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4418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制形式:股份制公司发展历程:该项目由*有限责任公司立项,由其子公司“*有限公司”实施。*集团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多年的资本积累,组建*有限公司,出资购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无抗饲料技术专利”,在全国独家生产,帅先在*发展无抗猪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以现代畜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为技术依托,是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产、学、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地址在虎什哈镇三道河村,占地面积3695亩,其中526亩经国家批准为建设用地。已完成建

2、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种猪舍1.5万平方米、饲料加工厂1870平方米、办公室及隔离楼3295平方米,沼气池及其它附属设施已配套齐全。已完成建设投资6241万元。存栏种猪2100头,其中从加拿大引进原种猪507头。公司在产业化运营中,按照产业化、标准化、无抗化(饲养全程无抗生素)的要求,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模式,以无抗健康猪肉食品为核心,构建集种猪繁育、饲养管理、饲料生产、防疫检疫、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无抗猪产业链,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2006年,“种苗良种繁育及配套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建项目,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

3、项目。2008年,在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带动下,*县以*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始建设“无抗猪产业”,实施“四个一”工程,即10万头猪苗繁育工程、100万吨无抗饲料生产工程、100万头无抗猪饲养工程、100万头无抗猪屠宰加工工程。小项目,带起了大产业。同时,被*市政府认定为农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人员结构:高级职称4人,博士3人,硕士4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5%。1.1.2 财务状况2007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2610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193万元,流动资产9351万元,负债总额14793万元,所有者权益10498万元,销售收入3595

4、9万元,净利润5239万元,总资产报酬率20.07%,净资产收益率49.91%,资产负债率56.66%2008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 4010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6359万元,流动资产16875万元,负债总额21641万元,所有者权益17625万元,销售收入44227万元,净利润7120万元,总资产报酬率17.76%,净资产收益率40.40%,资产负债率53.97%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男,52岁、高级经济师,*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有限责任公司、*博亚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省劳模、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有成功创办大企业经验,1988年独资创办

5、企业至今,已发展为有固定资产10亿元人民币,年创效益4亿元,年上缴税金1亿多元的龙头企业。长期从事董事长、总经理工作,积累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有做成大型集团企业的成功经历,对企业创新发展,自主经营和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有独到的见解,具有驾驭全局、协调与各级政府领导关系、获取社会资源、成功运作和建设大企业的能力,为优秀的董事长、总经理人才。 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 2009年*省*市*县8000头良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市*县*村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基础情况:公司已经建成育种繁育场一个,共13栋猪舍。但内

6、部环境条件相对落后。针对猪场所在地常年平均气温较低(7.6)的情况,需要对良种猪繁育场猪舍内环境控制系统功能和配套设施进行完善, 更新猪舍地暖、吊顶、电气和室外管网,扩建场区内挡土墙、新建供暖用锅炉房、舍外路面硬化和给排水等附属工程,并购置良种猪生产与检验仪器设备。与已投产的存栏500头基础母猪的原种猪场形成配套、完善的“原种场扩繁场”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建筑安装工程31100平方米、附属工程10392.5平方米、设备仪器购置2530台套。产品方案:拟存栏基础母猪500头(从本公司原种猪场调拨),年提供长大二元母猪3000头,育肥猪5000头。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1)技术。

7、该项目从发展无抗猪产业出发,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猪肉抗生素含量高等不安全问题,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多年的行业经验及其科学和技术资源,建设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科技创新基地。技术的原创性和科技水平含量高,在行业内占有重要的领头羊位置。公司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和专用技术,其中包括技术成果“移动发酵生产高活菌无抗生素猪用饲料”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学技术成果。(2)主要建筑物建筑安装工程:猪舍内环境控制系统功能改善,包括猪舍地暖、吊顶、门窗、室外涂料、电气与供排水管网改造与更新等31100平方米;附属工程:扩建场区挡土墙工程2300平方米,新建锅炉房92.5 平方米,扩建供电、供排水及猪舍舍外道路工程

8、420延长米;(3)仪器设备:购置生产设备(猪舍内必备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与实验检验仪器,共2530台(套)。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概算为87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1 万元。建设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48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98万元,其他费用93万元。资金来源:本项目拟申请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22万元。1.4 项目效益1.4.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分类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1.1年末存栏良种基础母猪头500正常年2产品方案2.1种猪头3000正

9、常年2.2商品猪头5000正常年2.3猪粪吨2000正常年3经济指标3.1销售收入万元1212正常年3.2总成本万元973.5正常年3.3利润总额万元238.54正常年4投资利润率%27.354.1内部收益率%33.414.2后净现值万元1338.04Ic=8%4.3投资回收期年3.79正常年4.4盈亏平衡点%36.821.4.2生态效益项目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用猪粪生产高效有机肥,液体粪污生产沼气,实行清洁生产。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可用于有机高档蔬菜生产。废水可以灌溉周边荒山,最终实现养殖业、种植业和环境产业的良性循环,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1.4.3社会效益(1)项目带动能力强。项目实施1年后,

10、可以推广到10万头肥猪生产,直接带动2千户农户养猪发家致富,间接带动农户4000户,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400万元。3年后将覆盖到周边地区2万户、100万头商品猪的生产,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4000万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2)项目带动无抗猪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无抗健康猪肉食品,将是我们在“放心肉”、“安全肉”基础上一次质的超越,保障人民健康,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3)无抗猪产业是生猪产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使生猪产业进入“无抗”时代,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都将是划时代的!它将为我国畜禽养殖业节省饲料(粮食),提高肉质标准(赶超欧盟),使我国饲料工业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因拥有

11、绝对的成本优势),提升全民族健康水平等,都将带来一场革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4)本项目是“2007*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的扩建,“2007*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为*建立了原种猪场(即育种核心群)。本项目是建立种猪繁育场(即种猪繁殖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育种核心群,是育种核心群的继续;下接无抗猪生产基地,为无抗猪生产提供优良的“二元母猪”,是无抗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2009年国家

12、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6、其它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规范、规定及标准等;7、*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6 综合评价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采用专利和专用种猪繁育与养殖技术,可提高生猪养殖的科技水平,促进种养业良性发展。项目技术方案先进成熟,技术依托可靠,工艺路线合理,建设用地符合规划、手续齐备。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财务评价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参数,经不确定性分析,抗风险能力很强。项目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产品符合国内外市场需

13、求,市场潜力较大,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符合农业结构调整政策,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切实可行。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本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 “2007年*省*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的扩建项目。“2007年*省*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成效显著,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识到无抗健康猪肉食品是未来消费的必然趋势,无抗猪将使生猪业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翻开新的一页。抓住了无抗猪就抢占了生猪产业的先机,无论对本县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全国生猪业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为此,县里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

14、门领导参加的无抗猪产业领导小组,加强无抗猪产业的领导和协调。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了“四个一”工程的总体目标:即年繁育10万头父母代种猪,年出栏100万头无抗育肥猪,年产100万吨无抗饲料,年屠宰加工100万头无抗健康猪。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13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5万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围绕总体目标,县政府与相关企业签定无抗猪产业框架协议,加大了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强了企业的责任,使无抗猪产业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为了实现年出栏100万头无抗育肥猪的目标,就要构建无抗商品猪生产“金字塔”式三级繁育体系:即育种核心群、种猪繁殖群、三元杂交商品猪,种猪场

15、包括原种猪场、种猪繁育场和二元母猪场。“2007年*省*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为*建立了原种猪场(即育种核心群)。本项目是建立种猪繁育场(即种猪繁殖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育种核心群,是育种核心群的继续;下接无抗猪生产基地,为无抗猪生产提供优良的“三元杂交商品猪”,是无抗猪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本项目的实施,对加快良种猪繁育、无抗猪产业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推动作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发展无抗猪产业的起源点*县启动了百万头无抗猪产业基地建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统一供仔猪、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四个统一”的形式,实施10

16、万头猪苗繁育、100万头无抗猪生产、100万吨无抗饲料生产和100万头无抗猪屠宰加工“四个一”工程,其中:种猪繁育是起点,无抗饲料是前提,无抗猪生产是基础,无抗猪屠宰加工是纽带。猪的种质资源是无抗猪产业发展的源头,只有加强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才能真正带动无抗猪产业的蓬勃发展。本项目以育种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良种选育和扩繁,推进良种繁育,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速猪的新品种培育,提高良种猪的自我供应能力。2.2.2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项目建成以后,通过品种改良与扩繁,配套饲养管理技术,可以增加产仔数,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肉猪的销售收入(良种肉猪的售价比普通猪每公斤高0.8

17、元左右),增加农户养猪收入每头30元左右,项目建成后第一年预计可以推广到10万头肥猪生产,直接带动2千户农户养猪发家致富。3年后将可以覆盖到周边地区2万户、100万头商品猪的生产。因此,本项目对于促进养猪业快速发展、提高养猪农户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尝试。2.2.3是提高周边地区养猪业水平的关键点本项目以良种繁育工程为核心,实施该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将带动*市周边地区特别是*县养猪水平的提高以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产仔数每窝增加0.5-0.8头,仔猪成活率提高1-2个百分点。2.2.4 是提高猪肉产量和品质的增长点项目带动无抗猪产业,为

18、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无抗健康猪肉食品,将是我们在“放心肉”、“安全肉”基础上一次质的超越,保障人民健康,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无抗健康猪肉是无抗生素安全猪肉的简称。所谓无抗生素安全猪肉,即在饲料中禁止添加非营养性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精神类药物、防腐剂、色素等,实现生猪从出生至出栏全程无抗生素饲养。出栏后肉质中抗生素残留指标低于欧盟现行安全肉中的抗生素残留限量标准。无抗猪产业是生猪产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使生猪产业进入“无抗”时代,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都将是划时代的!它将为我国畜禽养殖业节省饲料(粮食),提高肉质标准(赶超欧盟),使我国饲料工业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因拥有绝对的成本优

19、势),提升全民族健康水平等,都将带来一场革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1)选址原则场址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畜牧主管部门制定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场址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电源可靠的地区,并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排出粪污的条件。场址应在地势高燥、平坦处,不占或少占耕地。场址应具备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设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下风向处。场址距交通干线应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应不小于2000 米。

20、(2)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在*省*县*村。位于于*省北部,冀北山地燕山山脉中段,东经117119,北纬405139之间,海拔 350-360 m。西南距北京165公里,距天津282公里。东邻历史名城*市,北与塞外丰宁、隆化两县相连,西南和北京市密云县、怀柔区接壤。(3)占地面积和土地类型:该园区占地面积3695亩,其中荒山2500亩,农耕田1200亩,退耕地120亩。本项目占地已经国家批准为建设用地。(4) 来源方式:租用50年。3.1.2 自然条件3.1.1 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县属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气温-29.9,极端最

21、高气温37.5,年平均日照2815.8小时,10年积温3295.3,无霜期149天,年均降水量552.6毫米,年多西南风,平均风速2.2米/秒。(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形地貌:场址坐北向南,地势北高南低,场址成梯坡度向后山延伸,是一个背风向阳的好地方,平均坡度3.3%,利于自然排水。工程地质:项目地点无基岩出露,根据附近岩石出露及地质图,地表组成物质以石灰岩类为主,其次是火山碎屑岩类。地下地质体为火山玄武岩,可作为良好的建筑物地基基础,适合本项目建设。地震:按照有关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3)水文地质含水岩主要有碳酸盐岩类和夹有碎屑岩的碳酸岩类含水岩组,裂隙、溶隙、溶洞发育

22、,为主要含水岩层,主要层淡水位于第二承压含水层,该层厚度约为2530 m,富水性好,单孔出水量大于300m3/d,水质优良,可饮用,供水水源有保证。3.1.3 社会经济状况*县总面积3213.1平方公里,2007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80722万元,其中一产增加值77222万元,二产增加值361590万元,三产增加值141910万元。财政总收入9580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70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02954吨,油料产量66吨,蔬菜产量203297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38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1294万元,林业产值7122万元,畜牧业产

23、值51567万元,渔业产值410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5990万元。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建成原种猪场一个,存栏种猪2100头,其中从加拿大引进原种猪507头;建成饲料加工厂一座,年产饲料3万吨。 全县可繁母猪达到2.5万头,年仔猪繁殖能力达50万头,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47家,生猪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政策优势。本项目为种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相吻合。由于本项目具有明显的富民、利民特征,因此受到*省、*市和*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县投入部分资金,改善项目所在地的基础

24、设施条件,包括架桥、修路、平整山谷,架高压电线,修筑防洪坝等,并且从县、镇两级专门抽调专职人员与公司一起成立项目办,协调项目的进度。*省主管省长,*市市委书记、主管市长等先后到基地视察。(2) 资源丰富。*当地盛产玉米和大豆,可以满足养猪业在饲料方面的要求,距离项目所在地5公里内有2万亩农田,可以解决养猪液体粪污的处理,当地农民有养猪的习惯,猪粪还田,促进种养业和谐发展。(3)市场广阔。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人口密集,社会消费水平较高,有消费猪肉的习惯,产地与销地距离较近,且*县属山区县,环境质量较好,养殖的无抗猪符合社会环保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4)科技支撑条件优越。本项目的技术来源于

25、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其中动物科技学院拥有动物遗传育种和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学科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的学科,该学科拥有国家动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是我国饲料行业科研实力最强的单位,是国家饲料工程中心主体单位,是国家动物营养学重点试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农口的首家创新研究群体,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并覆盖动物营养、饲料加工、微生物发酵工程、饲料信息技术和饲料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研究队伍。中心的 “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

26、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对于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抗生素替代物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近期对原来的成果进行组装和升级,形成了养猪全过程不使用抗生素的新技术,已经在北京周边地区推广应用5万头猪以上。突出的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雄厚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力量为项目种猪场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为种猪场建成后生产、销售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5) 基础设施较好。由于本项目属“年产10万头种猪苗良种繁育及配套工程”扩建工程,项目承担单位的一期工程已投入6241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

27、中,种猪舍1.5万平方米、饲料加工厂1870平方米、办公室及隔离楼3295平方米,供水、供电、污水处理、道路围墙及通讯设等基础设施可完全保障本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表5-1 项目建设地点现有建筑情况序号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建构形式 单位数量一原种猪场1公猪舍2栋建成砖混m210792空怀妊娠舍2栋建成砖混m28733分娩猪舍3栋建成砖混m216184保育猪舍3栋建成砖混m216185生长育肥及测定舍2栋建成砖混m210786附属用房建成砖混m24007入场消毒室建成混凝土m250二良种猪繁育场1空怀妊娠舍1栋建成砖混m2477.82妊娠猪舍2栋建成砖混m2995.62分娩猪舍2栋建成砖混m21591

28、.53保育猪舍3栋建成砖混m21470.874生长育肥5栋建成砖混m22957.85附属用房1栋建成砖混m2555.756入场消毒室建成混凝土m240.0三污水处理设施在建四周转房建成砖混m2512五综合办公楼建成砖混m22785六年产3万吨配合饲料厂建成钢架m21914供水。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充沛,通过打深水井取水,并建水500吨储水塔一个,可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排水。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直接用于周围耕地的农作物灌溉,对环境不构成污染。雨水则可以依地势自然排放。电力与电信。场区内现安装并使用有三个变压器(400千伏安2个、200千伏安1个),电话与网络已开通,为原种猪场生产及

29、祖代猪场建设提供了电力保障和通讯便利。运输条件及建筑材料。本项目交通运输相当便利。场址位于*省*段省级干道6公里,距101国道35公里,京承高速从附近通过,离项目所在地2.5公里有火车站。施工中所需钢材、木材、水泥、汽油和柴油等均可就近购得。(6)按计划完成了“2007年*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积累了项目实施经验。完成投资605万元,占计划的100%。新建猪舍3400平方米,超出设计面积4%。完成新建围墙880平方米;新建400KVA变压器一座,修建供电线路1200延长米;扩建宽6米农用道路500延长米;新建排污管道800延长米,分别占计划的100%。购置设备65台套

30、,占计划的100%,从加拿大海波尔公司引进大约克夏原种猪55头,其中母猪50头,公猪5头。培训养猪户820人次,并印刷养猪技术资料820份向农户发放,同时邀请养猪专家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项目预期成效显著:达产后每年可提供优良大约克夏种猪2404头。年新增收入约629.9万元,利税138.2万元,利润92.6万元。同时,能够辐射带动全县2000个农户发展养猪50000头,增加收入1500万元,人均增收2500元,转化农产品2500万公斤。(7)本项目在“2007年*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实现年出栏100万头无抗育肥猪的目标,就要构建无抗商品猪生

31、产“金字塔”式三级繁育体系:即育种核心群、种猪繁殖群、三元杂交商品猪,种猪场包括原种猪场、种猪繁育场和二元母猪场。“2007*市*县2404头大约克夏种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为*建立了原种猪场(即育种核心群)。本项目是建立种猪繁育场(即种猪繁殖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育种核心群,是育种核心群的继续;下接无抗猪生产基地,为无抗猪生产提供优良的“二元母猪”,是无抗猪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8)项目的核心是绿色无抗安全健康猪肉食品。用营养学技术、免疫调节技术、酶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可在养猪生产的全过程都不使用抗生素,确保生产的猪肉符合欧盟标准,达到绿色、无抗、健康、安全。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2、 4.1 市场分析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4.1.1.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省是养猪大省,2006年有种猪场167个,占全国总数的5.38%,有能繁母猪72367头,占全国总量的6.55%。2004年末,全省猪存栏3945.91万头,占全国猪存栏总数的6.11%。2004年出栏4160.14万头,占全国总量的6.73%。但是,*省并非养猪强省。2004年全省猪出栏率为141.2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8.25%),但远低于北京市(189.33%)和天津市(176.93%)的水平,仅相当于北京市的74.6%和天津市的79.8%。此外,养殖户分散、养殖规模小也影响了*省的养猪

33、效益。与北京市和天津市相比,我省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猪户数量和出栏商品猪所占比例都高很多。当然,制约*省养猪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种猪繁殖、生产效率低。*省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提供13.47头商品猪(2004年的统计数字),仅相当于北京市的65.6%和天津市的72.9%;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向社会提供1.01吨猪肉,仅相当于北京市的71.5%和天津市的74.2%。*及其周边地区缺乏有实力的种猪繁育基地,当地农民主要从北京、天津等地购进种猪。4.1.1.2市场前景分析*省与北京和天津接壤,京津周边地区的养猪场主要从京、津两市的种猪场购买种猪,当地种猪场还未形成规模。由于遗传力退化等因素,养猪场购买回来的种猪

34、难以达到国际先进种猪的生产水平,*养猪业与京、津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造成我省养猪业整体水平落后。因此,建立国际水准的种猪场对我省养猪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迫切性。*省现有167家种猪场,存栏能繁母猪72367头(中国畜牧业年鉴,2005),即使按照现有的种猪场全部是祖代猪场,每头祖代母猪年提供7头父母代母猪,父母代母猪每头每年提供20头商品猪来计算,*省现有的种猪每年也只能够提供1013.14万头商品猪,刚刚接近2004年出栏数量的1/4,而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猪场都是祖代场,而且生产性能也不可能达到上面假设的数值。可见,*省种猪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本省养猪业的发展,每年不得不大量从临近的北京市和

35、天津市引种。这说明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潜力很大。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项目单位采用遗传育种技术,从源头上保证猪肉生产的安全性与优良品质。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采用无抗饲料技术,可在养猪生产的全过程都不使用抗生素,确保生产的猪肉符合欧盟标准。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标准化模式。技术上的高起点决定了产品的高品质与高安全性,综合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并不增加养猪成本,却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占领猪肉的高端市场,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本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20公斤以上仔猪的饲养全部交由农户完成,公司仅办仔猪繁育场,为养猪户提供疫苗、饲料、技

36、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具体办法分6个环节:一是申请入户,公司同意后在计算机里建立养殖户档案;二是交付定金,每只猪苗200-400元;三是以记帐形式领取猪苗和生产资料,待肉猪上市后统一结算;四是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公司按要求按时接种疫苗,按饲养规范供给饲料,确保质量和成活率;五是统一收购;六是结算。养猪户在生猪上市当天,即可凭据到财务部结算,并由电脑打印清单,列出生猪上市率、肉料比、上市均重、饲养天数、猪苗和其它材料领用情况和农户应得利润等,做到公开透明,一纸明白。4.3 市场风险分析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本项目的市场风险属一般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技术进步加快,出现新品种,导致养殖

37、户转向购买新品种种猪。从遗传学角度看,短期内出现适宜各地区养殖的、比目前最优秀种质资源的新品种的可能性不大。二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当地市场趋向饱和,导致项目产品市场份额减少。目前各地市均大力发展畜牧业,优质种猪需求量大大增加,优质种猪场必然会增加,市场竞争将加剧,种猪价格下降,导致项目产品预期效益减少,这种因素存在。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一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影响和优质种猪的品牌,大力宣传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与种猪的优良品质,使养殖户与消费者认同种猪品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良种猪,以此来扩大种猪市场占有率。二是在经营中采用生态养殖与综合利用养殖法,达到无废排放和生物物质的良性循环,降低

38、养殖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三要加强创新,采用现代养殖技术,通过免疫接种,确保种猪健康成活;同时通过选种与繁育体系,确保核心种群品质及其基因的纯化,使种猪品质提高,保持品牌。生产过程加强专家技术指导,使种猪受胎率和育仔率保持在先进水平,以应对技术风险。第五章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包括建安工程、附属工程和仪器设备三部分:(1)建筑安装工程:猪舍内环境控制系统功能改善,包括猪舍地暖、吊顶、门窗、室外涂料、电气与供排水管网改造与更新等31100平方米;(2)附属工程:扩建场区挡土墙工程2300平方米,新建锅炉房92.5 平方米,扩建供电、供排水及猪舍舍外道路工程420延长

39、米;(3)仪器设备:购置生产设备(猪舍内必备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与实验检验仪器,共2530台(套)。产品方案:年存栏基础母猪500头,每年提供二元母猪3000头、肥猪5000头,5.2 建设规划和布局整个场区占地面积16870平方米。按照500头基础母猪规模,共需建筑面积约8000 平方米,猪场主体已经建成,本项目主要是对猪舍内环境控制系统,特别是温控条件进行改造,并扩建附属工程建设。种猪场划分为辅助区和生产区,各区之间相对独立布置。辅助区布置在常年上风向;生产区采用封闭管理,区内不同的猪群实行隔离饲养。从上风到下风向依次为辅助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沼气工程区)。饲料位于厂区的西边,通过专

40、用的饲料罐车进行运输。粪污处理区位于扩繁场南边,所有的粪污都通过沼气工程进行无害化能源再生处理,其中沼气用于猪舍加热和发电,沼渣和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既保护了环境,又可创造经济效益。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3.1高新技术及产品标准(1)项目单位在遗传育种技术方面,采用侯选基因和基因组扫描等方法进行QTL的检测,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技术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同时应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可以保证项目单位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优良种质资源,培育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优质猪种,从源头上保证猪肉生产的安全性与优良品质。 (2)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利用营养学技术、免疫调节技术、酶工程技

41、术、微生物技术,可在养猪生产的全过程都不使用抗生素,确保生产的猪肉符合欧盟标准。(3)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标准化模式,包括猪舍设计与建筑、猪的饲养管理、免疫程序、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同时在猪饲养的全过程采用RFID,实现从养猪到餐桌的可追溯性。(4)对养殖场的粪污,采用厌氧和好氧发酵技术,生产沼气,沼渣可用作肥料,能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性发展,保持好的生态环境。技术上的高起点决定了产品的高品质与高安全性,综合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并不增加养猪成本,却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4 工艺(技术)方案5.4.1 种猪繁育技术方案5.4.1.1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工艺流程如图5-1图5-1种猪繁育工

42、艺流程图5.4.1.2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根据现代化养猪的内涵,种猪饲养以“周”为生产节律,每个单元内的同类猪组成一个单元,保证常年均衡有节律地进行生产。即按计划组织同步配种、同步产仔、同步断奶、同步转群、同步上市,做到“全进全出”。其中同步配种和“全进全出”是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5.4.1.3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根据我国现有种猪场的经验,结合本项目拟建基础原种母猪数量,公猪和母猪比例确定为1:25。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根据猪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按照科学配方,采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喂。具体生产技术参数如下:表5-1 相关生产技术参数水平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基础母猪数350保育后种母猪

43、留种率0.85公母比例1:25保育后种公猪留种率0.65种猪使用年限3生长待售猪饲养天数50断奶至发情天数14生长待售期成活率0.98情期受胎率0.85母猪全期留种率0.55空怀母猪饲养日35公猪全期留种率0.25妊娠母猪饲养日86后备猪饲养日数70分娩率0.9后备猪死淘率0.05提前进产房天数7平均繁殖周期天数156窝产活仔头数10母猪平均年产窝数2.28哺乳天数28转群后空圈消毒天数7哺乳仔猪成活率0.92保育仔猪饲养天数35保育期成活率0.95根据建设方案及技术参数,计算各类猪群栏位需要,见表6-2。表5-2 祖代种猪场各类猪群栏位需要猪群存栏头/圈占栏数需栏数面积舍名空怀母猪12411

44、24150453.6 m2空怀母猪舍妊娠母猪2701270292907.2 m2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10611061281541.4 m2分娩舍断奶仔猪1250101251441414.8 m2保育舍生长育肥猪1840101842002623.6 m2生长育肥舍全场存栏头数4438全年上市猪数8000其中:种母猪3000肥猪50005.4.2 养殖技术方案1. 概述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根据猪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按照科学营养配方,采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喂。利用“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成果,使得生产出的猪肉达到猪肉食品的卫生检验和控制标准,获得无公害猪肉认证。2. 种

45、母猪的饲养管理(1)配种准备期目标: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卵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专群、饲料消耗等。猪种要有来源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每头母猪供应配合料2.2kg左右,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根据母猪被膘厚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做好补饲催情。作好发情检查,适时进行人工授精,作好记录。(2)妊娠期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根据母猪被膘厚度调整给料量,在配种后16-23天,要认真观察母猪,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给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妊娠80天以后,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kg,及时核对预产期,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产前1周调入产房。(3)围产期进入产房的母猪,每头饲料供应量增加至5.0kg。预产前2-3天将日饲喂量减少至3.0kg。注意母猪临产前的变化,做好接产准备。接产准备器具包括产箱垫袋、红外线灯、毛巾、消毒用碘酒、1高锰酸钾溶液等。仔猪出生后首先把口、鼻内及体表的粘液擦干。将脐带内血液向脐轮方向挤压,距腹壁4-5 cm处剪断,断头用碘酒消毒。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ml然后放入产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