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4224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五、自律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定义: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如果不伴有束支阻滞和旁路前传,QRS波为窄的(0.12S)波形。,一、室上性心动过束的分类,常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部位、发生机制和心动过速频率三种分类方法。(一)按发生部位分类 依室上性心动过速时P波的形态,方向与QRS波的关系,来确定发生部位,此类分法不能表时发生机制。1.窦性心动过速:不恰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2.房性心动过速: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增高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速和多源性房速。3.交界区心动过速

2、:自律性交界区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二)根据心动过速发生机制分类1、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B、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C、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2、自律性增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A、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B、自行性房性心动过速C、自律性交界区心动过速D、紊乱性心房律(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3、触发活动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性),(三)依心动过速发作的频率及突发性分类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快,突发突止。主要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频率

3、不快,无突发突止特点。,多见的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次是自律性升高者。1.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旁路。2.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等。由于心肌缺血,心房负荷过重,房内传导阻滞,心房肌变性、纤维化等均可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自律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脑垂体功能异常、糖尿病等。4.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5.正常人随年龄增加可出现自律性房速。,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三、临床表现,症 状主要取决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率快慢,持续时间等。无休止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体征主要是心率快,160次/分250次/分,整齐

4、或不整齐。,四、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依据折返方式不同,又分为慢快型、快慢型(快径路不应期短于慢径路)和慢慢型(多径路)。1、发生机制:A.房室结双径路:发生AVNRT基础是房室结内存在双径路,快径路(径路)与慢径路(a径路),它们的电生理特性不同,慢径路有效不应期短,但传导速度慢,而快径路有效不应期长,传导速度快。B.适时的期前收缩刺激诱发:慢性型折返顺序是从慢径路前传,快径路逆传。,2.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心电图特点:1)心电图上有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窦性心律时,当频率有改变或无频率改变时,出现长、短变化的两种PR间期,PR间期相差60ms

5、。,2)心动过速发作多由房性期前收缩诱发,该适时房性期前收缩P-R间期明显延长,后紧随心动过速发作。3)QRS波形态正常,绝对整齐,频率为160次/min200次/min。原有束支阻滞或伴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宽度0.12s4)心动过束发作后时P波呈逆行性,往往与QRS波重叠,不易识别。若P稍早于QRS波则在II、III、avF导联上出现假Q波(与发作前对比)。,有些P波与QRS波终末部重叠,往往在II、III、avF导联上有假s波,在V1导联QRS波末出现假r波。5)心动过速若发生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过速周长无变化。但也可见2:1房室传导,是房室结以下水平阻滞,心室率减少一半,但心动过速

6、不终止。食管调搏特点。腔内电生理检查特点。,(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原因之一,约占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45%-60%。1.发生机制:解剖基础是房室间传导除了正常的房室结外,还有胚胎发育异常而残留斩直接肌束连接,称为旁路。它与房室结电生理特性不同,传导速度快,无递减传导。根据旁路前传、逆传不同特性,分为显性旁路,隐性旁路和隐匿性旁路。,1)显性旁路:正常人群发生率0.01%0.03%,既有前传功能,又有逆传功能。窦性心律时,下传冲动可由旁路及房室结先后下传心室,由于旁路传导速度快,预先激动一部分心室肌,QRS波宽大畸形,临床上称为预激综合征。特点:PR间

7、期0.12s;QRS波起始粗钝为预激波。,房室旁路与房室结、希氏束及部分心房肌和心室肌共同构成折返环路。旁路与房室结电生理特性不同,旁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稍长,在一定条件下,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下传时,遇到旁路不应期,只能从房室结缓慢下传至心室,然后由旁路逆传回心房,这种折返方式称顺传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少数情况下,旁路不应期短于房室结,激动先由旁路下传,由房室结缓慢逆传,称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它的QRS波宽大畸形,有预激波。,2)隐性旁路:在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上看不到预激波,只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旁路和房室结传导速度之差加大,才显示出预激波,此种旁路也具有前传和逆传功能,在合适条件下也可构

8、成折返环路,但多形成顺传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3)隐匿性旁路:由于心房与心室端电不匹配,该旁路在任何情况下无前传功能,仅有良好的逆传功能,不会显示出心室预激征。顺传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只有经电生理检查才能证实旁路存在。,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1)顺传型AVRT占95%A.窦律时,心电图有预激综合征或为正常的QRS波。B.心动过速时,心室率整齐,心率快150-280次/min,有突发突止特点。C.QRS波呈室上性形态,但可出现功能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约30%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心率不太快时约150次/min-180次/min,可QRS波电交替。,D.心动过速时,在QRS波后的ST段或T

9、波上升支可见逆传P波,RP间期固定,80ms。E.心动过速中发生的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过速频率减慢,RR间期延长30ms以上,可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旁路在束支阻滞同侧。,F.心动过速中某些导联,ST段明显下移,支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可作为旁路定位参考,左侧游离壁旁路,I、aVL、V4、5导联ST段下移。后间隔旁路多为II、III、aVF导联ST段下移。G.心动过速中不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若出现,心动过速不终止,可除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逆传型AVRT5%,显性旁路才有此种类型。A.窦律时,有显性预激综合征。B.心室起搏呈心房偏心型逆传,心房心室起搏均要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C

10、.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宽大畸形,呈完全性预激,整齐、心率180200次/min,要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逆传P在下一个QRS波前RPPR。,(三)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四)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五)特殊旁路参与的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如Mahaim旁路,(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1.急性发作期治疗1)刺激迷走神经2)食管调搏3)药物治疗: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腺苷或ATP、受体阻滞剂、洋地黄4)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药物效果不好时,同步直流电复律。,2、缓解期治疗1)发作频繁,又不能及时行射频消融术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复其发作。以受体阻滞剂和一些抗心律失常药进行预防。2)射频消融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