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4270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编号东源环评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田县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青田县东源镇人民政府环评单位:浙江东天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七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3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3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41.3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5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82.2项目评价范围8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93.1项目主要污染物9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1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3.4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53.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16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73.7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183.8项目经济

2、损益分析19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94公众参与2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26联系方式23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地点青田县东源镇区西南面项村地块。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2)项目背景东源镇是青田县重要的阀门生产基地,素有“浙西南阀门之乡”的美誉。2010年,东源镇不断拓展了发展空间,全力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新开辟工业用地1000余亩,启动了项村、平桥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上马建设了驮溜工业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项山宫为主阵地,十一都源为主线,“一轴多点”的阀门工业带状分布格局。东源镇阀门工业园区建设

3、将有利于改善东源镇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完成工业园区三通一平,是实现扩大招商引资的需要。吸引本地和外地企业来本工业区投资建厂,加快东源镇工业的发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吸引本地和外地企业来本工业区投资建厂,为入园企业建设和建成后生产活动而建设的。青田县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包含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共3条道路,以及相关给排水、绿化、综合管线、照明、消防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牌等配套附属工程建设。一号路道路总长330m,桩号0+0000+140段为东源镇次干道,桩号0+1400+330段为东源镇支路;二号路道路总长946m为东源镇次干道;三号路道路总长160m为东源镇次干道。道路总面积为

4、19091.9m2,投资2000万元。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青田县东源镇项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青田县东源镇人民政府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规模:包含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共3条道路,以及相关给排水、绿化、综合管线、照明、消防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牌等配套附属工程建设。一号路道路总长330m,桩号0+0000+140段为东源镇次干道,桩号0+1400+330段为东源镇支路;二号路道路总长946m为东源镇次干道;三号路道路总长160m为东源镇次干道。道路总面积为19091.9m2,投资2000万元。表1.2-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

5、东段(0+0000+140)西段(0+1400+330)1建设规模道路长度(m)190140946160道路宽度(m)181214(9)18机动车宽度(m)128912人行道宽度(m)64562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3路面结构水泥砼4设计速度203030305路面荷载标准标准轴载100KN6设计年限207平曲线(处)10408水渠(m/段)00448.36/209涵洞(处)100110雨水管长度(m)1147.011污水管长度(m)1109.012用地面积(m)19091.913总投资(万元)2000此外,本项目不涉及居民拆迁。1.3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1.3.1建设项

6、目环保要求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本项目所在地属中部船寮东源高湖城镇综合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2-3,41121C02),为重点准入区。本项目为道路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给排水、绿化、综合管线等附属工程,符合该小区要求“加快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和截污管网铺设。”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2)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采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降低了污染物的产出率,有效地削减了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量,对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和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只要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3)排放污染物符

7、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类,故无总量控制要求。(4)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项目周围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项目附近水域功能为III类水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为2类功能区。经预测分析,本项目建成实施后道路交通污染物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的贡献量较小,影响不大,当地环境质量仍能维持现状。(5)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的建设期和营运期采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降低了污染物的产出率,如施工建设中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尽可能回用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按有关规划达标处理,固废按有关规定处置等,因此本

8、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6)风险防范措施的符合性该工程道路设计有完善的道路排水系统和市政雨水排放管,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只要处理得当,可以避免因事故引起的有毒、有腐蚀性化学品泄漏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故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7)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本次公众调查主要采取发放表格和公示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项目所在区域的团体和个人。根据二次公示和对周围个人、团体的调查表明,被调查对象大部分认为当地现有环境质量较好或还可以,对本项目建设有所了解,认为本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项目建设过程中

9、,被调查对象对环境风险、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心。但普遍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项目选址合适,对生活环境影响不大,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公示期间,均未接收到任何单位或个人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反馈相关意见。1.3.2建设项目其他要求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项村工业园区属于青田县“一心、四组团”中的中部组团,园区内工业企业以阀门企业为主,符合青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设空间总体格局。本项目为项村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符合规划中关于中部工业园

10、区“推进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网、供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的要求。项村工业园区属于青田县“一廊四组团一区多园”中的中部组团,园区内工业企业以阀门企业为主,符合“重点发展机械电器、泵、阀门和模具等主导产品”的空间布局,符合“高湖、东源区块要大力引进附加值高的精铸阀门业”的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此外,项村工业园区的开发已纳入空间拓展行动计划,本项目为项村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青田县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9-2020)的要求。本项目道路为项村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项村工业园区的建设符合青田县中部组团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项村工业园区为近期建设规划中

11、的重点建设区域。此外,根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3)060号),拟建项目用地符合当地城乡规划要求。(2)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据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属于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第4小项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不属于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规定的项目,本项目已经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同意实施,因此,该项目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环境可行性要求。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数据和统计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附近环境空气中SO2、NO2、TS

12、P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可见当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船寮溪水环境质量指标除TN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周边农田氮肥流失,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河流,以及家禽养殖水进入河流。(3)声环境质量现状工程所在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水土流失及水土保现状丽水市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属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局部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侵蚀。2.

13、2项目评价范围(1)水环境:道路用地附近船寮溪及其支流;(2)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3)环境空气: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4)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范围,项目取土场、堆土场、物料堆场等临时占地区域。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3.1项目主要污染物3.1.1水污染源强(1)施工期道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作业的生产废水主要指工程中施工机械、运输机械所产生的清洗废水和桥梁施工废水。汽车、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汽车、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来自汽车、机械设备的清洗水。根据同类工程类

14、比,汽车、机械设备冲洗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约300mg/L,石油类约15mg/L,SS约300mg/L。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12t左右。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SS和NH3-N。(2)营运期本工程营运期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路面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根据调查,影响道路地面径流水量和水质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场降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其水质变化幅度很大。据资料介绍,暴雨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主要是暴雨冲刷路面而形成。一般来说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30min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浓度比较高,30min后,

15、浓度随降雨历时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生化需氧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较前者慢,pH 值相对较稳定。降雨历时40min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3.1.2大气污染源强(1)施工期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空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扬尘。主要污染环节为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上述各环节在受风力的作用下将会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产生扬尘。另外,运输车辆行驶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2)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源强值见表3.1-1。 表3.1-1 不同预测年份的交通量及污染物排放源强 单位:mg/(sm)路段名称污染物名称2014年2020年

16、2028年日均高峰日均高峰日均高峰一号路东段CO0.0020.0050.0010.0030.0020.004NOx0.0020.0050.0010.0030.0020.004HC0.0010.00200.0010.0010.002PM10000000一号路西段CO0.0020.0040.0010.0030.0020.004NOx0.0020.0040.0020.0030.0020.004HC0.0010.0010.0010.0010.0010.002PM10000000二号路CO0.0130.0240.0110.0210.0160.030NOx0.0140.0270.0110.0220.017

17、0.032HC0.0050.0100.0040.0080.0060.012PM100.0010.0020.0010.0010.0010.002三号路CO0.0030.0070.0030.0050.0040.009NOx0.0040.0080.0030.0060.0050.009HC0.0010.0030.0010.0020.0020.003PM10000000合计CO0.0180.0400.0160.0320.0240.047NOx0.0220.0440.0170.0340.0260.049HC0.0080.0160.0060.0120.0100.019PM100.0010.0020.0010

18、.0010.0010.0023.1.3噪声污染源强(1)施工期道路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路基、路面、附属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等施工噪声;施工便道车辆运输噪声;取土场挖掘机、装载机噪声;原材料场车辆及其他机械噪声。主要施工机械包括:路基施工的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等筑路机械;取土场的挖掘机、装载机等;原材料场的车辆及其他机械噪声。施工便道的运输车辆。(2)营运期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行驶汽车噪声,计算得到拟建公路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表3.1-2。 表3.1-2 营运各期各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 单位:dB(A)路段名称时段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

19、间夜间一号路东段2014年55.355.351.851.860.760.72020年55.355.351.851.860.760.72028年55.255.351.851.860.760.7一号路西段2014年55.355.351.851.860.760.72020年55.355.351.851.860.760.72028年55.355.351.851.860.760.7二号路2014年54.955.352.051.860.760.72020年54.655.352.051.860.860.72028年54.055.352.151.860.860.7三号路2014年55.355.351.851.

20、860.760.72020年55.355.351.851.860.760.72028年55.355.351.851.860.760.73.1.4固体废物污染源强(1)生活垃圾根据对其它同类工程的类比调查,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约为1.0kg,本项目预计日产生生活垃圾30kg左右,整个施工期施工人员将产生生活垃圾57.6t。(2)废弃土石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填方量大于挖方量,不足部分商购解决。水渠、排水及管网工程多余土方在周边摊平处理,余方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对项目周围环境的踏勘与调查,确定本评价项目的主要保护目标为:(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1、GB3095-2012)二类。(2)水环境:船寮溪及其支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执行。(3)声环境:项目沿线的村庄,一号路(西段)、二号路和三号路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执行2类标准。项目沿线现状敏感点分布情况详见表3.2-1和表3.2-2。表3.2-1 现状沿线声环境及环境空气敏感点概况序号敏感点名 称方位距道路红线距离(m)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4a类区/道路红线200m距离内总户数(户)1项村二号路东侧2910/142一号路(东段)南侧6120/55一号路(东段)北侧4100/13一号路

22、(西段)南侧4131/12仙岩宫二号路东侧28.833.31/1表3.2-2 工程沿线水体情况统计表序号保护目标位置及与道路红线最近距离水质保护目标道路与其关系1船寮溪二号路西侧,15mIII类垂直,无交叉2船寮溪支流一号路、三号路西侧,51mIII类垂直,无交叉3水渠一号路0+049.940III类跨越4水渠二号路0+170.171III类跨越5水渠二号路0+600.00III类跨越根据青田县中部组团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二号路东侧地块规划以一类居住用地为主,西侧为二类工业用地。一号路北侧为一类、二类居住用地。与现有敏感点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敏感点声环境保护级别为二号路第一排建筑物

23、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执行2类标准。船寮溪仙岩宫项村三号路二号路一号路图3.2-1 项目路网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图3.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道路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和机车及汽车尾气。粉尘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突出,限制车速和保持路面清洁是减少由于车辆行驶而引起的动力扬尘的有效方法,每天洒水45次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将粉尘污染距离缩小至2050m范围内。施工车辆及其它机械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废气,施工机械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较为分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产生的弃方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

24、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弃方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需应加盖斗篷,密封运送,防止起尘。可有效降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生产废水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对周边水环境无影响。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入附近水体。在此基础上,生活污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道路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的特点,本项目的多数施工阶段,昼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在50m以内。由于夜间噪声管

25、理标准较严,为尽可能减少扰民现象,夜间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当地噪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土、弃石和施工区的垃圾。在道路施工期间,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结束后的及时清运、处置,施工垃圾集中堆放,且以蓬布等遮盖,周围挖截留沟,定时清运。施工期间生活垃圾应收集到项目独立设置的垃圾箱内,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集中清运,对外环境影响不大。排水及管网工程多余土方在周边摊平处理,余方用于场地填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占用影响道路建成通车后,道路占有的土地也实现了其本身价值的特殊转化,相应的被占土地价值也得到了提

26、升,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提高沿线农村人口的就业率,道路占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但是土地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是其它用地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设计施工中须注意土石方的纵向平衡,尽量减少借土或弃土量,尽可能少占耕地。对野生动物影响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工程沿线人类活动频繁,不存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带来明显的影响。水土流失影响本工程土石方主要包括路基工程,给、排水工程及绿化覆土等土石方工程量。工程挖方总量为1992.4m3,其中剥离表土150m3,可用于工程绿化覆土,由于开挖土质不能满足路基填筑需要,会形成

27、1842.4m3弃方。工程填方总量为9545.9m3,其中剥离表土150m3可用于工程绿化覆土,其余均为商购解决。工程弃方总量为1842.4m3,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路基开挖、填筑裸露边坡及部分路段土石方转运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水土流失会对道路沿线植被、道路两侧耕地构成影响,使农田被压埋,农作物产量降低,造成经济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景观受损。B、道路施工中形成的高填深挖路段及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存在着滑坡、崩塌等危险,如无任何防护措施,在雨季极易产生径流冲刷,轻者直

28、接影响工程建设及运行进程,严重的将形成大量的冲沟,致使边坡塌陷,危及工程本身的安全。C、工程沿线主要为船寮溪和人工水渠,工程土石方开挖、填筑及表土堆置过程中,易流入河道,造成局部河道淤积,对沿线村庄、道路、水利设施造成直接的危害。根据计算,工程建设将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245t,考虑项目区背景值400t/km2a,产生水土流失量为8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237t。对沿线自然景观影响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运输等将造成植被破坏、农田污染,会对沿途的自然风景造成一定的影响,改善道路景观,对树木、草地种类的选择与布置应在结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其绿化、美化及隔声降噪作用。随着改建

29、道路配套的景观美化工程的建成,建设期的不利影响将得到弥补,同时增添沿线区域的现代化气息。对附近河道的影响据调查,本项目跨越的水体内无重点保护鱼类,在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后,本工程对船寮溪和人工水渠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6)社会环境影响道路建设期间,会造成居民出行不便。项目施工期间需要施工材料运输,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便缓解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及对周边路网交通产生压力。但是由于道路建设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道路占有的土地也实现了其本身价值的特殊转化,相应的被占土地价值也得到了提升。3.4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经预测,各预测年道路下风向地面CO和N

30、O2小时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对道路附近居民敏感区域影响不大。但工程建成运营后,沿线的空气质量势必会比未建设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为了改善道路沿线局部小气候,改善大气环境,美化道路景观,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根据道路规划的要求与主要居民等敏感区域之间布置一定的绿化林带。(2)水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水污染因素包括地面径流及运输车辆事故排放。路面径流一般影响较轻微,即使有也只是短时间影响,而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事故性排放主要来自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车辆直接翻落河流,若装载危险品、化学品货物,可引起危险品、化学品等泄漏进入水

31、体,对河流水质造成较大污染。通过加强交通管理,运输车辆悬挂危险品标志,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3)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空旷条件下预测结果表明,二号路、三号路营运近期、中期和远期昼夜噪声达标距离均为道路红线外。根据工程对周边5个声环境敏感点的预测结果,本项目路网在营运期,周边敏感点处叠加本底后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声环境质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4)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的建设促进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的实施,改善区域交通,同时带动道路两侧地块的开发,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市政雨、污水系统建设,减少环境污染。3.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污染防治清单详见表3.5-1

32、。表3.5-1 项目污染防治对策序号设施或措施名称实施内容预期效果一、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措施1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措施及其它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2道路绿化及景观道路两侧绿化及景观恢复提高植被覆盖、降噪、抑尘二、污染防治设施或措施3生活垃圾收集临时生活垃圾箱(桶)、运往环卫部门处理防治环境污染4建筑垃圾处理、可回用固废收集建筑垃圾运输、临时堆场、暂存设施、堆放加篷盖安全处置、综合利用5生活污水处理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减轻水环境污染6施工泥浆水处理沉淀池处理减轻水环境污染7施工期噪声防治施工机械维护、临时施工围护减轻声环境污染8施工期大气污

33、染防治施工场地定期洒水、抑尘措施、防风蓬布等减少扬尘污染9营运期防治完善道路警示标志(主体工程已考虑)减轻噪声污染,降低风险事故发生三、其它环保投资10环境监测施工期、营运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11环境监理委托环境监理单位进行环境监理/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6.1环境风险分析道路在营运期期间环境风险因素主要有:暴雨、连续阴雨、台风及大雾天,冬季路面积雪结冰等恶劣天气影响行车安全;危险品的运输,容易引发事故;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随车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靠近河道、水渠附近,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地面水环境污染。根据调查,项村工业园区内以阀门企业为主,涉及的主要危险

34、品有:汽油、柴油、液化气、阀门企业使用的油漆及油漆稀释剂等,其中油罐车辆约占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一半。3.6.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在道路交叉口等敏感路段设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在大雾、梅雨、积雪天气等交通事故多发期应加强监控。(2)建议本工程营运部门编制有关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事故应急计划,配备必要的资金、人员和器材(包括通讯器材、防护器材和处理、处置器材),并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3)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正),机动车运载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

35、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道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严格执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中的有关规定。(4)把好危险品上路检查关。检查直接从事道路危险品货物的运输人员是否持有道路危险品货物操作证,运输车辆及设备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配有相关证明,禁止不符合安全运输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5)加强道路动态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遇大风、雷、雾、路面结冰等情况限速行驶;情况严重时暂时关闭相应路段。(6)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减少人为交通事故的发生。运输途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等事故时,司机必须根据承运危险品货

36、物的性质及有关规定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交及时向当地道路管理行政机关和公安、环保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清除危害。3.7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道路工程的施工和营运无疑对项目沿线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破坏,但经过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这些破坏和干扰得以减轻,甚至对原先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正效益。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3.7-1。表3.7-1 环保投资费用估算一览表序号设施或措施名称实施内容预期效果计入比例()环保投资(万元)一、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措施1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措施及其它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20%15

37、2道路绿化及景观道路两侧绿化及景观恢复提高植被覆盖、降噪、抑尘100%5二、污染防治设施或措施3生活垃圾收集临时生活垃圾箱(桶)、运往环卫部门处理防治环境污染100%0.54建筑垃圾处理、可回用固废收集建筑垃圾运输、临时堆场、暂存设施、堆放加篷盖安全处置、综合利用100%2.05生活污水处理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减轻水环境污染100%3.06施工泥浆水处理沉淀池处理减轻水环境污染100%3.07施工期噪声防治施工机械维护、临时施工围护减轻声环境污染100%2.08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施工场地定期洒水、抑尘措施、防风蓬布等减少扬尘污染100%2.09营运期防治完善道路警示标志(主体工程

38、已考虑)减轻噪声污染,降低风险事故发生100%0三、其它环保投资10环境监测施工期、营运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100%5.011环境监理委托环境监理单位进行环境监理/100%10.0环保投资合计47.5根据表3.7-1环保投资估算情况,本项目环保总投资约47.5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2.38%。3.8项目经济损益分析由于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期也存在噪声、废气和废水等污染,但建设单位在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前提下,可以做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取得相应的环境效益。本项目对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与有利影响的若干内容(

39、包括正效益和负效益在内的大部分影响)由于受到时间、周围环境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绝对量化,但综合考虑,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完善区域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道路两侧区域的环境质量,提高道路沿线两侧居民的生活质量,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9.1环境管理(1)建设单位需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可兼职,主要负责道路建设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本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拆迁安置工作。督促和落实环保工程设计与实施。在承包合同中落实环保条款,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理,提供施工中

40、环保执行信息。与环保监测站签订环境监测委托合同,实施环境监测计划。协调环保监理人员、承包商及设计人员三者关系。负责受影响公众的环保投诉。积极配合、支持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工作,并接受其监督与检查。(2)本道路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工作由本段道路的管理部门承担,并设专人管理,主要负责所管辖路段内的一切环保工作。(3)道路建设与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委托相关有资质环境监测单位承担。(4)定海区环保局负责道路的环境监理与检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施工期是否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期是否落实有关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对道路竣工后的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3.9.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在施工与

41、营运期的各种工程行为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工程的环境监测计划分为建设前、施工期、营运期三个阶段,环境监测计划的主要内容见表11.2-1。(1)建设前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包括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及道路沿线主要河流的地表水的监测,为工程建成后的竣工验收获取环境质量背景资料。(2)施工期施工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了解掌握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监测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3)营运期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分竣工验收监测和分阶段监测,竣工

42、验收监测主要是了解道路建成通车后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及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分阶段监测主要是了解不同营运期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表3.9-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实施阶段监测内容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地点监测项目施工期空气施工高峰期连续2天,每天1次施工繁忙地段边缘50m处NO2、PM10噪声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一昼夜施工繁忙地段边缘50m处连续等效声级LAeq水环境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2天路网周边水渠COD、DO、pH、SS、石油类营运期空气营运初、中、远期三个周期,每期连续监测2天,每天1次路网道路红线15m外CO、NO2、PM10噪声每年2期,每期连续监测一

43、昼夜沿线第一、二排敏感点连续等效声级LAeq4公众参与本次调查向企事业单位发出问卷20份,回收有效答卷20份,回收率为100;向个人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答卷5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团体中,55的被调查单位认为当地现有环境质量较好,45%认为还可以;当问及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时,25%的被调查单位表示对本项目很了解,60%的被调查单位表示有所了解,剩余15%的被调查单位则表示没听说;当问及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其中5认为是大气污染,15%认为废渣污染,剩余80%认为无污染。当问及本项目投产后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时,4.8%的被调查单位担心环境风险,4.8%担心大气污染,9.5%担心水污染,

44、4.8%担心生态破坏,4.8%担心固体废物,剩余71.3%担心噪声污染。被调查单位均认为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其中85%的被调查单位认为本项目选址合适,剩余15%表示不知道。其中30%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建成后对生活环境影响较小,剩余70%表示不明显。被调查单位对项目建设均持支持态度。被调查的个人中,50的被调查个人认为当地现有环境质量较好,48%认为还可以,剩余2%认为不满意;当问及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时,18%的被调查个人表示很了解,74%表示有所了解,剩余8%表示没听说;当问及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其中3.9认为是大气污染,5.9%认为是水污染,2.0%认为废渣污染,剩余88.2%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