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002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主题讲座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的意识增强,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的要求及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权益观念也不断增强。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如不注意医疗护理安全,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医疗差错,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对病人的影响,对医院的影响,对护士的影响,病情恶化 功能障碍 生 命,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医院的生存,经 济 职 称 法律纠纷 职 业 人身安全,手术室工作性质和特点,手术种类繁多手术方式和技术变化快 仪器更新快急危重症几率高手术创伤和麻药作用对病患影响大无菌程度要求高工作时间长 容易疲劳专业护士培训周期长,4,

2、医院常见的手术病人十大安全隐患,5,手术室医院常见的病人安全隐患,手术室常见的病人安全隐患,标本错误,输血错误,手术部位感染,各种损伤,病人运送时出问题,错误的病人、手术部位,感染控制问题、一次性物品的质量,药物错误,术中低体温,异物遗留体内,6,如何促进手术病人安全?,7,手术病人安全管理相关制度,8,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病人安全管理相关制度,9,离奇的医疗事故,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一位医生在截肢手术中错误地移除了52岁患者威利-金(Willie King)一条正常腿。支付了90万美元的赔偿。美国明尼苏达州帕克尼科莱特

3、卫理公会教徒医院在对一名患者进行肾切除手术中出现了严重的医疗事故,该患者的一个肾被认为出现癌瘤,但在肾切除手术中却不小心将正常的那个肾切除了。,10,发生的情况,错误的手术部位,风险因素,防范措施,核对病人不全面,书写问题,病史记录不全或错误,工作人员信息交流不充分,抢救病人匆忙时,手术人员凭主观经验判断,仔细核对,记录准确,手术部位做标记,11,手术部位标示流程,1.患者术前清洁皮肤后,由手术医生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标记需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同2.手术的标记要用油性标记笔,切口用单线来标记,划线前先画定位点,最后将定位点连成线。3.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手术医生必须完成手术标识,并与

4、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4.交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及手术部位是否有标示。,12,离奇的医疗事故,生殖机构错用精子施行人工受精:人工受精时竟使用了别人的精子,夫妇生育孩子后发现孩子的肤色与自己的不一样,做DNA检测证实。错误心肺移植导致17岁少女死亡:未能及时检 测供体与受体的兼容性,移植了血型不相符(O-A型)患者所提供的心肺器官。,13,错误的手术病人,发生的情况,风险因素,接台手术病人,转床手术病人,同一病区多个手术病人,未按介绍流程仔细核对病人,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使用手术病人交接单,戴腕带,手术部位做标记,防范措施,病人亲口说出自己的姓名,危重、幼儿的身份必须由监

5、护人、亲属、朋友或外科医师共同完成。,14,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1、所有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必须佩带腕带标识。2、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交接本准确填写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以及手术名称等,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3、手术室工作人员到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确认病历、病人、腕带、接送病人交接单四者信息与病人真实信息一致,确认无误后,由病房护士在交接单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4、手术室对危重、昏迷、神志不清、无自理能力的重症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5、在核对患者信息时

6、,护士要采用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15,标识腕带的应用,标识手镯基本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使用意义:识别特殊病人身份如,手术病人普通病人危重病人,标识腕带,17,手术患者交接制度与流程.doc,18,手术患者交接管理流程,(1)门诊患者、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流程:门诊急重患者转科医护人员护送,确保安全与科室医护交接提供门诊就诊的病历或入院病历(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置管等)填写门诊急重患者转接记录单签名确认交接无误。(2)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流程:需手术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与手术室接患者人员进行交接(床号、姓名、

7、手术名称、生命体征等)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名。重症患者主管医师护送至手术室。(3)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流程:患者手术后麻醉医师护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等)填写手术患者对接记录单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名。,19,急诊危重病人的转送要点,明确转运负责人认真做好评估告之家属转运的风险缩短途中运送时间做好途中监护认真交接班 补办手续,20,(1)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2)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

8、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3)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4)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5)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手术病人运送,21,普通病人,患者步行,由护士护送,行动不便,麻醉前用药平车推送,由护士送,危重病人,平车推送,由护士及主管医师护送,病房送手术室流程 接手术通知评估运输方式选择交接班,手术病人运送,22,手术后病人转送,普通手术麻醉师及护士护送 大手术由麻醉师、手术医生及护士护送 手术后病人转送流程:评估

9、消除隐患 途中监护 平车护送与病房护士交接班,23,手术后病人的转送交接(麻醉师与病房护士的交接),交接班内容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出入量、输血情况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正在输入的静脉液体CT、X片及特殊物品的交接病人的皮肤情况,案例,急诊手术,术中 突发状况,深部操作,风险因素,术中大出血,清点错误,记录不及时,术中交接不清,责任心不强,使用钡线敷料,严格执行清点制度,使用手术清点记录单,异物遗留体内,1.手术清点时机(术前,关闭体腔前,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手术开始前手术间内不能有与手术台上需点数物品相 同的物品,以免造成混淆3.参与清点的人员要同时看清被清点的物品并双方确 认,洗手

10、护士清楚手术用物的去向4.所有手术用物均能X光下显影,防止手术异物遗留,1.同一病人做两台以上的手术(所有手术完成后才移走 清点的手术用物)2.器官移植手术:检查供体是否带有需清点的手术用 物,如缝针,纱布3.急诊手术,抢救手术,临时改变手术方式的手术:加强人手,提高警惕,及时清点4.重点清点;手术缝针,纱布,脑棉,小件物品,零配件,手术用物清点时需注意的问题,28,错误用药及血制品,发生情况,防范措施,1995年2003年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共收集了56起输血差错造成的事故,而且每38000个输血单位即出现一例血型不相容,每年共导致1213人死亡,用错药及血制品可导致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毒副

11、作用甚至死亡。,减少交接环节完善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杜绝用错药物及血液制品的关键。,避免错误用药,正确应用药物 手术室用药常为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药物空瓶要保留至手术结束后再次查对后丢弃。,避免错误输血,正确输血:1 手术室用血时,巡回护士核对病人信息并电话通知血库预约要取血液种类和剂量,派专人持预约单到血库取血。2 血取到后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核对并签字。核对内容包括“三查八对”,即查血的质量、血的有效期、输血装质是否完好,对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等。各内容正确无疑问,室温下放置20分钟复温方可输注。3 输注510分

12、钟宜慢,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两袋血之间需用0.9%l氯化钠冲洗,以免发生溶血反应。4 输血量超过1000毫升要补充钙剂,防止酸中毒和高血钾。5手术结束未输完的血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将血袋上条码标签贴于手术记录单上并记录,随病历存档。,电刀使用安全,32,烧伤或灼伤,发生情况,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帽子、口罩、手术衣、敷料、酒精等。仪器设备。,头面部給氧,使用电刀时。支气管、肺、肠道。酒精未干。误按操作钮。电刀绝缘层脱落破损。负极板烧伤。,头面部手术时禁止开放給氧。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酒精干燥后再行操作。,术中使用电刀,要确保病人安全,电刀现已成为手术手术常用的一种仪器,使用前应注意 1 检

13、查病人有无携带金属物;2 注意裸露的部位有无接触金属物;3 负极板使用是否正确;4 全麻病人注意加强观察。,34,发生情况,防范措施,13%40%手术病人的损伤是手术体位引起的。,手术体位摆放不当体位垫、床单不平。手术时间过长、骨突部位长时间受压。拖、拉病人。老人、幼儿、营养不良或消瘦病人。皮肤情况差,缺乏弹性或皮下脂肪。外周血液循环不足。,皮肤保护垫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的共同责任。标准体位培训,摆放体位时间充足,功能位和标准体位的应用。,手术体位并发症,危险因素,35,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占住院病人感染总 数的2.6%.每年超 过8万人。SSI中 40%60%是可

14、 预防的。,发生情况,严格的无菌操作、遵守无菌物品管理 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感染监控对预 防SSI至关重要。,防范措施,36,术中低体温,1、发生情况体温低于36。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者,尤其是严重创伤病人,体温下降23可明显增加死亡几率。中心体温降至32,死亡率达100%。,37,术中低体温,区域阻滞或全麻抑制体调节。,全麻手术超过3小时,一般手术超过2小时,手术间的低温环境,输入大量等温液体或冷藏库血,低温液体冲洗,危险因素,38,术中低体温,3、对机体的影响使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速度减慢,吗啡的作用可延长20倍;使心率、呼吸减慢、心律紊乱,平均动脉压、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均下降;外周阻

15、力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缺血、复温后低血压;延长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使麻醉苏醒延迟;寒战、不适感增加;血小板功能下降,凝血物质的活性减少,抑制凝血功能;伤口感染率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氧化杀伤作用下降;皮下组织的血氧张力下降;蛋白质消耗和骨胶质合成减少,胶原在伤口的沉积下降。,39,术中低体温,4.防范措施监测体温调节室温注意保暖静脉输入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后输入加温液体冲洗使用保温或加温仪器设备。,事故冰山原理,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很庞大。我们的一些不良事件,不安全行为、未遂事件的发生,就像大海上的一座冰山,暴露出来的小部分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因素隐藏其后。,42,面临挑战 继续努力,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