖水头海区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属于往复流,为正规的半日潮流。涨潮流由东向西,落潮流由西向东。一般,涨潮流流

8、向多为西向、偏西北向,落潮流流向多为东向、偏东南向;潮流流速从表层向底层递增,最大涨潮流一般发生在高潮前23 小时,急涨、急落时流向相对稳定。1.5植被条件石狮境域地处南亚热带,区域面积少,人为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低,属沿海防护林体系,不能形成野生动物适生环境。境内植物有67科220种,野生草本植被包括内陆丘陵台地植被,主要为野枯草、细毛鸭嘴草、节节草、月儿草、五节芒、老鼠刺、鸡眼草、旱莲、沙草等;人工林植被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相思树、毛荆相思、木麻黄、柠檬桉、大叶桉、银合欢、金合欢、天竺桂、女贞、红树林;公路林和风景树以杨蹄角、天竺桂、榕树、南洋杉等为主;经济林品种所组成的人工植被在境

9、内分布疏散,主要为龙眼、荔枝、柑桔、蜜柚、批把、李、余甘、石榴、香蕉、芒果、波萝、桃、柿、杨梅、葡萄等;农作物主要包括水稻、甘薯、大小麦、花生、大豆、甘蔗、各种蔬菜。项目沿线主要为三裂叶蟛蜞菊等一些次生植被以及行道树小叶榕,详见图1-1。三裂叶蟛蜞菊小叶榕图1-1 项目周边植被图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3.2.1石狮市社会经济概况1988年,石狮市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发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设立服装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规划

10、建设休闲运动服装基地、童装基地、西裤基地和染整制造基地;提出实施“六名”工程,从塑造和培育名家、名牌、名企、名店、名师、名模等六个方面推进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建设。石狮纺织服装业已经形成四大优势和特点:即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扎实的服装产业基础、创新的市场营销方式和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2014 年1-5 月,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完成石狮市生产总值208.5 亿元,增长12.1%;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26.4亿元,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0.8 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8 亿元,增长33.1%,这充分显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石狮经济社会的活力与发展后劲。3.2.2石

11、狮市宝盖镇概况宝盖镇辖区面积26km2,人口3.8 万人。随着石狮市中心城区的东拓北扩,辖区内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 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9.1968亿元,增长3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5.08 亿元,增长24.6%宝盖镇是石狮市纺织服装产业链之一-服饰辅料的发源地和生产集散基地,是中国服装服饰辅料名镇,全镇现拥有服饰辅料企业300 多家,辅料业经销商近千家,五金服饰配件、塑料服饰配件、电脑绣花、电脑织唛、下兰、商标、拉链、衬布、钮扣和印刷包装等服饰辅料产品远销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

12、、重庆、成都以及东南亚、中东等海内外。3.3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石狮市城市环境规划(2006-2020)等相关规划文件知,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如下。3.3.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3-1。表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评价因子标准值(mg/m3)小时平均值日均值年均值SO20.500.150.06NO20.200.080.04TSP0.300.20PM100.150.073.3.2水环境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沿线评价范

13、围内无地表水系3.3.3声环境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功能区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详见表3-2。表3-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摘录)标准类别适 用 区 域等效声级LAeq(dB)昼间夜间2类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60503.4 污染物排放标准3.4.1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详见表3-3。表3-3

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摘录)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Nm3)颗粒物1.0运营期道路机动车尾气分别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847-2005)、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285-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GB14621-2002)、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

15、法(工况法)(GB18176-2002)。3.4.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排放标准,详见表3-4。表3-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摘录) 单位:mg/L标准类别pH(无量纲)CODBOD5氨氮石油类SS一级6910020155703.4.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场界环境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见表3-5。表3-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注: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当场界距离声敏感建筑

16、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室内噪声标准中相应的限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3.5环境质量现状3.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3 年泉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泉州市环保局2014 年6 月),各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因此,项目所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5.2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3 年泉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泉州市环保局2014 年6 月),石狮市昼间、夜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为100%,与2012年持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

17、B3096-2008)中2 类标准。3.6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目标3.6.1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属于道路工程改建项目,建设项目主要环境问题是: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噪声污染,施工填挖引起的水土流失,运营期主要的环境问题为运营时的交通噪声和汽车废气,路面雨水径流和行人抛弃的垃圾。3.6.2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地表水系环境噪声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功能区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进行保护。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3-6。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区域环境空气质

18、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进行保护。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大气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3-6。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6。4工程分析4.1原道路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现有道路路况现状由于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现状砼路面破损及裂缝较多,已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将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的路面由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现有道路现状见图4-1。图4-1 现有道路现状图管线现状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给排水、电力设置在行道下,没有设置人行专用道等,道路两侧现无绿化(中心线设有部分绿化),也无路灯。表3-6 本项目沿线

19、声环境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概况序号敏感点名称桩 号建设性质距路中心线(m)*距道路红线距离(m)*坡度(%)路基挖填方高度(m)敏感点地面与路面高差(m)*评价范围可能受影响户数/人数(户/人)执行噪声标准环境敏感特征拟建道路与敏感点关系平面图敏感点与拟建道路位置关系断面示意图1商住楼(1)K0+400K0+310新建路段路右20.0路左5.00.601挖方0.71+0.120/704a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1)新建路段路右50.0路左35.00.601挖方0.71+0.240/1402商住区,为8至14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2商住楼(2)K0+300K0

20、+240新建路段路右21.0路右6.00.600挖方0.79+0.110/354a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2)新建路段路右50.0路右35.00.600挖方0.79+0.315/532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3商住楼(3)K0+200K0+140新建路段路右21.0路右6.00.590挖方0.73+0.110/354a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3)新建路段路右50.0路右35.00.590挖方0.73+0.210/352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4商住楼(4)K0+120K0+020新建路段路右21.0

21、路右6.00.590挖方0.73+0.125/884a商住楼,为6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4)新建路段路右50.0路右35.00.590挖方0.73+0.235/1232商住楼,为6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注1,方位:指沿着起点至终点里程增加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注2,与道路中心线距离:指该项目相应类区临路第一排建筑物与道路中心线的距离。*注3,敏感点地面与路线路面高差:指以路线路面为基准,-表示敏感点地面低于线路路面,+表示敏感点地面高于线路路面。表3-6 本项目沿线声环境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概况序号敏感点名称桩 号建设性质距路中心线(m)*距道路红线距离(m)*坡度(

22、%)路基挖填方高度(m)敏感点地面与路面高差(m)*评价范围可能受影响户数/人数(户/人)执行噪声标准环境敏感特征拟建道路与敏感点关系平面图敏感点与拟建道路位置关系断面示意图5阳光假日酒店K0+400K0+375新建路段路左20.0路左5.00.601挖方0.71+0.1约30人4a酒店,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阳光假日酒店 6商住楼(5)K0+375K0+314新建路段路左21.0路左6.00.600挖方0.75+0.110/354a商住楼,为6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5)新建路段路左50.0路左35.00.600挖方0.75+0.312/422商住楼,为5层的混

23、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7商住楼(6)K0+300K0+240新建路段路左22.0路左7.00.590挖方0.73+0.210/354a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6)新建路段路左50.0路左35.00.590挖方0.73+0.320/702商住楼,为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8商住楼(7)K0+200K0+100新建路段路左21.0路左6.00.380挖方0.63+0.123/814a商住楼,为5-1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商住楼(7)新建路段路左50.0路左35.00.380挖方0.63+0.325/882商住楼,为5-15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

24、建道平行。9福特大酒店K0+100K0+020新建路段路左20.0路左5.00.390挖方0.61+0.1约60人4a商住楼,为10层的混转结构房屋。与拟建道平行。福特大酒店 交通流量现状报告编制单位于2014 年11 月10 日对项目路段进行了现有交通量调查,道路的调查地点设在能够体现路交通量特性的地方,具体调查情况见表4-2表4-2 拟建项目基年(2014)调查交通量观测点现状交通量(平均值)辆/h小型中型大型总车辆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504757现状交通问题由于所在片区的建设,人口增加,现有道路已逐渐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现有道路交通不便。由于现有道路建设时间较久,诸多现有道

25、路目前损坏较为严重,道路行驶条件差。现有道路无停车位,导致周边车辆随意停放,从而导致交通堵塞由于城镇发展的需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对片区道路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主要环境问题现有道路污染主要为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其次是固废污染和雨水径流等。现状交通噪声主要为路面行驶的机动车辆产生的。由于路面已破损严重,降低车辆通行能力和行车的平稳性,从而增大了车行噪声的影响。机动车尾气主要为CO、NO2、HC等,排放情况随机动车的行驶距离、行驶速度、车型、燃料类型及机动车行驶工况等因素而变化。目前由于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行驶速度较慢。车辆在怠速情况下排放的废气中污染物对外界环

26、境的影响较大。道路沿线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行人及过往车辆随手丢弃垃圾和车辆运送货物是洒落的物料等,但产生量较少。4.2项目概况4.2.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建设单位:石狮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改建建设地点:石狮市宝盖镇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对原有道路路面、管线实施改造,布置停车带及人行道,路面为沥青砼路面及附属设施建设,详见表4-3表4-3 项目建设规模及设计内容项目道路等级项目规模工程内容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城市支路长410.267,路宽30m,设计行车速度30km/h改建(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

27、,布设停车带、人行道及配套附属设施)4.2.2工程方案设计及技术标准4.2.2.1道路工程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根据现状道路进行拟合,不拓宽不改线,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南起宝岛路,北至宋塘路,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410.267m,路宽30m。纵断面设计在考虑了道路纵坡要求、污水、雨水排放要求等的基础上,使各项标高与地面标高相互协调。改建道路按控制条件要求进行纵断面设计,总体上道路竖向高程按规划要求。横断面设计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红线宽度均为30m,布置情况为:2.5m(人行道)+5.25m(停车带)+7.25m(机动车道)+7.25m(机动车道)+5.25m(停车带)+2.5

28、m(人行道)=30m,详见图4-2。图4-2 道路横断图路基设计本工程采用新建沥青砼路面及人行道设计,应按要求对现状路面结构破除并平整压实路床。施工前应对周边已建道路的路面标高进行复测,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变更。新旧沥青及水泥砼路面交界时,应按图纸要求做好接缝的设置。 如有调整应根据以下说明及相关规范执行:A、路基填料本工程路基填方要求填料应均匀、密实,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等不得作为填料。B、路基压实度本工程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其压实度要求见表4-4。表4-4 路基压实度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填方路基0.3940.30.8

29、940.81.5921.5以下91零填及挖方路基00.3940.30.893当选用细粒土作填料时,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掺入石灰、水泥等材料进行处治。C、路基边坡本工程为城市道路,路基边坡大部分为土质路堤和路堑。根据环境保护和边坡稳定要求,一般路段的填方边坡采用1:1.5,一般的土质及强风化路段挖方边坡1:1.0。D、路基防护一般路基边坡防护:道路两侧用地近期将实施场地平整建设,故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本工程决定对道路的临时边坡不采取防护措施。路面设计本次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能全面提高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维修养护费用,延长使

30、用寿命等特点,故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层。行车道加罩部分面层结构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将现状混凝土板块路面铣刨1cm 厚,冲洗干净风干后,再粘贴SBS 跨缝条铺高强度抗拉防水卷材型(用在纵缝和涨缝),然后在其上满铺玻纤土工格栅,洒布黏层沥青后,施工两层沥青罩面层。沥青加罩施工前应先对现状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新建混凝土结构层处理,再进行沥青加罩施工。 4cm 细粒式沥青AC-13C(SBS 改性)改性乳化黏层沥青0.4-0.6L/m2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满铺玻纤土工格栅改性乳化黏层沥青0.4-0.6L/m2SBS 跨缝条铺高强度抗拉防水卷材型(骑缝刷沥青油粘贴,宽1m,厚

31、度3mm)旧混凝土路面(经铣刨清洗处理1cm)计算改建路面各加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3.7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5.1 (0.01mm)人行道素填夯实(密实度93%)+20cm 厚透水级配碎石+15cm 后透水水泥稳定碎石+3cm干硬性水泥砂浆+20206cm 暗红色透水砖。4.2.2.2管线工程本项目全路段除路灯管道及污水管网采用双侧布置,其余给水管道、电力管道、弱点管道、雨水管道、燃气管道均为单侧布置。给水、电力、燃气工程项目给水、电力及燃气管网设置在机动车道路面下面。道路照明工程道路路灯杆采用双侧布置,路灯杆间

32、距30-40m。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可适当缩短间距。管道位于两侧绿化带内侧,管中心距路缘石0.5m。雨水管道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管径D400-D1200,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国标级管),主要排入八七路及濠江路雨水主干管。污水管道本项目污水管道管径D300-D500,管材采用HDPE 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2)。4.2.2.3绿化工程本方案种植色彩较为丰富,部分采用色叶植被,植被的纵向即沿着道路沿路线进行有规律的序列变化设计,体现石狮作为旅游港口城市的热情及开放。行道树:人行道两侧种植双排行道树,树种为千头椿与黄山栾,这两种行道树以主要交叉路口为单元交错种植(千头椿树干通直高大,

33、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新春嫩叶红色,秋季翅果红黄相间,是优良的彩叶树种。黄山栾果色金黄,凌冬不凋)。4.2.2.4 交通工程本项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规定设置,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路口灯控及道路标志牌等的设置。4.2.3 主要施工工艺本工程按先路基,后路面及沿线安全设施等顺序展开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时除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要求进行外,还应遵守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规范、规定办理。对于在利用旧路上进行改造的路段,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样,接着沿旧路基两侧砌筑路肩墙,利用改造路段由于是在旧路上进行改造,产生的土石方量较小

34、,对于挖方路段产生的弃方大部分作为填方路段的填方,然后再利用碎石垫层作调平路基,之后再铺5%水泥碎石稳定层15mm 厚,最后铺砼面层22mm。本项目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施工采用逐层填筑、封层压实的方法进行,对于桩号先挖除现有的水泥砼路面,再进行沥青砼路面铺筑。挖除的旧路水泥块等废渣,清运至本道路需要填方的路段进行填方。本工程采用专业机械施工,少量配置人工辅助的施工方案。路面铺筑需在路基稳定后进行,主要材料集中供应,混合料和稳定料集中场拌。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及沥青混合料经厂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机械摊铺、机械铺筑。4.3交通量预测由于本路段的建设,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产生部分诱增交通量。根据

35、项目工程方案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拟建道路工期安排,交通量预测特征年选取运营期第1 年、第7 年和第15 年,即2016 年、2022 年、2030 年。车流量数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本工程路段各车型比例及交通量见表4-5 至表4-7。表4-5 项目交通量预测一览表(pcu/d)道路名称201620222030石狮市龙湖路(宝岛路至宋塘路)188625783982根据对交通量OD调查,本项目区域车流量的昼夜比(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为88:12,车型比例见表4-6。表4-6 车型组成比例预测年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小型车中型车大

36、型车特大型车中小客车小型货车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集装箱车201657.28.16.43.59.133.76.82.2202260.17.25.02.69.23.646.51.8203061.26.84.629.63.84.36.21.5通过调查,本地区昼间高锋小时为日交通量8%,根据交通量和车型比例可估算本工程各道路各车型流量详见表4-7。 表4-7 本项目各特征年各车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h车型类别包含具体车型预测年201620222030昼间夜间高峰昼间夜间高峰昼间夜间高峰小型车M1、M2类车中小客车531476722011611030176N1类车小型货车其它摩托车中型

37、车M2类车大客车7212721210316N2类车中型货车大型车N3类车大型货车134191852928846特大型货车集装箱车其它拖拉机合计7320107982715714840237注:M1、M2、M3、N1、N2、N3为按GB/T15089-2001机动车辆机挂车分类规定的汽车类别。M1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客座位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注:对于M1类中的多用途乘用车(见定义GB/T 3730.1-2011中2.1.1.8),如果同时具有其定义中规定的两个条件,则不属于M1类而是根据其质量属于N1、N2或是N3类。M2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客座位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

38、00kg载客车辆。M3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客座位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kg载客车辆。N1类车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N2类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但不超过12000kg的载货车辆。N3类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12000kg的载货车辆。另将摩托车纳入小型车,将拖拉机纳入大型车中。4.4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属旧路改造工程,路基工程的挖方量及填方量均不大,根据初步测算及建设单位告知,项目建设产生弃方量6846立方米,该弃方直接由建设单位运至宝盖镇的仑后石窟填埋场的现场,作为其填方。4.5污染源分析4.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4.5.1.1水污染源施工生产废

39、水施工机械冲洗水和施工车辆冲洗会产生少量废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水排放量约为1.5m3/h,15m3/d,石油类浓度大概在50-100mg/L范围内;施工车辆冲洗废水排放量约为10m3/d,为间歇性排放,污染物浓度大体为:石油类20mg/L,SS 1000-3000mg/L。其它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养护用水产生的废水以及雨水对开挖土方、建筑材料等冲刷产生的废水等。混凝土搅拌及养护水多被吸收或蒸发;雨水对开挖土方、建筑材料冲刷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且可能含有少量油类。生活污水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租住附近村落或社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村落或社区现有污水处理排放系统,不单独排

40、放。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0人,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人均生活排水量定额为120L/d人,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t/d,主要污染因子为SS、BOD5、COD、NH3-N等。4.5.1.2大气污染源本工程施工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主要为TSP,主要污染环节为建筑物拆除、混凝土拌合作业、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上述各环节在受风力的作用下将会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产生TSP污染。另外,运输车辆行驶将产生道路的二次扬尘污染。施工粉尘根据类比分析,由于粉尘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施工场地扬尘的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扬尘点下风向0-

41、50m为较重污染带,50-100m为污染带,100-200m为轻污染带,200m以外对大气影响轻微。道路扬尘施工期施工运输车辆的往来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土方运输车下风向50m处TSP的浓度为11.625mg/m3;下风向100处TSP的浓度为9.694mg/m3;下风向150m处TSP的浓度为5.09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沥青烟本项目各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场摊铺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沥青烟,属无组织面源排放,排放量很少并且源强难以定量。施工机动车尾气本工程施工期沿线燃油机械和车船会产生含有少量烟尘、NO2、CO、THC(

42、烃类)等污染物废气。4.5.1.3噪声污染源施工期噪声来自各种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主要有筑路机械噪声、车辆运输噪声及现场处理噪声。在施工现场,随着工程进展,采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如在路基阶段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土机和装载汽车等;在路面工程中有搅拌机、压路机、摊铺机等。不同施工阶段使用的设备和产生的噪声大小、影响范围都不同。机械噪声与设备本身的功率、工作状态等因素有关。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项目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见表4-8。表4-8 主要施工机械和车辆噪声级序号机械设备型号测点距机械距(m)最大声级(dB)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2轮式装载机ZL50型5903平地机PY160

43、A型5904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5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6三轮压路机/5817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8推土机T140型5869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10摊铺机VOGELE587施工期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其主要影响表现为道路施工噪声对两侧居民的干扰,施工机械所在场所如铺路机、平地机等等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所需要的沥青混凝土全部购自专业的沥青混凝土供应商,由此,施工期噪声影响将大幅度减小。上述新增加的噪声影响均会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而消失。4.5.1.4固废污染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垃圾、废弃土石方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本项目属旧路改造工程,路基工程的挖方量及填方量均不大,根据初步测算及建设单位告知,项目建设产生弃方量6846立方米,该弃方直接由建设单位运至宝盖镇的仑后石窟填埋场的现场,作为其填方。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高峰期20人,施工期360天,每人每天产生量按0.5公斤计算,总产生量约为3.6吨,收集后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置。4.5.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