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440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县甘蔗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思路,按照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为切实提升我县甘蔗产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特编制本规划。 一、XX县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XX地处XX西部边陲,有国境线19.71公里,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区面积占98%,是典型的区县,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3001.6米,最低海拔535米,有六种气候类型,年均降雨量2100毫米,气候多样,雨量充沛,素有滇西雨屏之称。东邻XX县,南接XX市永德、镇康县,缅甸果敢县,西接德宏州芒市、梁河县,北邻XX县、XX区,耕地面积39.66万亩。适宜甘蔗种植面积15万亩。被国家农业部

2、规划为滇西南甘蔗优势产业带,是全国优质糖料生产基地县之一,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甘蔗产业十强县之一。蔗区通过XX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7227公顷,覆盖镇安、勐糯、平达、木城、碧寨、腊勐六个乡镇。 社会经济概况 近年来,XX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经济保持高位运行,总量实现倍增目标,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5年末,全县辖10个乡镇、121个村,总人口8.24万户29.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53万人。实现生产总值428105万元,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196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74529万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110380万元,增长13.8%

3、。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32.9:40.5:26.6调整为2015年的33.4:40.8:25.8。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9860万元,增长18.7%,财政总支出172031万元,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006万元,同比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4741元,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1元,增长15.2%。 农业发展概况 2015年末,实现农业总产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增加值14.32亿元,同比增长6.5%。甘蔗面积10万亩,实现产量40万吨,增长16.84%,实现产值1.52亿元。茶叶面积达10万亩,全县共生产干茶6601.5吨,增长6.4

4、%,实现产值9507万元;完成低产茶园改造2万亩,新植珍稀白茶1350亩。完成香料烟种植面积1.27万亩,收购烟叶3.25万担,实现产值3236万元。完成烤烟种植面积7.7万亩,收购烟叶17万担,实现产值1.87亿元。实现肉类产量2.8万吨,增长12.8%,畜牧业产值7.39亿元,增长23.17%。完成石斛集约化新植面积125.9万平方米,累计种植面积达299.4万平方米,产量达10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增长108.3%。 二、XX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甘蔗产业是我县八十年代初举全县之力培养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蔗区乡领导干部和广大蔗农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充分

5、发挥了龙头作用,使我县蔗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2015/2015榨季甘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入榨量269494吨,比上榨季入榨产量364922吨,减95428吨,减26.1%,农业产量287494吨,综合产糖39854吨,产酒精3815吨,实现工业产值1.26亿元,农业产值1.3亿元,新植面积26250亩,秋冬植蔗8520亩、春夏植蔗17730亩,比上榨季甘蔗种植面积37903亩,减20258亩,减53.4%。 品种选育现状 目前甘蔗品种有:粤糖86/368种植面积2.53万亩,粤糖79/177种植面积0.5万亩,粤糖93/159种植面积0.1万亩,粤糖00/23

6、6种植面积0.01万亩;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3.6万亩,新台糖16号种植面积1万亩,新台糖10号种植面积0.5万亩,新台糖20号种植面积0.1万亩,新台糖25号种植面积0.1万亩;桂糖17号种植面积0.2万亩,桂糖11号种植面积0.02亩;云蔗81/173种植面积0.1亩;闽糖69/421种植面积0.05万亩;其他品种种植面积0.07万亩。 蔗糖产业品牌现状 XX县康丰集团公司下属的勐糯、龙塘公司制糖企业,生产的龙珠牌白砂糖在全国甘蔗糖业质量评比中连续11次蝉联产品质量优秀奖,分别被国家轻工部,省经贸委评选为部优、省优产品;2015年龙珠牌商标和龙珠牌白砂糖被评选为XX省著名商标和XX名牌产品

7、;2015年龙珠牌白砂糖、绵白糖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并在2015年续评中再次获此殊荣,并于2005年4月通过IS0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三、XX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 XX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 1、政策优势。省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把蔗糖打造成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产业,提出八大发展行动,四大机制,八大保障措施,推动蔗糖加工跨上新水平,产业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进一步延长,集约经营实现新突破,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实现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重新对甘蔗产业进行定位,加强对甘蔗产业的领导,明确指导思想,提

8、出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出台扶持政策,为全县甘蔗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2、市场优势。食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全国四大优势农产品之一,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20152014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为1300万吨,消费总量为1400万吨,XX产糖为223.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7.2%,是全国第二产糖大省。XX被列为全省蔗糖产业十强县之一。食糖有一个较大的消费群体,发展空间比较大,甘蔗是蔗糖的唯一原料。我县有康丰集团勐糯、龙塘公司两个制糖企业作为龙头支撑,蔗农不需要考虑甘蔗收购的问题,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为全县

9、的甘蔗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 3、基础设施优势。通过多年的坚持和投入,全县蔗区基础设施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一是蔗区交通便利,目前蔗区道路总长3549公里,真正实现了那里有蔗园,道路就延伸到那里,完全可满足全县的甘蔗运输;二是坡改梯成效明显,全县坡改梯面积累计达1万亩,今后可实施坡改梯面积还有3万亩左右;三是水利条件较好,依托全县能覆盖蔗区灌溉面积的各类水库、坝塘等水利资源,有效灌溉面积可达总面积的1/4以上,为全县甘蔗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 4、资源优势。XX县甘蔗产业主要分布于海拔6001100的怒江西岸,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属于边缘热带干旱河谷燥热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年平均

10、气温20.521.6,≥10的活动积温75008500,最冷月均温12.9,极端最低温12.5,极端最高温40,年无霜期343天以上,年降雨量1157,年日照时数2257h,年相对温度6075%,具有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相对湿度低的特点。蔗区土壤为砾质粘壤土、大燥红土,土层深厚,PH值5.56,有机质含量2.532.54%,碱解氮10.9512.65g/100g土,速效磷0.5270.824g/100g土,速效钾15.61220.249g/100g土。 5、区位优势。XX县甘蔗发展区域位于怒江流域,镇安镇、腊勐乡、碧寨乡、勐糯镇、平达乡、木城乡等6个重点乡属亚热带

11、气候带,独特的地理位置,是甘蔗最适宜种植区,龙江乡、象达乡属次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道黄南线、红勐线横穿境内,龙塘分公司距离高速路25公里,勐糯分公司距离高速路100公里,是中国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6、技术队伍优势。1981年XX县成立了甘蔗技术推广站,康丰集团设有甘蔗生产原料部,乡镇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蔗生产重点村设有甘蔗生产辅导员,全县已有一支由36人组成的甘蔗科技队伍,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2人,助理农艺师10人,技术员12人,专门从事甘蔗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县甘蔗站在勐糯坝建有甘蔗试验基地,良种引进、鉴定基地和良种扩繁基地,技术有保障

12、。 7、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拥有固定资产59354万元,职工2100人,其中大专及以上41人,中专340人,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都比较雄厚。现康丰集团日处理甘蔗能力达到8000吨,企业主营产品龙珠牌、路路发牌白砂糖已通过QS认证。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农户提供甘蔗生产系列化服务,按保护价收购甘蔗,并实行甘蔗价与食糖销售价联动。 XX甘蔗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我县蔗区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常年高温少雨,形成冬春少雨干旱,夏秋雨量集中,加之连续4年干旱,使我县蔗区甘蔗宿根面积大量死苗,新植面积出苗率低,蔗苗晒死过多,造成甘蔗减产。 2、热区农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各种经济作物大量涌入蔗区,烤

13、烟、香料烟、咖啡、香蕉等经济作物与甘蔗产业出现互相争地的现象,甘蔗产业逐年向远距离和高海拔地区发展。 3、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重点用于新蔗区的道路开挖和老蔗区道路维修上,投入在蔗区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资源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并存,大部分蔗区仍然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4、蔗农种植水平低下,管理水平粗放,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机械化程度低,蔗农劳动强度大,劳动力过于紧张,人员成本上升过快,种植成本逐年提高。 5、资金投入不足,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慢,对引进的优良品种在试验、繁殖、推广、跟踪调查的力度不够,品种差、乱、杂现象突出,没有当家品种。 四、XX甘蔗产业发展的指

14、导思想、目标、原则及工作重点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建设桥头堡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历史机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甘蔗产业布局,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增加投入,切实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依靠科技,以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为目的,提质增效,加快甘蔗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 力争用3年的时间,到2016年,甘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实现产量50万吨,农业产值达2.3亿元以上。建成良种繁育基地8000亩,新建坡改梯3万亩,建成吨糖田3万亩。 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优先的原则。以市场为取向,科学决定发展规模。用X

15、X蔗糖产业来占领市场,以市场的吸纳量决定发展规模,做到产品与市场的高度统一。 2、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相匹配的原则。立足XX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其它基础条件,充分利用XX甘蔗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实现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坚持科技支撑的原则。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注入甘蔗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着力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向科技求效益,提质增效。 4、坚持走规模化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种植大户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着力打造一批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大户。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扶持甘蔗专业合作社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资金和技术带进农村,把蔗糖产品和劳动力带入市场。 区域布局 按

16、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合理性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优化甘蔗产业布局,甘蔗适宜种植区域:最适宜海拔900米以下;适宜区海拔900米1200米;次适宜区海拔1200米以上。种植甘蔗区域实行三集中:向水肥条件好的田集中;向糖厂周边集中;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集中。 工作重点 1、合理规划布局。为使甘蔗产业顺利发展,积极加强与企业和乡镇的沟通和协调,指导乡镇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好各产业的发展,提出发展目标,确定甘蔗发展区域,使各乡镇甘蔗发展区域相对固定,确保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强化基础设施。加强以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整合中低产田改造、

17、土地整理等项目投入蔗区,不断增加我县蔗区有效灌溉面积和坡改梯力度,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蔗区有效灌溉面积和坡改梯蔗区面积均达4万亩,切实加强和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增加投入,加快吨糖田建设步伐,提高科技含量,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甘蔗单产,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县吨糖田达3万亩。 3、加大良种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良种基地建设步伐,提高良种更新换代能力,确保蔗区良种种源的供应,培养出不同海拔的高产、高糖品种,加速繁殖能力,增强甘蔗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强化样板创建。每年精心打造0.5万亩的示范样板,提高样板的示范作用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示范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种植水平,普及科技知识

18、,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种植成本来提高效益。 5、强化蔗区机械化程度,采用国家农机补贴一部分、企业补助一部分、蔗农自筹一部分的方式,使蔗区机犁机耙的覆盖面积要达70%以上,提高蔗区机械使用率,逐步探索、引进适应本蔗区砍收条件的机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6、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培养技术人才,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研讨会、培训会、座谈会、现场会等方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技术和管理水平,建成一支强有力的科技队伍。 7、强化标准化发展。采用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做好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把农户分散、零星的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中连片,转租给有实力、有经验、有

19、技术的专业大户或公司经营,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五、扶持政策 扶持对象 各种蔗乡镇、村、组及种植农户。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资金筹措和扶持标准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蔗农自愿建水窖的,建好蓄满水后进行验收,每立方米补助125元,自愿建蓄水池、开挖沟渠、架设引水管线、塘坝建设等,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助,经费按入榨量每吨提取3元蔗区水利建设资金中支付。 2、蔗区道路建设补助。按入榨量每吨提取蔗区道路建设资金5元,专项用于蔗区道路的建设、维护。 3、良种基地补助。按入榨量每吨提取1元,作为良种基地建设资金,其中:每吨提取0.2元上交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作为良种基地建设推广工作经费;每

20、吨提取0.8元,用于甘蔗良种基地各种补助,具体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定。 4、甘蔗种植补助。冬植蔗每亩补助200元;春植蔗每亩补助100元;夏植蔗每亩补助50元,由企业筹资兑付。 5、样板基地、吨糖田补助。在规划区内平均单产达7.5吨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由企业筹资兑付。 6、机耕机耙补助。机耕每亩补助40元,采用机械开蔗沟每亩补助60元,由企业筹资兑付。 7、坡改梯补助。蔗农坡改梯种植甘蔗的,每年建设1万亩,每亩补助600元,由企业筹资兑付。 8、农机购置补助。农户购置甘蔗生产用农机的,由企业补助20%,属国家农机补贴机械的同时享受农机补贴,其余部分由蔗农自筹。 9、农用周转金。甘蔗

21、种植大户,土地流转承包大户,家庭确有困难的蔗农,田全部种植甘蔗的农户,资金确有困难,可按估产产量提前垫支预购定金30%。 10、农用物资赊销。新植每亩赊销复合肥一包,农药45公斤,蔗款结算时一次性扣回。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农环资工委、政府督查室、县科协、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国土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新农办、质监局、工商局、农行、县信用联社,康丰公司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搞好协调,组织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甘蔗技术推广站,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

22、务。 2、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召集的全县整合资金扶甘蔗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资金整合问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形成推动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发改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要围绕甘蔗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部门要强化扶持措施,促进加工型、科技型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技改资金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整合资金的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水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发展奠

23、定基础。农业、林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细化产业发展政策,切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国土、税务、工商、质检、供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共同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各级科技推广部门要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新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能力。 3、设立甘蔗产业发展工作经费,建立甘蔗产业目标管理考核机制。 乡镇按入榨甘蔗每吨提取5.5元,按新植面积每亩产提取10元,作为甘蔗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专项用于乡镇、村、组的甘蔗产业发展的考核、奖励及工作经费,具体方案由各乡镇、村、组自行制定。 县级

24、按甘蔗入榨量每吨提取3元作为县级甘蔗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上交县财政,专项用于对甘蔗产业目标管理考核、产业办公室工作经费、会议经费。考核工作由领导小组对每个榨季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对象包括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考评内容包括种植面积、入榨产量、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情况,各成员单位对甘蔗产业开展工作的程度,按照考核评结果进行奖励资金兑现。 4、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县农业局对科技服务采取责任目标管理、绩效挂钩原则,做到定岗、定人真正把技术推广落实到位,工作管理细化到人。同时,县农业局负责制订甘蔗生产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5、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保持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

25、的基础上,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在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的前提下,可通过租赁、股份合作的形式,连片成规模经营农村土地,建设规模化的原料基地。 6、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甘蔗产业项目,及时给予备案、核准、审批等有关手续。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借口向龙头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加强对优质农产品商标和品牌的保护。规范订单农业发展,引导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完善合同内容,规范交易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