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636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xx乡政府乡长 xxx在近几年的工作中,xx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五大战略谋发展,四管齐下保安定,三方同力抓落实”的总体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工作,全乡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但与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针对于此,我深入农村、农户,走访座谈,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农村整体情况xx乡辖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76万人,耕地面积2.94万亩,全乡主导产业以宗作物种植为主。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扶

2、持了蛋鸡养殖、无公害蔬菜、脱毒红薯、麦荐西红柿、山药和优质小麦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全乡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1、农业方面:2005年以来,我乡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粮食产量又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9008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推广种植优质小麦,脱毒红薯,麦茬西红柿、山药等 。发展了以逍遥为中心的山药基地500亩;种植麦茬西红柿1000亩,大葱500亩,其它蔬菜5000余亩;大力推广食用菌生产,全乡

3、菇农达到1500余户,年产值2000余万元,覆盖了以逍遥 、朝关 、东良贡 、梨元等为中心的10个行政村,从南到北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带,在2005年全省食用菌表彰大会上我乡被授予“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基地乡”。2、林业方面:2005年,我乡围绕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的总体目标,严格落实规划以完善网格通道绿化断档为重点,按照林业植树工作流程,高标准,有秩序地推动林业植树工作,共植树32万株,完善平原林网2.8万亩,补植沟渠路堤共108条,荒地造林605亩,加上前年植树40万株,全乡已完成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初步实现林业生态效益 。3、畜牧方面: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全乡规模养殖户143家,蛋鸡存栏44.

4、3万只,鸡出栏32万,猪存栏2.1万头,生猪出栏4.2万头,羊存栏2857只,出栏2356只,牛存栏189头,出栏92头,肉类产量3600 吨,蛋类产量3900吨 。农业产业化改革步伐加快,合顺养殖有限公司 、富民种鸡厂等龙头企业幅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1、农田水利建设:2005年,我乡新建节水工程3.2万米,新打机井40眼,新配套机井30眼,沟渠清淤18公里,其中,重点建设了一片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 。东见山人畜饮水工程基本完工 。截至12月全乡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0.

5、2万亩,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我乡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乡党委 、政府克服资金困难,修通了经二路、纬五路2500余米的水泥硬化路面,政府门前绿地广场初具规模,小城镇框架不断拉大,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村村通”工程,2005年完成了东于曹至后马村水泥路0.57公里 、獐豹至李家山水泥路2.1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大大改观,促进了我乡投资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我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教育方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毕

6、业合格率均实现100% 。2、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乡政策生育率98.8%,出生统计准确率100%,优生优惠政策落实率100%,信访结案率100%;按照县委 、县政府部署新改建计生村室18个,并配备了桌椅 、孕检床 、资料柜等,全乡计生工作换了新面貌 。3、民政:认真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对全乡18个村的五保对象摸底调查 、建立档案,共为53户五保对象解决五保供养资金54600元;殡改方面,亡故人口火化率达100%。坚决查处偷埋土葬和以罚款代火化现象 。4、不断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民达万人以上,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习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

7、广泛普及。(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乡党委、政府着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的有3名,两委成员交叉任职45名,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

8、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调研过程中,针对此我们做了重点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规模化生产问题。由于在土地二轮承包时,我乡大部分村延续一次承包的分地状况,大部分农户耕地分散,导致了种植结构调整难、规模化生产难的“双难”局面。仅就小麦的收种来说,据调查,我乡大型联合收割机械已有10余台,但对于大部分农户的种植状况,规模化生产仍不能进行。在经济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上,更多是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二是生产加工能力问题。不管是大宗作物还是经济作物,目前只是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

9、段,加工能力低,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问题。虽然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形成了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但在管理、功能上仍然的差强人意,科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薄弱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发现,全乡18余个村级医疗组织的医疗条件与水平较好的只有4家,其它普遍较低。而农民对“看病难”的呼声较高,在农村“因病返贫”现象凸现,导致部分家庭因病陷入困境。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弱势群体

10、保障体系薄弱。就现阶段来看,全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仅有420户,占全乡贫困群体的80%,医疗保险农民2.1万人、而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根本没有建立。(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农业税的免征,导致了乡村基础财力的缩减,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据统计,全乡农村负债总额达1700万元,最高的村可达80万元。而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极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因条件所限农村“一事一议”推选效果又不是很理想,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现象。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生态环境建设及农

11、田水利建设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民生活环境改善迟缓,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四)农民素质偏低制约文明健康村风形成根据调查,当前农民的素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二是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三是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四是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5年全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

12、新科技的能力。五是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六是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五)民主政治、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延迟村级事务民主化进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村级事务管理民主化进程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根据调查,当前农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

13、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二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出现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的现象。部分村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公开但群众对此的关心程度不是太明显,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公开”循环。三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着农村党员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方法不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工作作风不扎实,缺

14、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等现象。而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使村级组织难以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31万元,无集体收入的村就有26个,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乡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通过调研、多方考察论证,现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在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就我乡而言,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在保证粮食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着

15、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以乡镇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乡主要要以无公害果品、蔬菜及蛋鸡养殖基地为龙头,扩大产业生产、经营范围,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三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并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要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五是要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

16、调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在教育事业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免相关义务教育杂费,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卫生医疗方面要建立起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社会保障方面要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与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民

17、生活环境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促进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向农村的发展。首先要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二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全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服

18、务与管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原则,在提升农民科技、文化、道德素质方面着手,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激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事业的建设,继承、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良好乡风民俗。三是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有重点的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活动。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民主管理进程对于乡镇党委政府来说,要认真分析研究各辖村具体情况,有针

19、对性的提出关于组织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整改意见,促进村务管理民主化进程。一是严格按照县委提出的选人、育人工作机制,将创新能力强、“双带”能力高、有事业心的优秀党员、群众选到村两委班了中来。二是加强农村干部素质工程的实施力度,以有效的培训办法,加强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强化农村干部的宗旨意识、创新意识。三是在强化村务、财务公开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民主意识。四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六)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做好长远规划与城乡统筹。对全乡来讲,一是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示范。然后根据其各自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乡规划建设,严格规划管理,逐步推进。二是深入分析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