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4451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2、建设地点:XX省内3、承建单位: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4、法人代表:XXX5、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XX省林业局6、项目建设性质: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是依据国家总体规划进行新建,属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7、项目性质:国有8、建设起止期限: 项目总建设起止期限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一期工程建设起止期限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9、投资概况:项目建设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2005年投资540万元,中央非经营性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6%;

2、地方配套资金240万元,占总投资的44%。10、建设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对野生植物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以保护、恢复和发展我省野生动物资源为重点,遵循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和资源特点,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地保护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一批不同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提高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培植)、经营利用的监管,有效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以达到全面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1、组织管理:纳入“全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

3、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体系,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统筹协调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对“XX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具体操作由XX省林业局、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和地方林业局、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等部门(单位)开展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监管工作,形成“国家省级地方”三级有效保护管理监管体系。二、项目建设原则与目标1、建设原则 以尊重科学、注重保护,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严格要求、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多方合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建设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2、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加强

4、监测监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强化人员监测监管能力,建立资源数据库,为保护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形成有效保护、监测、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建立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的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保护网络体系,并成为“国家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能力、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检测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以切实承担以下工作任务: (1)强化野外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巡护能力,及时掌握可能影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环境变化等负面因子,并加以消除。有效防止人为狩猎、采挖等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2

5、)对野生动植物市场经营利用情况进行监管,掌握资源流向和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强化国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行为,遏制非法来源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3)加强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培植)的监管,掌握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培植)发展状况和趋势,发现并有效监督、防止外来物种逃逸,防止外来野生动植物对区域生态的危害,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4)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案件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掌握有关动态,为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依据。三、项目编制主要依据1、国家林业局:关于报请审批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的函(林函计字200154号);2、国家

6、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关于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的批复(计农经2001905号);3、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4、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8、XX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9、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任务委托书。四、项目编制内容及经济指标1、项目总编制内容(1)野生动物监管点(2)野生植物监管点(3)国际重要湿地及其他重要湿地监管点(4)自然保护区监管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点10处,设置120个

7、固定样地)2、一期工程项目编制内容(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2)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监管站(3)重要湿地监管站(4)自然保护区监管站(5)监管中心站(6)地级市监管站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1.1野生动物监管点个1001.2野生植物监管点个601.3国际重要湿地及其他重要湿地监管点个401.4自然保护区监管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点10处,设置120个固定样地)个602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一期工程2.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个12.2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监管站个152.3重要湿地监管站个82.

8、4自然保护区监管站个102.5监管中心站个52.6地级市监管站个213总投资3.1项目总投资万元24003.2一期工程投资万元540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一、项目背景概况XX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千米,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XX省境内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山地、平原

9、、丘陵纵横交错,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省。境内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各种植物达7055种,其中木本4000多种,占全国木本植物的80%;全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771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的保护野生动物113种。我省现有湿地类型多达22种,湿地面积达186.4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10.47%,其中,以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最多、面积最大,达108.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8.04%,国家规定属于近海与海岸湿地的12种湿地类型在XX沿海均有分布;现有红树林面积10065.3公顷,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此外,截至2003年底,我省已建立林业、地质、海洋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

10、护区215处,陆地面积97.7万多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3%。其中,属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86处,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41个。全省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小区3.8万处,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二、项目建设必要性XX省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较快,毗邻港澳,是重要的进出口口岸,也是全国野生动物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全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量约占全国一半。由于野外资源状况不清,人为活动的加剧,致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遭受破坏,湿地也面临着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污染等威胁,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面临

11、极大难题。同时,由于尚未形成规范的、持续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监管体系,数据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保护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因此,建设“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既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又是一项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及时掌握资源本底情况十分必要。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和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按照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成为国家监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为国家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与监管做出最大贡献。2、遵循保护、恢复和发展野生动植物、湿

12、地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原则,逐步实现资源的发展与壮大,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3、坚持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依靠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力量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人员队伍,科学管理与规划监管体系,最终建成行之有效、监管得力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体系。 二、项目建设原则以尊重科学、注重保护,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严格要求、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多方合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建设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1、坚持严格要求、注重保护,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受威胁状况、濒危程度、优先次序等方面考虑,结

13、合各地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加强和重视野外资源的监管和保护,统筹兼顾,分步实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2、坚持尊重科学、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和基础,按照有关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做到科学化、现代化、有序化和规范化。3、坚持多方合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实行科研、科教、生态、监管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保护及各有关单位(部门)的通力合作,保证监管体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三、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测项目计划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建设按照地理位置、野

14、生动植物、湿地资源及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建设,建立一个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共设立野生动物监管点约100处,野生植物监管点约60处,湿地监管点约40处,自然保护区监管点60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点10处,设置120个固定样地。监测对象包括:华南虎、黄腹角雉、白鹇等野生动物,苏铁、兜兰等野生植物,XX特有种属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境、湿地监测、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等。主要建立省级监测数据库、监测数据网络、定点网站和信息处理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测、通讯、采集和信息处理设备,以便及时反映全省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动态,了解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植

15、及经营利用、市场流通总况、自然保护区情况的信息数据,并及时掌握全省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政案件的情况和案发主要区域及特点,对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及非法经营、走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严厉打击。同时,逐步实现数据采集、资料传输及资源监测手段的现代化,使3S技术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并建立全省野生动植物、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分析、处理的程序化、网络化,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使监测队伍成为一支素质好、业务精、人员稳定、基本满足我省野生动植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监测任务需要的技术力量。四、2005年主要建设内容 2005年主要开展“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

16、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建设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主要以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为依托进行建设。同时,纳入国家监管体系,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监测站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监管工具和设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GPS、野外观测望远镜、野外防护设备和野外生活设备等。 (2)储存库及储存设备:储存库设立于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要用于野生动植物监管执法中罚没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保存和储藏;在储存设备的选择上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干燥或保湿、温控等不同功能的设备和设施。(3)运输专用车:主要用于罚没野生动物的运输。(4)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监测、标记设

17、备,野生动植物救治设备、野生动植物产品封存处理设备或设施。(5)计算机及外设:计算机、服务器及相关外设主要用于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料的保存、处理、共享等信息服务。2、重点野生动植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监管站:建立华南虎、雉类、白鹇、兰科、苏铁、木兰、省特有种属等野生动植物重点物种监管站15处,重要湿地监管站8处,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0处。(1)华南虎、雉类、白鹇、兰科、苏铁、木兰、省特有种属等野生动植物重点物种监管站15处主要以地方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保护管护机构保护管理人员为主要力量,在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以及重要物种的分布区,选择华南虎、猕猴、黑熊、水鹿、黄腹角雉、虎斑鳽、黑脸琵

18、鹭、白鹇(XX省鸟)、鳄蜥、金斑喙凤蝶、兰花、苏铁、猪血木、丹霞梧桐、木兰(类)等野生动植物物种为重点保护对象,建立15处重点物种监管站点。(2)国际重要湿地及其它重要湿地监管站8处选择XX惠东海龟国际重要湿地、西江流域肇庆湿地、GEF湿地国际示范区汕头海岸湿地、江门红树林湿地、海丰鸟类湿地、珠江磨刀门、崖门入海河口珠海湿地、曲江罗坑山地湿地、韶关北江湿地等8处重要湿地,建立湿地监管站。各站点主要情况如下:XX惠东海龟国际重要湿地监管站XX惠东海龟国际重要湿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沿岸唯一的海龟产卵地。已开展了卫星追踪研究海龟洄游规律,特别是产卵期间栖息的海域,产卵后洄游路线、人工繁殖海龟的科技应用工

19、作。加强对海龟的监测,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西江流域肇庆湿地监管站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干,流经云南、贵州、广西、XX等省区,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km2,其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建立西江流域肇庆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有利于对西江流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监测。GEF湿地国际示范区汕头海岸湿地汕头监管站2004年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资金会(UNEP/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的国际会议中,汕头海岸湿地列入湿地国际示范项目,使汕头海岸湿地成为中国第一个GEF湿地国际示范区。建立汕头海岸湿地汕头野生动

20、植物监管中心站,提前介入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资金会(UNEP/GEF)对汕头湿地优先保护项目,将有利于加强国际社会对汕头湿地保护的起步工作。江门红树林湿地监管站江门市的恩平横陂镇与台山深井镇的镇海湾滩涂有我省少有的集中连片、林相保存完整的天然红树林,面积达50001,000亩,天然分布有红树林9种,是我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是我国重要侨乡,建立江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江门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加强对江门红树林群落的重点保护,有利于扩大我国湿地保护的国际形象。海丰鸟类湿地鸟类监管站海丰鸟类湿地由公平水库人工湿地和大湖沿海出海河口、滩涂湿地组成,规划面积11588公顷,列入XX申报国

21、际重要湿地项目。据调查,鸟类有13目28科75种,其中39种为游禽涉禽,另有3种为水边生活的翠鸟科种类,合起来水禽超过半数,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鸢、白头鹞等8种。2004年3月发现国际濒危保护动物黑脸琵鹭27只、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24只,此外,还有国内尚未发现的稀有鸟类紫水鸡。调查表明,海丰鸟类湿地越冬候鸟数量达2万只以上,是我国候鸟重点迁徙区和栖息地之一。珠江磨刀门、崖门入海河口珠海湿地监管站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冲积平原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湿地是国家湿地保护优先行动项目。珠江八大入海河口(崖门、虎跳门、鸡啼门、磨刀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虎门)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候鸟重要

22、迁徙路线,加强对发达地区的自然湿地生态保护和监测,有利于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曲江罗坑山地湿地监管站自然保护区以山地为主,在保护区的核心区海拨760m至860m之间有一片面积约524hm 的山地湿地,四周由海拨千米的群山环抱,湿地均有东西向溪水流经,因而终年积水,淤泥深厚,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是我省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鳄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四川苏铁及其他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XX北江湿地韶关监管站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溪湾,流入XX南雄县境后称浈江,至曲江县汇入武水后始称北江,南流经英德、清远、至三水思贤 与西江干流相通。干流长573km,在XX境内集水

23、面积42879 km2 ,(北江流域50268 km2)。在韶关市建立湿地监管站有利于对浈江、武江和北江主流的监测。(3)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0处以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选择XX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XX台山上川岛省级自然保护区、XX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XX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XX海丰公平省级自然保护区、XX大埔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XX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XX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XX佛岗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1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自然保护区监管站点。主要监管站点情况如下:XX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88年建立,面积7545公顷。主要

24、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始兴县东南部,处于南亚热带的北缘,中亚热带的南缘,属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927种,动物1505种,其中鸟类21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约有46种。XX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76年建立,面积7512.7公顷。主要保护对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源市新丰江水库西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的北缘,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性质的气候特点。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束植物793种,植被类型多样

25、,为水鹿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活动场所和丰富食物来源。XX台山上川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90年建立,面积223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猕猴。自然保护区地处上川岛。上川岛是XX省最大岛屿之一,岛上有植物1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20多种,还有各种珍稀动物如猕猴、穿山甲、蟒蛇、海龟等。特别是经过多年的保护,岛上的猕猴已由原来的200头增加到500多头,根据保护区的规划,以后将建成一个各种基础设施配套、生态保护效果明显、资源监控手段先进、管理技术手段超前、经济社会效益相当的生态经济型示范性保护区。XX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位于肇庆市高要市境内,总面积7961.59

26、hm2,森林覆盖率91.59%,地处北回归线南缘,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内植物种类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植物区系向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63科586属1106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11 属111种;裸子植物4科6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521属986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3种,“三有动物”146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XX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98年建立,面积8226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的最南端,处于北回归线北缘,位于英德市北部山地,是XX省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

27、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242种,其中药用植物749种、观赏植物220种、野生水果101种,脊椎类动物301种,鸟类208种,己鉴定的昆虫456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68种。XX海丰公平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98年建立,位于粤东沿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由公平水库人工湿地和大湖沿海出海河口的天然湿地组成。面积631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候鸟栖息地。保护区内有水域面积2608公顷,草滩1081公顷,是各种鸟类繁衍的场所,是迁徒候鸟、留鸟的主要栖息地。保护区内宽阔的浅水区域是水禽取食的必要条件,是在XX省范围内所发现的唯一大面积的游禽越

28、冬地。保护区内有鸟类66种,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候鸟26种,紫水鸡是我省近年罕见的鸟类。XX大埔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84年建立,位于大埔县的北部,与福建省永定县毗邻 ,面积109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中山地貌,山峦重叠,最高峰1030米,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300种,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22种。XX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84年建立,位于XX省龙门,与从化、增城交界,位于北回归线内,面积175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气候温暧湿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珠江三角洲大

29、面积保存较好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107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二级、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24种。位于大城市边沿,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XX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形象工程。XX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地处XX省阳春市西南部,属于热带北缘气候类型,总面积14751.1公顷,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区内属中山地貌,为XX大陆西南沿海的一座屏障。山脉呈西南至东北走向,水热条件优越,是华南第一降雨中心。由于本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地貌古老,植被类型独特,因而孕育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物种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

30、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物种宝库。XX佛岗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站1985年建立,位于佛冈县西北部,面积2846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163种,其中用材植物200多种、药用植物400多种、观赏植物270多种,动物238种,特点是植物区系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达26种。3、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监管中心站:选择具有代表性、重要地位或作用的湛江红树林、南岭、深圳内伶仃福田、惠州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江韩江上游湿地,建立5处监管中心站。(1)湛江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监管中

31、心站XX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建立,面积20278.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沿海滩涂红树林及其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干湿季明显,属北热带海洋性气候。保护区植物种类有17种,水体浮游植物种类94种,底栖硅藻159种;在红树林中停歇和栖息生活的主要鸟类约有73种,其中常年栖息的留鸟37种,属候鸟或旅鸟36种;在红树林内的水体浮游动物共有26种,底栖动物111种,还有昆虫133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7种,如白鹳、黑鹳、小天鹅等。2002年国家正式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湛江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是

32、我国天然分布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达7000多公顷;是我国候鸟重点迁徙沿海线路和栖息地,是国际重要鸟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予以重点保护后,在开展湿地保护和社会共管项目中成绩明显,国家有必要建立湿地监管站开展红树林候鸟的监管工作。(2)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岭核心地带,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有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及独有的XX松群落。区内有维管束植物有2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有3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60多种,如华南虎、豹、黄腹角雉、白鹇、观光木、伯乐树、XX松、福建柏等。是我国南方野生动植物分布

33、最集中区域。南岭山脉是珠江的主要支流-北江的“水塔”,是XX重要的生态屏障。依托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XX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3)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监管中心站XX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深圳后海湾的近海与海岸红树林沼泽湿地,与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天水围湿地公园同处一个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重要鸟区,也是国际社会和国家湿地履约组织所关注的地区。1984年建立,面积815.44公顷,由内伶仃岛保护区和褔田红树林保护区组成,内伶仃岛保护区以保护猕猴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少有的猕猴野生乐园,岛内有600头猕猴,还有蟒蛇、

34、穿山甲、大鲵、虎纹蛙等;福田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和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仅鸟类189种,其中23种为珍稀濒危鸟类,每年有10万只以上的候鸟从西伯利亚或澳大利亚南来北徙在此中转或越冬。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13种。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市区腹部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7月加入我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建立深圳后海湾湿地监管站有利于加强粤港两地对湿地保护管理的研究。(4)惠州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范围,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成立于2002年,位于XX珠江三角洲南部,惠州市博罗县境内,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其北缘接近北回归线,

35、面积10696.9公顷。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27种,野生脊椎动物37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90种。保护区内的溪流汇入东江,东江是港、深、穗及沿海居民的饮用水源。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27种,野生脊椎动物377种,是我省珠江三角洲野生动植物重要的栖息地,加强该区的野生动植物监测有利于对珠江三角洲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5)梅江韩江上游湿地梅州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梅江经三河坝分水后,支流形成韩江流入潮汕平原,部分流入福建省。梅江韩江上游的三河坝是重要的分水岭,是梅州丘陵地区和潮汕平原的生命之坝,保护

36、三河坝湿地生态系统涉及梅、汕人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建立梅州湿地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站,有利于加强梅江韩江上游的湿地生态系统。4、地级市监管站:以地级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站)、救护中心为依托,建立21处地级市监管站,主要开展野生动物专业市场、野生动植物培育、经营利用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我省野生动植物培育业、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市场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非法来源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最终形成驯养繁殖(培植)、经营利用管理规范、有序的野生动植物监管体系。第四章 项目建设保障条件一、组织和管护体系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2000年经省编

37、委批准在XX省林业局成立XX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正处级单位,配备人员编制15人,负责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广州、深圳、珠海等11个地级市以及部分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相继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全省1241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基本上加挂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2001年,经省编委和财政厅核定全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编制1450名,其中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886名,其人员经费由省财政核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为正处级管理局,省级自然保护区定为副处级管理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科级管理站。2002年,省编委核定全省森林公安专项编制2952名。地方机构改革后,全省有林业行政执法

38、人员4600人。2003年,省编委批准在省林业局成立XX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8人。茂名、韶关等10个地级市成立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XX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我省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有效运转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组织体系,为开展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监管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促动了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引起了各地对资源保护的重视,提高了对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的认识与积极性。通过调查中对各地人员的培训与野外实践,为全省各地林业部门培养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将是

39、今后我省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监管、保护、管理的主要力量。二、科研体系在监测监管能力和技术方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参加了全国(XX)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调查,培养锻炼了调查队伍,形成了规范、系统的调查监测技术;在市场监管方面,经过多年来不断加大对违法盗猎、偷采、经营利用、走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在执法检查、专项打击行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技术和妥善保存、处理技术也不断提高。此外,我省已建立的众多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人员资金问题的解决,也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监管创造了条

40、件。组织、管护和科研体系的完善,以及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意识的普遍提高,为我省全面系统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监管活动,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创造了必要的基本条件。第五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一、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计划从2005年至2010年进行建设。20052010年,建立一个省级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监测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共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点约100处,野生植物监测点约60处,湿地监测点约40处,建立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重要湿地监测监管中心站,并建立省级中央监测数据库、全省监测数据网络、定点网站和信息处理设施,配备必要的资源监测设备

41、、执法及市场监管设备和监测设备,以及监测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初步形成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核心网络,并最终成为国家野生动植物、湿地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期工程在2005年建设一个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15处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8处重要湿地和10处自然保护区监管站、5个监管中心站和21处地级市监管站,形成一个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保护体系的雏形。二、项目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如下表所示:表51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 年度项目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1.1野生动物监管站1.2野生植物监

42、管站1.3湿地监管站1.4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重要湿地监测监管中心站1.5省级监测数据库1.6监测数据网络、网站和信息处理设施1.7配备资源监测设备及监测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2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一期工程2.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2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监管站2.3重要湿地监管站2.4自然保护区监管站2.5监管中心站2.6地级市监管站 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 投资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1、林业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2、仪器及设备以近期市场价计算;3、项目建设期按6年计算。其中2005年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按

43、一年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0.9计算,设计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2.2计算,不可预见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2.4计算。二、项目建设标准2005年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一期工程具体建设标准如下: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投资规模90万元(见表6-1),主要用于监管工具和设备、储存库及储存设备、运输专用车、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标记设备和计算机及外设等配备。2、重点野生动植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监测站:投资规模165万元(见表6-2),其中华南虎、雉类、白鹇、兰科、苏铁、木兰、省特有种属等野生动植物重点物种监管站点75万元,重要湿地监管站点40万元,自然保护区监管站点50

44、万元。3、监管中心站:投资规模150万元(见表6-3),每个监管中心站投资规模30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监管工具和设备以及巡逻艇或船只的配备。4、地级市监管站:投资规模105万元(见表6-4),每个地市监管站点5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监管工具和信息化设备等的配备。三、项目投资概算2005年本项目投资概算为540万元人民币(详见表6-5),其中:(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投资90万元,占总投资的16.7;(2)重点野生动植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监管站投资165万元,占总投资的30.5;(3)监管中心站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27.8;(4)地级市监管站投资105万元,占总投资的19.4;(

45、5)其它(设计,管理,不可预费)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的5.6。四、资金筹措XX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属于公益性生态项目,其监管对象主要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国际重要湿地和重点自然保护区,同时,是华南地区重要监管体系,也是“全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实施建设总投资预算2400万元,资金来源以申请中央非经营性投资支持为主,地方和单位筹措为辅。其中2005年申请投资540万元,中央非经营性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6%;地方配套投资240万元,占总投资的44%。表6-1 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建设标准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数量单位标准(单位:元)经

46、费(单位:元)合计(单位:万元)监管工具和设备1、望远镜2、观鸟单目镜3、野外防护设备4、野外生活设备5、数码相机6、摄象机7、GPS8、其它设备224411架架套套台台台套10,00010,0005,0005,00010,00030,00010,00050,00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30,00020,00050,00020储存库及储存设备1、储存库2、储存设备11间套100,000150,000100,000150,00025运输专用车1、车辆1台200,000200,00020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标记设备1、检测设备2、标记设备3、救护设备4、封存设备5、处理设备11111套套套套套40,00040,0004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