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424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环评单位: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地点:位于怀柔区北房镇小辛庄村。相关背景: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畜牧业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也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消费已经从量的需求向质的要求转变,特别是在有较高消费水平的大中城市,高品质、特色猪肉成为市场新宠,十

2、分抢手。 湘村黑猪(原名湖南黑猪,是由湖南省业务主管机关、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形成联合育种体系,精诚合作、协同攻关多年培育出来的优良猪种,也是我国少有的、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投入巨资所培育出来的)是2012年8月获国家级认定的优良猪种,是我国繁殖性能好、肉质口感佳的地方猪种的优秀代表,今年已列入农业部主导品种。为了发挥怀柔资源优势,合理调整怀柔区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养猪场必须是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大、高科技含量,还必须利用资源的科学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拟在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小辛庄村建

3、设“北京湘村高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拟建项目总体目标是: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以标准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运作模式为核心,建设一个常年存栏量1万头、年出栏商品湘村黑猪2万头养殖场,使该项目在所在区域具示范性及对周边具辐射效应,为我国优质猪的标准化建设与开发做出应有贡献,满足首都消费群体对优质猪肉的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1)建设规模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个存栏湘村黑猪种母猪900头、种公猪20头,实现常年平均存栏湘村黑猪10000头、年出栏湘村黑猪2万头的生态型、标准化、现代化湘村黑猪规模育种养殖场

4、。同时配套建设车用燃气生产(沼气生产、提纯、压缩)、有机肥生产线、废水处理系统等辅助工程及公用工程。年产有机肥2138吨,年产26.28t车用燃气。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2181平方米,拟建项目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为16761平方米,其中公猪舍1栋,配种舍1栋,怀孕舍1栋,产房舍1栋,保育舍1栋,育肥舍28栋;沼气发酵与提纯面积270平方米,污水处理设施1200平方米,有机肥加工1100平方米,病死猪处理土建工程100平方米,服务用房2480平方米。按照现代化养猪要求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实行流水生产工艺,即把猪群按照生产过程专业化的要求划分为配种妊娠阶段、分娩哺乳阶段、仔猪保育阶段、生长育肥阶段。生

5、产工艺流程见图3.3-1。怀孕舍分娩舍哺乳期3-4 周保育舍保育期5 周生长舍生长期7 周配种舍母猪测定育成舍育成期8-9周出栏更新淘汰人工授精图1 “全进全出式”生产工艺流程图3.3.1.2工艺说明(一)养殖工艺说明(1)配种妊娠阶段配种妊娠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后生产母猪在怀孕舍饲养105天(15周),提前一周进入哺乳舍。断奶后配种栏35头母猪小群饲养,有利发情;妊娠栏单头笼养,控制膘情,减少争食应激,提高受胎率,初生重。(2)分娩哺乳阶段产仔哺乳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仔猪的哺育期一般为2128天(34周)。断奶后选取优良仔猪留种,猪场留种母猪进入后备保育舍,落选猪运

6、至其他育肥场进行育肥,母猪回配种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3)仔猪保育阶段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阶段。这一阶段,仔猪与母猪不在一起,仔猪进入后备保育舍,营养来源由吃奶供给转变为仔猪独立采食饲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因此,保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减少应激,缩短适应期,保持快速生长,防止拉痢掉膘。保育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2022和6570,并注意良好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饮水充足。进入保育舍的幼猪,710日内应保持原来的乳猪饲料,并严格控制采食量,由自由采食改为日喂4-5餐,投料量为自由采食的70。以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35周龄断奶的仔猪,如不控制采食量,便容

7、易诱发胃肠炎,造成增重减慢,甚至拉稀死亡。保育阶段应安排驱虫、防疫注射工作。(4)生长育肥阶段后备育肥舍在进猪前应进行维修和彻底地冲洗、消毒。进猪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充足,温度控制在1822,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转群时应将原圈猪按体重大小、性别、强弱分群,每群大小应视圈舍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头。每月要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喂效果。经常检查猪群的采食、发育等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发现疫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二)养殖设备工艺(1)供料系统饲料由指定的饲料加工厂提供,猪场采用全自动配送上料系统和限位猪槽,机械化操作,定时定量供应饲料,保证生猪饮食需求,同时减少浪费

8、,节约人力和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2)供水系统采用先进的饮水器,生猪需饮水时用嘴碰撞饮水器乳头,自来水管内的水流入接水罩的盛水槽内,猪可直接在盛水槽内饮水。盛水槽内水饮用完后,猪可根据需求再自行取水,水不会洒出,节约用水。(3)控温系统工程在冬季对保育猪舍实行地暖供热方式以提高猪舍内温度。夏季采用水帘风机降温,所有的温控全部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包括空气过滤、风机开启、地辅热启动,自动湿度调节等,该系统旨在给生猪提供一个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饲养小环境。(4)漏缝地板粪污处理生猪饲养猪舍采用漏缝地板饲养,漏逢地板下设机械刮板机,通过机械刮板对粪污进行干湿分离,猪粪制作固体有机肥,废水进入污水处

9、理站处理。(三)卫生防疫猪舍在种猪出栏后,用烧碱或石灰水进行消毒处理,发生特别疫情时用高锰酸钾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猪场周围种植绿化隔离带;场内部养殖区、办公生活区建设实体隔离墙;场区、生产场区大门口建设与门同宽,长1m,深0.15m的消毒池,并建设10m2的消毒间。(四)病猪处理病猪进入隔离猪舍进行注射治疗;一旦发现疫猪(疫死猪),第一时间对疫猪及所在猪舍进行隔离,并向场内防疫部及动物卫生监督所汇报,进行安全填埋,并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3.2.1.3猪舍设计模式与清粪方式本项目各类猪舍的型式采用可变式,即各类猪舍围护结构0.9m以上采用“装配式畜禽舍”保温结构,其下部为砖墙;各类猪舍

10、南北墙设铅合金窗户,形成半敞开式,加强自然通风;冬季通过关闭窗门,形成封闭式,隔断寒气,平时及春秋季由窗门开启来调节通风量。通过上述办法,辅以机械通风来适应当地季节性的气候变化。猪舍采用漏缝地板模式,猪生活在漏缝板地板上,饲养员行走及饲养工作在实心地板上。猪排泄的粪尿落入漏缝地板下部,漏缝地板下部设计合理的空间结构布局,粪尿落在漏缝地板下两侧斜坡,尿液由于重力作用顺斜坡流入中部尿道,汇集水流自尿道高地势流向尿道低处,通过尿道出口汇入尿沟,再由尿沟统一流向治污区,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沼液储存池,沼液储存池出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粪便由刮粪板自低地势刮向高地势,落入粪沟

11、,粪便落入粪沟后,由绞龙输送至单元外部出口,再由拉粪车拉至治污区,投入有机肥发酵罐集中处理制作有机肥,有机肥作为商品外售;养殖过程中每天用沼液冲洗机械刮板,只在猪舍转(出)栏,对猪舍进行冲洗、消毒,冲洗水同尿液一样,经过相同的方式流入治污区。 该工艺的投入使用既克服了人工干清粪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效率低的缺点,也克服了水泡粪工艺后期粪污浓度高、有机肥效力低的难题,猪舍下部结构见图3.3-2。是养猪行业可持续化发展的理想工艺。猪舍漏缝地板漏缝地板下部两侧斜坡漏缝地板下部尿道前视图尿沟粪道漏缝地板绞龙清粪侧视图图2 干清粪工艺猪舍下部结构前视图与目前国内采用的几种常用养殖模式比对:a、本设计实现干

12、清粪,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b、采用漏缝地板先进养殖工艺,适合大型集约化养殖企业;c、实现机械化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消耗;d、猪粪干清,废水污染物浓度低,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e、生猪饲养、粪污清理和废水收集在结构设计上为立体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中有关内容,不适合敷设垫料的畜禽养殖圈、舍,宜采用漏缝地板和粪、尿分离排放的圈舍结构,以利于畜禽粪污的固液分离与干式清除。尚无法实现干清粪的畜禽养殖圈、舍,宜采用旋转筛网对粪污进行预处理。本次工程采用“漏缝地板”干清粪工艺,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且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和先进性,综

13、合比对分析,工程选取模式可行。3.3.2辅助工程3.3.2.1有机肥加工拟建项目有机肥生产工艺见图3。本项目采用日本有机肥加工技术,设备从日本进口,该技术及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少、操作简便、效果好的特点。其核心设备是compo S-90ET发酵槽,为有氧发酵模式。处理能力为每天处理猪粪7.67t/d(含水率70%)固液分离后的固态物质1.31t/d(含水率65%),处理沼渣0.14t/d(含水率75%);经发酵后生产有机肥,有机肥含水率为30%。本项目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3。发酵粉碎搅拌GG、N图例:G废气;N噪声;W废水;S固废分离后的猪粪、沼渣G、N发酵菌剂造粒烘干冷却包装外售G、

14、NNNN图3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流程说明(1)发酵:原料(沼渣和猪粪)进入发酵槽,与发酵菌种混合,采用有氧发酵,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发酵时间14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采用生物滤池除臭。(2)粉碎、搅拌:将发酵好的熟料进行粉碎搅拌,颗粒粒径控制在70-80目。此过程产生少量的臭气。(3)造粒:用圆盘或转鼓造粒机造粒。(4)烘干、冷却:本工序由滚筒烘干机、滚筒冷却机、热风炉、离心除尘器、风机、提升机等组成。设计上采用顺流烘干、逆流冷却的干燥工艺。从造粒机经皮带输送的湿颗粒料通过烘干机前部的中间仓进入倾斜的烘干筒内,同时热风炉送来的热空气以顺流方式进入烘干筒内,在旋转的筒体内抄板带动下,物料

15、被抄起,形成分洒均匀的较密集的料幕,增加了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加大了传热系数,也避免了热气流的短路。从而完成对物料的干燥作业。(5)计量包装:为保证最终产品颗粒一致,方便使用,必须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该工序由滚筒分级筛、计量包装系统、皮带输送机、提升机、成品仓等组成。有机肥生产工段的主要污染源为:废气污染物主要是有机肥生产产生的恶臭,噪声主要是鼓风机及生产设备噪声,本工段无废水、固体废弃物产生。3.3.2.2病死猪处理病猪进入隔离猪舍进行注射治疗;一旦发现疫猪(疫死猪),第一时间对疫猪及所在猪舍进行隔离,并向场内防疫部及动物卫生监督所汇报,进行安全填埋,并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根据畜

16、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中有关内容,畜禽尸体应按照有关卫生防疫规定单独进行妥善处置。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污染物,应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第9条病死畜禽尸体的处理与处置:(1)病死畜禽尸体要及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2)不具备焚烧条件的养殖场应设置两个以上安全填埋井,填埋井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于2m,直径1m,井口加盖密封。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井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就本项目而言,病死猪的处理采

17、取修建2个安全填埋井,安全填埋井位于项目所在厂区内西南侧,安全填埋井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于2m,直径1m,井口加盖密封。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井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以该方法处理病死猪,符合卫生管理的要求。3.3.2.3车用燃气生产工艺本项目车用燃气生产采用CSTR(完全混合式氧化消化器)工艺,此工艺具有产气率高、适用原料范围广、应用区域广、能耗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其工艺流程主要为:(1)粪尿分离:猪舍排出的猪粪尿单独收集,猪粪进入有机肥生产车间,尿液进行厌氧发酵。(2)原料厌氧发酵:以分离后的猪尿液、生活污水、猪舍清洗废水作为原料,

18、进入CSTR 反应罐,在厌氧微生物左右下进行发酵,产生沼气。罐内有搅拌器、换热系统,罐体采用保温板加彩钢板进行保温。CSTR 反应罐发酵控制参数:发酵温度:35;TS 浓度:8-12%;停留时间:20天。在CSTR反应罐中消化好的沼液再经出料转子泵依次输送到二次发酵罐和三次发酵罐中,在二次、三次发酵罐中,利用余热还可使原料中继续反应完全,可进一步产生沼气。经过一个周期后(15天左右),从三次发酵罐出来的废水的COD、BOD等物质含量得到大幅度降低,有利于下一步的废水处理。发酵罐上部空间能存放部分沼气,平衡沼气生产和需求。从三次发酵罐排出的沼渣通过出料泵送入有机肥车间,沼液进入污水处理设施。(3

19、)沼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猪粪发酵后的沼气中甲烷含量平均值63%,二氧化碳的含量35%,总硫约0.81.45g/m3左右。根据车用压缩天然气技术指标(GB18047-2000)中的要求,车用燃气的气体要求CO2含量小于3%,总硫小于200 mg/m3。因此,本项目沼气必须通过净化、提纯处理之后才可以作为车用燃气。a)脱硫单元项目拟采用氧化铁法对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处理,该法是在脱硫塔里装满氧化铁颗粒,在微氧条件下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或亚硫酸,H2S去除率为90%。b)脱碳单元本项目采用膜法与增强型胺法串联的脱碳技术。原料气经脱硫后,进入膜法脱碳单元,沼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40%左右脱至10%左右,

20、粗净化气再经增强型胺法净化至生物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达99%以上,二氧化碳含量小于1%。此方法甲烷回收率高,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分离效率高,可使甲烷的回收率接近100%,而基本无损耗。整个系统的溶液全部回收至系统循环利用,无废液排放。净化后的二氧化碳组分纯度高,以气态形式形式通过房顶设置的排气筒放空处理,可进一步加工为工业级或食品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因CO2为常见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净化处理过程无废液、固废的产生。c)压缩脱水单元沼气脱硫脱碳后暂存入气柜。本项目净化气体产品用撬装车运输,撬装车压力在25兆帕,而气柜压力为1000帕,需要用压缩机将净化后

21、气体从1000帕加压到25兆帕,储存于厂内2个360m3燃气气柜内,定期经加气机输送到撬装车。本项目沼气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4。由项目的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沼气生产单元主要污染源为固液分离系统的恶臭气体、压缩脱水废水以及设备噪声等。有机肥系统固液分离CSTR厌氧反应罐3*800m3生物脱硫沼气净化提纯独立贮气柜沼气压缩脱水车用燃气沼液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沼渣GN图例:G废气;N噪声; S固废 GG图4 沼气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车用燃气产生过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气主要有机肥加工区恶臭,废水主要是沼液,固体废物主要是沼气生产产生的沼渣,噪声主要是各种泵、生产设备的的噪声。车用燃气生产所需

22、原辅材料及物料平衡见下表。表1 车用燃气生产原辅材料消耗及物料平衡序号进料出料名称消耗量(t/a)名称产生量(t/a)1猪粪(含在猪尿中)220车用燃气26.282猪尿8880.45沼液9814.853猪舍冲洗废水353.68沼渣504生活污水930.75固液分离后的固态物质478.155/CO2146/损耗1.6合计/10384.88/10384.88沼液沼渣处理工艺 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送至有机肥加工区。沼液经调节池、格栅处理后采用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兼氧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处理达标后经过现有污水管网排入北房镇污水处理厂。该项目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废水处理

23、能力90m3/d,工艺流程见图3.4-5。养殖废水(沼液)调节池膜技术污水处理器污水管网北房镇污水处理厂格栅图5 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污水(沼液)通过格栅去除悬浮物体后自流至兼氧调节池,在兼氧调节池内均匀水质、平衡水量,同时降解部分有机物后,经进水泵提升进入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在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内,培养有大量的驯化细菌,在兼氧、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得到去除。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可以完全做到“固液分离”,从而保证出水浊度降至极低。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也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去除。本项目由于氨氮过高,所以需另配营养盐(主要为碳源)已达到大量去除氨氮效果。膜技

24、术污水处理器出水直接达标排放。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内的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膜会受到一定的污染,为保证膜的正常工作,设置反洗过程或配制药剂在膜技术污水处理器中浸泡清洗(该过程为自动清洗过程,每年2-3 次)。由于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内的污泥浓度高达数万mg/L,污泥负荷很低,很大一部分污泥通过自身消化被分解,污泥产量很少。综上,本工程营运期产排污环节见表2和图6。表2 工程产排污环节一览表产排污环节污染源污染物去向猪舍恶臭H2S、NH3达标排放猪尿液COD、NH3-N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北房镇污水处理厂猪舍冲洗水猪叫达标排放猪粪制肥病死猪尸体安全填埋处理区有机肥生产恶臭H2S、NH3达

25、标排放机械噪声dB(A)达标排放车用燃气生产恶臭H2S、NH3达标排放沼渣制肥机械噪声达标排放废脱硫剂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处置污水处理设施(沼液)恶臭H2S、NH3达标排放机械噪声达标排放污泥由有资质单位处理职工生活厨房油烟达标排放油烟排风机达标排放生活污水COD、BOD5、NH3-N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北房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送环卫部门处理(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声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区域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噪声限值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东侧1

26、.56千米处的潮白河上段。根据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潮白河上段水质规划功能为类。由于潮白河上段目前无水,未进行现状监测。(3)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污染物标准指数均小于等于1,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其中石油类参照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表A.1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水质较好。(4)大气环境项目区域SO2、NO2、CO的小时值和24小时均值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值;TSP、PM1024小时均值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

27、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值; PM2.5的部分标准指数大于1,不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值,现状环境空气质量一般。PM2.524小时平均值超标是由于北京地区春季天气干燥多风造成的。H2S一次浓度值、NH3一次浓度值可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规定。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 (1)大气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定为以养殖场区中心点为原点,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范围内。(

28、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污水排放口。(3)噪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边界两侧往外200m范围。(4)生态环境:场址所在地为一般农田、林业用地,不属于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为86015.23平方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结合项目特点,区域无需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和文物,因此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影响范围约为200m左右。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及噪声、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如图示。N图7 建设项目大气、地

29、下水、风险评价范围图N图8 建设项目噪声、生态评价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施工期拟采取的扬尘控制措施如下:(1)施工场界必须采取硬围挡措施,围档设置高度不低于1.8m,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场地必须硬化,并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洒水,以减轻扬尘的飞扬,有排水管道,做到无积水,无泥泞,即运输车辆出口内侧应铺设一定长度且宽度不小于出口宽度的混凝土路面,并在出入处设置车轮冲洗设备及相应的沉淀设施,对驶出车辆的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2

30、)建筑施工中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防止扬尘污染;(3)施工现场土方堆放整齐,水泥等易产尘的物料应放在库房内存放,采用洒水、遮盖等措施防止扬尘;(4)装卸、使用散体材料,清理、装运渣土和建筑垃圾时,必须采取喷水降尘措施;(5)运载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车辆为密闭槽车,以减少散落;(6)施工现场土方、集中存放的回填土,超过10天不能清运的要用密网布遮盖;(7)四级以上大风时要停止土方工程、拆除工程;(8)施工期要有环境监理单位,要有专人管理环境;(9)物料堆放场应设在距居民住宅100m以外,并尽可能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料场内由于积尘较大,进入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并铺设竹笆、草

31、包等,以减少由于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10)混凝土采用商砼,混凝土板桩从专业预制厂家购买;砌筑用砂浆从大型搅拌站购买,项目不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11)施工工地须做到“5个100%”即: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12)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的通知京政发201234号 ,空气达到严重污染的区域,土石方施工工地减少土方开挖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在空气达到极重污染的区域,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停止建筑拆除工程。(13)严格执行北京市人民政

32、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49号:土石方工程全部规范使用高效洗轮机、防尘墩,确保有效使用率达到90%以上;全部使用散装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使用规范渣土运输车,渣土运输车密闭化。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扬尘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因此,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可行。拟建项目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水污染控制措施包括:(1)减少无组织排水:工地生产、生活排水必须做到有组织收集,不能随意漫流。(2)水泥砂浆搅拌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施工车辆、机械的保养冲洗废水通过排水沟汇集到隔油沉淀池,经隔油沉

33、淀处理,处理后的施工污水回用于施工过程,不外排。(3)施工期生活污水经临时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潭柘寺镇污水处理厂,不外排。(4)施工结束后应对在施工场地设置的、临时防渗化粪池、沉淀池和隔油沉淀池及时清理,并覆土掩埋,进行绿化。(5)综合施工场应设置围挡,避免物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因此,本项目施工废水经处理后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废水处理工艺成熟、投资适中,处理措施经济、技术可行。只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操作,施工废水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保护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1)隔油沉淀池、沉淀池、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措施,并对其加强检查、维护和管理,防

34、止管道破裂或损坏造成的渗漏。(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垃圾堆放处采取防渗措施,并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以防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影响。(3)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材料堆放地点做好防渗工作,防止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4)施工期杜绝各种污水的无组织排放,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不以渗坑、渗井或漫流等形式排放;以上措施简单实用,经济、技术可行,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废水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缓解施工期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如下噪声防护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主要噪声设备尽可能放置在远离敏感目标处,中午休息及夜间不施工。(2)在施工机械中选择低噪声设备,闲置设备应关闭

35、或减速,设备注意适时维护,避免部件松动等情况使噪声增强。(3)注意对敏感目标对应的场界进行适当围挡,尽可能降低施工设备对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4)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北京市有关防噪规定,做到文明施工,夜间应禁止施工。(5)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设在棚内操作的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建立临时隔声屏障。(6)施工设备应采用低噪声环保型。(7)进出车辆禁止鸣笛,施工现场加强管理。(8)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外,还应与周围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沟通,对可能受施工干扰的群众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其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理解。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采取了设围

36、挡、临时隔声屏障,施工期间与周围群众及时沟通、取得周围群众的谅解等措施后可最大程度减轻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且该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便消失。 施工期采取的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如下:(1)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2)施工渣土(包括清挖土壤)和其他建筑垃圾均采用10t自卸汽车运至门头沟区内渣土消纳场。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便会消失,施工期采取以上处置措施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施工期通过合理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施工后进行地貌、植被恢复,以植被护土,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壤、植被的恢复,遵循

37、“破坏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外的植被;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开挖量,回填应按原有的土层顺序进行等生态保护措施后,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来源于猪舍、粪污处理场(有机肥生产、车用燃气生产)、污水处理设施、沼气纯化废气及食堂油烟。1、污染源分析(1)猪舍恶臭通过类比计算,猪舍臭气NH3和H2S产生量分别为5.53kg/d(0.69kg/h)、0.64kg/d(0.03kg/h)。本项目通风系统全天24小时运行,恶臭气体通过引风机排出猪舍。根据项目猪舍分布方式,项目养殖区可近似为1个面源,面源长

38、400m,宽120m,NH3排放速率为0.795kg/h,H2S排放速率为0.131kg/h。(2)粪污处理场(有机肥生产、车用燃气生产)项目粪污处理场中有机肥生产、发酵罐等会产生恶臭气体,粪污处理场中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引风机引至生物滤池恶臭处理系统处理,净化后的废气经3m排气筒排放。处理效率大于90%,其排放量分别为:NH3 0.023kg/h和H2S 0.014kg/h。(3)污水处理设施臭气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引风机引至生物滤池恶臭处理系统处理,净化后的废气经3m排气筒排放。处理效率大于90%,其排放量分别为:NH3 0.0002kg/h和H2S 0.00008kg/h。综上,

39、粪污处理场(有机肥生产、车用燃气生产)及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经生物滤池处理后, H2S的排放浓度为0.12mg/m3,NH3 的排放浓度为0.2mg/m3,排放速率H2S为0.014kg/h,NH3为0.023 kg/h。经生物滤池处理后,H2S 和NH3 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中“表1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限值,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新扩改建二级浓度限值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4)食堂油烟本项目职工食堂,供30人就餐使用,基准灶头数为3个,规模属于中型食堂,安装使用油烟去除率不低于75%的油烟

40、净化器,经净化后的食堂烟气从专用烟道引至办公区域的2层楼顶排出,油烟排放浓度为2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5)沼气纯化废气经脱硫塔出来的沼气进入脱碳单元,采用膜法与胺液吸收脱碳技术串联的工艺。膜法将直接生产出高纯度的CO2;吸收了CO2的胺液将形成富液,富液进入再生塔,汽提脱附富液中的CO2,富液再生为贫液循环使用,脱附的CO2为再生气。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 CO2为常见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可考虑收集利用,也可直接排放。本项目以气态形式形式通过房顶设置的排气筒放空处理,直接排放对局部地区来讲环境毒害性不大,评价不予关注。

41、,雨水经场区雨水管道收集至厂区西侧雨水收集池回用于绿化,拟建项目产生的猪尿、猪舍冲洗水及生活污水混合排入发酵罐。经处理后沼液产生量为26.89m3/d、9814.85m3/a。经沼气生产后,对沼液进行生化处理,沼液采用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兼氧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达标后经过现有污水管网排入北房镇污水处理厂。该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废水处理能力90m3/d,本工程污水产生量为26.89 m3/d,能够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要求。,雨水经场区雨水管道收集至厂区西侧雨水收集池回用于绿化,拟建项目产生的猪尿、猪舍冲洗水及生活污水混合排入发酵罐。经处理后沼液产生量为26.89

42、m3/d、9814.85m3/a。经沼气生产后,对沼液进行生化处理,沼液采用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兼氧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达标后经过现有污水管网排入北房镇污水处理厂。该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废水处理能力90m3/d,本工程污水产生量为26.89 m3/d,能够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要求。营运期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猪群叫声、猪舍排气扇、生产设备、污水处理设施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采取选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等防治措施后。经预测,营运期项目四周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要求

43、。因此,噪声治理措施可行。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固形物、厌氧发酵后的沼渣、废脱硫剂、养殖过程产生的少量病死猪尸、胎盘及疾病防疫产生的医疗废物。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措施见表3。表3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措施一览表固废名称年产生量(t/a)去向清出猪粪3498(湿重)场内用于有机肥生产,外售固液分离2798(湿重)沼渣50(湿重)病死猪尸体8安全填埋井填埋胎盘4废脱硫剂(t/a)3.0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处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泥(t/a)8由有污泥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t/a)10.95环卫部门清运本次工程事故风险包括沼气泄漏风险、废水事故外排和

44、疾病事故风险。基于此,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如下:(1)加强设备的维护,按规定定期对贮柜、管道系统进行密封性和压强测试,避免易燃气体的泄漏和压力过大而爆炸;对沼气生产场地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岗位责任制教育,将环境风险降低到最小。(2)在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增加废水事故排放存贮池,存贮池容积500m3;(3)建立养殖场废水监测程序,确保厌氧池等废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和污水站出水浓度;(4)加强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向场内防疫部及新密市兽医卫生监督部门上报并封闭全场,由监督部门组织封闭运送至填埋井填埋,杜绝疫情蔓延。评价要

45、求,项目建成后,应加强养殖区的绿化,以常绿、落叶树组成混交型自然式绿化林带。场地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改善圈舍小气候,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评价建议的场区绿化措施如下:场区外林带的规划:在场区周边种植乔木、灌木混合林带,起到防风阻沙的作用。场区内隔离带的设计:场内各区,如养殖区、办公生活区的四周,都应设置隔离林带,种植绿篱植物如小叶杨树等,以起到防疫、隔离、安全等作用。场区道路绿化:宜采用乔木为主,乔、灌木搭配种植。如选种塔柏、冬青、侧柏等四季常青树种。对于养殖区内的猪舍,不宜在其四周密植成片的树林,而应多种植低矮的花卉或草坪,以利于通风,便于有害气体扩散。办公

46、生活区:该区的绿化可以适当进行园林式的规划,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优美员工的生活环境。为了丰富色彩,宜种植容易繁殖、栽培和管理的花卉灌木为主。如榕树、构树、大叶黄杨、臭椿及波斯菊、紫茉莉、牵牛、美人蕉、葱兰、石蒜等。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北房镇小辛庄村,属农村地区,项目区距离最近村庄东北侧的韦里村(非城市和城镇居民区)281m;场区四周均为农田,种植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等。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图。表4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项目最近距离人数功能环境功能1梨庄园村N2170m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韦里村NE281m3郑家庄村NE1430m4小罗山村S622m5小辛庄村SW500m6大罗山村SW1100m7满族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