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4699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第一节 主题活动的设计一、什么是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理论基点: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学科知识为本位的。特点:教育内容中心制,打破学科界限;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学习者获得的是与“中心”有关的完整的经验。,不同的整合对比,二、主题的选择与开发1、选择主题的出发点目标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现有的“内容”或“材料”2、选择主题的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教育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或经验可行性与各单元的联系,3、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幼儿自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三、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列出主题名称(理由、时间)

2、主题活动总目标主题活动纲要逐一设计每个活动检核或评价方案,四、容易出现的问题 所有的儿童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专题中的同一内容,主题教学变成各学科或领域的“大拼盘”:把主题当作“箩筐,只要相关的,教师都往里装”讲蝴蝶的故事、跳蝴蝶的舞蹈、唱蝴蝶的儿歌、画蝴蝶、剪蝴蝶,五、要求主题活动的整体性、综合性应是自然、有机的,水到渠成式的,不能将注意力过多地引向活动之外,而忽视主动建构的过程,不能为准确地执行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而不顾幼儿的反应等。,第二节 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思考:主题活动与项目活动或主题探究活动有何区别?主题活动由教师单方面预先计划好;预设好目标;所有的孩子都从事相同或相关的工作;活动与活动

3、之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一、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一)幼儿园课程的问题1、我们的孩子到底输在哪里?独立性、自主性、动手能力差;创造性缺乏;意志薄弱,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及关怀的意识;对事物缺乏应有的敏感,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薄弱。,总之,我们的孩子生存能力差,关键的原因在教育。法国的幼儿开始做课题。美国的幼儿懂得救火。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问题,在内容方面严重忽视:问题意识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冒险精神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自我观念及自主表现能力的培养,(二)新纲要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1、幼儿园课程必须引导幼儿广泛地学习幼儿的学习包括学业学习和非学业学习 纲要: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

4、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表达、表现也是学习。探索与表现的意图,2、幼儿园课程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 纲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参与者;合作者;支持、鼓励者;研究者;课程设计者,3、幼儿园课程实施必须以幼儿为中心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课程实施的教师中心取向:Do it as I.课程实施的儿童中心取向:Do it better than me.教育重心的转移;教师和幼儿一起成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研究与成长的意图,二、主题探究活动的特点,(一)定义 是根据主题来自然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中心,幼儿

5、、教师及其他人来探索世界、表现自我的过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二)特性1、开放性2、协同性3、整合性,纲要:教育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课程综合的三种水平:(1)学科综合水平:分科活动中的渗透;(2)知识综合水平: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是类的知识(主题);如小班主题:常见的小动物,活动一:认识鸡和鸭 1、常识:鸡和鸭 2、游戏:小鸡小鸭走路活动二:小公鸡和小鸭子 1、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涂色:小鸡和小鸭活动三:小鸡找朋友 1、儿歌:小猫、小羊和小鸡 2、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活动四:认识兔子活动五:认识

6、猫活动六:胖小猪,(3)事件主题水平:主题活动由幼儿感兴趣的事件而来。活动包括三部分:对事物的体验与感受;质疑、探究与发现;表达与表现。活动是自然延伸的整体,主题探究活动大多是这种水平上的综合整合。,三、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的策略与步骤,(一)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整合性设计,开放式扩展1、联想式扩展;2、循环式扩展;设计实施设计3、再生式扩展。,(二)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的步骤1、主题的产生及构思(1)主题产生方式:预定与生成(2)主题构思:该主题是针对什么年龄阶段儿童的?处在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已有的经验是什么?儿童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新经验?该主题可以帮助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开展该主题各有哪些有利和

7、不利条件?(3)主题容量,2、主题网的构建(1)主题网的界定(2)主题网的功能(3)主题网的性质(4)主题网的构建方式 包含式 无色 水 水的特征 无味 透明,关联式 太阳 影子 白天 上班白天与黑夜 幼儿园 睡觉 梦 黑夜 床 怪物 恐惧,主题网中生成的内容包括:教师事先并未想到却在活动中想到的;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主题网是不断调整与逐步完善的。,3、列出活动清单 打通五各领域。内容整合要符合活动内容本身的特点,自然地将各领域的学习融入其中,不要为联系而联系。如: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我穿过的衣服”,4、价值筛选5、形成活动结构这个活动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可以做什么(探

8、究、表现)?为了支持与帮助幼儿的探究与表现,教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6、寻求资源支持 开展上述的活动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家长、社区提供哪些帮助?以什么方式向他们寻求帮助?7、在实施中调整与延伸根据实际情况,原定的活动方案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根据活动的进展需要对活动做出怎样的延伸?活动的延伸:活动的自然发展活动的延伸:新问题的产生,四、主题探究活动的计划与记录 1_一周活动安排表,2一日活动计划表 一日活动计划 班,3、活动方案表 例:,(二)主题探究活动的记录1、探究过程的记录,2、分组统计,五、主题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组织模式1、以幼儿已知或感受的事件为起点的组织什么是人群?有哪些

9、人?多少人?有些什么感受?他们想干什么?我有哪些印象、感受?哪些地方人多?如何表达对人群的印象?人们在干些什么?怎样将我们所看到的记录下来?如何表达我们的感受?,讨论,探究,讨论,表现,2、以故事或其它文学作品为起点的组织 听了奇奇警长 我有什么问题?需要做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哪些工作来解决问题?如何表达我探究 如何将自己感受到的 的结果?如何使 东西表达出来?印象保持长久?,讨论,表现,表现,探究,3、以探究行动为起点的组织,探究,讨论,表现,探究,表现,(二)环境创设与利用1、一般要求活动性参与性2、具体要求活动室的主题环境 活动区的主题材料投放“我们的工作”栏(主题树)“研究记录表”,主

10、题树,花,花公鸡,花的颜色,花的气味,花的味道,花的形状,彩色花,六、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一)纲要的评价观过去侧重于:目标评价 教的评价 他人的评价现在侧重于:过程性评价 学的评价 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性实践)纲要: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过程。,(二)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策略1、核心指标幼儿活动(探究、表现)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幼儿想做、愿意做、努力地做了比“做得怎样”更重要。幼儿的心理满足程度2、评价方式:个人反思、行动研究、集体合作、多方参与,3、评价艺术赏识、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放大 不要把孩子与他人作横向比较 抛弃不合时宜的旧常规,建立新常规4、评价策略 建立评价引导机制,引导家长、社会他人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