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4473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觅沉睡的宝船 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9,1,寻觅沉睡的宝船-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2023/3/9,2,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在广东上下川岛外海域意外地发现了一艘已经沉睡了800年,却至今仍未腐烂的古代沉船,船身内装载着大量文物。考古学家称它为“南海I号”。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南海一号古沉船模型,“南海一号”船的简介,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2023/3/9,3,专家从船头

2、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23/3/9,4,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南海一号”船的发现历程,由于发现沉船的海域位

3、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当时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南海I号是后来由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命名的。,2023/3/9,5,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号”。2000年,考古部门对“南海号”正式展开调查。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

4、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随后确定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海水、泥沙按照原状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2007年12月21日,“南海号”古沉船起吊,12月22日天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号”出水仪式。2008年水晶宫开馆迎四方游客。,“南海一号”船的发现历程及考古大事记,2023/3/9,6,“南海号”为南宋时期商船,长.米,宽.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万万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的沉船!”,“华天龙”塔吊正式开始起浮作业。

5、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时,重达3400吨的沉箱从这一刻浮出水面。,“南海一号”船的整体打捞,2023/3/9,7,“南海一号”船的打捞情景,水下考古发掘,整体打捞,2023/3/9,8,整体打捞行动在2007年开始,目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

6、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把它命名为南海一号,认为“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了一个开始”,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因“南海一号”不仅正处在“海上”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该船整体打捞后放置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最新测量发现:全长30米,船身完好

7、,推断是一艘尖底船,船上文物超过六万件。,“南海一号”船的研究价值,2023/3/9,9,2023/3/9,10,“南海一号”船的文物,2023/3/9,11,“南海一号”船的文物,“南海一号”出水的德化窑粉盒,瓷器、金器、铁器等,青白釉铺首执壶瓷器,金器,铜钱,铜环,整体打捞出的瓷器,2023/3/9,12,价值和意义,2004年,“南海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按照这一方案,打捞预算为1亿多元。但随着打捞出水时间的推后,打捞成本也逐步上升。按照“南海号”水下考古队透露的数字,为打捞“南海号”修建临时码头花了1400多万元,单就两艘打捞船每天的租金就高达80多万元,还有施工中投入的钢材、水泥、水

8、下设施、船舶、人工等,算下来,打捞工程预算接近1.5亿元。如果加上“水晶宫”1.5亿元的造价,“南海号”打捞并保存的总成本将高达3亿元人民币。方案一出,就被人评价为“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一般的沉船打捞也就花费几百万元,“整体打捞并保存”要比“原地打捞保存”多花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资金。,整体打捞保存费用达3亿,最贵打捞是否值得,“南海号”的考古价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价值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南海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202

9、3/3/9,13,寻觅沉睡的宝船-华光礁一号,2023/3/9,14,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古沉船,是中国在远洋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于1996年被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1998年中国博物馆和海南文物部门初步试掘,出水文物约1800件。,南海一号古沉船模型,“华光礁一号”船的简介,2007年,中国博物馆和海南省文体厅,共同组建了西沙考古工作队,开始正式对深埋海底的“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发掘,共发掘万件出水古瓷器。,2023/3/9,15,“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1997年以来,曾多次遭到非法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1998

1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做过初步的试掘工作,出版了西沙考古学术报告。华光礁环礁发现的沉船和遗物是中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华光礁1号”沉船船体已经被破坏了一部分,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米至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除上层建筑外,底层船体保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60吨。,“华光礁1号遗址”宋代船体全貌,图中标识为11个隔舱。,2023/3/9,16,2007年,中国再次发掘,总工作时间为55天,总潜水时间约30万分钟。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

11、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器物种类较1998-1999年有新的发现,并不乏精品。,“花光礁一号”船的考古发掘,2023/3/9,17,“华光礁1号”沉船船体保存比较完整,船体残长约为19米。“华光礁1号”建造于南宋时期的福建地区,船载文物多为福建民间出产瓷器,可能沉没于南宋早在探查了解了遗存分布状况后,以中心凝结物为中心,布置了50个探方,每个探方4平方米,总发掘面积约370平方米。发掘直至船体,水深3米余。,“华光礁一号”船 出水的文物,海南华光礁1号宋代沉船遗址捞出万件文物,2023/3/9,18,“华光礁一号”船 出水的文物,打捞

12、上来沉船的一条断铁锚,从沉船里打捞上来的一块石磨,2023/3/9,19,修复“华光礁1号”古沉船意义重大。南海海底发现外国沉船并不多,而中国古沉船则很多,证明最早经营、开发南海的国家就是中国。“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是中国人最早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华光礁1号”出水瓷器反映出南宋早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综合实力较为强盛。“华光礁1号”船体包含的历史信息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文化传播之路。2007年,海南省博物馆对“华光礁1号”古沉船的出水文物,进行了去霉、脱盐、脱水、加固、定型、封护等保护工作,之后还将进行复原工作。预计35年的时间可完成修复,而面向大众开放,人们可以一睹南宋古沉船的风采。,“华光礁一号”船的研究价值,价值和意义,2023/3/9,20,后记:寻宝海上丝绸路 中国海军出动保护沉船打捞,自汉代以来,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前往印度洋和中东地区;或向东航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贸易、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沿途的古沉船和沉船上的货物成为重现这段历史的最佳证据,中国海洋考古工作者正在“沿海索骥”。,2023/3/9,21,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