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4281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报产业模式探析 摘要2009年中旬北京社会报更名为北京社区报并将于2010年进行全面改版。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报现状的分析和对社区报未来的探析,尝试性给出改版后北京社区报可行的产业模式。 关键词社区报 运营模式 新媒体 多媒体融合 社区服务平台 大社区 2009年中旬,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民政局联合主办的北京社会报正式更名为北京社区报,这次更名虽然在报性上没有质的改变,但是也向外界透露出一个讯息:这份主要由北京民政局出资的机关报正试图冲破体制制约,在北京报业平台上,探索一条报业新路。2010年伊始,北京社区报即将全面改版,并以一份面向北京所有社区的纸媒体姿态进入市场,参与报业异质化

2、竞争。 本文通将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报现状的分析和对社区报未来发展的探析,尝试性给出改版后北京社区报可行的产业模式。 一、何为“社区报” 社区报(community?newspapers)在国外并不罕见,欧美等很多发达国家的社区报都很成功。早期的社区报产生于300多年前的美国乡村,名字为“乡村周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二次大战之后城市化和郊区化发展,城市社区报日渐成熟并形成标志性特征。在美国社区报经营理念管窥和中外社区报的定位及经营策略中,给社区报下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中某个特定区域、强调其归属性和认同感的报纸”;从萨克拉门托新闻周报看美国社区报纸一文援引美国社会学者莫里斯•

3、加诺维兹在其专著都市社区报的图景中的观点,指出“社区报的标志特征就是对某个特定社区的服务性和归属感”。 根据以上定义可归纳出“社区报”的两大特性:一是地域定位,即社区报是“城市中某个特定区域社区”的报纸;二是功能定位,社区报服务于该特定区域(以社区为单位的“小社会”)与社区人,并且能够促使报纸的读者对该社区产生“归属性和认同感”。 因此,广义的“社区报”指以城市中的社区居民为读者对象、重点提供社区新闻和服务信息的报纸。狭义的“社区报”即指服务于城市中某个特定社区、强调其归属性和认同感的报纸。狭义社区报的读者对象,从地理意义上说,并非城市中的全体社区居民,而只是一个特定社区的本区居民。 二、国内

4、社区报发展现状 以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报逐步成为城市报纸的主流媒体,北京的都市类报纸目前有北京晚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并且分别打出自己的特色定位。与此同时,北京的社区服务类报纸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兴起,有些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按照前文提到的判断社区报两大关键条件:地域定位和功能定位来分析北京的社区报,可将北京地区的社区报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在北京一些比较成熟的社区,已经出现由区县党委、街道办事处创办的纸质读物。但是,还没有一份纸质读物拥有公开发行刊号,有内部报纸准印号的也寥寥无几。而在报名上冠以“报”、“时讯”等字的街镇报究竟是由于主办方不了解有关规定而错误为之,还是其

5、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但从其媒介特征,传播特点和功能、内容以及排版、印刷等诸特点看,其无疑是报纸,只不过有其实而无其名罢了。此类“报纸”的主办方是该地区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一级政府。而报纸的发行业局限于该地区。在地域定位上,我们姑且把它定义为一类社区报。 此类报纸的特点如下。 1.“喉舌”当先,板块陈式化 由于主办方是该地区的行政部门,因此该类社区报上都少不了该地区行政级别最高的党委、政府部门工作、活动信息。而且此类“硬”新闻稿往往还占了很大比例。以上的问题都导致了报纸版面的城市化和在一定程度上内容生动性的缺乏。可以说,该类社区报自创办以来就具备了作为党报、机关报的性质。只是在“发行范围行政

6、辖区”上显得更“袖珍”一些。读者群更“密集”,报纸内容涉及面更地域化、风格更特色化,单期发行量可控。 2.缺乏盈利模式 此类报纸大多依靠社区居委会等街道的下一级职能部门发放到读者手中,不收取读者费用。在街道的企事业单位,也有相应的派发。街道行政拨款是维持该报纸经营的重要资金来源。从近期该类报纸的发展来看,也有些开始与该地区的商业机构吸金,广告投入也进入该报纸的盈利范畴。但就其广告收益较低,仍难以摆脱政府出资的经营模式,只是一种市场化探索。 3.社区文化建设主力 除了作为党报党刊为街道进行宣传工作之外,社区报围绕政府和谐社区建设精神,着力构建社区文化。报纸的主要内容更加突出服务性,缩短政府与社区

7、人的距离。报道社区居民熟悉的本社区的生活、文化生活,成为社区建设的一面镜子。尽管该类报纸在社区居民眼里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但大部分街镇报已经开始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收获了一些成效和经验。继承党报党刊传统的社区报正在构筑自己的“社区文化”和“社区情感”。 第二类社区报为北京各大都市报的社区板块,如法制晚报的社区版已形成专业的报道社区人社区文化的平台。相对于街道办的社区报,他们的专业性更强,着眼点更高。对于全市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有统一的观点和成系统的报道角度。由于其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使报道更具独立性。此类报纸的特点为: 1.读者认同感强 由于都市报将报纸的采编与广告发行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开来,使

8、广告、印刷、发行等业务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良好的效益,表明这类报纸的运营模式顺应了市场。这部分“体制外报纸”所站的角度比机关报的视点更加独立,更易产生自己的报道角度。在都市报社区版面的报道中,多数以社区人的真实生活为主题,并且热线新闻、人物特写较多,真实感强,更有人情味,易使读者产生认同感。 2.读者归属感不强 受都市报的规模所限,社区版面的版面、报道深度和记者人员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北京这样的一级城市来说,四个社区板块很难将全市社区发展变化囊扩其中。其抓新闻,有侧重的报道虽然在社区读者中产生了认同感,但是针对相应地区的服务性报道难以全面开展。这在

9、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读者对该板块产生归属感。 3.与社区文化建较脱节 都市报往往都有自己的报道定位,这也是都市报赖以生存的报道风格。在社区版的报道中,虽然有与社区互动的报道方式,但仍以都市报的角度出发。虽有些板块推出社区明星等将各地社区文化加以横向对比的报道形式,但对于独立的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形成推动力。 4.角度鲜明,功能性强 虽然都市报难以让某一社区读者产生归属感,但是,都市报集约型的信息平台,还是让社区读者难以拒绝。都市报专业化的采编团队以鲜明的报道风格将不同视角的社区动态和风貌呈献给受众,是受众多角度了解社区的不可或缺方式。 三、北京社区报发展模式探索 综述以上“社区报”的特点可发现,作为围绕社区的纸媒,目前市场上的社区报除各有特色外,也都面临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在报纸内容建构上突出以下特点,以建立可行的北京社区报模式。 1.报道角度立足社区,着眼社会 北京社区报虽非都市报,但也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社区新闻范围。北京社区报的立足点为社区,需要用社区人的视角关注社会的资讯和动态。以社区人切身利益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事件。北京社区报要成为社区人看世界的窗户,而不是看自己的一面镜子。如此才不会将报纸的内容做“窄”,回到街道社区报陈式化的框架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