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039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评价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下表),2,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级 别收 缩 压(mmHg)/舒 张 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 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

2、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注:、本表与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3,降压治疗目的,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肾并发症,病死率,寿命,高血压的药物治疗,4,理想的降压药,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不良反应少;不增加(甚至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高血压的药物治疗,5,常用(一线)降压药物分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3、),利尿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6,钙通道阻滞剂(CCB),1.机制: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发挥降低血压作用的。2.分类: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分别主要用于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治疗。3.不良反应:头痛、颜面潮红、胫前及足踝部水肿;血管扩张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如心率增快等;二氢吡啶类CCB 没有绝对禁忌症,但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7,钙通道阻滞剂,本品可用于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对重症、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也有效;我国以往完

4、成的较大样本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证实,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此类药物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患者;CCB在降压中不影响糖代谢、脂代谢,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将糖尿病作为CCB治疗的强适应症确立了CCB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8,CCB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重要临床试验,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中血管紧张素

5、(Ang)转化成血管紧张素(Ang)而发挥降压作用的2.常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 3.不良反应:低血压、皮疹,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味觉障碍。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0,ACEI单用降压作用明确,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限盐或加用利尿剂可增加ACEI的降压效应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ACEI已被公认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在JNC-7中,ACEI是唯一拥有全部6个强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

6、肌梗死后、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和预防卒中复发)的药物。在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中,应用ACEI还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病。,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1,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1.机制:通过阻断RASS中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发挥降压作用2.常见药物: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厄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等 3.不良反应: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3,尤其适用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

7、竭、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1)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2)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有关ARB治疗高血压者治疗的3个大规模临床试验(LIVE/VALUE及SCOPE试验)均表明,ARB具有降低血压以外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以上特点无疑增加了ARB作为降血压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14,利尿剂,1.机制:通过利钠排水、降低高血

8、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2.分类:1)噻嗪类(中效):氢氯噻嗪(双克)、吲达帕胺 2)襻利尿剂(强效):呋噻米(速尿)、布美他尼 3)保钾利尿剂(低效):螺内酯、阿米洛利 3.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可影响尿酸、血糖及血脂代谢。,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5,利尿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25毫克)对代谢影响很小,与其他降压药(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显著增加后者的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独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近年来,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础地位已得到公认,并作为一线基础用药

9、列入高血压治疗指南,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6,利尿剂,JNC-7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均推荐利尿药作为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JNC-7特别强调了噻嗪类利尿药的治疗地位:应作为多数患者的初始用药;当超过正常血压20/10 mmHg时应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通常一种应为噻嗪类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适用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冠心病高危因素和糖尿病。PATS研究证实吲达帕胺治疗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再发危险。,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7,受体阻滞剂,1.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2.分类:非选择性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心得安)选择性1受体

10、阻断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兼具阻断作用的受体阻断剂: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3.不良反应:主要有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高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为禁忌症;慢性阻塞型肺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18,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对年轻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1受体有较高选择性,因阻断2受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既可降低血压,也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常用降压药临床应

11、用及评价,19,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的地位,JNC7规定: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高冠状动脉疾病危险或者糖尿病是使用受体阻滞剂的强适应证。2007年欧洲高血压联盟和欧洲心脏病联盟(ESH/ESC)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降压获益主要源于降压效应,受体阻滞剂仍是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STOP-H、MAPHY、UKPDS、CAPP、STOP-2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受体阻滞剂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权威高血压指南的观点,20,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的地位,受体阻滞剂仍然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压药物之一;目前使用受体阻滞剂进行治

12、疗的患者,如血压稳定控制,应当继续使用,不宜换药。受体阻滞剂对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当首选:快速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患者;禁忌使用或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在临床用药中,注意尽量选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对1受体选择性较高、或兼有受体阻断作用的受体阻滞剂,以减少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对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大剂量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的单独联用,以减少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可能性。,常用降压药临床应用及评价,-中国专家的共识与推荐,21,常用降压药的适应症,2

13、2,肾素抑制剂:阿利克林(aliskiren)醛固酮受体阻滞药:依普利酮(eplerenone)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pinacidil)、克罗卡林(cro-makalim)、尼可地尔(nicorandil)除上述药物外,还有咪唑啉受体激动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神经肽Y抑制剂。,抗高血压新药的研究进展,23,展望,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各有利弊,联合用药仍是治疗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方面,如何选择合适降压药,需依赖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合并症而定,力争使患者在治疗上最大程度地获益。抗高血压药发展较快,随着对高血压发病和血压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人类仍在积极寻找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无疑将会寻找到更多新的血压作用靶点。而新作用靶点的发现,可导致一大类或几大类降压新药的问世。今后研发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平稳降血压、改善靶器官损伤、患者容易耐受、而且有较好效应/价格比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2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