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德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品德发展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特点,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道德品质发展的四个方面(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成分);掌握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行为发展的理论;从整体上描述小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发展特点。,品德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逐步社会化的过程。通常而言,个体的品德形成需要经历三个心理过程:,依从,认同,信奉,个体并非真心愿意,而是出于外在的奖励或惩罚而遵守道德规范。其道德行为会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个体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与规范保持一致,从而自愿地遵守规范。这一阶段的个体能自觉、主动、一贯性地表现出道德行为。,个体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规范
2、本身的价值,将规范内化,作为个人的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在道德心理学领域,研究者通常从品德的四个心理成分来探讨儿童的道德发展。这四个成分分别是:,认知成分儿童是如何获得是非观念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道德推理,从而做出道德决策的。情感成分儿童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儿童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行为成分反映了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诱惑时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意志成分儿童是如何抵御诱惑,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使之符合外界或内心的道德标准。,一、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一)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儿童自身生理发展的成熟以及社会经
3、验的积累,儿童逐步形成了对规则、法律等的道德概念的理解,他们会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道德判断,从而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当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他们便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前进了一步,由此一步一步走向道德成熟。,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观察和访谈,考查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如询问儿童“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吗?”对偶故事法,考察儿童对行为责任的判定。向儿童讲述两个相似的犯错故事,询问儿童对故事中主人公错误责任的认识。,故事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十五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
4、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到了托盘,结果15只杯子都撞碎了。故事B 有一天,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在母亲外出时,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但是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他试图取果酱时,碰到了一只杯子,结果杯子掉下来打碎了。Q:“哪个孩子的行为更坏,为什么”?,故事 母亲让孩子拿午餐用的面包,这个孩子没有去拿,结果午餐时没有足够的面包可吃。Q:如何惩罚?第二天不许骑木马?或者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帮助?,通过一系列研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前段和两个道德阶段。(1)前道德阶段 学龄前的儿
5、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如,在弹子游戏中,没有明确的获胜目的,游戏的目的在于轮流玩,不需要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所谓“他律”,就是受外部规则的约束和管制。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而且必须遵守。比如,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挽救乘客的性命而超速,应该受惩罚吗?肯定要受到惩罚,因为他违反了规则,不论他的理由有多么正当。,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来进行判断。听完上述的对偶故事哪个孩子的行为更坏?他们认为应当要惩罚约翰,因为他打碎了15只杯子
6、,比亨利的一只杯子要严重多了。,在惩罚方式上,这一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采用抵罪式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比如,忘记拿面包的孩子,如何惩罚?家长就罚他不能骑木马,或者打骂一顿。,此外,这一时期的儿童相信内在的公正,也就是简单的因果报应,他们认为一旦违反了社会规则就难免要受到这样那样的惩罚。比如,一个人在经过一片果园时,偷摘了苹果,接着在经过一座腐朽的木桥时,掉进了河里。儿童会认为“掉进河里”就是对偷摘苹果的惩罚,即使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以后),所谓“他律”,就是受外部规则的约束和管制。儿童的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人们
7、可以主观地制定社会规则,也可以挑战现有规则。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还可以修改规则。他们认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也可以违反规则。比如:为了救人而违规的司机,就算他违背了交通规则,但他也是道德的。,在行为责任判定上,儿童会根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比如:对偶故事中的亨利更坏,因为他是偷吃果酱,动机不良;而约翰虽然打破了15只杯子,但他是无意的。,在惩罚措施方面,这一阶段的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报式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意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错误的行为。比如:忘记帮妈妈拿面包的行为,是在妈妈需要帮助时没有提供帮助,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惩
8、罚措施,即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拒绝,让其意识到错误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犯错。,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有一个妇女欧洲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一种药物能救她的命,这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该药成本较贵(200美元),而药剂师的索价是成本的10倍(2000美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多方求援,只凑到药费的一半(1000美元)。海因兹把实情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把药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铤而走险,在晚上夜深人静时撬开了药剂师经营的药店的店门,为妻子偷走了药物。Q:你觉得
9、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科尔伯格采用类似的九个道德两难故事,让10岁、13岁和16岁的儿童进行判断,在个人的需要与外部的规则或法律之间做出抉择。在分析了儿童不同的反应之后,他总结出:儿童的道德发展以固定顺序依次经历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括两个不同的道德阶段。(三水平六阶段),(二)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1.道德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有研究者收集和筛选了12个概念:团结友爱、诚实、正直、谦虚、朴素、刚毅、勤奋、勇敢、守纪律、爱护公物、文明、大公无私等研究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结果表明,中小学生道德概念理解水平的发展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上升,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2.具体道德观念的发展,(1
10、)惩罚观念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惩罚的本质,对于犯错者采用回报型惩罚,而非强制性惩罚。Q:一个孩子把同桌的课本撕坏了,应该如何惩罚呢?罚他抄写书籍?还是将自己干净的书籍赔给同桌?7岁的儿童:更多地选择强制性的惩罚,即惩罚的措施是千篇一律的,与犯错行为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大约从8岁开始(比皮亚杰预料得早23年),儿童逐渐体会到惩罚的意义,选择针对性的惩罚措施,以达到惩罚的真正目的。,不同年龄儿童对强制性惩罚和回报型惩罚的选择,如果让儿童自己提供惩罚建议,儿童会建议进行批评性的惩罚,即对犯错者进行谴责和批判教育,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附加轻微的回报型惩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选择这种
11、批评性惩罚的比例增加,大约从9岁开始,儿童选择批评性惩罚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种。,不同年龄儿童提供的惩罚措施建议,(2)集体主义观念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看重集体的利益。有人设计了两种情境:A无意损坏了他人物品;B无意损坏了公物。Q:哪个人犯的错误更大?A有意损坏了他人物品;B有意损坏了公物。Q:哪个人犯的错误更大?研究发现,5岁儿童在无意损坏情境中更看重个人利益,在有意损坏情境中更看重集体利益,出现了分离;从7岁开始,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儿童都会更加看重集体利益,认为损坏公物更严重。,儿童为对集体谎言(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撒谎)的容忍性增加。,研究助手A在班主任的引荐下以实习老师的身份进入
12、班级,并虚拟一场学区级别的象棋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个班要选取2名象棋能手和2名象棋新手组成师徒对,进行为期5天的训练后,参加比赛。而实际上,每个参与实验的班级都有4名以上的象棋能手。助手A组织班级讨论,怎样选派代表来赢得比赛为学校争光。讨论过程中,如果有同学提议直接选择4名象棋能手,A就会引导大家同意;如果没有人提议,A就会主动提议。第二天,助手B就会扮演学区的老师,以“学校学习生活”调查的名义,逐个询问班里的同学,“你们班在选派代表时是否遵守了比赛规则”,以测试同学们是否说谎。结果发现,在7岁组中只有7.4%的儿童为集体撒谎;9岁组为17.1%;而在11岁组中,则提高到了30.1%。,3.
13、道德判断的发展,(1)判断依据从客观后果向主观动机转变,(2)对成人的依附性逐渐降低,成人惩罚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影响,二、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情感概述,1.道德情感发展理论:儿童是欲望与良心的调节者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个体的人格结构中就具有道德的成分。,本我,自我,超我,西游记剧中猪八戒、孙悟空和唐僧三个人物形象就好比是人格中的三个成分。八戒相当于本我,他的一切行为都以快乐为主,自私、偷懒、贪吃、好色,一旦饿肚子的时候,猪八戒就会大声叫嚷,饿得受不了,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他都不会拒绝;而唐僧则代表了最严格的道德行为准则,不杀生,不沾荤腥,不偷不抢,等等;悟
14、空(自我)就要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既要满足八戒(本我)的欲望,同时接受师傅(超我)的监察,还要考虑现实的环境因素,悟空通常会有两种办法解决,一是寻找周围有无人家可以化缘,二是寻找山林之中是否有野果。那么代表道德的超我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俄狄浦斯情结,认同、模仿 发展出超我,社会性焦虑最初的良心,真正的良心,弗洛伊德认为,大约在3-6岁时,儿童进入到性器期(性欲投注到个体的性器部位),在这一时期,儿童十分眷恋自己异性别的父/母,渴望取代同性别的父/母,但是自己又不够强大,不能与之抗衡。,为了解决这种强烈的情感冲突,男孩会认同父亲在模仿父亲男性角色的同时,内化其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发展出超我
15、。与此类似,女孩也通过认同母亲,解决恋父情结,从而发展出超我。,在超我发展的过程中,儿童逐步发展出与道德相关的情感。一开始,儿童的超我不够强大,在做错事情后,他们怕失去成人的爱,产生一种社会性的焦虑和恐惧,这便是最初的良心。出于这种“坏良心”,儿童允许自己干坏事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前提是不要被别人知道,不要受到惩罚。,当人格结构中牢固地形成了超我,由超我将父母的道德准则内化以后,一旦儿童产生了做坏事的念头,超我就会觉察,提前预警,这个时候,儿童才形成了真正的良心。如果儿童违背良心,就会产生内疚感;如果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良心,就会产生自豪感。由此,儿童在良心、内疚与恐惧等道德情感的驱使下,表
16、现出道德行为。,2.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水平,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时,就会感到道德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感到后悔或不满足,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水平:,(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由于对某种具体情景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发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与人的实践经验有关,是周围的舆论以及个人对这种舆论的态度的一种反映。(2)想像性的道德情感体验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激起的较自觉的情感体验。(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体验由于意识到道德原理、道理
17、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比较深刻、持久的道德情感。,(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1.一般趋势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逐步深刻。,儿童的道德情绪从单维向多维过度,道德情感开始复杂化。,有人测查了小学儿童亲社会情境中主人公情绪的判断,研究中先向儿童讲述情境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主动地帮助他人,或者将自己物品与他人分享,然后询问儿童,主人公是什么心情?,2.不同道德情感的发展,(1)移情的发展 被他人的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别人情绪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情绪,是其他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此外,移情也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研究发现,儿童的移情反应随着年龄呈倒
18、U型发展,6-8岁呈上升趋势,8岁之后稍有回落;儿童助人反应的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且与移情反应正相关,,(2)内疚感的发展 Q1: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内疚?Q2:你认为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情绪体验?,个体内疚情绪的四种类型:(1)关系性内疚,对亲密关系中的同伴或亲人感到内疚,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内疚,“都是我们的原因,让孩子受了这么多苦,他/她应该过得更好”;(2)责任性内疚,当个体肩负某种责任时,会对他人的损失感到内疚,比如消防队队长会对丧生的队员感到内疚,“我没有保护好我的队员”;(3)成长性内疚,指追求个人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内疚,比如表现优秀的儿童会对自己的同伴或手足感到内疚,“
19、我做得太好了,使别人相形见绌”;(4)幸存者内疚,多发生于灾难中的幸存者,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母亲对丈夫的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拥有幸福(霍夫曼),内疚感产生的四种心理条件:(1)个体必须将准则内化并且在需要应用时及时识别,即意识到过错或过失;(2)必须在违规时可以意识到并能理解伤害行为的严重性,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即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3)反省自己的动机,是偶然还是故意;(4)不仅感到内疚,还要有一种违规犯错感,想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内疚感的产生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个体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之后,才会有相应的情绪体验,因此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得相对较晚。,8
20、-9个月的婴儿,对别人的哭泣,会产生移情性的悲伤;大约2岁时,如果儿童导致了他人的身体伤害,说出了伤害他人的话或者对于他人的要求没有积极地回应时,会做出类似于内疚的不安的反应;到4-5岁时,随着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对他人的内心状态有一定的知觉能力,也开始建立一些不伤害他人的道德标准;直到6-8岁时,儿童才具有真实交往价值的内疚感,会因为没有完成义务或责任而内疚,并采取相应的补偿行为;10-12岁时,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儿童开始拥有维护和坚持道德标准的内在力量,这个时期,他们会因为违背理想自我而产生内疚,甚至在没有采取外在行动或对他人造成实质的伤害之前,对自己想法感到
21、内疚。,(3)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儿童忠于祖国的情感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低年级儿童处于“国家象征期”,尊敬国家象征(如国旗、国歌及领袖);中年级儿童处于“抽象国家观念期”,以有关国家的抽象观念,如言论自由、竞争选举等作为爱国的根据;高年级儿童处于“国际组织系统期”,以国家成为国际成员之一,以国家所担任的角色为其忠诚或热爱的对象。(Hess&Torney,1967),刘加伟经过刻苦学习,考上了赴美国留学的研究生。经过三年努力,他终于获得了高能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的美国导师劝他留下来继续搞研究,告诫他,中国的落后的实验室条件会妨碍他发挥特长,继续取得成就。他很想回国,为国家效力,但又想,回国后会
22、影响自己在学术上继续前进。再说,许多中国人留在美国,不是也能给祖国出力吗?他的思想很矛盾,不知怎么办才好。刘加伟该留在美国,还是该回到中国来工作?为什么?,研究者将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划分了四个水平:水平1:朴素的乡土观念或功利的客观条件,“他的家在中国”或“美国比中国条件好”;(2)水平2:初步理解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如“国家需要人才,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出力”,或“留美国照样可以为中国出力”;(3)水平3: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祖国养育了他,他应该报答祖国”;(4)水平4: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出自对祖国真诚的爱,“祖国不管多穷,都是自己的母亲”。,研究发现,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大多处于第
23、一个水平;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大多处于第二个水平;进入初中阶段后,儿童逐步从水平三过度到水平四,开始真正理解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并产生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三、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表现为:用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动机战胜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动机;以及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外部困难。,(一)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一般特点,1.逐步明确道德意志的目的性增强调查发现1-3年级的小学生在与他人分享物品或游戏时,出于遵守规则的动机随年龄增加,
24、而处于个人功利主义的动机在一年级最高,三年级下降,五年级有所反弹;此外,尊重他人的动机在三年级最高。,2.道德动机与言行:从“脱节”到“一致”再“分化”,研究者设计了分配物品和选择物品的任务,看儿童是否愿意将更好地物品分给他人,从而考察儿童的利他行为。结果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动机与行为之间呈倒“U”型。具体表现为:在幼儿园中班的儿童,分享的动机与实际的分享行为之间呈负相关;从幼儿园大班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一致性水平逐步上升,说明儿童的道德意志逐步发展,并对行为起到了调节作用;但是在三年级至五年级之间,一致性水平又再次下降,回落到幼儿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儿童一开始逐步吸纳外部的道德准则并因此
25、规范自己的行为,但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具有道德判断的自主性,一部分儿童内化了外在的道德准则,而另一部分儿童发展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出现了道德行为的分化。,(二)道德意志品质的发展,道德意志的品质是衡量道德意志水平的指标,包括自觉性、自制性(抵御诱惑)、坚持性和果断性(快速做出决策,既不草率也不优柔寡断)。道德意志的自制性、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道德行为的发展理论:儿童是观察学习者 以阿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道德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强化和观察来学习。,四、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1.模仿学习Q:成人榜样是否会影响儿童的行为?班杜拉设计了一个募捐
26、实验,在实验中,他将儿童分成四组,每组配一个成人助手。等成人与儿童建立融洽的关系并取得儿童信任之后,实验者要求成人与儿童给孤儿院的孩子募捐。四个组的成人助手扮演四种不同的角色:(1)“真君子”,号召儿童捐款的同时,自己也真正捐款;(2)“刀子嘴豆腐心”,口头反对,实际行动慷慨地捐款;(3)“伪君子”,口头支持捐款,实际上没有捐款行动;(4)“真小人”,言行一致地不捐款。研究发现,第一组的儿童捐款比例最高,第四组儿童捐款比例最低,说明儿童会模仿成人榜样的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第二组儿童捐款的比例高于第三组,说明当成人榜样的言行不一致时,儿童更加关注榜样的行动而非语言,说明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
27、2.赏罚控制Q:儿童会模仿成人榜样的所有行为吗?还是选择性地模仿有益的行为?班杜拉将儿童分成三组,观看一段成人攻击洋娃娃的影片,三组儿童攻击过程相同,只是影片中成人遭遇不同的后果:(1)奖赏组(2)惩罚组(3)控制组。之后,实验者将儿童带到一个与电影里相同的实验情境中,玩10分钟,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其行为。奖励组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最多,控制组次之,惩罚组最少。惩罚只是抑制了行为的表现,没有抑制学习本身。儿童仅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习到很多行为,只要时机恰当(没有惩罚威胁时),就会表现出来。,(二)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
28、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1.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开始增加。,选择物品与分配物品的实验中儿童的利他选择,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假设情境还是真实情境中,儿童在选择物品和分配物品时,做出利他选择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自我概念榜样的示范作用道德教育的方式,(三)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发展,Q:你认为什是攻击行为?儿童有哪些典型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损害或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而另一生命是力图避免这种遭遇的。从行为的动机和意图来看,攻击行为是故意的;从后果来看,攻击行为将有害的刺激传给了其他个体。,1.攻击行为的
29、分类,(1)根据行为目的: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以伤害或损害受害者为目的,如恶意嘲讽,故意推打等;工具性攻击则将攻击作为获取某一结果的手段,如只有一个玩具时儿童攻击同伴获得玩具的所有权。(2)根据攻击形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其中,关系攻击是指通过造谣等方式破坏对方的形象和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2.攻击行为的发展趋势,(1)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从身体攻击到言语攻击、关系攻击。(2)对报复行为的高度容忍 儿童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认知的发展密切相关,到了小学阶段,儿童能分辨出对方的意图,如果对方是恶意的,他们就会“以牙还牙”,同样以敌意的方式报复对方。,在电影孩子那些
30、事儿里,有这样一组镜头:班长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到班主任老师:“老师,汤恩伯和郑汉汉打架了!老师快点!”林老师制止了两人,并带到办公室批评教育:“说说吧!你们俩以前那么好,为什么打架?”郑汉汉辩驳道:“这根本不能赖我,是他主动攻击我的。”林老师又接着问汤恩伯:“你为什么打他?”汤恩伯也反驳道:“他骂我!”“说你家有钱怎么啦,说不知道你爸是贪官!”说着说着,两个人又开始打了起来。,有人曾询问不同年龄的儿童“如果甲把乙书桌上的计算器拿走了,还不愿意归还,乙应该怎么应对呢?”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会采取夺取、毁坏对方物品等敌意性和报复性的攻击手段。,(3)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长期稳定轨迹,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较高的攻击性;高攻击-终止轨迹,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攻击性逐渐降低直至正常水平;中度攻击-终止轨迹,与前者类似;无问题轨迹,个体一生中都维持较低的攻击水平;后发轨迹,这种模式仅限于青少年,即在童年期的“乖乖牌”进入青春期后,攻击性迸发。,3.影响攻击行为发展的因素,性别认知-敌意性归因教养方式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