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325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现状、思路和措施云南省家畜改良站 袁跃云 刘洪文1云南省养羊产业现状1.1养羊业生产持续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云南养羊业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根据省内外市场的需求,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草食畜禽,尤其是“九五”期间,我省建设了35个牛羊基地县和4个秸秆养羊示范县以及一批种草养畜示范区、科学养羊综示区和种羊场等项目。近年来又建设了一批优势肉羊基地县和奶山羊奶源基地县,使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2、农民增收。2004年全省羊肉产量达到8.95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4.17倍。羊存栏达到853.16万只,其中山羊159.61万只,绵羊93.55万只。羊存栏数比1949年增长3.16倍,比1978年增长了20.5;羊出栏数比1978年增长了7.6倍;出栏率由1978年的8.58提高到63.3,提高了54.72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肉羊的优势有了初步体现,被农业部列入优势肉羊产业带,极大地推动了云南养羊业的发展。云南省养羊业生产发展情况单位:万只、万吨年份羊存栏其中羊出栏出栏率羊肉产量山羊绵羊2004年853.16759.6193.55512.4863.308.952000年892

3、.92770.83122.09330.3139.495.81995年718.67597.79120.87151.6522.762.61990年722.38568.65153.7379.5010.901.21980年746.77561.28185.4952.707.500.61978年707.75528.54179.2159.608.580.591949年205.20146.5058.701.2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云南是个边疆山区省份,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省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平均气温15以上,无霜期200300天,多数地区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日辐射量大。

4、独具特色的立体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牧草和肉羊的生存繁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批具有不同生产性能、较强适应性、其肉质有独特风味的地方品种。据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我省有山羊品22个,绵羊15个。同时,经我省畜牧科技人员几十年的选育、培育,已成功培育出云南4860半细毛羊新品种。丰富的羊品种资源为养羊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重要的遗传资源,从1986年以来我省对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石林圭山山羊、凤庆无角黑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开展了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并已初见成效,我省一些濒危的品种得到保护,种群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一些种质退化的

5、品种经过选育后性能逐步得到提高。1.3云南山羊区域分布明显云南省养羊生产分布较广,在全省16个市(州)市都有养羊业,目前山羊存栏占绵、山羊存栏总数的89%,绵羊仅占11%,云南山羊主要分布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910612,立体分布于8004000米地带,以云岭黑山羊为主。主要分布在曲靖市(109.42万只)、楚雄州(107.6万只)、大理州(98.75万只)、昆明市(89.61万只)、丽江市(71.96万只)、临沧市(41.93万只),以上六州市山羊数占全省总数的68%,为我省山羊生产的集中产区,饲养方式以放养为主。萨能奶山羊及其杂交后代主要分布在石林、陆良县圭山山脉一带,存栏15

6、万只左右。1.4羊良种繁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我省坚持地方特色品种选育与引进良种相结合的方针,“八五”和“九五”期间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牛羊品种改良及基础设施建设,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建立了种羊纯繁场。从法国引进了两套冷冻精液细管分装设备,开始生产波尔山羊冻精,同时在省内建立了4个冻改中转站和1058个冻改点,初步形成了以云南省种羊场和龙陵县黄山羊核心种羊场、楚雄市毛菇山种羊场、巍山县种羊场、石林梦达尔农林牧有限公司种羊场、云南省肉牛牧草研究中心种羊场、曲靖市朗目山种羊场、宁蒗县黑头山羊种羊场等20个州县种羊场、两个省级冻精站为依托,地州冻精中转站为枢纽,县、乡、村冻改站点为网

7、络的羊改良和技术推广体系和优质肉羊生产的配套体系。系统开展了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圭山山羊、宁蒗黑头山羊等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扩繁工作,加强地方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的杂交改良工作,羊的良种覆盖率和良种的供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我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养羊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5流通和加工体系逐步完善,外销逐年增加长期以来,云岭黑山羊由于其优良饲养环境和独特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外良好的声誉和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00多万只云岭黑山羊和70多吨羊肉销售到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福建等省区并转口到港澳地区及周边国家,在秋冬季节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8、我省大理、丽江、楚雄、文山等地长年有外省客商设点收购黑山羊并源源不断运销到省外。为促进养羊发展,我省各地建立了一大批活畜交易市场,特别是各牛羊基地县都建立2个以上的活畜交易市场。在牛羊集中产区的保山、临沧、大理、楚雄、思茅、文山、曲靖、昆明、昭通等市、县建了牛羊屠宰加工厂,发展了一批活畜运销专业户。如石林梦达尔农林牧有限公司制定了发展奶山羊种羊生产、羊奶加工和肉羊屠宰的发展规划,目前种羊场已经初具规模,正在扩大莎能奶山羊种羊生产和杂交改良推广,加快原料基地建设的步伐。永胜县永北镇活畜市场每个街天上市羊只达500多只,全年上市5万多只,年外销活羊2万余只,搞活了流通,开拓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9、1.6总结出符合云南实际的配套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符合云南实际的“三推、两改、四配套”综合技术。1.6.1“三推”推广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专业户,以提高规模效益;推广山羊短期育肥,对待售羊只充分利用夏秋牧草丰盛时期,延长放牧时间,出栏前4050天进行短期优饲,每羊每天加喂精料100200克和适量青干草,羊只膘肥体壮时出栏,提高个体产肉量和羊肉品质;推广适时出栏,当年羔羊当年出栏,改变出售长寿羊的习惯,以提高出栏率,增加母畜比例,优化调整羊群结构,减轻冬春饲草压力。1.6.2“两改”改变饲养方式。改普通羊舍为楼式羊舍,在羊舍内增设水槽和补草架或饲槽,改混群放牧为分群放牧,改山羊

10、只放牧不补饲为放牧加补饲;改变繁殖方式。改山羊初配年龄过早为一岁左右配种,长年乱交乱配为春秋两季配种,集中产羔。1.6.3“四配套”1.6.3.1山羊生产和良种繁育体系配套建立健全种羊场(站)、种羊饲养专业户、养羊户相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通过开展良种选育,为养羊户提供合格种羊,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开展杂交改良。同时定期更换种羊,避免出现近亲繁殖。1.6.3.2山羊生产和饲草饲料配套一是合理利用天然牧草和灌木林枝叶,提倡分区轮牧;二是搞好农副产品的贮存、加工、利用;三是大力推广粮草轮作,套种、间种饲料作物,推广夏秋季节晒制、贮存青干草,制作青贮料;四是积极种植人工割草地,保证冬春季节每只羊贮备

11、青干草100公斤,或青贮料400公斤,改变饲料不足,山羊“秋肥,冬瘦,春死”状况。1.6.3.3商品生产和羔羊培育配套大力推广羔羊妊娠期和生后的培育,提倡吃足初乳,吃好常乳,羔羊出生后15日龄开始补给优质青干草或青饲草,20天补给拌湿的易消化精饲料,90日龄后补给充足的优质青干草和适量精料,精料中可消化蛋白质不低于18,可提前断奶,以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水平。1.6.3.4山羊饲养和疫病防治配套按“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加强药浴、驱虫和防疫注射工作,每年药浴不少于一次,驱虫不少于两次,按免疫程序开展免疫注射,确保山羊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存在问题我省养羊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薄弱

12、环节,主要表现在:2.1良种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虽然我省建设了一批种羊场,但普遍规模比较小,仍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养羊户自留种羊,用小公羊配种,近亲繁殖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导致品种退化,个体偏小,繁殖性能降低,难以适应现代养羊生产的需要。2.2草料供给不平衡我省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冬春干季达5个月之久,这一时期正是母羊妊娠期或哺乳期,由于草料缺乏,导致山羊繁殖或成活率低,羔羊生长发育受阻。2.3饲养分散,规模化程度和科学养羊水平低我省养羊业主要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商品,难以推广新技术;山羊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饲养管理粗放,对养羊基本没有投入,补饲、短期集约育肥、适时出栏、驱虫

13、等意识较差,导致羊只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偏低。2.4产业化程度低,流通不畅我省养羊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屠宰加工刚刚开始起步,绝大多数县市没有肉羊屠宰加工设施。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加工业不发达,制约了养羊生产的发展。已有的龙头企业实力弱、规模小、经营层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山羊生产、经营、屠宰加工销售体系尚未建成,影响养羊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加快云南优势肉羊产业带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3.1思路我省山羊占羊存栏总数的89%,云岭黑山羊耐粗饲,适应力和抗病力强,在终年放牧,饲养管理极其粗放的条件下,仍具有繁殖力强,屠宰率高,肉质好,板皮的质较优良的经济性状,早期肥育的性能亦较好等特点,是养羊业

14、发展的主攻方向。我省养羊业发展应以云岭黑山羊为主,兼顾其他地方优良品种,实行优良品种区域化布局,按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推行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屠宰加工,围绕龙头企业布局原料基地,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加强配套技术推广,稳步发展数量,提高养羊业质量和效益,加快肉羊和奶山羊产业发展。3.2对策措施3.2.1加强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种羊生产,进一步完善我省羊繁育体系建设,运用纯繁和胚胎移植相结合等措施,加强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莎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的本品种选育,提高种群质量,提高供种能力。在山羊集中产区建立一批多种经

15、营方式的羊改良配种网点,同时结合优势肉羊基地和牛冻改站点建设,配备山羊人工授精器械,本交、常温人工授精和冻精改良相结合,加大羊人工受精改良推广力度,加速山羊改良的步伐。3.2.2加强优势肉羊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农业部和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顺应养羊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完善优势肉羊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和扶持措施,增加投入,围绕龙头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使生产基地的布局要与加工业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衔接。标准化养羊生产基地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从厩舍设计、品种及品种组合、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使用合格饲料、防疫程序、规范的饲养管理入手,进行规范化生产,通过标准化养羊

16、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我省养羊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加工要求。3.2.3加强地方优良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要针对地方畜禽品种的资源价值和濒危程度,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制定保护计划,采取建设地方畜禽品种保种场、组建保种核心群,继续对我省地方品种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马关无角山羊等特色资源继续给予扶持,实现重点保护,合理开发,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为地方特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创造有利条件。3.2.4推行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要根据云南省养羊生产发展的现状,围绕龙头企业,根据山羊的分布情况以及经

17、济用途和市场需求,制定和完善全省畜禽品种区域布局规划,滇中、滇西大部分州市以发展黑山羊生产为主;滇西南的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以发展龙陵黄山羊为主;圭山山脉一带的师宗、陆良、石林、弥勒、开远等县和鹤庆、剑川等县以发展奶山羊生产为主。推行区域化布局,按标准化、无公害、要求组织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努力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加工型产品,逐步提高生产水平和饲养效益。3.2.5加强种畜禽管理,对种羊推广实行良种补贴要进一步加强种畜禽管理,严格实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确保种畜禽场按许可证规定的品种、代别、使用年限和核定的饲养规模进行生产,杜绝无证生产、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种畜禽,确保种畜

18、质量。要制定和完善种畜禽审定标准和相应的配套法规,继续开展种畜禽场定级审批工作,合理布局种畜场,搞好分级管理。要工作调研,制定政策,对种羊推广采取补贴措施,促进优良种羊推广。3.2.6加强配套技术推广在现有“三推、两改、四配套”综合技术基础上,依托有关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以及现有的技术服务设施,以人工受精技术、羔羊和母羊饲养技术、育成羊培育和强度育肥技术,人工草地种植、青贮饲料制作技术、使用青贮饲料、优质青绿饲料与配合饲料养羊技术、人工草地放牧结合补饲或半放牧半舍饲技术、肉羊舍饲技术、高效肉羊浓缩饲料、添加剂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为重点,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和提高配套技术水平,加强对养羊农户的培训工作,加大配套技术推广普及力度,改变以天然草山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提高科学养羊水平。3.2.7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对养羊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使之尽快做大、做强。同时要引导和帮助产业化经营组织组建行业协会,使其成为协调行业内部经营行为、加强行业内联合与合作、搞好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的农村新型组织,逐步建立合同或订单关系,实现产销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