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407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牧交错带推广免耕技术促进肉羊产业发展张海儒 刘斌 管淑春农牧交错带是农耕区与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区,是连接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生产系统的生态-经济界面,也是我国主要大江(河)的水源涵养地,对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南下起到了生态屏障的作用。在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带,这里耕地面积广,畜牧业发达,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但大多数耕地属于旱地,水浇地面积较少。旱地土壤贫瘠,加上连年的翻耕,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土壤质地恶化。鉴于这种事实,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采取免耕技术该是可行和必要的。免耕是本世纪农业技术领域中最大进步之一,因为它实际、有效益,且保护土壤、水和环境,所以免耕

2、农业被视为持续农业。 当今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普遍采用这一技术,如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据报道:在加拿大,免耕试验有的地区已推广了20年,许多土地已成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而且技术水平较高的免耕机械品种齐全,成龙配套,性能良好,效率很高,既能适应大面积作业,又能在中小地块播种。目前,加拿大已普遍实行了以免耕为主的全新的耕作技术,不仅取得了节本增效的成果,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北方草原全部是干旱草原,草比较低,产草量少,而且草原沙化严重,远远不能满足畜群的生存需求。近年禁牧政策的实行在缓解了草原沙化速度的同时,也限制了牲畜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种

3、生产性的矛盾,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一些农牧交错带地区,近年来农民自发实行免耕技术。即每年庄稼收获后不再深翻土地,而且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期间,在收割后的土地上放牧羊群。通过我们近年来调查发现,农民把免耕技术与饲养肉羊结合,主要有以下好处:1免耕在农业生产中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1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免耕省去秋季深翻土地的过程,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翻地时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1.2增加收入秋季翻地需要人力物力投资,据了解,在北方地区深翻一亩地需要10元人工机械费,免耕可以省去这份投资。同时减少耕地作业,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1.3减少机械损耗翻地对机械

4、设备磨损较大,尤其是质地坚硬、粘重的土壤,极易损坏翻耕设备,免耕则减少机械损耗。1.4提高生产率免耕技术的利用比常规作业要节省1/3的劳动时间,而且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据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子粒51千克/亩。 1.5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 1.6改善土壤水渗透性能、减少土壤压实和改善土壤耕性试验表明免耕实行3年之后,使以前受侵蚀地力退化的土壤开始出现生命活力,耕层土壤的块状结构逐渐被良好的团粒状结构代替。在这层下边的土壤可能形成较厚的片层结构。经过10年或更多

5、的时间,土壤性状将发生本质的改变。表下层土壤的片层结构被根系和蚯蚓的综合作用而打破。长期免耕使土壤恢复到草地和林地土壤状态。1.7提高生物多样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地面覆盖物增加、腐烂,土壤有机质增加、腐殖质层变厚,加上耕作搅动减少,蚯蚓数量也显著地增加。耕层质量的改变,有利于作物旺盛生长,并有助于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 2在免耕的土地上放牧肉羊,其优点体现在2.1每年秋季(10月份)庄稼收获以后,有些残留子粒、秸秆、大量根茬和一些未枯萎的杂草留在地里。这时羊群可进地里放牧(北方农民称谓溜茬子),同时羊粪尿排泄在地里,对土地和羊只来说,都是增加养分的过程。据初步测算:在10月至11月份两

6、个月期间,100只肉羊在100亩土地上约可增加有机肥1500千克;每只肉羊节省草料约占圈养补饲期间的1/3。2.2入冬以后,即使是舍饲圈养的肉羊也应在白天出来活动几个小时,土地就成了羊群活动的场所。经调查,这种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如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等病症都有防病效果,促进羊只健康生长。 2.3春天4月份以后是播种季节,采用免耕技术播种,不破坏土壤耕作层,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墒情。根茬腐烂物和羊粪都添加在地里,这样重复几年以后,贫瘠的土壤就会变得肥沃、松软,能够收到种养结合的良好效果。2.44月至7月份是禁牧季节。羊群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来活动,通常在上

7、午六点至九点,下午四点至六点期间出来在路边、地边或山坡上活动,其余时间羊被圈在羊舍里利用青贮玉米等储备饲料进行补饲喂养。8月份以后,地边、地沿和山坡林地的杂草已经生长旺盛,羊群出来放养,采食牧草。2.5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有些农户可在8月中旬在玉米地里顺垄沟播种一年生牧草(如籽粒苋),玉米收获以后,羊只进地采食青绿牧草。由于是一年生植物,播期晚,既不能越冬,也不能结籽,对作物和土壤不会产生有害影响。3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免耕技术推广与肉羊产业发展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与调查。据初步调查测算,在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东四盟市农牧交错带约可实行免耕土地18970万亩,按每亩放牧一只羊计算,每年

8、10月至翌年4月可允许放牧18970万只肉羊,载畜量大大增强,并增加土地肥力。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等北部地区和敖汉旗及元宝山地区实行免耕技术已有多年的历史。各种作物如大豆、玉米、高粱、向日葵等茬口有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风固沙作用,尤其是豆科茬口,能改善土壤松软性,遗留氮素较多,被称为油茬。玉米、高梁、向日葵等茬口属于硬茬,使土壤结构紧密,能够固定表层土壤3-5厘米,同时有防风固沙效果。所以免耕技术是一种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如能持久坚持,十几年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是相当可观的。建议有关部门与技术专家重视这一课题,并尽快推广这一实用技术,深信必将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结果。这种种养循环模式既对肉羊起到补饲作用,也达到了土地二次利用并且补充土壤养分的效果,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