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4476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义,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3,3,留置导尿菌尿发生情况,留置导尿是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约有20.8%-31.7%的院内感染为尿路感染,约80%的尿路感染因留置导尿引起。,4,破坏泌尿道粘膜的自然防御屏障细菌逆行感染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发病机制,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5,CRUTI预防措施,6,预防措施-人员,只有掌握无菌插管正确技术和导管护理的人员(如医院工作人员、家属或病人)

2、才能操作导管。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 行在职培训,强调尿管插入术的正确技术和潜 在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7,预防措施-导管的使用,只在必须时使用,并尽早拔除。不能因为病人护理上的方便就采用。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除留置导尿外还可选择其他的导尿方法。耻骨上插管导尿术:泌外和妇科手术患者 间断插置导尿管法: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 阴茎套引流法:无尿路梗阻并有 完整排尿反射的尿失禁男性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8,留置时间是CRUTI的最大危险因素,一次导尿的感染机会为1%2%;留置导尿34天并行开放引流感染者约50%70%;若采用闭合引流,10天内约有半数感染者;长期留置导尿管

3、者(30天),细菌尿的发生为100%。摘自吴阶平泌尿外科学,预防措施无菌操作,护理或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戴无菌手套、手术布单,仔细消毒尿道口,一次性包装的无菌润滑油。采用小口径而引流良好的导管,减少尿道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10,预防措施密闭引流,采用无菌、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除非要进行膀胱冲洗。如闭式引流系统遭受破坏,应重新更换。任何时候均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11,普通无抗返流功能引流袋,各种原因使引流袋的压力变化时都会导致尿液逆流,危重病人搬运移床时,

4、引流袋尿液过多,未及时排放时,转床做检查,病人下床活动,引流袋放置高度不恰当,抗返流功能引流袋,A组应用抗返流引流袋,7 d更换一次B组应用普通的集尿袋每天更换C组应用普通的集尿袋7 d更换一次,沈赛娟,张鹏年,江 琳.抗返流引流袋在减少术后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作用.安徽医药,2007 Sep;11(9):851-852,13,预防措施冲洗,不要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此举不能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反而促成耐药菌株产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尽量避免膀胱冲洗,除非为防止或解除应血凝块或粘膜阻塞(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14,标本采集:采取小量新鲜尿标本作检查时,可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采集处要消毒。,预防措施其他,换管:留置导尿管不要定期更换。细菌学监测:尚无研究证明定期尿培养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清洁尿道口,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15,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WHO措施(2002),研究发现,择期手术患者不须做膀胱冲洗。,老年、昏迷、病情危重患者每周一次冲洗。,长期卧床、截瘫、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异常情况可适时冲洗。,已有泌尿系感染者须每天冲洗,针对基础疾病综合治疗,严密观察,随时调整。,不主张长期留置导尿,病情需要可选择间断导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干预。,我们的梦想:零风险、零感染,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