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265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序言21.1目的任务及要求21.2工作区交通位置21.3工作技术标准31.4 工作方法31.5 实物工作量42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52.1 气象52.2 水文62.3 地形地貌62.4地质条件63.水文地质条件63.1 水文地质特征6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73.3 水化学类型74勘察工作74.1 物探74.2 抽水试验85地下水资源量评价96.结论101. 序言1.1目的任务及要求为解决沃林蓝莓产业园种植供水问题,佳沃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青岛地矿岩土有限公司承担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工作。在研究收集以往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沃林蓝莓产业园范围内开展的专门

2、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明场区附近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物探找水定井靶区;在靶区内进行水文地质物探工作,进一步勘查靶区内地下含水层的分布、埋藏、富水情况;对园区水井进行抽水试验,以确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结合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物探成果确定井位,提出探采结合井井深建议,预测单井涌水量。1.2工作区交通位置工作区位于胶南县张家楼镇西南5公里,逄家台后村北侧。地理坐标为N3545 21.83 E1195310.4(井1)该区有G204高速路和省道S334、S293通过,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1)。图1-1 交通位置图1.3工作技术标准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2、

3、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4、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土06-2005)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8、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1.4 工作方法1.4.1收集资料搜集、整理勘察区内与本工程有关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资料,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打好基础。1.4.2水文地质测量使用GPS测量仪器采用西安80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进行放测,主要用于地形及钻孔定位测量。1.4.3水文地质调查在测绘

4、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进行综合调查:(1)地貌调查:调查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及各地貌单元间的界线和相互关系。(2)地层调查:地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层序、厚度及分布范围。(3)钻井调查:井的类型、深度、井壁结构、井周地层剖面、出水量、水位、水质、水温及动态变化;开采方式、用途及开采后出现的问题;选取代表性井进行抽水试验。1.4.4水文地质物探在测绘工作和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物探工作,查明地质构造的展布规模,导水性能及其开发利用分析评价。(1)选频法:测点间距10m;初步分析地下可能存在的储水构造的位置和范围。(2)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测点间距10m;绘制出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曲线,

5、进一步确定地下储水构造发育的位置和范围。(3)激电测深法:在分析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曲线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布设对称四极激电测深点。1.4.5抽水试验利用已有钻井进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过程中的观测记录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出水量测量采用三角堰箱,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计,将出水排至场外沟渠。抽水过程中及时整理资料,绘制QS历时曲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4.6现场取样及室内试验分析水样采集及水质分析:对已有钻井进行系统编号,并进行水质全分析试验,全分析指标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酌情选取。1.5 实物工作量本次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主要

6、工作量布置如下:表1-1 沃林蓝莓产业园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项目工 作 量备注技术计量工作量条件单位甲乙丙1一、物探(一)电法1.选频法点2.视电阻率联合剖面点点距10m3.激电测深点AB/2=180m,200m二、现场测试与取样(二)单孔抽水试验1.抽水试验台班/孔(三)取样1.水样件三、室内试验(四)水质分析1.全分析件2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2.1 气象工作区所在黄岛区地处沿海,位于山东半岛中东部地区。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较低,年降雨量适中,夏季凉爽而潮湿,冬季寒冷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202天,年日照2447.1小时。年降水量750900毫米,年平均降水798.3毫米(2006年-20

7、11年),年降水日数8397天,气温10期间,年降水量约540800毫米。平均暴雨日数24天,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30470毫米,局部在470毫米以上,年平均湿度在70%以上,为全省相对湿度高值区。年平均气温12.1,年最低气温-10,年最高气温36,月平均气温29,月最低气温-8。由于半岛南北沿海及半岛内陆所处位置和地形的差异,受海洋影响的程度差异较大,气候分异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2.2 水文工作区所在的黄岛区(原胶南市)内有风河、白马河、吉利河洋河、巨洋河、甜水河。境内河流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位于山区,源短流急,汛期河水暴涨饱落,汛后基本断流。2.3 地形地貌工作区地貌类型为剥蚀低山

8、丘陵,由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形成。地形标高在2035米,相对高差小于15米。总的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2.4地质条件工作区有3040cm的第四系残坡积地层,下层为元古代侵入岩(24),岩石变质变形强烈,主要岩性为片麻状中粗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在工作区中南部有一条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导水断裂,走向为325,倾角75左右,是储水的有利地段。3.水文地质条件3.1 水文地质特征工作区地下水类型为分为两类: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厚度3040cm,颗粒细,透水性和富水性较差,富水性较差。基岩裂隙水:工作区基岩裂隙水可分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强风

9、化二长花岗岩,岩石裂隙发育,风化程度较高,含水层厚度为40-50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0m3/d;构造裂隙水赋存在花岗岩岩体断裂破碎带及其有关的裂隙发育带,富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工作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它的富集、径流和排泄条件受构造和地形地貌的控制。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大气降水后大部分变为面流及线流流入低洼处并沿基岩裂隙向深部运移补给基岩裂隙水。3.3 水化学类型依据水质分析结果,工作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HCO3型为主。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属于淡水。(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分析)4勘察工作4.1 物探物探工作的主要

10、目的是:查明工作区储水构造的位置和范围及断层及其产状,以便进一步确定水资源蕴藏情况。通过物探工作的开展,在成井有利地段确定钻探孔位。通过采用选频法在区内大致确定断层走向及大体位置,然后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确定断层的具体走向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区内相关资料开展电测深测量工作。(1)选频法:共布设剖面1条,点距10m,共40个点。(2)联合剖面法:共布设剖面3条,点距10m,共160个点。(3)电测深:在1号剖面上施测了两个测深点,AB/2=180m,在2号剖面上施测三个测深点,AB/2=200m。通过物探详查工作,结果表明在工作区中南部推断出一条导水张性断层,走向325,倾向235,倾角7

11、5左右。根据电测深工作在1号剖面140点2450m、85100m,2号剖面85点2530m、170180m见含水层,是基岩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赋存的位置。4.2 抽水试验对工作区5孔已有钻井进行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在开泵抽水开始的第0、1、3、5、10、15、20、25、30、35、40、45、60、75、90、105、120min 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 min观测一次,稳定后停止抽水。根据下式计算渗透系数及单井涌水量。潜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 (5-1)上式中,K: 含水层渗透系数,单位m/d; Q: 抽水流量,单位m3/d; H: 水位至井底的高度,单位m; Sw:水位降深

12、,单位m; R: 影响半径,单位m; rw: 井口半径,单位m。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 (5-2)上式中,K: 含水层渗透系数,单位m/d; Q: 抽水流量,单位m3/d; M: 含水层厚度,单位m; Sw:水位降深,单位m; R: 影响半径,单位m; rw: 井口半径,单位m。计算结果统计如下:表4-1 抽水试验成果表编号孔深降深SW(m)影响半径R(m)渗透系数K(m/d)单井涌水量Q(m3/d)Z024018.4713.281.44448.17Z043714.6545.850.4995.44Z054014.096.862.06371.72Z064015.6329.661.0423

13、1.96Z0710028.22121.4816.402528.21注:单井涌水量计算统一8寸口径,降深为水位埋深的三分之二。钻孔Z02、Z04、Z05、Z06采用5-1公式,Z07采用5-2公式计算地下水单井涌水量。5地下水资源量评价5.1 浅层风化裂隙水资源量抽水试验计算结果显示,工作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层风化裂隙水和深层基岩构造裂隙水。钻孔Z02、Z04、 Z05 和Z06深度较浅,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表层风化裂隙水,由抽水试验可得,风化裂隙水深度为30-40m,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小于500 m3/d。由于浅层风化裂隙水埋藏较浅,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或枯水季节浅层风化裂隙水单井

14、涌水量将大幅度减小,水资源保证率较低。5.2 深层构造裂隙水资源量Z07钻孔打穿表层风化层延伸到深层基岩,井水为风化裂隙水与深层基岩裂水的混合水。抽水试验结果表明Z07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 m3/d,由此推断工作区深层的基岩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通过物探电测深曲线成果解译,结合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在工作区内存在一条张性或张扭性的导水构造,走向325,倾向235,倾角75左右。深层构造裂隙水除来源于降水入渗外,还接受断层附近浅层风化裂隙水以及基岩裂隙水深层补给,因而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出水量稳定,因此在断裂构造上布设的钻孔,其单井涌水量将大于1000 m3/d。5.3 开采井布设为保证沃林产业园用水需求,提高出水保证率,建议在断层构造带布设2个钻孔,其中一个为备用井。拟定井位为2号联合剖面线激电测深70点处钻井,钻井位置坐标(3958795.57,489576.33)。拟定井位所在地面高程约为26米。建议设计井深150m,采取浅层风化裂隙水与深层构造裂隙水混合取水方式。另一孔钻孔位置在2号联合剖面线85号点沿断层走向150m处,拟定井位所在地面高程约为22米。钻井位置坐标(395892.98,489506.197),建议设计井深150m,推测两个钻孔单井涌水量均大于1000 m3/d。6.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