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648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一、项目概要1.1 项目位置/北村位于/北部,东至/南村,南至/集水库,西到马庙村,北与/镇接壤。本次土地整理整体推进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991.1601公顷,建设规模861.4434公顷,其中村庄和独立工矿占地面积101.3818公顷 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北村位于/北部,本项目区内自然郢不集中,村庄散乱,土地平整较差,水利和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全村80%以上耕地田块小,形状不规则,肥力水平低,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土地管理法加强对土地的整理,进一步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经过反复的调查论证,选择/北村为本次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 土地整治项目对后备资源不足的/来说,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又缓解人地矛盾,为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必要的用地补充。/将抓住这次土地整理整村推进的大好时机,按照国家有关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项目建设要求,把项目区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区。1.3 项目简介 /北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涉及/北村24个村民组,总面积991.1601公顷,经预测整个项目区可新增耕地141.7282公顷,其中村庄“退宅还耕”(包括工矿用

3、地复耕)新增耕地96.4795公顷,农地整理新增耕地45.2487公顷。本期项目的重点是村庄整理、农地整理、新村建设。1.4 项目规模 项目区范围内需搬迁房屋798户。二、项目区概况2.1 项目区人口 项目区涉及两个村,24个村民组,798户,总人口3293人。项目区土地总面积991.1601公顷,村庄占地面积103.3794公顷,未整理前户均住房占有土地面积1.9432亩,整理后本村户均占地面积0.5380亩,共28.6263公顷,两比可节约74.7531公顷。2.2 项目区房屋结构、间数、户数、各类建筑面积 经现场勘测,本项目区内的房屋结构主要以砖瓦结构为主,涉及群众户数798户,各类建筑

4、面积134850。其中砖混41850,砖瓦73625,简易19375。2.3 自然资源、交通条件、水资源情况2.3.1 地形、地貌、水文 A:项目区微地貌为剥蚀平原,地面坡向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岗冲相间。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为复杂。 B: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过度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日照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2.6小时,1967年日照最多,为2457.6小时,1980年最少,为1903.7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9%,410月份日照时数为1412.2小时,占年平均日照数的65.3%。气温 年平

5、均气温为15.0,以1978年平均气温16为最高,1969年平均气温14为最低,年内气温7、8两月最高,平均为27.6,1月最低,平均为1.1;多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7.8。降水 本项目区天气形势多变,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雨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大。据其资料显示,本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34.9mm,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降水的年内变化也较大,全年降水46.9%集中在夏季,冬季最少,春季略多于秋季,六、七月份降水最多,一月、十二月降水最少。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配不均,成为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蒸发量 本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73

6、.8mm,年内蒸发量8月最大,达196.3mm,1月最小,为53.2mm;年相对湿度为7282%。无霜期无霜期在224天左右,通过10摄氏度累计积温为4885.9摄氏度,持续日数为226天。C:土壤与植被项目区分布最广的是黄棕壤,其成土母质是下属系黄土,土层较厚,质地以轻粘和重壤为主。土壤的pH值在6.67.4之间,速效磷在34ppM,速效钾在37ppm,土壤耕作层厚约为20cm,土壤肥力低,耕作阻力大,适耕期短。雨季上层滞水,雨水稍多则从地表流动,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晴后土壤又很快变干,形成龟裂,群众形容这种土壤是“下雨流不歇,晴天大开裂”,“雨晴硬如铜,雨后一包脓”。 /位于北亚热带

7、北部边缘地区,县境内植被有亚热带的,也有暖温带的。是常绿阔叶、针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区。自然植被在丘岗地形区以蔬残林和灌木林为主,覆盖率很低。在项目区内主要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油菜、小麦以及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人工栽植的速生林意杨等。D:自然灾害 由于季风的影响,气候条件不稳定,自然灾害频繁,以旱灾威胁最大,其次是低温、大风、冰雹等,其中伏旱连秋旱,平均三年两遇,是机率最大的灾害,而且项目区处于分水岭地段,河流短小,水资源不稳定,因此旱灾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2.3.2 水利设施 项目区南部边界的/集水库为项目区的主要补充灌溉水源。2.3.3 交通设施 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淮南铁路、合水公路、新(集)朱

8、(巷)路经过项目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项目区内村村通公路已建成,但村民组之间以及村庄到田间的道路布局凌乱、建设标准较低,现有道路中除以上所讲的村村通水泥路外其余都为土路面,机械下田困难,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2.3.4 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项目区内部退耕还林工作较为领先,有不少林木分布,但乡村道路的绿化水平不一,现有骨干道路两旁树木种植率较高,其他道路两旁树木稀疏,农田防护林带还尚未形成。2.3.5 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供电设施,生产、生活电力基本有保障。2.4 净增耕地面积 本项目实施,主要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对耕地中田坎、

9、沟渠道路、荒丘、废弃水塘及村庄空闲地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增加耕地数量及提高质量。经过预测,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141.7282公顷,新增率17.02%。三、项目区概况3.1 规划项目区面积与规划布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本项目规划建新区面积为28.6263公顷。规划对/北两村24个自然郢进行合并,在规划区内新建1个居民点,房屋以二层为主,砖混结构。3.2 项目区安置、人口、户数、间树 项目区总面积991.1601公顷,规划区内新建居民点1处,规划安置居民831户,人口2491人。3.3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区的新村安置点分别为合水路的东边,西寺路以南区域,新村建设点

10、将配置有村委、幼儿园、小学、村卫生中心,文化中心等。四、项目分析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4.1.1 项目的合法性 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实施土地管理办法,符合中共中央199911号文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的精神及国土资源部国土发2005207号、皖国土资2005193号文件的要求。4.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确定,实现新增加耕地面积2126亩,实施本项目符合已经批准的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1.3 村庄整理规划对项目的要求在本项目内对村庄、废沟、废塘埂、荒丘、废弃地、废水塘等农用地进行土地整理为主,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产出率。农田整理减少田埂系

11、数,村庄集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这是村庄整理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土地复垦主要方式。4.2 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实施后,水利配套建设,平整土地,深耕土壤等综合治理措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对保护环境是有利的。通过农田林网建设,不但为农作物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总之,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方式的改变,有效的保护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持水资源的良性循环。4.3 项目区公众参与情况分析 在本项目区内,涉及两个村24个村民组,涉及人口3293人,自然郢不集中,村庄散乱,土地平整较差,水利和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全村80%以上是田块小,不规则的中低产田,质量不高远不能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

12、和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经营种植。经初步调查与分析,85%以上群众对本项目的实施持支持态度。4.4 项目区存在的问题分析4.4.1 自然因素 项目区光、热、水季节分布不均。49月份时间较长,热量在59月份积温较高,降雨为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中月份偏少,也很容易造成春秋季节洪涝灾害。4.4.2 社会经济因素 1、资金短缺。项目区农业投入明显不足,造成产量低,农业生长期在低水平、低效益状态下运行,形成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2、农地利用集体度不高。项目区农地经营均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3、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特别是水利

13、设施陈旧,已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4.5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4.5.1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项目实施后,区内耕地面积增加,水利设施的改善,减少沟渠废塘,未利用地占用土地,田埂系数减少,区内农村居民点搬迁部分,现有居民多为土草、砖瓦结构,建设标准低。因此,在项目区内结合村庄规划建设居民点腾出空闲宅基地,通过村庄综合整理,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实施综合整理,可全面提高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4.5.2 耕地质量分析据调查,项目区内现有的耕地,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地质量差,土地产出率低。因此耕地质量不高和耕地数量不足,是导致项目区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必须经过村庄整理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14、配套水利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投入提高耕地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4.5.3 综合潜力分析对项目区的田、水、路、林、 村进行综合整治后,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同时增强了抗灾能力,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能力。五、项目区产业规划布局5.1该项目区原有耕地面积498.6987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可新增耕地141.7282公顷,两者相加,项目区实有耕地面积可达645.3232公顷。根据土地流转有关政策,大面积流转土地的60%-80%必须用作粮油生产的新规定,因此项目区内的耕地作如下规划布局: 优先安排粮、油、棉等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分区域划分516.26公顷的农业种植面积。 5.2为改善农村生活的需要,需保留一些蔬菜基地,用地面积约129.06公顷。六、资金管理6.1 资金来源:争取中央投资1289.04万元,省级投资644.52万元,地方投资644.51),村庄整理投资为5956.87万元需地方配套。6.2 资金使用计划: 总项目总投资7531.94万元,其中:1、农地整理投资2578.07万元,占34.23%;2、新村建设投资5956.87万元,占65.77%/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