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021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批判性思维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常州高级中学 欧阳林2014年11月22日,一、我的批判性思维之路,08年家长的一句话。辩证思维引进到作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引进到作文教学中。20082012,作文教学处于困境中。,1、辩论赛的启发,2012年7月,全国首届“东吴杯”辩论赛。,2012年12月,吉隆坡,“精英杯”亚洲中学生华语辩论赛,2013年5月,北京大学国际中学生辩论赛,2013年8月,台北“海峡两岸杯”辩论赛,辩论为我打开一个看社会的窗口,让我看到语文与社会生活可以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语文可以有用。接受辩论培训。自学批判性思维。申报江苏省规划办十二五课题:语文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2

2、、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碎了一地,很难拼接形成学生听说读写一生有用的语文能力。有学生说,上语文课除了考试,没觉得有什么用。甚至有极端的学生说,连对考试都没用。面对现实的学生,面对功利的社会,我们的语文教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现实中需要的常常在课堂上是不教的。语文成了纯粹为应试而存在的工具,我们迷失了语文教育的方向。,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指出:“谈论证,只讲具体层面的论证技巧,而忽视了更高层面的逻辑思维方式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这也是导致学生所写的议论文普遍缺乏逻辑力量、并且倾向于散文化的重要原因。”,3、重新认识语文,将批判性思维

3、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教我学会思考,学会辨别,慢慢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上面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可以找到一种新的思路重新认识。摸索的过程不断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和发现的快乐。思维的领域博大而精深,在黑夜中看到几点灯光。像盲人摸象。希望能将我的思考排列起来,形成一条通向无边无际的黑暗的智慧世界的灯光小路。,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是决定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思考。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综合思维。是一种崇尚人类理性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好奇、怀疑、审慎的心态,不轻信,不盲从,思想开放,多元价值取向兼容,崇尚真理和人格独立,追求公正性、正确性和合理性。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

4、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的特点:,1、合理性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论证,什么是论证中的“好理由”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否是好理由,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逻辑层面、辩证层面、修辞层面。,2、反思性批判性不只是用来发现别人思考的不足和缺点,更是用来反思自己思维的不足和缺点,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细致、深刻,理由是否充足、多样和全面。3、建设性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它质问已有的观念、知识和决定,根据经验、逻辑和辩证的方法找到更好的观念,从而推进知识的进步,采取合理的行动。,4、局限性,例: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

5、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回答问题。(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一点结论(不要出现数字)。,答案1: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这与他们重视学习,没有经济压力,对生活有较高理想有关。答案2: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这与他们重视学习,有进取心有关。学生就是被这样的题目给练傻的。,第一讲 演绎推理篇寻找隐含的前提,猪脚面,1、什么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有直言推理(三段论)、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等形式。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例1大前

6、提: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小前提: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结 论: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例2大前提: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小前提:项羽英勇善战,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威震天下。结 论:所以,项羽是英雄。,2、省略的演绎推理,例如:我是人民教师,当学生遇到危险时当然应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省略的大前提:人民教师在学生遇到危险时应挺身而出保护学生。范美忠:“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大前

7、提:自由和公平更重要,除了女儿不会为别人牺牲自我。小前提:地震发生,有了危险,女儿不在教室里。结论:所以他要先逃跑。,案例分析1:,家长:看你考这点成绩,你还是个学生吗?小明:我天天到学校去上学。怎么不是学生?家长:你是天天到学校去上学,可是你天天上课就睡觉,回到家作业也不做,不是看网络小说,就是上网打游戏,考试考这么点成绩,你还怎么算是学生?家长省略的大前提:学习好的才是学生。孩子的大前提:学生是一种身份,只要在学校上学的就是学生。,案例分析2:,1923年,年仅20岁的吴国桢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面试时,教务长看到面孔孩子气的吴国桢说:“年轻人,你还没有成熟。”才华横溢的吴国桢回答

8、说:“先生,依照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教务长听罢无言,立即录取了吴国桢。1.教务长所说的话隐含了前提 大前提:年轻的人没有成熟。小前提:你很孩子气,太年轻。结论:你还没有成熟。,2.吴国桢为什么会说出“依照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这样的话?他要表达什么意思?大前提:依照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是一种不成熟。小前提:你依照年龄来判断我不成熟。结 论:你不成熟。启发:结论错误,而推理形式没有错误,则必然是前提错误,这个前提就是判断结论是否成立的标准。,案例分析3:,某市一名五年级10岁男孩从30楼坠落身亡。孩子因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并逼写一千

9、字检查,称写不到就去跳楼,最后孩子选择跳楼身亡,孩子语文书上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孩子的母亲称,班主任说,“我就私下留孩子谈谈,不在班里公开批评了。我给了他两个选择:一,写1000字的检讨;二,罚站一小时。”班主任还说,“军军还没开始写检讨就哭着问,我要是写不到1000字怎么办呢?还没做就说自己不行怎么可以呢?”军军学习很好,语数外在班里排前五名,还是班长,跳楼前几天在一个英语演讲比赛中拿了第一名。喜欢运动,平时爱游泳喜欢画画,还加入了市里的射箭队,参加省里的比赛。,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引发了“当学生犯错后要不要批评或惩罚”的讨论。讨论这个主题合适吗?大前

10、提:如果写不出1000字的检讨,就去跳楼。小前提:他写不出1000字。结论:他应该去跳楼。应对策略:1.老师应学会做一个理性的人。2.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孔融让梨的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有的版本是朋友带来了一些梨),孔融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爸爸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

11、,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一群8至12岁的美国孩子学习中文,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发了一场讨论 心路独舞:“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2014年第3期教师博览文摘版,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老师:作为礼物。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老师: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老师:,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

12、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子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老师:你说得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前提假设。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老师:为什么?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

13、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老师:为什么?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赞扬。老师: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样做呢?学生:把梨放在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为了对比,在中国27个班级1100余名学生中(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展开对孔融让梨的讨论。现选取两份有代表性的记录与大家分享:,A: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讨论记录老师:同学们,你们听完

14、孔融让梨故事,有什么感想呢?孔某1:孔融很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自己虽然很小,却把大的留给哥哥和弟弟,我们也要学会大方,让着比自己小的伙伴和同学。孔某2:孔融顾着别人,品质好,不自私,不论大小都懂得忍让。孙某:孔融不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告诉我们不能以大欺小,对于比我们小的要学会谦让和帮助。高某:孔融很谦让,不怎么自私。刘某:我们要学会无私奉献。肖某:我觉得的孔融很善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B:湖北一所初中的教师发来的讨论记录师: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生:听过。(老师请一名学生将故事讲了一遍)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生1:孔融很谦让,他把大梨子让给了哥哥。生2:孔融是个很为别人

15、着想的人,他知道自己小,吃不了大梨,而哥哥们吃小梨会吃不够,所以他把大梨给哥哥,小梨留给自己。生3:孔融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不愿意和哥哥抢大梨。,师: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希望大家能说出不同的看法来。生4:孔融是个乖巧的孩子,他知道哥哥喜欢大梨,就让给他了,自己拿小梨,免得爸爸妈妈生气。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小梨吗?生4:不会,我一定会去抢大梨的。师:谢谢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心声。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这个故事,孔融会不会因为自己喜欢小梨,才把大梨让给哥哥的?生5:不会。师:为什么呢?生5:因为他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让梨就为哥哥着想。师:所以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懂得谦让。,中美学生

16、关于孔融让梨故事的讨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美国学生讨论涉及到批判性思维较深层次的内容,具有对隐含前提和逻辑一致性的意识,例如:第四问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这一问涉及到隐含的前提的澄清,即孔融那样分梨的前提应该是家庭成员都爱吃梨,而且梨子是稀缺资源,但这一前提并不一定成立。第五问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发掘出两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并发现这两个大前提是相互冲突的,涉及到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问题。,中国学生的讨论反映出批判性思维较为欠缺第一,1000余名学生对故事本身没有异议;第二,与写故事的人的意图保持

17、高度一致;第三,推理很少,往往把结论预设在前提中;第四,论证时给出的理由讲求实用主义,未从公平、诚实、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出发进行论证;,由“孔融让梨”的不同遭遇看中美教育的差异,中国家庭教育:从小教育孩子“懂规矩”,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要“听话”、“懂事”,不但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思考的机会也被剥夺,家长包办代替,不鼓励孩子独立做决定;受出人头地的功利思想影响,家长对孩子考分的看重远远胜过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和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学校教育: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记忆,轻思辨探讨;重教师传授,轻自主探究;重标准答案,轻问题意识;重题海战术,轻科学理

18、性;,美国家庭、学校、社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即注意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思辨能力的训练,在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的解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仔细论证,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罗伯特恩尼斯(Robertlnns)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课文案例分析1】,我们学习文言文,其教学内容一般是学习文言知识,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和论证方法。比如季氏将伐颛臾一文,除学习一些文言知识外,要了解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以及

19、运用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名人名言三种方式进行驳论的方法。,季氏将伐颛臾分析,(一)论证逻辑第一段先简要交代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然后主要写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不当伐;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不必伐;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理由伐。然后会再讲这里运用了事实论据来批驳“伐颛臾”这个观点。,疑问:为什么提出了事实材料就能反驳“伐颛臾”这个观点呢?材料与观点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完整的推论形式是:大前提:东蒙主不应该讨伐,邦域之中不应该讨伐,社稷之

20、臣不应该讨伐。小前提:昔者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颛臾在邦域之中,颛臾是社稷之臣。结论:所以,颛臾不应该伐。,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教学参考资料上说这是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这是怎样批评的呢?实际是演绎推理,其完整形式是: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说,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小前提: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借用盲人遇到危险时不扶持,含蓄地指出冉有和季路没有尽到职责。)结论:则将焉用彼相矣?(意思是说要你们没有起到作用,你们应该辞职。),第三段冉有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是一个省略的演绎推理,其

21、完整的形式是:大前提:对季氏构成威胁的对象应该加以讨伐。小前提: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意思是将对季氏构成威胁)结论:应该讨伐颛臾。,孔子反驳冉有的观点。其演绎推理的完整形式是:大前提: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小前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摆出现状。)结论:冉有、季路没有按照“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政治主张辅佐季康子治理好国家。,(二)季氏将伐颛臾的逻辑漏洞,第三段孔子演绎推理中的大前提是:“丘也闻有

22、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认为百姓财富平均,和睦相处,安定团结,通过加强德治(修文德)实现这种效果,就可以使远人归附了。可是“均”真能解决“贫”的问题吗?只是因为没有“富”作对比,这是自欺欺人。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对孔子的这一提法表示过怀疑,相反,对之服膺、发挥者甚众。后世统治者将其作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以致重视农业而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德治而轻视法治,对后世遗患无穷。,孔子建立他的思想体系并不只是用溯因推理,还用了类比推理法。如,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意思是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孔子及其后世的尊奉者们却只讲“为政以德”,导致了盲目迷信圣人之言而理性精神缺失的后果,使中国的发展在近现代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课文案例分析2:拿来主义,许多人认为,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第1到第7段,谈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用的是因果论证。还认为本文运用了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其论证逻辑是: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拿来主义运用了选言推理法,其大前提是:面对文化遗产,或者实行闭关主义,或者是送去主义,或者是全盘接受(主要是接受不好的,相当于送来),或者是拿来主义(占有、挑选)。这个大前提暗含了两个层次

24、,第一层是不相容选言项,即闭关主义和非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已经证明不行,则只能实行非闭关主义。非闭关主义包含送去主义、全盘接受(主要是接受不好的,相当于送来)、拿来主义三种形式,它们是相容选言项。单纯送去不行,全盘接受也不行。所以就只有实行拿来主义(或者送去的同时也拿来)。,第二讲 溯因推理法,【作文案例分析】铁生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说他不幸,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成了残疾人,这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说他幸运,是因为双腿的残疾让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却带给了他另一种全新的生活,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思考,在地坛中找到了新的生命意义,这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认识的作家史铁

25、生。,必然的原因离不开努力、勤奋、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天赋等,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电影城市之光给他的启发:当片中的女主角说“我想死,这是我的权利”时,男主角说:“你急什么?大家早晚不是都要死吗?”史铁生说,这句话让他茅塞顿开。再比如医院里一位医生对他的开导:“你现在耽误时间,将来总有一天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你不如利用现在治病期间这么空闲的时间多读些书,多想些问题。这样出院后不管你是什么状态,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2008年某省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段:“汶川大地震”在一瞬间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让数万家庭妻离子散,让多少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这是一件多么让人伤痛的事情

26、!可是,这也给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崭新的医院、学校和住房将会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一个崭新的西部将会崛起。,再如:有一天,洗车行里开来了一辆劳斯莱斯,有一个擦车小弟非常欣喜地摸了下方向盘,被客人发现了,客人扇了他一巴掌,告诉他,你这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这种车。后来,这个擦车小弟买了六辆劳斯莱斯。擦车小弟叫周润发。当年的羞辱,竟成为巨星起飞的动力之源。要是没有这一巴掌就没有后来周润发的成功,可见逆境能催人奋进,助人成功。,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总会把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事件看成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于是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即往往只用一个简单、单一的原因解释事件的发生。而事实上,这个原因可能

27、只是对事件起促进作用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或真正原因。,四川优秀作文范例站起来,意味着更加丰足的食物,更加惬意的居所。火种的降临,既是钻木双手的杰作,也是厚实双脚的支撑;骨针的便利,有仅靠双手的打磨,更靠双脚中流砥柱般的配合与贡献。人在第一次站起来之后,学会了用身体去测度宇宙的长度与世界的高度。,教材案例分析1: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推论的方法,即寻找反例法,发现矛盾,探寻深层的根本原因,排除表层原因。“富

28、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会死,他们死后“湮没不足道”,而五人死后则“皦皦”,可见,“死”并不是“皦皦”的原因。排除了这个原因,推动作者进一步深入探究,提出新的假设,即“激于义而死”,然后再进行推论,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可以判断这个假设成立,从而弥补了思维的“空白”。,教材案例分析2:阿房宫赋,溯因推理法,是从已知的结果,寻找能推导出这一事实的前提,用这个前提来解释这个结果,形式上等同于演绎推理中的直言推理。如:大前提:如果一个人因为大义而死,他的名声就会流传于后世。小前提:五人被大义所激励而死。结论:所以五人的名声流传于后世。,教材案例分析3:六国论,先分析韩、魏、楚三国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29、也”。苏洵对秦国以武力攻取和因受贿得到的土地多少,与六国因战败和因贿赂而失去的土地多少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不在战”。进而得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及齐、燕、赵不赂却因赂者丧的道理。先分别用溯因推理,得出结论:赂秦是亡国的原因。然后是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再推及为普遍性观点作为下面推论的大前提。再用直言推理法,如果宋赂西夏和辽,结论是将灭亡。,溯因推理与科学发现,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天上?为什么水烧开之后水壶的盖子会不断跳动?牛顿面对苹果掉下来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假说。爱因斯坦面对物理学中的难题和反常,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把原来矛盾的事实

30、、现象在新的规律和观念下统一起来。科学发现始于问题,问题可以来自反常、奇怪的事实、现象,也可以来自观念、理论的矛盾冲突。波普尔推崇这样的科学发展模式:科学从问题才开始,人们提出假说来解决它,然后检验这个假说,如果检验成功,假说便获得了证实;如果后来被证伪,新的问题又会 产生,再提出更好的假说尝试解决它,然后再检验科学就是这样在问题假说检验证伪新问题的道路上向前进步。,统计推理和因果关系,报道1:红酒中的某种物质可以解决许多与老化有关的医疗问题。最初这是一个假说,要设计实验来验证它。研究人员随机地找出处于中年阶段的老鼠喂它们添加了这种物质的食物,发现这些老鼠比没有吃这种食物的更健康。报道2:胸部

31、丰满的女人比那些胸部扁平的女人更聪明。这是美国一位社会学家在对1200名美国妇女胸部大小及智商间联系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第三讲 批判性思维解决观点的片面性,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种一元思维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和政治渊源。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习惯遵从圣人之言,习惯了古人怎样说,写作文习惯了代圣人立言,喜欢以“经典”作为论据甚至论点的来源。却不去想,圣人说的话普遍适用吗?所谓的经典一定正确吗?,作文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变成了灌输,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命题人给出一个认为需要学生接受的价值导向,学生所要做的是运用

32、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论证它。所以,中国人的思维自然走向狭隘,中学生的思维必然变得片面。江苏高考阅卷组专家:写得好的“给材料议论文”,不满足于“解说”材料,不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来“例证”某一“含义”;而是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须知,“材料”只是“起跑器”,凭借“起跑器”发力之后,就得走自己的路,层层深入或变换视角,努力阐明自己认定的“道理”,决不“以例代证”。,【练习】勇敢是一种好的品行,我们应该做一个勇敢的人。争喝抢吃,没有廉耻,不懂是非,不顾死伤,不怕众人的强大,眼红得只看到吃喝,这是狗和猪的勇敢。做事图利,争夺财物,没有推让,行动果断大胆而振奋

33、,心肠凶猛、贪婪而暴戾,眼红得只看见财利,这是商人和盗贼的勇敢。不在乎死亡而行为暴虐,是小人的勇敢。合乎道义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权势,不顾自己的利益,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观点,虽然看重生命、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的勇敢。,孟子说,像一个人手握利剑,瞪大眼睛,高声吼道:“谁敢抵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是只能对付一人的小勇。而当国家面临强敌和霸权时,像周文王周武王敢于一怒而率众奋起抵抗,救民于水火之中,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就是大勇。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

34、远也。”,练习2,题目: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认为,“主题意图很明显,鼓励考生自立自强。励志的主题很好。”有老师在语文学习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所以立意比较单一。怎么用批判性思维来写这个题目?,先看关键词,“站起来”可以指人的肉身,人格、精神、灵魂,隐含着坚强、勇敢、不屈服、不妥协等内涵。“这个世界属于他”,意思是他拥有这个世界,再具体,表层的意思可以指视野更开阔,看到这个世界;拥有这个世界的 物质资源、精神资源,或者退一步讲,理论上拥有,随时可以占有或享用;获得人们的认可、尊敬、拥戴等等。,站着,只是生命的一种姿态。有时,我们得蹲下。有时,我们得弯下腰。有时,我们不得不趴在地上。有时,甚至应该跪下。,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用一种单一的并不存在的世界去欺骗学生,不能以此为标准去评价、衡量学生,应让学生学会思考、辨析、选择。,谢谢大家!欢迎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