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4248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长沙市天心区工务局法人代表郑凯联系人黄波通讯地址长沙市湘府中路298号天心区政府机关大院南栋4楼联系电话85899652传真85899652邮政编码410004建设地点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与书院路交界处东南角立项审批部门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长发改2013774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 代 码普通高中教育P8234占地面积(平方米)60878.5绿化面积(平方米)19992总投资(万元)33326.8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42.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3%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8 年12月一、

2、项目由来2004年经长沙市教育局调整,将原第九中学和第二十二中学合并成为长沙市天心一中。合并后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芙蓉路校区(原22中)为高中部,书院校区(原9中)为初中部。随着周边小区增多就学形式不断增大,2014年经天心区教育局调整,将芙蓉路校区独立成为雅礼天心中学,书院校区独立成为天心区第一中学。由于天心区第一中书院校区位于天心区的老城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附近就学压力不断增大。原有的校舍不能够满足就学现状,因此改建势在必行。项目改建后有利于完善学校办学环境,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满足未来中学生就近入学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长沙市天心区工

3、务局委托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环评单位在现场踏勘和调查,收集分析项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环境质量现状,深入进行工程分析,进行项目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选址项目位于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内,基地北临南湖路,西接书院路,东临沙湖街(沙湖街远期将拓展为城市干道黄土岭路),周边为天心区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项目北向为南湖公寓,东向为沙湖街沿街门面及天心区沙湖桥小学,南向为长征花园、南锦家园及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校,西向隔书院路为都江新苑。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概况及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

4、地面积为60878.50m2,净用地面积57119.00m2,总建筑面积 56293m2,拟建50个普通教学班,容纳学生2500人。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为对原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进行全面整体的规划设计,分步新建学生宿舍、食堂、校门、道路、科技馆、体育馆、综合办公楼、教学楼、报告厅、图书室等建筑,并新建 350 米环形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4个,足球场1个,排球场3个、地埋式垃圾站2个。其中:办公楼为6F,会议室为1F。图书室及报告厅为3F,1F为报告厅。南栋教学楼(20班)为5F,北栋教学楼(30班)为5F。科学楼为5F。体育馆为2F。宿舍及综合楼为双塔楼式建筑,共6F,1F裙楼

5、为食堂。后勤用房(教师办公用房为4F)。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及科学楼由连廊相连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数值单位总用地面积60878.5m2净用地面积57119m2总建筑面积56293.1m2地上建筑面积(计容)48551.1m2其中普通教学楼8965m2科学楼6950m2体育馆4000m2学生食堂5970m2后勤用房2400m2办公楼7200m2学生宿舍6200m2图书馆2000m2大报告厅700m2大门传达室90m2其他1076m2地下建筑面积7742m2建筑容积率0.85建筑密度24%建筑占地面积13708m2总绿地面积19992m2总绿地率35%规划班

6、级数50个每班人数50人规划学生数2500人停车位216个其中地上停车位5个地下停车位211个四、项目规划构思与平面布置1、规划构思项目充分尊重原有校园规划,结合周边环境和校园现状进行合理分布,并进行分期逐步建设。各区功能均分别设于独栋建筑内,既相对独立、利于管理,同时又联系紧密、便于到达。校园内一条从北向南的林荫步道将教学区、办公区与宿舍区紧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南北向空间主轴。通达的空间轴与开放的空间节点相结合,形成逻辑、理性的空间秩序和多变丰富的空间节奏,强调有形的建筑形体和无形的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2、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基地除了东南角低于周边用地外,四周均高出周边环境1020m不等。校园

7、场地基本平整,用地红线比较曲折,基地现状已布满建筑,需将建筑分批拆除,以提供建设用地。原北栋教学楼及办公楼拆除后,向北依次新建教学楼(2栋)、科学楼,建筑围合形成主教学区。原南栋教学楼、科学楼拆除后,原址建设图书室及行政办公楼,满足办公会议等要求。原运动场整体拆除后,运动场范围向北移动,原运动场南部新建体育馆,形成运动区。生活区位于校园北侧,设计中结合用地北侧地形新建学生宿舍,附设学生食堂以及后勤用房,完善生活区功能配套。(1)主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由场地西侧入口拾级而上,结合入口架空展厅,形成校园主形象空间。设计通过竖向调整,对原有步道序列做了必要的拓宽,得到较大的入口前广场,充分利用七米高

8、差,临校园一侧设计为半开放的架空空间,正对台阶设置大型文化浮雕,半开放空间考虑做为校史展厅,前广场通过趣味性的垂直交通上至顶部观景平台,由此进入校园内部。广场南侧设计为图书馆以及学术报告厅,增强了此区域的文化性,鲜明的建筑形象必定成为校园的展示标志。设计对原有步道序列做了必要的拓宽,新增文化展示墙,教育雕塑等,力求从细节上提升广场的文化形象。丰富的展览、生动的浮雕装饰、优美的名人诗词等共同演绎动人的迎宾序曲。(2)教学区教学区内建筑围合形成两个封闭的庭院。为适应长沙气候条件,对空间做了适当的调整。教学楼底层部分架空,结合两个庭院设置的局部下沉空间,形成连续的风道。夏季时,凉爽的夏季风轻易的抵达

9、院落空间,带走校园多余的热量;冬季时,下沉的庭院空间抵挡了西北风对校园的侵蚀,还学生一个温暖的嬉戏场所。下沉庭院可通过多个趣味性的楼梯到达,空间边缘由台地逐级抬升而成,结合地形附设学生活动用房,这里将是学生课余游戏、交流的理想场所。(3)运动区运动区内体育馆结合北侧体育场以及南侧篮球场等运动区域,形成体育运动区。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体育场下沉室外看台、半地下架空层60米跑道等,丰富了此区域的空间功能。体育馆为2层,通过连廊与教学区连接,形成统一的校园建筑形象。(4)办公区办公区内办公楼因地制宜成L形设计,建筑南面主入口设置宽敞的铺地,南侧首层大厅局部放大,形成展厅,首层东侧向南延伸为会议

10、厅,建筑围合形成院落。会议厅半埋入地下,屋顶设计空中花园,使其成为办公区理想的观景平台,大大丰富了区域的空间层次。办公楼南侧庭院由北向南走低,设计时对南侧原有坡地做了适当调整,改造为坡地花园,做为庭院的延伸空间,在丰富区域空间结构的同时,提高了校园用地的利用率。3、交通组织西侧入口为校园人行主入口,步行到达校园前广场,由此方便地抵达各教学空间;教学及办公楼通过景观连廊联接,加强了各建筑之间的联系。学校正常教学活动风雨无阻。临书院路增设临时车行道路,沿基地南侧逐步抬高到达办公区,并与校园内原有道路相接。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书院路相接,东西车行入口相连通,形成主要车行流线,减少对北侧教学区、生

11、活区的干扰。东侧入口处设置对外临时停车场,满足来访车辆停靠需求。办公楼设置人防地下车库,就近解决教师办公停车需求。基地消防通道入口位于东侧,与校园内道路相连,形成环形消防流线。教学区连廊局部架空(4m净高),消防车道由此延伸至各庭院空间,并设置回车场,满足消防需求。4、竖向设计用地现状地势较平整,标高基本为64m左右。项目在设计时对基地竖向做了调整,将运动场与宿舍原有场地竖向标高降到58.8m,教学区场地标高降到60.3m,办公楼南侧场地标高降到54.3m。保证场地改造具有可实施性的同时,较大的缓和了用地和周边场地的竖向关系,缓和了衔接校园与城市道路的消防车道的坡度,有利于车辆通行。学校主入口

12、大台阶顶部取消四组踏步,入口广场降低至50.8m标高,降低约9m,形成入口广场。新建办公楼首层标高降低至54.3m,与新增道路顺利衔接,同时对南侧坡地进行改造,调整后得到较大院落空间,错落有致,提高了校园用地的利用率。5、景观系统设计本项目基地高出周边约20m,视野开阔,风景宜人。项目在规划中注重空间组织的开放性,着意营造各具特色的场所空间,通过开放空间的营造,力求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规划以连廊为主轴,建筑相互围合,形成“诗之庭园、礼之庭园、书之庭园、易之庭园、乐之庭园”,相互因借、渗透,营造立体园林式的教学环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设计中我们引入绿色建筑的概

13、念。(1)部分建筑底层架空,形成连续的穿堂风(2)校园环境尽可能多的设计为绿化场地以及透水铺装,及时涵养土地,减少校园径流。(3)建筑屋顶设计坡屋面以及通风夹层,利用自然风压作用形成通风,减少外部热环境对顶层教学的影响,局部建筑设计为屋顶绿化,增加了校园绿化之余又改善校园视环境.除此之外,本项目对拆除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资源利用等均有一定的考虑,是一组真正意义上生态环保的绿色建筑。6、无障碍设计本工程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设计的部位包括:项目基地的人行道,停车车位,校园建筑的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桥厢,公共走道,公共卫生间。在室外广场设

14、缘石坡道及盲道,在建筑物的出入口设残疾人坡道,建筑内部的通道、平台和垂直交通设计都符合无障碍建筑规范要求,在公共卫生间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五、公用工程1、给排水(1)给水本项目拟分别从项目场地西侧的书院路和东侧的沙湖街上的市政给水管网上开梯,分别引入两条DN200的给水管,进入建筑红线内,经两座水表井后,与本项目室外环状管网相连接。市政管网供水压力0.25MPa(相对于0.000m标高)。根据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14),项目用水量计算见下表2、表3。表2 项目日用水量用水单位名称用水定额用水单位数量日用水量(m3)住宿生100L/人d500人50非住宿生40L/人d2000

15、人80教职员工50L/人d200人10食堂25L/人d2700人67.5地下车库地面拖洗用水36L/m2月7742m29.3绿化60L/m2月19992m240不可预计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25.7合计282.5表3 项目年用水量用水单位名称日用水量(m3)年用水天数年用水量(万m3)住宿生502501.3非住宿生802502教职员工102500.3食堂67.52501.7地下车库地面拖洗用水9.31800.2绿化401800.7不可预计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0.6合计6.8(2)排水本项目用水量为282.5m3/d,6.8万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为226m3/d,5.4万m

16、3/a。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室内分流、室外合流的形式,屋面雨水直接排至市政雨水管网,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沉淀后与生活污水汇合进入化粪池进行生化降解,实验室污水经独立管道排入地下的调节处理池进行处理。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由一个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根据长沙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区域位于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纳污区内,本项目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北向南湖路污水管网,向西约500m进入湘江中路污水管网,向北约8.4km再向东约400m进入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浏阳河长沙段下游。2、配电系统本项目教学楼、体育馆、宿舍主要通道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均按三级负荷供电。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供电

17、条件,由城市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0kV电源,当一路电源停电时,由另一条10kV进线供应所有二级负荷的用电。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重要负荷均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方式供电。本项目在地下车库设置1个10kV中心配电所,选用两台800kVA的变压器。3、通风、防排烟设计在不满足自然通风的地下层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公共卫生间等需设机械排风系统场所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地下车库设平时排风及火灾时排烟系统,排风(烟)量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小于6次。风机采用消防型双速风机,平时可高、低速运转,火灾时高速运转,不能自然进风的防火分区设机械送风,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

18、当所在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排烟时,采用连锁送风机送风。4、其它配套设施(1)空调本项目全部采用普通民用分体式空调,不设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2)地埋式垃圾站本项目设有两座容积为15m3地埋式垃圾转运站,一座位于运动场东北角,一座位于图书室西向约10m处,经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均由学校物业管理部门回收有用部分后定期清运,送城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3)能源供应本项目能源供应采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六、劳动定员按照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规定,“城市普通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项目本次改造后,共开设班级50个,招收2500名学生,需配置教职工200人。七、项目施工进度安排(1)

19、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拟采用的施工计划为施工与教学同步进行,现有建筑分批拆除,分批建设,因此施工周期较长。本项目计划从2015年12月开工到2018年11月全部完工,建设工期36个月。(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将原北栋教学楼及办公楼拆除后,向北依次新建教学楼(2栋)、科学楼;2016年10月2017年6月将原南栋教学楼、科学楼拆除后,原址建设图书室及行政办公楼;2017年6月2018年3月原运动场整体拆除后,新建地下车库,运动场范围向北移动,原运动场南部新建体育馆;2018年3月2018年10月原学生宿舍及食堂拆除后,原址建设学生宿舍、食堂及后勤用房。2018年11月完

20、成零星工程、场地绿化并进行工程验收。2018年12月投入使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基地北临南湖路,西接书院路,东临沙湖街(沙湖街远期将拓展为城市干道黄土岭路),学校周边用地以商业、文教及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区域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一、原有污染情况分析1、原有水污染情况分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每月用水量约8200m3,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为6560m3,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动植物油及实验室产生的少量实验废水。学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室内分流、室外合流的形式。雨水直接排至市政雨水

21、管网,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沉淀后与生活污水汇合进入化粪池进行生化降解,实验室污水经独立管道排入地下的调节处理池进行处理。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由一个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根据长沙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区域位于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纳污区内,项目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浏阳河长沙段,对浏阳河长沙段的水质无明显影响。2、原有大气污染情况分析学校原有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食堂产生的含油烟废气。食堂共10个灶头,油烟排放量约30000m3/h,产生的含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油烟管道引至建筑顶高空排放,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影响很小。3、原有噪声污染情况分析学校原有噪声主要来源于动力设备运行噪声、进出车辆交

22、通噪声、教学活动噪声。原有动力设备均设置于独立的设备房内,设备的安装均采取了相应的降噪减振措施,且设备房为封闭式机房,内墙铺设有吸声材料,对外界声环境影响较小。进出车辆在学校内车速低、行程短,且学校内禁鸣喇叭,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学校教学活动产生的噪声对周边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为上下课铃声、课间操广播声及课间休息时的人群喧哗声,均为间歇式声源。虽然教学活动噪声对周边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学校的性质较为特殊,能得到周边居民的广泛理解与支持。4、原有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分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学校每天约产生各类固体废物1.1t,以生活垃圾为主,另有少量餐厨垃圾及实验室产生的各类废物。学校内部北

23、向建有一个容积为30m3的地埋式垃圾站,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送至该垃圾站,再由环卫部门运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餐厨垃圾及实验室产生的各类废物经分类后分别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二、与项目有关的环境问题1、学校西北部边坡松动,目前正在进行边坡抢险施工,施工产生的扬尘及噪声对学校教学有一定的影响。2、学校东侧临沙湖街校门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施工,施工产生的扬尘及噪声对学校教学有一定的影响。3、学校原科学馆东南向约15m处有一个大型发射塔,该发射塔产生的辐射对本项目有一定的影响。4、学校东向沙湖街路幅较窄,沿线商铺较多,人流量大,商业噪声对本项目有一

24、定的影响。5、学校北向为南湖路,西向为书院路,交通流量较大,交通噪声对本项目有一定的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内,基地北临南湖路,西接书院路,东临沙湖街(沙湖街远期将拓展为城市干道黄土岭路),学校周边用地以商业、文教及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区域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二、气候、气象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距海约600余公里,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盛夏天气酷热,历年极端气温达43.0C;冬季常为西北利亚冷气团,暑热期长,阳光充足,雨

25、量充沛,四季分明。其主要气象特征为:1、气温年平均气温:17.2日平均最高气温:38.1日平均最低气温:0.4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29.4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4.7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8.4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394.6mm最大年降水量:1751.2mm最小年降水量1018.2mm最大日降水量:192.5mm最大月降水量:515.3mm最小月降水量:1.2mm年平均降水天数:149.5天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 1315.6mm4、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9.5%年最小相对湿度:14.2%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月)75%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1月)81%5、风

26、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全年NW2.7m/s夏季S2.6m/s冬季NNW2.8m/s实测最大风速:(NW,1980.4.13)20.7m/s6、年平均气压 1008.2 hPa7、霜期 年平均有霜天数 84.5天 年平均无霜天数 280.3天8、最大积雪深度 20cm9、最大冻土深度 5cm10、年平均雾天 26.4天11、年雷暴日数 49.5天12、平均全年日照时数 1677.1 hr三、水文状况该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目前接纳水体为浏阳河。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发源于湘赣交界的浏阳市大围山地区,北源为大溪河,南源为小溪河,两源在双江口汇合后称为浏阳河,然后自东向西,流经

27、浏阳市城区,过长沙县榔梨镇后,经长沙市雨花区、芙蓉区,在长沙市北郊开福区落刀咀、陈家屋场处注入湘江。浏阳河干流在浏阳市长175.80km,在长沙县长24.2km,在长沙市(榔梨至落刀咀)长22km,全长共约222km,平均坡降0.573,集水面积4665km2。浏阳河流域地处长沙市中东部丘陵地带,植被覆盖良好。浏阳河长沙段长沙段河面宽度为220400m,平均坡降0.3,平均水位30.29m,历史最高水位38.7m,历史最低水位28.61m。根据榔梨水文站实测资料,浏阳河榔梨段丰枯年径流量比最大为4.35,最大平均流量为191m3/s(1988年),最小平均流量为43.9m3/s(1963年),

28、历年平均流量74.8m3/s,有记录的历史最小径流量为0.68m3/s(1972年9月2日);年平均流速0.26m/s,最大流速2.80m/s,最小流速0.072m/s。株树桥水库建成后,浏阳河榔梨段枯水期平均流量由原来的2.4m3/s(P=90%)和2.6m3/s(P=95%)调节到10.9m3/s(P=90%)和11.3 m3/s(P=95%),最枯流量为8.98m3/s。四、植被该区域为长沙市城市建成区,为城市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覆盖率较低,主要树种为城市园林绿化,街道和空隙地的观赏树木和花草。根据实地调查,建设项目区域内没有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

29、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天心区地处长沙的南大门,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因天心古阁而得名,全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下辖12街道81个社区。区情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底蕴厚重的文化景观区。天心区是楚汉名城长沙及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素有“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的美誉,拥有天心古阁、白沙古井、第一师范、贾谊故居、太平老街等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省“三馆一中心”、田汉大剧院、杜甫江阁等标志性现代文体设施,文化产业示范园、长沙广告产业园和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三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均落户天心,文化事

30、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二是人气旺盛的商业中心区。天心区是长沙百年商贾繁荣的起源地和聚集区,火宫殿、杨裕兴等20多家百年老字号云集于此,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汽车6S街区等10条特色产业街区繁荣发展,平和堂、王府井、友阿奥特莱斯、中信悦方等大批商业航母竞泊天心,中信城市购物广场、华远华中心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呈现出传统商业和现代商贸交相辉映、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天心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发展的区位优越、发展的态势强劲。三是环境优美的生态示范区。天心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具有滨江、临洲、望岳的独特优势,是长沙“山水洲城”魅力的最佳展示区域,

31、湘江天心段长达26.5公里,被世界银行评价为最有价值地段,57平方公里的天心生态新城,山清水秀,植被保护良好,无工矿企业和污染源,并有南郊公园、杜鹃花生态公园等公园分布全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形象。四是区位独特的省府新城区。天心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雄踞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最前沿,是长沙“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重点区域。联动长株潭的芙蓉路、规划建设中的地铁1、2号线和城市轻轨均贯穿全境,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中信新城等一批辐射长株潭的优势项目纷纷抢驻南城,加之省府机关大院、省工商局、省地税局、省物资集团等一批厅局级机关相继入驻,全区行政辐射功能大为

32、增强,一个面向全省新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正加速形成。五是正在崛起的融城核心区。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全市内五区领先位置,逐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证券、文化创意和新型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城市建设被誉为“长沙城市发展的缩影”,社会事业荣获4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目前,正按照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中央商务休闲区的整体目标,充分发挥城之心、长株潭之心的区位优势,叫响“天心老街、长沙外滩、省府新区、宜居南城”整体品牌形象,全力打造现代金融中心、长沙设计之都、休闲宜居城区、信息服务基地。据调查,本工程区域内无挂牌保护的名胜古迹和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单位。邻近工程区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质量

33、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利用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设在长沙市火车站和天心区大气常规监测点2014年4季度的监测资料见表4。表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浓度:mg/m3)检测点位监测项目日 平 均 浓 度 值均值应取样本数有效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超标样本数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火车站SO292920.0110.0850.032NO292920.0320.13244.30.10.064PM1092920.0140.2722122.80.810.116天心区SO292910.0070.

34、0850.027NO292910.0280.120.058PM1092910.010.2461314.30.640.102由表4中数据表明:火车站、天心区SO2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火车站的NO2浓度有超标现象,超标率为4.3%,最大超标倍数为0.1;火车站、雨花区的PM10浓度均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2.8%和14.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1和0.64倍。引起PM10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城市发展快,项目建设项目多,PM10日浓度超标是大量的基建扬尘、地面扬尘所致。随着环保部门、城管部门对扬尘控制力度的加大,道路建设及绿化的完善,PM10污染

35、将得到控制。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长沙市2014年4季度浏阳河长沙段的水质常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具体监测数据统计见下表5。表5 2014年4季度浏阳河长沙段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浓度:mg/L) 项目pH BOD5 氨氮石油类总磷COD榔梨季均值7.780.70.3800.010.2012.7最小值7.740.20.3230.010.1810.9最大值7.851.20.4580.010.2314.3超标率(%)000033.330评价标准(类)6941.00.050.220黑石渡季均值7.543.72.9130.010.3821.3最小值7.471.92.6200.010.3015.9最大值

36、7.615.63.4200.010.4225.0超标率(%)00100066.670评价标准(类)6961.50.50.330三角洲季均值7.463.12.3730.010.3119.9最小值7.371.71.9200.010.2516.3最大值7.545.82.7400.010.3626.0超标率(%)00100066.670评价标准(类)6961.50.50.330根据2014年4季度浏阳河长沙段塱梨、黑石渡、三角洲断面水质常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其中塱梨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总磷有超标现象,超标率为33.33%;黑石渡执行类水质标准,氨氮和总磷有

37、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00%和66.67%;三角洲断面执行类水质标准,氮和总磷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100%和66.67%。三、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为了解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本环评在编制期间对项目场地声环境进行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关系,本次声环境监测在项目场界周围共布设5个监测点,分别为:1#点:项目南向临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校一侧;2#点:项目西向临书院路一侧;3#点:项目北向临南湖公寓一侧;4#点:项目东向临沙湖街一侧;5#点:项目场地中心;14#点均为场界外1m处,各监测点监测高度均为1.5m。(2)监测仪器及方法监测仪器型号为AWA6218B,该型号仪

38、器测量范围35130dB(A),使用条件为气温040,监测当日气温为2228,符合仪器使用条件。评价方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相关规范进行。(3)监测时间和频率本评价于2015年9月29日对项目地声环境进行现场监测,按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选取昼间(12:0013:00)夜间(22:0023:00)各监测一次,各监测点每次监测时长为10min。(4)评价标准项目建设地位于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内,周边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标准值见表6。表6 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 单位:d

39、B(A)噪声类别标准类别昼间夜间环境噪声2类60504a类7055(5)监测结果及分析评价将各监测点的环境噪声监测值连续等效A声级列于表7。表7 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时段测点位置昼间夜间执行标准GB3096-2008数据超标数据超标环境噪声1#51.4/40.3/2类2#76.36.358.13.14a类3#57.2/48.1/2类4#64.34.348.6/2类5#51.1/40.0/2类由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分析,由于昼间监测时段为学校午休时段,夜间监测时段为深夜,学校内无教学活动,无明显噪声源;3#点虽位于北向,但由于南湖公寓建筑的阻隔,受南湖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小,因此1#、3#及

40、5#监测点昼夜噪声均未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点位于书院路一侧,书院路为区域主干道,交通流量大,受交通噪声影响,该监测点昼夜噪声均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4#点位于沙湖街一侧,沙湖街沿街商铺较多,人流量大,受商业噪声影响,该监测点昼间噪声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但夜间并未超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项目性质及区域环境特点,确定本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见表8。 表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功能与项目位置、距离、规模执行标准水环境浏阳河长沙段湘江一级支流东北向约4k

41、m,年平均流量74.8m3/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类标准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东北向约3.5km,处理规模18万m3/d进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大气环境、声环境南湖公寓住宅小区西北向35m,占地约30000m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天心区沙湖桥小学文教东向15m,约500人长征花园住宅小区西南向40m,占地约32000m2南锦家园住宅小区东南向25m,占地约18000m2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校文教东南向紧邻,约4200人

42、沿街商铺商业西向沙湖街沿线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浏阳河长沙段塱梨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黑石渡及三角洲断面执行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南湖路、书院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水污染物: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三级标准。噪声: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

43、11);营运期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2类、交通干线两侧4类标准。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渣土按长沙市建筑渣土管理办法执行;营运期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餐厨垃圾执行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废电子电器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总量控制指标项目日污水最大排放量282.5m3,年污水排放量6.8万m3。污 染 物主要污染物CODNH3-N平均排放浓度(mg/L)15025污水厂处理后污水排放标准(mg/L)608项目排放污染物(t/a)年产生量10.21.7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总量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