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377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一)发展成效1(二)主要经验4(三)存在问题7二、发展思路、原则及目标10(一)发展思路10(二)发展原则11(三)发展目标12三、重点与布局14(一)乳产业14(二)肉产业14(三)绒产业16(四)粮油产业16(五)马铃薯产业17(六)草产业18(七)沙产业19四、 重点规划项目20(一)乳产业21(二)肉产业22(三)绒产业25(四)粮油产业26(五)马铃薯产业30(六)草产业31(七)沙产业32五、投融资方案35(一)资金需求35(二)融资渠道36(三)还款能力分析37六、效益评价38(一)经济效益评价38(二)社会效益评价39(三)生态效益评价4

2、1(四)风险分析43七、对策建议44(一)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促进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顺利实施44(二)加快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优质、安全、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45(三)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46(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46(五)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健康推进47(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后劲47(七)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重点项目的服务水平48附表附图附件一、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一)发展成效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形成了一批驰名品牌,带动了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2003年全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畜、林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74.5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近1倍。实现增加值196.6亿元,比2000年增加1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比2000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平稳增长。200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05.4万吨,比2000年增加264.5万吨。主要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年产牛奶497.9万吨,比2000年增加418.1万吨,翻了两番多。肉类总产量达到201.

4、9万吨,比2000年增加58.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81.4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4.8万吨;羊肉产量60.4万吨,比2000年增加28.6万吨;牛肉产量28.7万吨,比2000年增加6.9万吨。羊绒产量达到5956吨,比2000年增加2141吨。饲草生产势头良好,2003年人工种草1665万亩,优质牧草产量达434万吨。3、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依托资源优势,内蒙古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乳、肉、绒、粮油、马铃薯、饲料饲草、沙产业等主导及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了符合内蒙古资源特点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的奶牛养殖带发展迅速,2004年上述地区的牛奶

5、产量达到353.63万吨,占全区牛奶总产量的71%。通辽、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赤峰的肉牛、肉羊养殖带初具规模,牛肉产量达到22.47万吨,占全区的78.3%;羊肉产量27.3万吨,占全区的45.2%。鄂尔多斯、赤峰、锡林郭勒、阿拉善、巴彦淖尔的绒山羊养殖带优势明显,羊绒产量达到4168吨,占全区的70%。赤峰的鸡、鸭养殖带已经形成,禽蛋产量达到21.6万吨,占全区的55.8%。河套土默川平原、西辽河平原的粮食、饲草种植带发展势头良好,粮食总产量达到900.92万吨,占全区的59.8%;油料总产量60.32万吨,占全区的58.17%。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带优势突出,鲜薯总产量达393万吨,占全区的

6、41.4%。4、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现有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37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34家,亿元以上企业74家;规模以上流通企业295家,其中交易额1亿元以上企业31家。21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主营农畜产品加工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区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58家,销售收入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3/4,带动近百万农牧户。2004年加工龙头企业收购农畜产品原料价值196.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32.6亿元,实现利润49.6亿元。在原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不断增强实力的同时,一批新的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实

7、施,成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新生力量。瑞士雀巢、河北梅花味精、安徽丰源、新疆屯河、海南椰风、上海佳格、香港嘉利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引进,为推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5、品牌效益日益明显全区共有310种农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居全国第二位,绿色食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达10%左右。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等11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使内蒙古成为拥有驰名商标最多的少数民族省区,大大提高了内蒙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了内蒙古的影响。2004年内蒙古牛奶产量达498万吨,按全国城镇人口人均消费牛奶18.6公斤计算,消费者可达2.6亿人左右;小肥羊集团年营业额43.3亿元,按人

8、均消费一次40元计算,可涉及消费者1亿人次;羊绒衫年产量超过1000万件,加上其他羊绒制品,近年来至少有上亿人次使用过内蒙古的羊绒制品。6、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对增加城乡就业岗位和农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03年约有158.6万农牧户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占农牧民总户数的45.1%;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6元,其中来自农牧业产业化的收入占30%以上。2003年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3434元、3169元,处于全区最高水平,主要得益于乳业等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蒙牛乳业集团近年来在内蒙古扶持和发

9、展养牛户约20万户,增加奶牛近30万头,日收奶量3000多吨;直接招收员工近万人,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达数十万个,产业链条辐射百万农牧民,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二)主要经验1、发挥资源优势,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位于北纬3753之间,是全国最佳的奶牛、绒山羊养殖带,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种植带,农畜产品资源多样性特征明显,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全区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居全国第一位,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平原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蒙古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目

10、前全区马铃薯、向日葵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玉米产量居第五位;莜麦、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品质优良,是全国小杂粮三大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畜种资源丰富多样,乌珠穆沁肥尾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在质量、规模等各方面都具备了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条件。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十位。内蒙古充分发挥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使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走进了全国前列。乳产业、绒产业在全国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1、,2004年牛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羊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鲜奶加工能力和羊绒加工能力都居全国第一位。 2、扩大对外开放,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增添了活力内蒙古把扩大开放、大范围配置资源作为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着力点,引进了一批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领域。2003年摩根斯坦利、鼎辉投资、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为蒙牛乳业注入资金2亿多元,开创了海外风险投资进入中国乳业的先河。世界乳业首强雀巢集团进驻呼伦贝尔,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安徽丰原、河北梅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也先后落户内蒙古。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拓宽了产业化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

12、且创新了农牧业经营理念,增强了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后劲与活力。3、培育和壮大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内蒙古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流通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农牧业产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鄂尔多斯、伊利、草原兴发等重点龙头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由自然人出资发起设立的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2002年被评为中国成长最快的百家企业之首,2003年在全国乳品行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极大的推进了内蒙古乳业的产业化进程。4、加大投入力度,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增强

13、了发展后劲内蒙古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2003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13.9%,比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一是加强项目库建设。各盟市都把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作为培育农牧业产业化新的增长点来抓,围绕主导产业筛选重点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二是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2003年自治区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农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其它支农资金也重点向农牧业产业化倾斜。三是加强资金管理。自治区专门制定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14、,各盟市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力度,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提高了资金到位率和投资效益。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程度一是组建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全区每个乡镇苏木都建立了兽医站,配备了专业兽医,实现了动物防疫村村有人管,畜畜有人防。二是加强了动物免疫工作。按照“五个强制”(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扑杀、强制封锁、强制消毒)、“两个强化”(强化疫情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了防疫措施,全区动物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了100%。三是加强了动物免疫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已建成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各盟市和74个旗县区的动物防疫与冷链体系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大大提高了全区动

15、物防疫检测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四是加强了农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通过采用国际标准,重点推广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标准,大力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同时,进一步整合已有的检测检验资源,加强了农畜产品和投入品的质量检验检测质量体系建设,逐步实行了农畜产品市场准入。五是加强了农牧业科技服务。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推广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3%,家畜良改率达到88.9%。六是提高了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均建立了奶牛风险基金,促进了乳产业的发展。6、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

16、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意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税收、信贷、招商引资、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盟市、旗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相继制定了扶持农牧业产业化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政策,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党政领导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对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存在问题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17、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科技水平和加工增值率低内蒙古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目前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比仅为0.6:1,与全国平均1:1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发达国家3:1的水平更是相差甚远。如果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到666亿元,比实际水平高75%。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看,乳制品主要以超高温灭菌奶、奶粉、酸奶、冰淇淋为主,产品细分程度低,花色品种少,深加工产品更少。肉类加工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传统的简单初加

18、工上,精深加工水平低,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尚未形成品牌优势。粮油产业大多以原粮、油料等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力弱、附加值低。以玉米产业为例,目前内蒙古玉米的加工转化率仅为17.2%,而吉林省已达到36.7%;内蒙古加工转化品种还不到10种,而全国有200多种,发达国家已达到2000多种。种植的牧草大多处于自产自用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加工转化和商品率不高。沙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工转化严重滞后。2、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低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结构大群体、小规模的特征十分明显,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等综合竞争力仍然较低,

19、难以对一体化生产形成持久而强有力的支持,辐射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03年居于世界食品加工业首位的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年销售收入达729亿美元,我国最大的龙头企业河南双汇集团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内蒙古销售收入最高的伊利集团只有63亿元。3、基地建设滞后,专业化水平低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奶牛品种落后,饲养管理粗放,平均单产水平仅为3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吨,仅为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难以适应乳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肉源基地建设滞后,畜种改良慢,出栏率和商品率较低,2003年肉羊平均胴

20、体重15.7公斤,而世界平均为20公斤,澳大利亚为21公斤,美国为29公斤;肉牛平均胴体重160公斤,而世界平均为212公斤,美国为327公斤,加拿大为334公斤。绒山羊养殖基地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舍饲圈养的要求,使加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与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4、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内部结构松散,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之间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除乳、肉等产业外,其它产业基本处于农牧户自发生产阶段,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之间仍然是最初级的买卖关系,原料生产的规模、质量很难满足加工需求,导致一方面农

21、畜产品加工不足,加工转化水平低,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这说明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自发生产阶段,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5、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水平低围绕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滞后,科技、信息、金融、购销、储运等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服务功能差,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全区参加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牧户只占总户数的3%,低于全国平均4%的水平,也远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80%的水平。农村牧区合作组织薄弱、广大农牧户分散经营、农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既制约了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也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6、发展不均衡一是地

22、区不均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龙头企业集中,且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要相对高一些;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地区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也相对滞后。二是结构不均衡。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明显落后于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在全区11个驰名品牌中,农产品加工业只占3个。二、发展思路、原则及目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牧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要立足于内蒙古农牧业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把握规律,理清思路,加快发展。(一)发展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

23、律,按照现代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以资源为依托,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乳、肉、绒、粮油、马铃薯、草、沙等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带,打造绿色品牌,提高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使内蒙古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发展原则1、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资源和环境,做到农牧业产业化与生态建设相协调,龙头企业发展与基地建设相协调,农牧业

24、产业化与工业化相协调,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优势地区与落后地区发展相协调,农业产业化与畜牧业产业化相协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步推进。2、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瞄准市场现实与潜在的需求,立足国内外消费群体多层次、优质化、多样化的实际,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3、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原则充分发挥内蒙古资源多样性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调整和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具有地区特色和相当规模的优势产业。4、坚持项目带动,实现重点突破的原则在资源优势明显的

25、地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技术水平领先的产品上进行重点布局和建设,促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局的带动作用。5、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则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牧民素质,加快数量农牧业向质量农牧业的转变,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在较高水平上的跨越式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30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5%左右;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达到10家,超过100亿元的达到4家;农畜产品加工业驰名商标

26、达到15个以上;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收入达到20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1、乳产业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450万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吨,牛奶产量达到1500万吨,人均占有牛奶620公斤。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700万吨,区内牛奶加工率达到98%。奶制品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占农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30%左右。2、肉产业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00万吨,综合加工率达85%。其中,羊肉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加工率达到77.5%;牛肉总产量达到40万吨,加工率达到87.5%。肉制品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农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15%。3、绒产业2010年山羊存

27、栏达到1800万只,其中良种山羊比重提高到67%,个体平均产绒量达到450克,绒产量达到8055吨。羊绒制品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占农畜产品销售收入的12.5%,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0%和70%以上。4、粮油产业2010年种植面积达7055万亩,总产量达2000万吨,粮食油料综合加工转化率达70%80%。粮油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占农畜产品销售收入的7.5%。5、马铃薯产业2010年原料薯产量达312万吨,单产达到1200公斤;原料薯生产基地基本满足区内龙头企业对加工专用薯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优质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实现每四年更换一次脱毒种薯的目标,优质种薯在全国种

28、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马铃薯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率达到25%,销售收入达30亿元,占农畜产品销售收入的1.5%。6、草产业2010年天然草原植被基本恢复,植被盖度提高2030个百分点,产草量提高20%40%,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年人工种草面积达5000万亩,年产优质青干草1034万吨;牧草种子基地达100万亩,年产牧草种子3万吨。7、沙产业2010年特种种植原料基地种植面积达到4840万亩,提供加工原料产量达到66万吨。三、重点与布局(一) 乳产业乳产业是内蒙古发展最快的农牧业产业化领域之一。2003年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

29、增加值的25%;乳品加工企业达到110家,其中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的加工能力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鲜奶年处理能力达350万吨,其中液态奶居全国首位。1、发展重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乳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以调整产品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为重点,大力增强内蒙古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奶牛种群扩张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奶牛饲养管理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乳制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即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奶源基地建设工程和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工程。着力完善四大体系,即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新技术推广示范体系。2、发展布局围绕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土默

30、川平原区、河套平原农业区、锡林郭勒和乌兰察布农牧交错区、科尔沁草原和西辽河平原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岭西区等五大区域,形成乳业产业集群。(二)肉产业肉产业是内蒙古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大潜力的农牧业产业化领域。2003年规模以上肉类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5.3亿元,占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12%;加工能力达到108万吨,实际加工肉类产品38.5万吨;现有以加工牛羊肉为主的肉类加工企业794家,形成了以草原兴发、科尔沁牛业、塞飞亚、乌珠穆沁羊业、金锣、双汇、得利斯等重点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1、发展重点以肉羊、肉牛产业为重点,确立内蒙古肉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抓好种源基地建设,提升

31、种畜质量,增加商品畜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畜的出栏率、单产能力和肉类产品的质量。引入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创草原绿色品牌,建设一批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大力提高肉类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确保牛羊肉加工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发展布局(1)羊肉产业围绕草原兴发、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锡林郭勒乌珠穆沁羊业(集团)有限公司、草原伊盛肉业有限责任公司、草原沁绿肉羊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蒙港肉联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东北肉羊带、锡林郭勒草原和赤峰北部肉羊带、沿黄河两岸肉羊生产带。(2)牛肉产业重点发展以科尔沁牛业公司、远大肉牛公司、红武集团为龙头,以通辽和赤峰农区、草原区、半农半牧区相结合的科尔沁肉牛生产区;

32、以伊盛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锡林郭勒草原为基础的中部草原肉牛生产区;以及城郊育肥肉牛生产区。(三) 绒产业绒产业是内蒙古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2003年规模以上绒产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占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11%;共有羊绒加工企业240多家,其中鄂尔多斯集团和鹿王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羊绒设计加工能力已达2.3万吨,实际加工原绒1.1万吨。1、发展重点加快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变革,稳定数量,增加单产,提高基地生产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羊绒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瞄准国际市场进行品牌经营,引入国际品牌设计理念,发展境外加工厂、销售企业和专卖店,确立内蒙古羊绒

33、产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2、发展布局围绕鄂尔多斯、鹿王、维信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两大养殖区和两大加工区。两大养殖区:以鄂尔多斯西北部、巴彦淖尔北部和阿拉善等盟市为依托的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养殖区;以锡林郭勒盟东、西乌周边地区,兴安盟南部和赤峰北部等区域为依托的中东部典型草原和丘陵山区养殖区。两大加工区:以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为主的西部加工区;以赤峰、通辽为主的东部加工区。(四)粮油产业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粮油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全区现有粮油加工企业700多家(不包括以粮油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企业),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工业增加值8亿元。1、发展重点以提高粮食综

34、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玉米、小麦、大豆、油料、杂粮豆、水稻等作物为重点,适应粮油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和养殖业需求,建设一批优质粮油产业基地,以加工转化和过腹转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一批加工、流通企业和优势粮油基地,促进粮油产业升级。2、发展布局玉米以华蒙金河、托县华玉淀粉厂、通辽市梅花味精厂、丰源集团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河套平原玉米制种及饲用玉米种植区、土默川平原、阴山丘陵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种植区、以通辽、赤峰为中心的加工专用和饲用玉米种植区。小麦以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公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河套、土默川平原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优势区。大豆以扎兰屯淳江油脂有限责

35、任公司、科右前旗恒利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等盟市的10个旗县市和海拉尔、大兴安岭两个农管局的4个农场。油料以包头呱呱叫实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沿黄河向日葵优势区、西辽河流域向日葵和蓖麻优势区、大兴安岭岭西双低油菜优势区。杂粮豆重点发展阴山、燕山丘陵山旱地区。水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松嫩平原和西辽河流域。(五)马铃薯产业马铃薯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之一。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795.8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0%以上,鲜薯总产量865.3万吨(折粮173.1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12%,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36、位。加工马铃薯35万吨,占当年鲜薯总产量的4%;加工企业销售收入5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达46家。1、发展重点坚持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食用鲜薯协调发展,以精深加工和推广优质专用品种为突破,在巩固和稳定现有中小型企业和已有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加工、流通企业,带动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鲜薯基地建设,形成竞争力较强的马铃薯产业集群,使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种薯、优质加工专用薯、优质食用鲜薯生产、加工基地和马铃薯产品出口基地。2、发展布局以内蒙古奈伦公司、内蒙古富广食品公司、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海德食品公司、呼和浩特华欧淀粉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阴山南北

37、麓马铃薯优势区和大兴安岭岭东南马铃薯优势区。(六)草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内蒙古人工种草发展速度较快,牧草种植带初步形成。2003年草原建设总规模8095.7万亩,人工种草保有面积3141万亩,为发展饲草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龙头企业不断发展,主要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9万吨,加工草产品4.2万吨。1、发展重点以草原资源和牧草基地为依托,实施扶优扶强扶大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草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饲草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创造绿色草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2、发展布局以赤峰草原万旗畜牧饲料公司、临河区云海秋林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二带一

38、区”。“二带”为天然草产品产业带和人工草产品及青贮饲料产业带;“一区”为牧草种子生产加工核心区。天然草产品产业带包括33个牧业旗县,要加强草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天然草原牧草产量和品质,建立商品草生产带。人工草产品带主要分布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部分牧区,要扩大人工种草比例,尤其豆科牧草的种植面积,推广粮草轮作。牧草种子生产核心区主要包括3个,一是科尔沁豆科牧草种子生产加工核心区,主要包括敖汉、科右前、宁城、库伦、克什克腾等旗县;二是黄河流域豆科牧草种子生产加工核心区,主要包括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准格尔、杭锦、鄂托克、磴口、乌拉特前等旗县;三是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加工核心区,主要包括鄂温

39、克、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右、阿尔山、多伦、四子王等旗县市。(七)沙产业内蒙古沙地面积分布广,蕴藏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发展沙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沙产业开发龙头企业。2003年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沙产业加工企业达到31个,实现增加值5600万元。1、发展重点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沙棘、沙柳、山杏等沙产品的深加工和基地建设力度,培育新龙头,开发新产品,发展麻黄、甘草、苁蓉等药材的精深加工,开发功能性、保健型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其尽快成长为内蒙古的新兴产业。2、发展布局甘草以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生物高科有限公司、包头瑞仁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

40、发展鄂尔多斯、阿拉善等优势产区。麻黄以通辽制药有限公司、赤峰市天山制药有限公司和鄂尔多斯金驼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鄂尔多斯、通辽、赤峰等优势产区。山杏以宁城老窖集团宁城露露饮料公司、赤峰市敖汉旗赤波饮料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赤峰、兴安、通辽等优势产区。苁蓉以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公司、阿右旗苁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阿拉善、巴彦淖尔等优势产区。沙棘以宇航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赤峰市敖汉旗赤波饮料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鄂尔多斯、赤峰等优势产区。苦豆子以临河市启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临河市苦参碱厂和内蒙古永业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优势产区。锁阳以阿拉善盟阿右旗苁阳

41、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阿拉善优势产区。沙柳以东达蒙古王纸业公司、鄂尔多斯市宏业人造板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鄂尔多斯等优势产区。四、 重点规划项目针对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规划和建设重点项目,对于扩大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有计划地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重点项目选择依据如下:1、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2、规模较大,投资规模一般在1亿元以上。3、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4、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5、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按照以上标准,共选

42、择了178个重点项目,其中乳产业35个,肉产业47个,绒产业8个,粮油产业24个,马铃薯产业8个,草产业15个,沙产业41个。在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18个有一定前期工作基础、代表性强的项目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一) 乳产业我国目前人均消费牛奶仅为13公斤,处于较低水平(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为100公斤,欧洲达300公斤,印度、日本和韩国也分别达到80公斤、60公斤和40公斤)。专家预计,今后国内奶业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2010年奶类市场需求达1550万吨,2015年达2000万吨,2030年达7000万吨,发展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1、额尔古纳市雀巢乳业公司奶牛基地建设项目(1)项目建设

43、地点: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黑山头、恩和、根河和室韦。(2)项目方案及规模:建立奶牛基地8个,包括35个奶牛养殖小区,2000个奶牛标准养殖户,每户饲养奶牛20头。每个养殖小区设一个收奶站和一个服务站。本项目第一年购入良种奶牛4000头。达到设计规模后,年存栏奶牛12.12万头,其中产奶基础母牛5.9万头,年产鲜奶25万吨,销售20万吨,产奶牛平均单产达4.2吨;年出售牛5.54万头,其中犊牛2.59万头,育成母牛2.02万头,淘汰母牛0.93万头。(3)投资与经济效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5.89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82亿元,年利税1.89亿元,年利润总额1.4

44、2亿元,投资利税率为32%,投资利润率为24.1%。2、蒙牛乳业年产9万吨液态奶生产线项目(1)建设地点: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2)项目方案及规模:一期工程占地2万平方米(建设面积),厂房采用国际标准厂房。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液态奶9万吨的规模。(3)投资与经济效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3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6亿元,年利税0.72亿元,年利润总额0.36亿元,投资利税率为21.8%,投资利润率为10.9%。(二)肉产业我国肉类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牛羊肉、禽肉比重将快速上升,猪肉比重将会继续下降。从羊肉产业看,2003年我国羊肉产量为316.7万吨,

45、占肉类总产量的4.8%,人均羊肉占有量为2.8公斤,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人们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羊肉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自从英国相继发生“疯牛病”和“口蹄疫”以后,欧洲各地对畜群实行了严格检疫和大规模宰杀,导致羊肉产量下降了10%左右,自给率由81%降到76%,这为内蒙古优质羊肉制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从牛肉产业看,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偏低,肉类产品的结构还很不合理,节粮型的牛肉所占比例仅为8.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人均牛肉占有量为5公斤,低于世界人均水平10公斤,国内牛肉消费具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预测今后十年,世界牛肉消费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46、国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由于欧洲疯牛病的蔓延和全球气候异常引起有些国家养牛成本上升,不少国家的牛肉定单纷纷转向中国。香港每年进口牛肉约20万吨,其中大陆供应比重占2030%。俄罗斯进口牛肉由1994年的37万吨到现在的63万吨,中俄牛肉贸易逐年增加。日本是亚洲第一大牛肉进口国,每年进口70万吨。中东牛肉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1、锡林郭勒肉食品有限公司肉羊产业化建设项目(1)建设地点:锡林浩特市。(2)项目方案及规模:建立肉羊繁育基地,布局在阿尔善宝力格镇、伊利勒特苏木、朝克乌拉苏木、达布希勒特苏木、白音宝力格苏木、毛登牧场、东乌旗联网牧户草场,饲养规模40万只。建立育肥基地,年育肥肉羊20万只。

47、建立高产优质草、料基地,规模化种植4.4万亩。引进高科技饲草料加工设备和技术,建立饲料加工调制示范厂一座,年加工生产配合饲料3万吨。年屠宰牛3万头,羊70万头。年加工各种牛肉4320吨,羊肉9800吨,副产品牛下水3万付,羊下水70万付,牛皮3万张,羊皮70万张。(3)投资与经济效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4.2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25亿元,年利税1.52亿元,年利润总额1.02亿元,投资利税率为36.2%,投资利润率为24.3%。2、巴林右旗富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万只育肥羊项目(1)建设地点:赤峰市巴林右旗。(2)项目方案及规模:发展肉羊养殖户5000户,完善“沙尔塔拉生态草原畜牧业科技产

48、业化园区”建设,年育肥出栏肉羊100万只,建设标准化棚圈45万平方米,建青贮窖27万立方米,建贮草棚18万平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5000套。(3)投资与经济效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55亿元,年利税0.8亿元,年利润总额0.54亿元,投资利税率为40.2%,投资利润率为27%。3、内蒙古科尔沁牛肉出口项目(1)建设地点:通辽市科尔沁区。(2)项目方案及规模:建设内容主要有年出栏9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年屠宰10万头优质育肥牛加工厂;与育肥牛项目配套的种畜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后,年供出口牛肉1.2万吨,国内销售8000吨。(3)投资与经济效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78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26亿元,年利税0.91亿元,年利润总额0.72亿元,投资利税率为32.8%,投资利润率为25.9%。(三)绒产业从世界绒纺业的发展趋势看,主要发达国家羊绒产业的生产规模正在逐步缩小,美国已经退出羊绒产业,日本仅生产少量的羊绒面料,英国的生产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