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610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

2、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钟志辉联 系 人李瑞瑞通讯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联系电话15889964476传 真32219171邮政编码510663建设地点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原顺龙高尔夫球制品有限公司)内(自编B栋)的部分厂房、仓库、办公楼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 1495食品及

3、饲料添加剂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1160.305(租赁)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万元)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地理坐标1135934.62E,231841.88N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研究、以合成技术及纳米技术为核心的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生产。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原生产厂房设在天河区,因广州三旧改造,原生产厂房区域将不再作为工业用地,现租用广州市绅通贸易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原为增城区顺龙

4、高尔夫球制品有限公司的厂房,现在厂区内部分作为顺龙厂的办公区域,部分出租给其他公司,部分暂时空置,继续招商)(以下简称“顺龙厂”)内(自编B栋)的部分厂房、仓库、办公楼用于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复合酶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的建设(以下简称为“本项目”),其中心地理坐标为1135934.62E,231841.88N。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故河南鑫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接受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详细评价并上报相关环境保护审批部门

5、。二、位置情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原顺龙厂)内(自编B栋)的部分厂房、仓库、办公楼内。原顺龙厂区北面为其他厂房和居民点,东面为增城合富陶瓷和其他厂区,南面为民兵路,西面为永顺大道。本项目北面为顺龙厂空置建筑(最短距离约20m),东面为广州市博仕奥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和雄泰地产(最短距离约15m),南面为民兵路(最短距离约45m),西面为永顺大道(最短距离约55m),与永顺大道相隔的水渠为永和河。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卫星四置详见附图2,敏感点位置详见附图3。本项目所在的顺龙厂区大致呈不规则多边形,厂区简图见下图1。N顺龙其他厂区本项目B图1 顺龙厂区平面布置简图三、建设

6、内容及工程规模1、工程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以外购沸石粉、蛋白酶等各类原料混合生产复合酶制剂。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复合酶制剂1000吨。本项目租用厂房包括B栋的一楼、二楼、三楼部分,租赁的建筑面积为1160.305m2,其中B栋一楼主要作为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区和成品仓库,二楼主要为生产区、原料区和包装区,三楼主要为化验区和办公区,内部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4、附图5和附图6;B栋一楼、二楼、三楼的其余部分租给博仕奥集团旗下其他子公司作为生产厂区(另行申报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2、主要原材料及年用量下表。表1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年用量一览表原料名称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年用量(吨

7、)使用工序备注甘露聚糖酶固态35预混合复合酶制剂辅料蛋白酶固态210预混合木聚糖酶固态15预混合淀粉酶固态15预混合-葡聚糖酶固态20预混合纤维素酶固态15预混合-半乳糖苷酶固态20预混合脂肪酶固态70预混合沸石粉固态300预混合石膏粉固态300预混合包装材料固态1万套包装所有产品本项目原料均为固体,不含危险化学成分。建设单位将以上外购的沸石粉、蛋白酶等外购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包装得到成品进行销售。5、主要设备及数量本项目所使用设备名称及数量见下表。表2 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脉冲除尘器2台TBLF16一台、TBLF12一台2双轴高效混合机1台SLHSJ1.03预混料单斗包

8、装秤含缝包机、输送机1台DCS-A50/D四、项目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共有员工15人,工作制度采用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员工年工作时间为260日,均不在项目内食宿。五、给排水规模(1)给水设施本项目给水由市政给水干管接入,用水量约为0.6t/d,即156t/a。(2)排水设施本项目属于永和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还没有建设。本项目排水量为0.54t/d,即140.4t/a。根据关于城市排水设施设计条件咨询的复函(永水排设资字20159号)的说明,本项目属于永和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在新新公路的污水管未建成投入使用前,污水未能接入永和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目前的雨水就近接入新新

9、路的市政合流管,排水咨询意见详见附件4;基于广州市博仕奥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租赁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的厂房内(自编A、B栋)的部分厂房、仓库、办公楼进行建设生产,建设位置与本项目相邻,而且广州市博仕奥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同属博仕奥集团的子公司,经协商,本项目的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广州市博仕奥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就近排入永和河,污水接管合作函详细见附件9;待项目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接通以后,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可经新新路的污水管排入永和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排入永和河。六、用电情况本项目用电从当地

10、供电主线路接线,所有设备均使用电能工作,不设柴油发电机,预计年使用电量约3万kWh。七、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和广东省2008年1月通过、颁布的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一项“农林业”中的第12项“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没有产生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重大污染源,附近现有多间工厂企业,多为轻污染型的企业,大部分的企业已对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出现重大的污

11、染情况和环境问题。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来自员工生活污水、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和生产设备噪声等污染,相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状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顺路49号。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2、气象、气候增城区

12、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本区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时有酷热,偶有低温,夏长冬短,四季常青。据增城区气象台历年资料统计:(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3.3,最高月平均气温(8月)2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8.7。(2)日照:全年达1906小时。7月份日照最长,平均日照为240260h,4月份因天阴日照最短,平均为78.9小时。全年日照率为42.9%,其中10月份可达55%,4月份只有21%。(3)降雨量: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16.7mm,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mm。降雨

13、集中在49月份,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月平均降雨量为293.8mm,最少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仅有24.7mm。历年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季节。(4)季风变化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出现于8月份至次年3月份,频率为16%。其次是东南风,主要出现于48月份,频率为9%。全年平均风速为2.4m/s。极大风速35.4m/s。静风频率为29%。3、地质、地貌增城区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增城区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增城区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增城区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增城区面积的33.4%。

14、该项目所处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地表起伏不大,属丘陵地带,地层表面为新近沉积的粘土土壤和壤状沙土,10m以下为红色砂岩风化的亚粘土,有机质含量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4、河流水文特征增城境内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当丰富;城区内主要河流为增江,是市内最主要河流。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经从化、龙门在增城区东北角流入市内,自北向南纵贯增城区东部地区,至石滩镇官海口汇入东江,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9亿立方米。增江在境内河长66公里,河宽90220米,流域面积971平方公里,占增城区面积53%。增江在市内最大支流为派潭河,此河发源于南昆山马坑嶂,流经派

15、潭圩于小楼附近与二龙河汇合流入增江,河长36公里。流域面积357.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次为二龙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增江过去是增龙两县内主要交通动脉(50年代后期,逐渐改以公路为主)。永和河发源地在黄旗山和华峰山,永和河的上游在禾丰村兴建红旗水库和水星水库,流入东江。东江北干流最大径流量934m3/s,每年48月为丰水期,911月为平水期,12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永和河年平均流量0.7m3/s,丰水期0.9m3/s,枯水期0.5m3/s。5、植被土壤植被: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区域植被长势良好,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带,

16、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甚少存在,主要是园林人工种植植被及经济植物类植被等,主要种类有马尾松、芒萁、木麻黄、桃金娘、变叶榕、岗松、野牡丹、草龙、水龙、莎草、野慈姑、蟋蟀草、旱莲草、革命草、橄榄、簕仔树、白茅、苦栋、隆缘桉、杉、番石榴、木瓜、苦瓜、丝瓜、百千层、木薯、大叶相思、朴树、柑、荔枝、龙眼、香蕉、大蕉、青皮竹、观音竹、水稻、花生、了哥王、白饭树、飞蓬、马缨丹、潺搞、鬼灯笼等。土壤:增城自然土壤属赤红壤,发育于南亚热带季雨林下,土层较深厚,呈强酸性反应。适宜马尾松等树木生长。中、北部山丘间分布着梯田,是经改良的“红壤上发育普通水稻土”。河流两岸沉积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有机物,形成了“潴育性水

17、稻土”。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有机物很丰富。本项目在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永和水质净化厂)的纳污范围内(以下简称“永和厂”),但该区域暂未接通管网。永和厂是开发区、萝岗区投资建设的重点环保工程,隶属广州开发区水质净化管理中心管理。永和水质净化厂位于永和经济区永顺大道与井泉四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2432m2,主要负责收集处理永和经济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服务面积34.43km2,服务人口约9.22万人,企业约100家,包括食品、日用化工、汽配、机械和物流等行业。已配套污水管网约86公里,处理能力5.5万m3/d,出水排入永和河,最终汇入东江。针对收集范围内工厂企业众多的

18、特点,永和厂采用了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CASS)为核心的处理工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两套生化系统并联运行,适应污水处理量较大的季节性变化;采用D型滤池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出水水质;各构筑物均加盖密闭,恶臭气体统一收集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布局紧凑,绿化面积大,厂区环境优美。永和厂的出水水质设计为(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与省标(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二者之间较严者。排污许可证上要求永和厂出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城镇二级污水处理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9、)一级B标准中较严的指标要求。可见,永和厂的出水排放优于广州市2015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中规定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出水要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及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较严值”的相关要求。厂内建有中水回用系统,中水不但供应厂内的生产及绿化而且向符合资格的外单位提供,中水利用率高。本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下表:表3 建设项目功能区分类及标准一览表序号功能区分类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1水环境功能区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纳污水体永和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执行(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

20、区2类区,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等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区范围保护区否7是否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区是,永和污水处理厂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9是否可现场混凝土搅拌否10是否环保条例24条规定范围区否11是否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行政区域2015年5月29日增城市正式改为增城区。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市东部,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增城依托广州,毗邻港澳,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2.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保

21、持较快增长。2013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广本)989.45亿元,同比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94072元,增长12.6%。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3.47亿元、599.72亿元和336.26亿元,分别增长4.4、13.1和13.9,对增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60.94和35.89,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7.86个百分点,继续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63个百分点。3. 交通运输和旅游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年货物运输量2937万吨,比上年下降5.77。货物

22、运输周转量17.3亿吨公里,下降4.34。港口吞吐量达439.41万吨,同比增长37.54%。旅客运输量4910万人,增长52.48%。旅客运输周转量15.63亿人公里,增长29.2%。加快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大交通网络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地块13号线和21号线的征(借)地和拆迁工作,广惠高速西延线(凤凰山隧道)全线动工。完成广汕公路增江段、派正公路、朱宁公路、小正公路、增城大桥、新新公路等一批路桥升级改造工程,坪中公路改造工程正加紧推进。增城区公路通达里程2295.73公里,其中,国道99.86公里,省道342.24公里,县道163.13公里,乡道1137.6公里,村道552.9

23、2公里。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2013年增城区积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新增4家绿色旅游饭店,新评定7家旅游购物推荐单位、1家旅游购物示范单位,新评定20座星级旅游厕所,规划建设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城市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新塘客运站)等一批旅游配套单位设施。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870万人次,同比增长5.98%;接待过夜游客近380.89万人次,同比下降0.35%。旅游业营业收入达52.67亿元,同比增长15.01%。4. 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2013年增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76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3.46亿元,占预算支出19.57%。投入1073万元用于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教育

24、,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达标率100%,建成新朱村中学、新塘中心小学。学前教育城乡普及率逐年提高,增城区共有幼儿园113所,在园幼儿3.19万人,3-6周岁入园率94.25%。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增城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95所,初中40所,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分别为7.21万人和3.84万人;公办普通高(完)中10所,在校学生2.19万人。2013学年,增城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8.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16.8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6.12,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广州市中上游水平。2013年增城区高考人

25、数7024人,上线率达93%,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3269人,突破3000大关,开创历史新高点。科学技术持续发展。2013年末增城区累计有3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7家为2013年新增认定企业,同比增长28%。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29件,其中发明专利151件,增长33.63%,占申请量的18.21%。专利授权6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件,下降2.78%。2013年末,增城区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421人,同比增加202人;拥有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528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23180人。5. 文化、体育和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末增城区共有公共体育场馆4个,剧场及影剧场5个,公共

26、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42万册。增城区“三馆一站”(包括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和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4.95万户,同比增长8.01%。增城区自创小品精雕细榄,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年开展的市、镇(街)二级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60项次,同比增长71.43%;其中市级和镇(街)级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各30次,分别比2012年增长100%和50%。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6万人次,同比增长50%。增城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运动会及2013年全国七人制橄榄球青年锦标赛,连续22年荣获“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卫生事

27、业投入进一步加大。扎实推进挂绿湖核心区健康医疗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范围,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3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年医疗卫生事业公共预算支出4.94亿元,同比增长15.99%。2013年,增城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3个,其中医院8个(非政府举办机构5个),镇级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村卫生站269间,门诊部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增城区拥有床位2942 张,其中医院床位1857张,占增城区比重63.12%;镇卫生院床位582张,占增城区比重19.78%。增城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2

28、3人,增长11.4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69人,注册护士2217人,药师(士)460人,检验师207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2685例,死亡5人;发病率120.6 /万,死亡率0.48 /10万。增城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738.55万人次,医师人均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4070.5人次,分别增长8.37%和6.29%。6.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3年末,增城区户籍总人口85.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万人,农业人口62.27万人,未落户常住人口3085人。全年出生人数13567人,死亡人数2727人,人口出生率15.88,人口自然增长率7.94

29、。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6元,同比增加3089元,增长10.3%。其中工薪收入23693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71.81%;经营性收入增长17.4,财产性收入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000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858元,增加1821元,同比增长12.97。其中工资性收入9555元,增长17.37,占纯收入的60.25,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人均家庭经营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5.6;转移性收入增长29.68;财产性收入增长5.44。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8909元,同比增长5.65。城乡居

30、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同期的2.13:1缩小到2.08:1。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2013年底,增城区参加养老保险52.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17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15万人,覆盖率达100%,获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县区称号。参加失业保险13.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7.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1.6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逐年增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1万人,同比增长17.1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07万人,同比增长19.38%,参保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9.91万人

31、,参合率达99.99%。住院医疗救助年度上限由1.5万元提高到4万元,重特大医疗救助由1.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免费为17290人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 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围绕水城花城绿城,全面启动中小微型水库水质保护,出台并稳步实施速生丰产桉树林退出改造方案,实施挂绿湖拓湖工程、西福河整治工程等五大生态工程。46公里贯穿绿道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境内12条高快速路和国省道出入口净化整治及广惠、广河、增从高速增城段景观林带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整治7288家“散小乱”养猪场。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农村“五场”建设,基本建立了“五个统一”的环卫保洁队伍,派潭镇、小楼镇等6个镇街成

32、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完成203条行政村规划编制和4200户农村泥砖房分类改造工作。霞迳村等首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基本见成效的目标,启动第二批11个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推进了农村污水处理二期29条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和54%。增城区设有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在增江河、东江北干流、西福河三条河流布设了15个河流水质监测断面,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总处理规模34.8万立方米/日。制定了西福河流域污染源综合整治方案,对流域内173家有废水排放的企业(包括生活污水)进行了全面整治,对一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线路板、废塑料、化工企业进行了依法查

33、处,结合市开展打击“洋垃圾”工作要求,关闭21家废塑料企业,对24家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增城区森林覆盖面积达8643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4%,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21公顷,同比增长55.25%。城区建成绿化覆盖面积149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9.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3.25平方米。2013年末机动车拥有26.7万辆,其中汽车14.97万辆,摩托车11.7万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4.79人/万车,同比增长10.62%。全年市辖区交通事故362起,受伤人数333人,死亡人数128人,直接经济损失59.92万元,与上年比,事故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

34、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50.21%、168.55%、6.67%和1.03%。发生火灾事故7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25.86万元,同比下降59.37%。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168.0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2人。8. 文物保护及其他本项目附近500m范围内无国家、省、市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无文物古迹和文物保护目标,亦无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存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由广州开

35、发区环境监测站编制的2014年度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环境质量年报中永和河水质的监测数据来评价永和河水质状况,断面设置详见下图2,监测结果见表5。图2地表水监测布点图(比例:如图示)表4 2014年永和河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监测时间断面pH值CODcrBOD5氨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2014-3-4断面7.19204.91.270.182.3104断面7.10266.34.270.142.91042014-7-2断面7.30317.20.8110.353.4104断面6.94224.91.200.242.61042014-9-2断面7.12194.41.200.182.4104断面7.55306

36、.71.860.273.11042014-12-9断面6.90275.50.6590.321.4104断面7.05327.10.5690.362.2104GB3838-2002 III类标准6920410.0510000注:1.单位pH值: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升。2.断面位于新丰路与来安三街桥下,断面位于水质净化厂下游桥下。由上表可见,永和河的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的项目有CODcr、BOD5、氨氮、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显示永和河受到一定生活型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石油类常年出现超标,可能与该水域出现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有关。随着区内

37、市政管网铺设的完善,居民的生活污水将通过污水管网得到有效收集,可减轻河流的生活型污染程度,同时对河流附近的工厂企业严格要求和管理,加强执法力度,禁止其直接排放污染物。通过以上措施,纳污水体的水质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文),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报告引用塔岗村住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于2013年7月9日至15日委托广州市环量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在永宁街街道办事处(距离本项目650m)的现场监测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数据如

38、下表所示(详见附件5):表5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m3)监测项目小时浓度日均值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0.0230.046/0.50(小时平均)NO20.0330.053/0.20(小时平均)PM10/0.0810.0900.15(日平均)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环境空气质量指标SO2小时值、NO2小时值、PM10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该项目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拟建项目所在区域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

39、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为了了解本项目周围声环境现状,环评单位委托深圳市政院检测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25日对项目所在建筑周边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详见附件6,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进行,在项目建筑的东、南、西、北边界布设共4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分昼(6:00-22:00)、夜(22:00-6:00)间监测边界噪声,噪声布点图见附图2。项目边界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6 项目边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监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项目边界北面外1米52.643.46050项

40、目边界南面外1米54.244.06050项目边界西面外1米58.247.66050项目边界东面外1米56.045.26050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四周边界处昼、夜间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说明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地处珠江三角洲增城区域,生态环境较好,增城区及新塘镇重视生态规划和建设,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城市正在向协调和谐方向发展,城市充满生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属于永和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但由于项目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尚未建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广州市博仕奥水产饲

41、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城区旧市政合流管,最终受纳水体为永和河,待项目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完成以后,本项目污水可直接由市政管网排入永和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永和河,永和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应保证项目的建设不对永和河水体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本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进行保护。3.声环境保护目标确保本项目及其周围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保证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

42、目标保护本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不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破坏。5.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500米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敏感点如下表所示。表7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敏感目标性质规模方位距离保护内容1菱元村居民区约1000人北435m大气环境2住宅区居民区约5000人东、东南120m大气环境声环境3增城区永宁第一小学学校约800人东南470m大气环境4海伦春天幼儿园学校约200人南145m大气环境声环境5住宅区居民区约3000人西南、西205大气环境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

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市政污水管网未接通前,本项目生活污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中较严值,即pH:69,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NH3-N8mg/L;市政污水管网接通后,本项目生活污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即pH:69,CODcr50

44、0mg/L,BOD5300mg/L,SS400mg/L;2、厂界粉尘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排放限值1mg/m3);3、项目营运期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其总量控制指标按以下执行: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废水量:140.4t/a、CODcr:0.008t/a、氨氮:0.001t/a。污水管网接通后,污水纳入永和污水处理厂,总量分配至永和污水处理厂,故本项目水污染物总量控

45、制指标为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复合酶制剂包装混合分散吸附投料秤载体粉尘包装固废噪声粉尘噪声噪声粉尘工艺流程说明如下:按产品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开启投料口脉冲除尘器,机器自动吸附,按顺序、按比例投入到混合机内分散、混合(按辅料-主原料-辅料的顺序投放),混合时间3-5分钟(不超过10分钟),每批次混合量不超过混合机容积的60%转载量。投料结束后停止投料口脉冲除尘器。混合结束后,开启出料口脉冲除尘器,按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入库到成品待检区,抽样送质检中心检测。检定各项指标合格后即成为合格产品,可出库销售。脉冲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全部用于生产回用,不外排。本项目只有一条生产线,主要进行复合酶制剂的混合和包装,均为固体混合,在整个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废气:原料粉尘;噪声:生产区机器运行噪声;固废:办公生活垃圾和包装固废等。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采用现有厂房进行建设,所以施工期只涉及设备安装建设,不涉及基建工程,施工期的主要工序主要为:1、装修设备如电钻机的噪声等;2、厂房装修、设备安装施工时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包装垃圾。二、营运期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