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业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359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肉牛业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肉牛业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2009年中国肉牛业年度报告2008 年,对中国人特别是对于养牛者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特别是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我国牛肉产品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后奥运效应的激励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中国肉牛业立足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呼声空前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商品牛源日趋紧张、“三聚氰胺奶粉事故”所引发的畜产品安全信任危机,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侵袭,致使我国肉牛业的发展陷入重重困境。面对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我国肉牛生产企业与从业者经历了风险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一、 2008 年我国肉牛生产特

2、点一是牛肉价格明显攀升。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信息监测统计, 2008 年初我国牛肉价格持续走高,在春节期间市场大宗价达到 29.5 元 / 千克 , 比 2007 年同期涨 11.1 元 / 千克,比最高价格涨 4.3 元 / 千克,之后的 10 个月始终保持在 27 28 元千克,但均高于历史同期价格 ( 见图 1)。图 1 2007-2008 年全国牛肉价格走势二是肉牛养殖农户大幅度减少。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显示, 2008 年河北、安徽、山西、河南和山东五省 796 个养牛村,养殖户数量与 2000 年相比平均减少 22.1% ,其中河北省平山县南镇庄子河村减少 50% ,山西省太

3、谷县温家沟村减少了 87.5% 。三是能繁母牛存栏数量减少。近年来随着肉牛群体数量的日趋缩小,能繁母牛结构和数量出现萎缩,而犊牛繁育已成为我国肉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调查,河北省赞皇县在 2003 年前设有冷配站 20 多个,到 2008 年仅剩 10 余处,全县肉牛存栏下降 70% 。其中赞皇县一个养牛村, 2003 年前全村有 600 多头能繁母牛, 5 年内仅剩 30 多头。同时后备母牛出现青黄不接,山东和安徽两省有 6 个养牛村, 2000 年 2008 年,后备母牛存栏量下降 46.1%。四是肉牛私屠滥宰问题愈演愈烈。由于牛源的紧张,屠宰加工企业普遍陷入无牛收购的困境,加之私屠滥宰现

4、象的猖獗, 2008 年多数屠宰加工企业效益出现亏损局面。如图 2 所示,据调查的 9 家企业,全年实际屠宰数量最高的内蒙古科尔沁牛业仅达到设计屠宰量的 36% ,由此可见目前活牛远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详见表 1 )。表 1 : 2008 年全国屠宰企业年效益明细表统计显示,除北京金维福仁和陕西秦宝牧业两家企业保持盈利以外,其余企业 2008 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详见表 1 );五是奥运会牛肉供应企业喜忧参半。经奥组委严格审核,大连雪龙产业集团和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牛肉指定供应商。据了解,奥运期间雪龙集团牛肉供给量共 50 吨,科尔沁牛业达到

5、300 吨,两家企业产品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不仅获得了较好利润,而且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国际形象。然而,科尔沁牛业为确保奥运期间牛肉供应,加大屠宰分割硬件设备的投资,但奥运会结束后,公司因牛源紧缺危机、高成本加工等问题,导致企业进退两难境地。二、 2008 年我国肉牛业状况(一)牛肉消费需求与价格上扬据国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 )达到 1000 美元时,牛肉消费日渐兴旺。进入 2008 年以来,我国人均收入已达 2360 美元(源自:国家统计局) , 对牛肉的消费量剧增,国产高档牛肉纷纷挺进五星级餐饮业,从而刺激了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 2008 年,入冬以来金融风暴席

6、卷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对牛肉的消费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经济萧条导致旅游行业的下滑,来往我国的外国旅游者数量明显减少,我国各地区的牛肉消费群体随之萎缩,国内牛肉价格的上涨趋势受到抑制。(二)养殖效益低,饲养母牛失去信心一般农户购买一头青年母牛价格为 2500 元,饲养一年进行配种,经过 285 天的怀孕产犊牛 1 头,从犊牛哺乳到 6 8 月龄出栏,体重约达 200kg 左右。经测算,一头能繁母牛每年利润在 1800 2000 元,而外出打工一年可收入 1 万元以上。因此,农户认为养母牛利润小,吃苦受累不如外出打工既安全风险又小。所以,眼下部分养殖农户放弃养牛,纷纷外出打工成为大势所趋。

7、 (三)肉牛产业的根基受到“杀青轼母”严重影响2007 2008 年,因牛源紧缺致使活牛价格出现短期快速增长,即由 8 元 / 千克涨到 16 18 元 / 千克,这一价格刺激了农民卖牛的积极性,受眼前利润的驱使,养殖户开始大量出售母牛,使得很多地方出现“杀青弑母”的现象,能繁母牛数量急剧减少,牛源紧张危机更为突出。(四)私屠滥宰已成肉牛加工业的顽症食牛文化在我国近年来之所以叫好不叫“座”,除了与国民传统饮食习惯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肉牛的规范屠宰与牛肉的分割标准,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目前,牛肉市场已被日益泛滥的无证屠宰商贩所主导。其做法是高价收牛、低价卖肉。后果表现为一是合法屠宰企

8、业收牛困难,生产的优质牛肉不能以质论价,经营亏损;二是非法屠宰商贩的牛肉品质低劣,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三是非法屠宰商贩在牛肉中注水行为猖獗,注水牛肉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且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07 年我国牛肉生产总量达到 613.41 万吨,据调查目前牛源清楚且质量有保障的牛肉仅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 1% (见表 1 ),其余大部分牛肉产品质量安全均无法保证三、 2009 年我国肉牛生产和消费前景预测 (一)“杀青轼母”现象有所缓解因牛源紧张所引发的危机反应,为我国肉牛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在政府管理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大力呼吁下,各地区“杀青轼母”的现象有望缓解。但由于肉牛生长周

9、期长,牛源的恢复期至少为五年以上,所以 2009 年肉牛育肥及屠宰加工仍将面临收牛难和牛价高的格局。(二)食品安全主宰牛肉市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掀起的轩然大波,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确保食品安全性是消除社会信任危机的唯一途径。 2009 年,我国政府必将进一步加强对畜产品生产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因此,牛肉市场的无序竞争以及私屠滥宰现象希望有所改善,但牛肉的消费和价格走势可能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不会有明显涨幅。四、建议(一)加快立法,禁止“杀青弑母”,扼止私屠滥宰企业是行业发展的杠杆,只有维护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才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才能合理地提升产品价值,并将更多的利润转为惠农

10、和支农。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肉牛屠宰管理办法,肉牛屠宰应与生猪一样实行定点屠宰,明令禁止私屠滥宰,严禁宰杀后备母牛。国家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牛肉的卫生监管,保证合格牛肉上市供应。屠宰企业应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按照“肉牛屠宰企业自律穆棱宣言”,恪守诚信经营,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品牌建设。(二)加强能繁母牛养殖财政补贴扶持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母牛种群在养牛生产中约占 40% 左右,才能确保肉牛良性发展的合理结构。为保护农户养殖母牛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应采取财政专项补贴方式,对每头母牛配种补贴 70 元,其中两支优质冷冻精液补贴 20 元,配种费 50 元。与此同时,要大力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

11、殖,建立良种母牛登记制度和繁育基地,从根本上保障全国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加强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和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展肉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肉牛(包括能繁肉用母牛和育肥牛)保险,贷款抵押。要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和母牛饲养的信贷扶持,放宽贷款额度和时限,有条件的要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展期和免收罚息等优惠政策。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肉牛养殖业,促进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快速发展。 (四)积极鼓励母牛适度规模养殖从行业角度看,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的农区,牛源分散养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提供牛源的主力。从发展角度看,农业生产走向适度规模化、集约化

12、、专门化经营必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和资金的支持,紧密与现代化村镇建设结合起来,扶持母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母牛养殖效益和肉牛品种改良,又有利于提升牛肉品质。 (五)加强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进肉牛良种化进程)我国良种黄牛,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肌肉发育良好、脂肪较少、胴体大理石花纹好、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根据市场需求和牛肉质量标准,在地方良种的选育中要重点提高肉用性能,培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六)推广肉牛生产追溯体系应推广普及肉牛追溯系统,建立从农户到餐桌完整的安全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产品的安全,维护企业品牌的信任度,并通过追溯体系科学地

13、掌握全国牛群分布、生产数量及动态变化。(七)加强牛文化宣传,提升牛肉产品价值牛肉在国际领域中一直被认为是高档肉类食品,牛肉消费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 FAO) , 2003 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不足美国的 10% ,近邻日本、韩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是我国的 2 3 倍, 2006 我国牛肉消费比重已增至 9.3% ,但仍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如表 2 所示:表 2 2003 年国际人均牛肉消费情况统计因此,要借鉴日本和牛文化、韩国韩牛文化、西方牛肉文化的宣传模式,加大中国牛文化及牛肉美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牛肉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肉类食品。五、结论实现肉牛产业的振兴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经过了充满挑战与考验的 2008 年,中国肉牛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更加明确。如果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地强化牛源基地建设,优化肉牛品质改良,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我国的牛肉产量和质量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国的肉牛业明天一定更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