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4608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基础知识完整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说阅读指导,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一、叙述故事特点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形式(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简单;情景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以为话题引入/以事件为线索,4,1、叙述视角:人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

2、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3、叙述方法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平叙: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4、以为话题引入/以事件为线索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以人物为线索 以事情为线索 以物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作用:贯穿和组织故事情节

3、发展,二、人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常见题型:,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赏析小说人物形象(外貌、气质、身份地位、性格)1.先从故事情节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2.从人物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从正面描写中认识人物性格;从侧面描写中认识人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活动场景、人物关系等)、侧面烘托(人物身份地位、教养、经历等),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4、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5、,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衬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侧面烘托(身份地位、教养气质、其他人物的叙述及态度)环境描写(自然环境: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社会环境: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人物关系等。),答题应注意:,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XX是一个的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人物

6、常用的表现手法正侧面结合、对比、衬托、欲扬先抑、铺垫、伏笔照应、象征、巧合、悬念等。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与铺垫的区别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

7、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伏笔与铺垫的区别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

8、,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孔乙己悲惨遭遇_。明湖居听书中在王小玉出场前写戏场氛围、琴师的演奏、黑妞说书(次要)都是为王小玉(主要)说书_。,做铺垫,做铺垫,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_。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_。,埋下伏笔,埋下伏笔,借项链时,女友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当然可以”,多么爽快的语气,为下文项链是假的_。当夫妇二人去珠宝店寻找那挂项链时,老板看了许多帐薄,说只卖出了盒子,这也是一个疑点,为下文项链是假的_。当玛蒂尔德还项链时,女友立竟没有打开盒

9、子看看,直到在公园里再次遇到玛蒂尔德,整整十年盒子都未曾打开过,为下文项链是假_。,埋下伏笔,埋下伏笔,埋下伏笔,象 征象征: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例如:松、菊象征人物高洁的品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其实象征着保守落后的封建思想。,三、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

10、章内容的试题。,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何事”一环中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3、侧面烘托或为

11、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3、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使结构紧密、完整。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注意:分析情节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因此要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小说主题揭示上的作用。,四、环境,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

12、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题型:,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2、自然环境(人

13、物活动的具体场景)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揭示或深化主旨。,五、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题型:,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主题的常见表现形

14、式: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风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概括小说的主题解题方法:从情节和人物上概括。从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中揭示;从小说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主题;从揭示主旨句子入手;从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典型环境上把握主题;小说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六、语言

15、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36,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七、作者的创作意图题型:1、赏析小说开端、结尾的设置;2、赏析某一故事情节或语段的设置;3、赏析某一次要人物形象的设置;4、赏析小说结构上的安排(例如:前半

16、部分侧重写;后半部分侧重写)答题角度:结构上;情节上;人物形象上;语言上;表现手法上;思想情感 上;主题上,1、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情节;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突出人物形象;解释或暗示小说的主题。,1、开头及作用(2)写景法以描写景物或场景开篇。作用: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2、结局及效果(1)出人意料的结局 作用: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情节生出波澜,产生震撼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的深化主题;

17、如:项链,2、常用结局及效果(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作用:从表现人物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情感体验上看,这种结局令人悲伤,令人回味,引人深思;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2、结局及效果(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作用:从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喜悦之感;从主题上看,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战胜了假丑恶,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2、结局及效果(4)戛然而止的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空白”(广阔的想象空间),为读者进行艺术创造留下了可能。,八、标题解题方法:通过联系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来理解标题含义。回答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表层);(深层)小说标题常用手法:比喻、象征或一语双关,八、标题常见作用: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暗示或点明小说主题;象征某种精神品质回答模式:作用:概括+分析,九、小说的物件作用(假如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此物件则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和组织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揭示或深化主题例:分层训练P76第6题、P81第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