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480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项目的优势31.1 自然条件优势31.2 种植基础优势41.2.1 海南花卉产业概况41.2.2 海口鲜切叶发展概况51.2.3 项目单位种植基础优势61.3 物种资源优势61.4 政策优势72 项目的内容82.1 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82.2 项目选址和布局92.3 产品方案93 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93.1 荫棚93.2 肥、水供给系统103.3 熏蒸设施103.3.1 结构113.3.2 主要仪器114 生产技术方案124.1 种植品种124.1.1 散尾葵124.1.2 巴西铁124.1.3 龟背竹134.1.4 春羽134.1.5 软叶针葵144.1.6 鱼尾葵144.2 散

2、尾葵鲜切叶生产技术规程144.3 鲜切叶采收、包装、保鲜及检疫174.3.1 采收174.3.2 分级184.3.3 预处理。184.3.4 包装184.3.5 检疫195 示范推广195.1 规模与布局195.2 模式195.2.1 龙头公司+中小企业+农户195.2.2 公司+政府+农户195.3 示范推广措施205.3.1 种苗推广205.3.2 技术推广206 项目进度安排207 投资估算217.1 固定资产投资217.2 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228 财务分析与效益评价228.1 基础数据228.1.1 项目计算期228.1.2 生产进度228.1.3 销售收入228.1.4 年成

3、本估算238.1.5 总成本估算238.2 财务分析238.3 经济效益评价238.3.1 示范基地238.3.2 示范效益248.4 社会效益249 结论241 项目的优势1.1 自然条件优势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理位置为北纬0320至2018,东经10710至11910。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其中海南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

4、高。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28.04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5.5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待开发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连片,宜于开垦和机耕。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地势平缓,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农业用地1756平方公里,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沙页岩砖红壤、

5、带状潮沙泥、滨海沙土。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1.2 种植基础优势1.2.1 海南花卉产业概况2006年海南全省花卉产业面积5.63万亩,产值4.35亿多元,分别占热区的5.6%和5.1%。海南花卉产业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海口和南部的三亚,其中海口市花卉种植面积约3.5万亩,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海口市的部分乡镇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花卉专业产区,如海口市美兰区是全省花卉产业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区

6、花卉种植面积达1.6万亩,1000亩以上的花卉种植基地有2个,2001000亩的花卉种植基地有12个,大林兰花合作社等许多花卉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在花卉产品种类方面,海南花卉产品主要有鲜切花切叶、园林绿化苗木和观叶植物等几大类。其中,尤其以鲜切花切叶最能体现海南岛屿地方特色和交通运输优势。目前我国花卉界有“云南的鲜切花,海南的鲜切叶”之说。全国的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云南,其鲜切花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而海南则因为光热条件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洁,土壤肥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其产品以质量好,规格整齐,上市量大而深受销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尤其在冬季,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因此

7、,海南省的鲜切叶产业最近几年有较快的发展。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1400亩剧增到了2006年的近10000亩,所生产的鲜切叶产品巴西铁、散尾葵、龟背竹、春羽、针葵、鱼尾葵等,占了全国鲜切叶市场的较大份额,其中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然而,如生产商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布局混乱,组织形式原始;品种少,产品更新慢、科技含量低、设施及工艺流程落后,缺乏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尚未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市场建设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很多问题,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省鲜切叶产业的发展,导致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前年春节期间,出现了上海、北京、沈阳、郑

8、州等大城市花商抢购海南龟背竹的现象,仅三、四个月之内,我省生产的90余万支龟背竹全部脱销。1.2.2 海口鲜切叶发展概况海口市是海南花卉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省鲜切叶的主产区,其鲜切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占全省鲜切叶种植面积约达90%,达到8000多亩。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富贵竹、朱蕉、鱼尾葵等。在鲜切叶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一些优势发展区域,如美兰区鲜切叶种植面积达到了3200多亩,琼山区4000多亩,龙华和秀英区约1000亩。鲜切叶已经成为了部分乡镇的特色产业。1.2.3 项目单位种植基础优势海南省林业总公司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探索兰花和

9、散尾葵等热带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公司花卉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建成的花卉生产基地已经达到2300多亩,花卉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在海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公司及下属农场岭脚农场种植的鲜切叶散尾葵近1700多亩,每亩年产值达到13000元,每亩年利润10000元。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包装保鲜技术、营销网络等均较为成熟,具备了通过种苗、栽培管理、采收等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统一包装、保鲜、销售,以及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带动全省鲜切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我司拥有全省最大的花卉种苗研发及生产中心;在花卉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正承担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多

10、项科研项目;公司还与省科技厅配合,建立了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花卉龙头服务站,把花卉技术推广服务纳入了全省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之中。1.3 物种资源优势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的维管束植物已记录的有42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在这些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可供开发的观赏植物资源达450多种。1.4 政策优

11、势2004年10月,农业部南亚办组织编写了热作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热带花卉产业是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海南省列为热带花卉优势区域。国务院批准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海南省科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海南要大力发展“热带花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海南生态省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提质增效。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提高全省花卉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核心,加强花卉优势区域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至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值15亿元的总体发展目标。规划的主导产业包括:以石斛兰、文心兰、红掌、鹤蕉等为主的鲜切花;以

12、散尾葵、鱼尾葵、龟背竹、富贵竹等为主的鲜切叶(切枝);以蝴蝶兰、石斛兰、文心兰、观赏凤梨、红掌等为主的盆栽花卉;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观赏苗木等。2007年,海南省启动了“热带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专项。提出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繁育、商品花卉精准生产及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作为研究重点。海南省政府及海口、三亚等市政府都将对热带花卉产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2006年初,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时任海南省省长)在省属企业发展改革座谈会上做出指示:“海南林业要做木材深加工业,提高附加值。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在今年初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新任省长罗保铭又再

13、次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各部门各市县要主动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本项目正是贯彻落实把海南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的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无疑也突显了本项目投资的正确性。2 项目的内容2.1 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项目的基本内容,一是建立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二是建设鲜切叶采后处理大厅及检疫熏蒸室。在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中,鲜切叶是六大规划品种中的重点产品,其面积占花卉产业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规划三年内达到20000亩。目前已有8000多亩,需增加种植12000多亩。据此,本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规模定为1000亩。其中鲜切叶种植阴棚

14、900亩。主要种植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鱼尾葵、软叶针葵等目前市场流行的鲜切叶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趋势,适当超前引进新兴品种和培育能够体现海南地方特色优势的品种。项目周期10年,整个项目周期鲜切叶总产量3.2337亿片。采后处理大厅及检疫熏蒸室面积分别为300和200。项目总投资1961.46万元,总产值9701.10万元。再由此示范基地辐射推广带动鲜切叶种植10000亩。2.2 项目选址和布局根据海口市现有的鲜切叶种植基础和花卉产业带规划,云龙、三门坡、灵山、三江、演丰、大致坡等乡镇是鲜切叶种植的规划重点区域。以海南省林业总公司下属岭脚农场及其周边鲜切叶产业密集区为依托,选址在云龙镇

15、等美兰机场乡镇建立示范基地,既是规划产业带的中心位置,利于发挥示范推广作用,而且紧邻机场,更加有利于产品集中检疫、包装和销售。2.3 产品方案项目产品为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鱼尾葵、软叶针葵等鲜切叶。项目产品产量计划如下表。单位:万片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第十年合计产量(万支)003001.53334.545004500450045004001.164000.17323373 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3.1 荫棚海南是“天然大温室”,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对于营养生长至关重要的鲜切叶产品是很有利的条件。鲜切叶植物均是典型的

16、热带植物,很适应海南的气候环境,在海南种植不需要建设耗资巨大的加温和降温设施。另外海南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种植鲜切叶植物也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设施。但是,由于鲜切叶产品对叶片的质量要求很高,对叶片(或切枝)长短、硬度、新鲜度、完整、色泽、病斑、虫孔、灼伤、机械损伤等等多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高品质的鲜切叶产品仍需在荫棚内生产。本项目的荫棚为平顶式遮阳大棚,充分考虑其抗风性能,荫棚设计高度300-350,支柱为1212钢筋混泥土方柱;棚顶主力线和夹网线分别采用12和8钢绞线;棚顶及四周采用50-60%遮光网一层;每个标准棚面积25亩。3.2 肥、水供给系统每个荫棚建水泥结构施肥池二座,分

17、别用于施肥和灌溉,容积10各立方米,各配置加压泵一台,用60PVC管作为干管埋设至荫棚内主道,再用25PVC引至各种植小区分设多个出口,接活动式软管人工浇灌。部分棚内安装微喷系统:主管用60PVC管,地埋,微管用15PVC管架设,行距190,喷头间距200。3.3 熏蒸设施熏蒸设施为常压熏蒸室,建筑材料采用砖混和金属构件等,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室内容积600立方米。熏蒸室内壁涂环氧树脂、贴尼龙塑料或在底层刷沥青,以降低对熏蒸剂的吸附作用。保持良好密闭状态。内部主要包括循环与排气系统、熏蒸剂气化系统、压力检测设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加热制冷装置等系统及电力等附属设备。3.3.1 结构密闭结构:接

18、口均用密封材料处理,导线、温度计、管道系统、其它连接器等的所有开口都必须是密封的,门、窗和通风道边缘配高质量的氯丁橡胶垫圈,以求获得最佳密闭效果。气体输入系统:由供气罐、输送管、气发器组成。熏蒸剂在供气罐内挥发后,经由钢管和塑料管输入熏蒸室的,供气罐和输送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排气口附近有数个开口,气化器由铜管盘曲成螺旋状制成,并浸在水温保持在6070的水浴中,出口连接气体环流系统。气体环流系统:旋转式或鼠笼式风扇,环流速度为3分钟内室内熏蒸剂分布基本均匀。排气系统:由排气阀和排气鼓风机组成,排气速度为每分钟排气量达到熏蒸体积的1/3。温控系统:海南属热带地区,周年温度较高,主要配置冷却装置,冷

19、却器的推动器和冷却线圈装在熏蒸室内,散热的发动机装在室外。3.3.2 主要仪器卤化物检漏仪一台,用于探查溴甲烷和二溴乙烯熏蒸时的漏气情况及气体浓度。国产XK-II型熏蒸气体检测仪,一台,作为现场流动检测应用。200E型进口熏蒸气体浓度显示仪,一台。压力渗漏检测设备,一套。自动记录温度计,二台。4 生产技术方案4.1 种植品种4.1.1 散尾葵散尾葵,棕榈科散尾葵属,学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ens ,原产马达加斯加。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8m,茎干光滑有环纹,叶平滑细长,羽状小叶及叶柄稍弯曲,亮绿色。散尾葵株形优美、较耐阴,叶片轻盈、飘逸,极具观赏性,是高级的

20、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4.1.2 巴西铁 巴西铁,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学名Dracaena fragrans , 原产南非、几内亚等地。多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对光线的适应性很强,多数种类在全光照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在散光条件下,生长很好。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713。叶宽线形,无柄,浓绿色,长4080cm,丛生于茎顶,全株挺拔、素雅、朴实、雄伟,富有热带风趣,是高级的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巴西铁可采用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鲜切叶种植主要用种子苗和组培苗。其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和散尾葵相似,只是起垄宽100cm,留40cm宽的沟作为过道,每垄种两行,株行距6050cm,每亩约种2000株

21、。4.1.3 龟背竹天南星科龟背竹属,别名蓬来蕉、龟背蕉、龟背芋等。学名Monstera deliciosa ,原产南美洲,主要分布于墨西哥的热带雨林中,现世界各国均有引种和栽培。龟背竹蔓生,气生根发达,叶片巨大,近圆形,直径可达60cm以上,表面具蜡质而光亮,浓绿色,叶柄粗壮而挺拔,直立或斜生,长7080cm。龟背竹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时受寒害,最适生长温度为2226。耐强阴,耐水湿,怕干燥,其巨大而奇特的叶片,翠竹状的多节茎?I和蔓长的气生根,为人类生活创造出一股热带山林气氛,是观叶植物和切叶配材植物中的佼佼者。 鲜切叶种植龟背竹用种子苗和组培苗,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和

22、散尾葵相似,每亩种植3000株,更喜半阴潮湿的环境,盛夏季节除每天浇水外,需喷水多次,以保持叶面清新,肥料注意薄肥勤施,生长期每半月施次肥,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液沾污叶面。同时,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忌施生肥和浓肥,以免烧根。另龟背竹有一定的蔓生性,后期容易倒伏,需设架绑扎。4.1.4 春羽天南星科蔓绿绒属,又名羽裂蔓绿绒。学名Philodendron selloum ,原产巴西。春羽生长繁茂,叶片长约60cm或更大,呈粗大羽状深裂,浓绿色,有光泽,叶柄坚挺而细长,长约80100cm。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耐阴而怕强光直晒。越冬温度应在810以上。春羽株形优美,整体观赏效果好,是极好的室内观叶和鲜花配

23、叶植物。春羽的栽培技术和龟背竹基本相同。4.1.5 软叶针葵棕榈科刺葵属,别名长叶刺葵、软叶针葵、洋针葵等,学名Phoenix canariensis ,原产迦那利群岛。为常绿灌木,株高可达1.53m,大型羽状复叶从干茎顶端抽生,呈拱形弯曲,先端柔软而垂,在大羽叶的中肋两侧紧密整齐地排列着两行小叶,小叶呈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垂针刺状,叶面翠绿色,叶背灰绿色。针葵的羽叶细密而飘飒,叶丛紧密而圆浑,干茎不高,极具观赏性,是高级的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栽培技术同散尾葵。4.1.6 鱼尾葵 棕榈科鱼尾葵属,别名短穗鱼尾葵,学名Caryota ochlandra,原产亚洲热带地区。鱼尾葵干茎较细,常长成小

24、乔木状,株高可达810m,干茎外面由纤维状褐色棕片包被,分枝力弱。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1.52.5m,中肋粗壮并有较长的叶柄。在羽状复叶的中肋一两侧各有1020片复叶,长1530cm,革质,基部狭楔形,上部逐渐展开,状似鱼尾,故名鱼尾葵。鱼尾葵喜温暖多湿的气候,不耐寒,安全越冬温度为10以上,耐阴性强,怕直射阳光,鱼尾葵叶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用室内观叶陈设,又可当切叶品种栽培使用。栽培技术同散尾葵。4.2 散尾葵鲜切叶生产技术规程(1)习性散尾葵喜温暖多湿和半阴环境,忌寒冷和强光曝晒,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较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并富含腐殖

25、质的土壤为宜。(2)育苗散尾葵一般用种子繁殖,选成熟饱满种子,用初温40度的温水浸泡24个小时,删除飘浮的劣质种子,取出后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灭菌,播于沙床或育苗盘中,正常管理约一个半月出苗,苗高20cm时移入营养袋(杯)作为大田种植的过渡。营养袋(杯)规格1210,营养土按表土3椰糠3粗河沙2腐熟猪粪2比例配制,每袋种3株苗,先装半袋营养土后放苗,扶正苗木继续装满土,压实,浇透水。(3)栽培管理定植前种植地经过机耕深翻耙平,同时加入适量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每亩施入沤制腐熟有机肥3吨、磷肥200kg,采用宽窄行相间的种植方式,宽行距100厘米,窄行距80厘米,在宽行中开沟用于排灌和作为过

26、道,株距80厘米;每穴种植1 袋苗,每亩约种植900丛,定植时每亩用复合肥30kg施入穴底。散尾葵喜光也较耐阴,在50-70%遮光率的荫棚内,叶片光泽度更高;鲜切叶栽培的散尾葵因为不断剪去叶片,需要补充较多的水分和养分,除了土壤灌水外,还应根据天气情况增加喷水次数,以提高空气湿度,而低温阴雨天气则控制浇水,养分的补充则应每半月施一次水肥,肥料成分以平衡的N、P、K为主,并适当用叶面喷施的方式供给微量元素。(4)病虫害防治散尾葵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介壳虫、根结线虫等。为获得高品质和符合检疫要求的鲜切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严格按无公害农业技术要求用

27、药。叶斑病最易危害叶尖和叶缘,症状为出现坏死斑块,发病初期用50%可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叶枯病是散尾葵最常见的病害,对散尾葵的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整株死亡。病症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互相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针对该病病菌在病株或土壤中越冬,借助风、雨、喷淋浇水、农具的传播,从伤口入侵植株,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环境易于发病的规律,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加强种源检验检疫,不引进带病种子和植株,加强通风管理,发病期避免雨淋和喷淋,及时剪除受害枝叶,阻止继续感染,修剪后伤口涂达克宁药膏进行处理,发病期间用70%加

28、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倍液喷洒,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用药三次,可有效控制病情。炭疽病是由Colletotrchumgloeosporioodes Pen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营养不良、生长衰弱、有伤口的植株易于感病,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害扩展和蔓延,病源主要以病叶残体为越冬场所。防治方法是,平时要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并深埋土中,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根结线虫是很难于完全治愈的虫害,应从选育抗性品种,培育无虫种苗入手,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其传播和蔓延。农业防治措施有,加强田间管

29、理、控制人为传播、施用火烧土、水淹种植地等。化学防治措施有,每亩用3%米乐尔约4拌土撒施和沟施结合,也可用20%好年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叶面喷施,或每亩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5。生物方法是,在散尾葵植株周围防线虫特效药“治线宝”。红蜘蛛、介壳虫等在通风不良及干燥环境也较易发生,可定期喷洒800倍氧化乐果防治。对蝗虫等则喷施800倍乐斯本防治。4.3 鲜切叶采收、包装、保鲜及检疫在现代化的观赏园艺工业中,花卉异地生产和销售越来越普遍,鲜花的生产与销售不断走向国际化,因而对采后包装贮运保鲜的要求越来越高,使花卉的贮运与保鲜技术越来越重要。要做到鲜切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时能保持较好的水平,

30、必须从采收环节开始,采用特殊的采前,采后保鲜处理,如用各种化学品处理、光处理、预冷等,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具体要做好的几个环节是采收分级预处理包装检疫。4.3.1 采收散尾葵鲜切叶的收获部位为整枚复叶。夏季叶片长出后约一个月采收,冬季则需约40天时间。采收应在适宜的时期进行,过早或过晚,以及不合适的天气,都会影响鲜切叶的观赏寿命,采收的最佳时机是,当其复叶完全展开、叶片光亮浓绿、生长刚好达到充实时。剪叶时尽量保留较长的叶柄,从植株上剪下来的叶子,应尽快将其基部放入清洁的水中以防萎蔫,必要时在水中添加杀菌剂,置于阴凉处等待分级。散尾葵采收时,切忌剪完所有展开的叶片,每条茎杆至少保留2片以上展开的

31、叶片以保证进行光合作用。4.3.2 分级收获后的切叶在本种典型特征、无虫啃叶斑、无破损污染、视觉效果良好的前提下,按长度、大小标准分级。一级(大叶)标准为:切叶长度80厘米以上,面宽50厘米,柄长20厘米;二级(中叶)标准为:切叶长度70厘米以上,面宽4050厘米,柄长20厘米;三级(小叶)标准为:切叶长度60厘米以上,面宽3040厘米,柄长约20厘米;四级(特小叶)标准为:切叶长度50厘米以上,面宽2530厘米,柄长约15厘米。相同等级的切叶长度误差不超过2厘米。4.3.3 预处理。将同一级别叶片对齐叠放整齐,每10片一扎用橡皮筋扎紧,统一剪平叶柄基部,用蔗糖和硫代硫酸银溶液短期浸泡处理叶片

32、基部,然后进入冷室预冷,快速去除田间热。4.3.4 包装用硬纸箱或泡沫塑料箱作为鲜切叶包装箱,内设蜡层或箔膜来保持箱的湿度,用柔质塑料袋进行包装,袋内装入适量氧气吸收剂增加保鲜效果。4.3.5 检疫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采取检疫措施。在鲜切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积极配合检疫部门,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进出口检疫,杜绝任何检疫对象随鲜切叶种苗和产品传播。建立鲜切叶产品熏蒸设施,集中对全省的鲜切叶产品进行病虫害杀灭,以消除海南省是椰心叶甲等病虫疫区而遇到的花卉贸易限制。5 示范推广5.1 规模与布局结合海口市花卉产业规划,计划示范基地建成后,逐年推广鲜切叶种植,在5-

33、8年内达到10000亩,主要布局于云龙、三门坡、灵山、三江、演丰、大致坡等乡镇。5.2 模式5.2.1 龙头公司+中小企业+农户借助龙头公司的技术、管理、信息、销售渠道等资源优势,整合若干中小企业和种植散户的鲜切叶种植,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鲜切叶产品品质,为打造海南鲜切叶品牌奠定坚实基础。5.2.2 公司+政府+农户龙头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负责产品回收销售;地方政府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和生产资金;农户提供土地、劳力投入。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壮大海南鲜切叶产业。5.3 示范推广措施5.3.1 种苗推广依靠项目建设单位全省最大的花卉种苗研发及生产中心,用先进技术培育大量优质种苗,以多种方式提供

34、给广大种植者,同时及时引进和不断开发新品种,保障海南鲜切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5.3.2 技术推广选送技术骨干参加各种技术研发机构培训,赴国内外花卉产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吸收先进技术,再将这些先进技术带来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能力。通过接纳花农参观学习、集中培训和上门指导等方式,把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到全省更大的范围。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力量,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纽带作用,把先进的技术推广辐射到中小型花卉企业和广大的花卉农户之中,使科学技术高效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农业科技服务110的网络,开展全省花卉栽培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6 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周期1

35、0年,即20092018年,前2年为建设期和非生产期,第3第10年为生产经营期。2008年为项目准备年。主要是进行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工程设计、土地租赁和施工准备等。20092010年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阴棚、排灌设施、施肥喷药系统、供水共电设施、办公楼、宿舍、道路、采后处理大厅、熏蒸室等),并进行花卉苗木的购置和栽植,进行设备采购及安装,组织员工培训。20112018年,生产经营期。在项目实施到后期,开始进行示范推广。7 投资估算7.1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建筑安装费设备购置费其它金额一土地租金亩100

36、00.2200200二生产主体设施11001荫棚亩9000.54502排水及喷灌系统亩9000.43603603施肥喷药系统亩9000.0654544培育材料亩9000.0436365采后处理大厅30030155506熏蒸室2000.480807熏蒸室设备套17070三生产辅助设施2931供水设施71(1)深水井座2255050(2)水泵台2122(3)泵房500.155(4)蓄水池立米3000.041212(5)加压泵台21222供电设施32(1)变压器台261212(2)供电线路m20000.0120203道路100000.00550504办公综合楼2000.120205宿舍及仓库1000

37、0.11001006交通工具台1022020四种苗亩9000.2180180总投资17737.2 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建设项目总投资1961.46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21.46万元,申请专项资金或银行中长期贷款1240.00万元。8 财务分析与效益评价8.1 基础数据8.1.1 项目计算期项目计算期确定为20092018年,共10年。8.1.2 生产进度前2年为建设期和非生产期,第三年开始生产,第5年达到全额生产经营,后2年因植株开始衰老,产量稍微下降。8.1.3 销售收入以价格按0.3元/支计,产量和产值见下表。单位:万元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第十年合

38、计产量(万支)00300153334.545004500450045004001.164000.1732337产值(万元)00900451000.3513501350135013501200.151200.159701.108.1.4 年成本估算年制造成本费用293万元。其中肥料农药费72万元,电费15万元,油费3万元,水费30万元,工资及附加72万元,制造费用100万元。8.1.5 总成本估算总成本及费用2531.20万元。其中制造成本2242.62万元,管理费用96万元,财务费用184.98万元,销售费用7.59万元。8.2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见表1表5以及附表1附表11。8.3 经济效益评

39、价8.3.1 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固定资产投资1773万元,项目总投资1961.46万元。项目周期十年,鲜切叶总产量3.2337亿片,总产值达到9701.1万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鲜切叶种植相对于其它种植业,具有回收期短、收获期长、利润丰厚的特点,是海南省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中,首选大力发展的产业。8.3.2 示范效益通过1000亩示范基地的辐射推广,带动海口市鲜切叶种植新增10000亩。以平均每年亩产值1万元、亩利润8000元计,则每年为海口市的花卉产业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1亿元和8000万元。在一个种植周期的10年中,创造产值10亿元和利润8亿元。在此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扩大种植

40、面积,将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8.4 社会效益项目充分利用海南的热带气候和区位优势,不仅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产生相当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将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配合海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促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策作出积极的贡献。9 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海南省适宜发展热带鲜切叶产业的各种优势条件,结合项目业主的现有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优势,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给广大农

41、民的有效途径。项目符合国家和海南省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有助于海南农业增效,农民大幅度增收,具有极大的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对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有积极作用。也将为海南热带花卉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提高海南热带花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度和美誉度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力地推动花卉产业成为海南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内容全面,规模适宜,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Editors note: Judson Jones is a meteorologist,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H

42、e has freelanced with CNN for four years, covering severe weather from tornadoes to typhoons. Follow him on Twitter: jnjonesjr (CNN) - I will always wonder what it was like to huddle around a shortwave radio and through the crackling static from space hear the faint beeps of the worlds first satelli

43、te - Sputnik. I also missed watching Neil Armstrong step foot on the moon and the first space shuttle take off for the stars. Those events were way before my time.As a kid, I was fascinated with what goes on in the sky, and when NASA pulled the plug on the shuttle program I was heartbroken. Yet the

44、privatized space race has renewed my childhood dreams to reach for the stars.As a meteorologist, Ive still seen many important weather and space events, but right now, if you were sitting next to me, youd hear my foot tapping rapidly under my desk. Im anxious for the next one: a space capsule hangin

45、g from a crane in the New Mexico desert.Its like the set for a George Lucas movie floating to the edge of space.You and I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watch a man take a leap into an unimaginable free fall from the edge of space - live.The (lack of) air up there Watch man jump from 96,000 feet Tuesday, I sat at work glued to the live stre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