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730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地区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1.1.2 承办单位概况1.1.3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1.2.3 主要建设条件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 问题及建议1.3.1 项目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1.3.2 项目进一步研究建议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2.1 需求分析2.2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2.3 推荐建设规模方案第三章场址选择3.1 场址现状3.1.1 地点及地理位置3.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3.

2、2 场址条件3.2.1 地形、地貌条件3.2.2 项目工程地质3.2.3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3.2.4 城市规划要求3.2.5 交通条件3.2.6 社会环境条件3.2.7 公共设施条件3.2.8 征地拆迁条件3.2.9 施工条件3.3 场址条件比选3.4 推荐场址方案第四章建筑工程方案选择4.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4.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2.1 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4.2.2 规划设计方案描述4.2.3 规划设计主要参数4.3 主体建筑方案4.3.1 建筑艺术与风格4.3.2 建筑特征与结构4.3.3 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4.3.4 剖面设计4.3.5 隔震设计4.3.6 建筑设备系统

3、4.4 配套设施4.4.1 给排水设计4.4.2 强电设计4.4.3 弱电设计4.4.4 暖通设计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5.1 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5.1.1 设计依据5.1.2 节能措施5.1.3 能耗指标分析5.2 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5.2.1 节水措施5.2.2 水耗指标分析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6.1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6.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6.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6.1.3 环境噪声现状6.2 项目建设与营运对环境的影响6.2.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6.2.2 项目营运对环境的影响6.3 环境保护措施6.3.1 污水治理方案6.3.2 固体废物治理方案6.3.3 绿化措施6

4、.4 环境保护设施与投入6.5 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7.1 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7.2 安全措施7.3 卫生措施7.4 消防措施7.4.1 消防建筑设计7.4.2 消防给排水设计7.4.3 灭火器的配置第八章工程招标投标8.1 招标范围8.2 招标组织形式8.3 招标工作流程8.4 招标方式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9.1.1 项目建设阶段组织机构设置9.1.2 建后组织机构设置9.2 人力资源配置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10.1 建设工期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3 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等措11.1 投资估算11.1.1 投资估算依

5、据11.1.2 建设投资估算11.1.3 投资估算表11.2 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第十二章社会评价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2.2 项目对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12.2.1 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12.2.2 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12.3 社会评价结论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3.1 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13.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2 项目建设规模13.1.3 场址选择方案13.1.4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3.1.5 环境保护13.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1.7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3.2 结论与建议1、附表:(1) 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表一);(2) 单体建

6、筑建安工程估算表(表二);(3) 室外工程估算表(表三)。2、附件:(1) 项目业主组织机构代码证;(2) 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审批文件;(3) 国土部门土地使用证;(4) 建设部门规划许可证;(5) 项目资金来源的承诺函;3、附图:(1) 项目总体规划图(2) 前立面效果图(3) 正立面图(4) 17层平面图第1章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工程1.1.2 承办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县司法局法人代表:刘安彦1.1.3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2、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意见

7、(司发200511号);3、省发改委关于编制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4、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5、县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6、省司法厅县(区)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标准;7、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 8、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9、项目研究人员现场了解的其他资料。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1、项目提出的理由(1)县司法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窗口,每天需接待和办理大量的司法行政事务。如此多的业务量,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告知业务办理程序,受理、分

8、流业务。(2)普法依法治理是司法行政机关一项重要职能,县司法局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每年需要组织协调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利用新闻媒体开辟普法专栏,开设普法网站等都需要相应的业务用房。(3)县司法局负责调处重大影响、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参与群体性案件处置和涉法涉诉案件处理,并设有“三位一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调解中心,每年调处大量的矛盾纠纷。县司法局调处的矛盾纠纷具有群体性特点,矛盾双方人数往往较多,参与调处纠纷的调解员也很多。(4)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参与刑罚执行

9、的一项重要职能,重点对在社区内服刑的假释、监(所)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负有惩罚、教育、塑造、感化、矫治、控制等六项职能。帮教工作主要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思想帮教、职业培训,引导和扶持他们就业和解决生活出路等问题,并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等预防措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是县司法局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项重要业务职责。因此,在业务用房需求方面,应根据业务职责,综合考虑矫治、帮教对象和参与帮教的志愿者人数。(5)律师、公证是县司法局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队伍。律师公证从业人员履行政府职责,相互补台,主动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减、免费法律服务,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

10、村、社区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社会的贫、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地实现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其主旨在于使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无偿获得法律帮助,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维护他们的利益。(7)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展普法教育的需要,是业务培训的需要,是矫治对象教育的需要,定期对矫治对象开展集中法制教育、就业技能培训。(8)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个人信息、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等案件资料都是国家规定需要立卷归档的资料,应放置在专门场所进行分类存放、保管、查阅。(9)“148”法律服务专线是司法行政部门开设和运用电话网络,将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

11、基层法律服务等职能结合在一起,向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的一种形式。“148”以其便民、利民、助民的实用性,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因此,应设置专门的业务用房,保障“148”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10)网络信息用房主要是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来提升业务工作效率,为业务开展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保障。2、项目提出的过程为深入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制订了湖北省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要求加强市县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被纳入规划。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并组织相关部

12、门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组建了工作专班,加紧落实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项目业主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提出了该项目。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区为湖北省县。建设地点为县高乐山镇大坝新城区,位于利咸公路北侧。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工程建设规模为:总建筑面积为5186.32m2,其中,各业务用房合计3123.88 m2,门厅、走道、梯间、卫生间等2062.44 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内设法律事务接待、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教育培训、“148”法律服务、网络信息、资料挡案等业务用房。1.2.3 主要建设条件1、项目

13、建设用地已落实。该项目拟建地址为县高乐山镇大坝新城区,区域土地为已征用的国有土地,全宗土地7.13亩,政府已办理国有土地划拨手续。2、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场址区域交通通畅便利,区位条件较好,有利咸路与外界相连。本项目施工供电、供水接自区域现有供电、供水设施。工程区域施工供电、供水有保证。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101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821.6万元,工程前期费用32.9万元,征地费60.6万元,其他各种费用54.7万元,预备费48.5万元。该项目完成后,有利于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与群众的联系,更好地服务群众,促进司法行政业务的正常开展。1.2.5 主要技术经济

14、指标1、占地面积716.46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5186.32平方米;3、综合楼建筑面积5015.22平方米,车库建筑面积171.10平方米;4、绿地覆盖率:30.0%;4、项目总投资1018万元。1.3 问题及建议1.3.1 项目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建设司法行政业务用房项目,给县的司法行政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也带来挑战,本研究报告尚未对建后管理工作深入研究。1.3.2 项目进一步研究建议建议项目业主组织专班对同类地区成熟的司法行政业务用房综合楼进行深入考察,并结合实际制订建后运行管理模式。第2章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2.1 需求分析1980

15、年12月,县设立县司法局,派出机构设11个司法所。县司法局内设办公室、政治处、司法鉴定管理科、法制宣教科(法规科)、公证律师管理科(司法考试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基层工作科(12348指挥中心)、劳改劳教科、社区矫正办、计划财务科、公证处11个科室。下设荆南律师事务所、闳辩律师事务所、开元法律服务所、楚蜀法律服务所。现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63个。县司法局现有业务用房1栋,修建于1987年6月,1988年11月投入使用,系砖混结构,办公楼共三层,建筑面积700,功能不全,面积狭窄,达不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县城区总体规划,现有办公区已划定为商业用地。 2.2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1、结构形式比选本建

16、筑的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以下的一些优点:第一:框架结构最主要的优点是具有开阔的空间,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门窗的设置,常用于体型较规则、刚度较均匀的公共建筑。其主要缺点是抗侧刚度小,侧向变形较大,结构的使用高度受到限制,特别在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第二:合理的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特点,可以形成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这些构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钢构件,因而能够节约刚材,降低造价。第三: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第四:可模性好,结构造型灵活,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浇注成各种形状的结构。第五: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又

17、具备必要的延性,适于用作抗震结构;同时它的防震性和防辐射性也好,亦适于用作防护结构。第六:混凝土中占比例较大的砂、石材料便于就地取材。2、建筑面积比选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7.35万人,根据省司法厅关于编报市县司法行政业务基础设施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所辖人口低于80万人的县,县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按3500平方米标准编报。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按3500平方米标准执行。3、使用功能比选根据省司法厅县(区)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县司法局现有业务用房使用功能为:法律事务接待、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教育培训、“148”法律服务、网络信息、资料挡

18、案等。2.3 推荐建设规模方案项目各类用房建设规模推荐方案序号部 门建设标准设计规模备注一业务用房3440.00 3123.88 1法律事务接待400358.621.1来访群众接待室150111.781.2业务资料室10086.941.3事务分流处置室150159.92普法依法治理300318.062.1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室8062.12.2远程法制教育室140152.12.3法制宣传音像采编室80103.863人民调解220248.763.1调解庭160152.13.2会议室3034.563.3案件协调室3062.14社区矫正120121.54.1矫治情势分析室6062.14.2心理矫治室60

19、59.45帮教安置180192.245.1社会帮教室8086.945.2帮教安置议事室100105.36律师公证300321.846.1公证业务160165.786.2律师业务140156.067法律援助600429.667.1法律援助案件咨询室100103.687.2法律援助办案室300176.947.3私密谈话室10086.947.4法律援助案件会商室10062.18教育培训480451.89资料档案室300228.4210“148”法律服务8086.9411网络信息中心200152.111.1中心机房6023.411.2视频会议室140128.712其他260213.94 12.1配电室

20、4042.8412.2车库220171.10 二其他面积2062.44 2.1梯间304.20 2.2卫生间245.70 2.3电梯口80.64 2.4大厅、走道1431.90 三总建筑面积5186.32 综合楼5015.22 车库171.10 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基础, 本项目推荐建设规模方案为:新建司法行政业务楼1栋,总建筑面积5186.32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为业务用房。第3章第三章 场址选择3.1 场址现状3.1.1 地点及地理位置项目地点为县。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中部,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毗邻渝、川、湘、黔四省市。县东部与恩施市、宣恩县接壤,东南与来

21、凤县交界,西部与南部同重庆市黔江区毗邻,北部与利川市相连。地理座标为东经1083708至1092008,北纬291928至30254。东西宽68.95公里,南北长80.375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2523.4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乡镇1个区工委,263个村,总人口37.35万人。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工程场址位于县高乐山镇大坝新城区。场地平坦,土石方开挖量小;场区地下无文物及矿产压覆;根据相邻地质资料和地区经验,场区内无不良地质,在现状条件下,地耐力和承载力稳定性良好。3.1.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该建设场址为国有土地,占地面积7.13亩。3.2 场址条件3.2.1 地形、地貌条件县地处鄂西

22、南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平槽洼地交错。坡钭度30-65占30%。地形地貌复杂,呈东北向西南倾钭。属云贵高源武陵山脉的构造侵蚀中低山区。项目区地处鄂西南褶皱山区,山体位于北东南西向条状山岭鳍脊,呈单斜坡,地形坡面角一般8-10,地形坡向与山体倾向基本一致,区域海拔730m,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岩地貌,新生代以来,场址及附近区域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隆起。历史上在黔江曾发生较大震级地震,表明断裂(黔江断裂)有活动表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18306一2001),所选场址所在区域的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地震地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

23、5g。场址抗震设施烈度为6度区。3.2.2 项目工程地质区域内工程地质为三叠系上统沙镇溪组次坚硬砂岩工程地质岩组(TS3)。岩性为粗砂岩,呈中厚厚层状产出,遍布全区,岩性次坚硬,力学强度较高,其稳定性较好。3.2.3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场址东邻县检察院,南邻县法院,北靠太坪沟河,西面利咸公路,卫生条件较好,周边无污染。场区周边环境较好,安静、安全、卫生,有利于开展司法业务。3.2.4 城市规划要求根据县城区总体规划,大坝新城区为机关办公区,在规划修编中已把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纳入大坝新城区纳入规划范围。3.2.5 交通条件场址区域交通通畅便利,区位条件较好,有利咸公路与外界相连,道路均已硬面化

24、。3.2.6 社会环境条件区域周边民风纯朴,社区环境较好。3.2.7 公共设施条件本项目用水水源为县城自来水公司专供自来水,县城已建有日产2.4万吨的自来水厂,新建日产2.5万吨的二水厂工程已开始动工建设。完全能够满足该项目用水需要,供水系统已通至场区。厂区内地势较平坦,不易积水,排水十分方便。3.2.8 征地拆迁条件项目拟建地址为大坝新城区,该土地为国有存量地,土地上无附着物,无建筑物,因而无拆迁任务。3.2.9 施工条件1、对外交通工程对外交通为公路运输,工地紧靠县城街道,工程场内外交通均已形成,运输有保证。2、施工供电、供水本项目施工供电、供水接自区域现有供电、供水设施。工程区域施工供电

25、、供水有保证。3、建筑材料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为水泥、钢材、砂石骨料等。工程用水泥由当地水泥厂供给,钢材由厂商提供,砂石当地购买。3.3 场址条件比选项目地区确定选择在县高乐山镇,经实地考察,提出了司法局老院、大坝新城区两个备选厂址。其有关条件如下:项目备选厂址比较表序号比较内容备选厂址大坝新城区司法局老院1建设条件比选1.1交通运输利咸路旁县城街道1.2供电满足满足1.3供水保证保证1.4排污方便一般1.5土地平整较易较易1.6宗地面积1.7占用耕地无无1.8地质情况较好好1.9地势平地平地2投资条件比选2.1基础投资一般一般2.2运输费用中中3规划条件比选满足不满足3.4 推荐场址方案根据以上

26、比选, 司法局老院地址不符合县城区总体规划要求,且区域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建设要求。本项目建设地址推荐方案为:县大坝新城区。第4章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选择4.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体现先进、实用、经济、美观,便于管理的设计思想,合理组织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着眼司法业务发展的需要,尽量做到功能齐全,设施配套,通信现代化,管理智能化。2、结合司法局的环境空间条件,着眼于司法业务的现状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创造与环境有机相融的建筑形象,做到布局合理,实施性强,绿化配套,环境优美。4.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2.1 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1、总体布置:充分考虑用地现

27、状,结合地块条件将该楼坐北朝南布置,以利于整个综合楼的采光、通风,满足建筑的卫生要求。 2、交通组织结合用地条件,该项目区域设一个出入口,出入口面向利咸公路。建筑周围设消防环形车道,满足消防的要求。3、建筑定位该用地区以图中建筑控制红线为定位点。4.2.2 规划设计方案描述县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工程为七层公共建筑,位于县大坝新城区。本工程东侧为县检察院办公区,南侧为大坝新城区中心花园,西侧为省道利咸公路,北侧为法院办公区。总建筑面积5186.32m2,建筑用地面积716.46m2,建筑高度24.7m。业务综合楼与检察院办公楼和法院办公楼保持平行,平面形状为矩形,东西方向长65m,南北宽68m。4.

28、2.3 规划设计主要参数1、占地总面积4455.19平方米;2、建筑占地887.56平方米;3、绿地覆盖率:25.0%;4、建筑密度:30%;5、建筑限高:30m。4.3 主体建筑方案4.3.1 建筑艺术与风格在立面设计中采用了简洁、流畅、明快的现代办公楼造型手法,突出司法行政业务综合楼建筑的稳定、端庄、给人一种安全感。窗的形式充分结合功能,反映内部空间和结构特点,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韵律感;主面的完整大气处理,增加了建筑造型的变化。4.3.2 建筑特征与结构本建筑的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件通过刚性节点连接构成;框架梁、柱既承受垂直荷载,又承受水平荷载。4.3.3

29、 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司法行政业务综合楼设计七层。一层平面为社会帮教室、心理矫治室、矫治情势分析室、帮教安置议事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二层为入口大厅、来访群众接待室、事务分流处置室、业务资料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三层为律师办公室、会议室、案件协调室、人民调解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四层为法律援助咨询室、法律援助案件会商室、法援办公室、秘室谈话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五层为法制宣传音像采编室、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室、远程法制教育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六层为公证办公室、“148”法律服务室、视频会议室、中心机房。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七层为

30、教育培训室、资料档案室。设男、女卫生间、梯间、电梯口。4.3.4 剖面设计本大楼层高设计,一层层高为3.2米,二层层高为3.9米,三层至六层层高均为3.3米,七层层高为4.4米,设计总高度为24.7米。4.3.5 隔震设计隔震设计是一种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采用隔震垫等隔震构件形成高度很低的柔性底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延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地震地面运动的主频带范围,减免共振效应阻断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将其直接吸收或反馈回地面。采用隔震设计,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一般可以减少到1/41/8。4.3.6 建筑设备系统1、电气设备:包括变配电、照明动力、电梯;2、弱电设备:包括综合管线

31、、有线电视线、智能化系统;3、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空调通风设备4.4 配套设施4.4.1 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2、给水设计(1) 水源:本建筑所有生活及消防用水全部取自市政给水管网。(2) 用水量计算用水对象单位用水单位数最高日用水定额(L)最高日用水量(m3/d)使用时数(h)平均时用水量(m3/h)小时变化系数(Kn)最大时用水量(m3/h)工作人员用水每人每班63人401.8980.241.50.35绿化

32、用水平方米1200m222.4021.2001.20未预计用水量%10%0.4260.0700.07合计4.711.511.62本项目总用水量为4.75m3/d。注:未预计用水量包括管道漏失水量等用水量,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属正常用水量。(3) 给水系统设计 室外给水系统本建筑全部用水均取自市政给水管网,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分别引入DN150的给水管至本大楼,并且采用DN150的给水管在本建筑室外形成环网。 室内给水系统根据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卫生器具对静水压的要求,本楼供水方式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当压力超过0.35Mpa时,采用减压阀减压。3、排水系统(

33、1)污水 污水量生活污水为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污水量按每人每日30L计,污泥量按每人每日0.4L计,本建筑每日排出污水量1.89 m3/d,污泥量为9.07m3/年。 污水系统设计生活污水经立管收集后下至地下一层出户,经三格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化粪池设计总人数63人,化粪池根据实际使用人数的40%计算,污水在化粪池中停留时间为24h,清掏周期为360天。新鲜污泥含水率取95%,发酵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取90%,污泥发酵后体积缩减系数取0.8,清掏污泥后遗留的熟污泥量容积系数取1.2。经计算,本项目化粪池有效容积为4m3, 计划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2) 雨水(1)雨水

34、量设计雨水流量为:qy=qjFw/10005分钟降雨强度为:q51108(1+0.73lgP)/t0.626径流系数取0.9汇水面积Fw为590.76 m2雨水重现期P取2年。经计算,本工程雨水流量为26.24L/S。(2)雨水及废水系统设计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系统排除。雨水经屋面雨水沟及雨水斗(87型)、室内雨水管收集后下至地下一层出户,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箱涵。 基地范围内的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4、管材选用室内给水管采用建筑给水用钢塑复合管(衬塑镀锌焊接钢管),DN50mm时采用螺纹连接,DN50mm时采用卡箍及法兰连接。室外给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给

35、水塑料管,热熔及电熔连接。室内污水管及裙房雨水管采用离心机制排水铸铁管,柔性接口。室外污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粘接。主楼雨水管采用离心机制排水铸铁管,柔性接口。4.4.2 强电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24-200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供电设计负荷等级:本楼属三级负荷。低压供电系统:变压器装机容量为200KVA,由附近开闭所敷设一回路10KV电缆引入变配电室(本楼外)。 变配电所:变配电室集中本楼附近,设有独立的变配

36、电室、变配电值班室,采用组合式布置,变压器采用带IP30外壳的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组合安装。继电保护与计量:10千伏电源进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10千伏出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干式变压器设温度保护。低压总进线断路器不设置短路瞬时保护,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计费方式:采用高压计费方式,在高压计量柜内设电度表。在本楼低压侧装设电力分表,电力和照明分开计费。在各层设置电力、照明分表作内部考核用。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采用380/220伏供电,TN-S制,设专用保护接地线(PE),随线路通配全楼。低压系统采用放射式及树干式混合供电,对重要负荷或大容量电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其

37、余为树干式,由低压配电柜配出的线路采用ZRYJV 或NHYJV防火电缆(供消防设备)用电缆桥架敷设至竖井或用电设备;竖井内的照明、电力干线采用封闭母线敷设及采用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封闭母线经插接开关接至各层配电箱。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设置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柜,低压侧功率因数补偿至0.95,归算至高压侧为0.93。3、照明设计照明电源:各层照明电源从电气竖井内的封闭母线接电,380/220伏,TN-S制,专设PE保护线。照度及光源:照度推荐值房间名称参考平面及高度推荐照度(lx)普通办公室0.75m水平面300高档办公室0.75m水平面500会议室0.75

38、m水平面300接待室0.75m水平面300档案室0.75m水平面200门厅地面100走廊地面50梯间地面30卫生间地面75车库地面75室内照明采用高光效光源,光源的显色指数65。光源色温: 3300-4300k灯具设备选择:办公室的荧光灯采用嵌入式格栅灯具。卫生间设防潮型吸顶灯。走廊采用方形带乳白罩嵌入式节能荧光灯。应急照明:电梯前室、楼梯间、走道等处设疏散指示和安全出口指示灯,楼梯间设楼层指示灯。线路敷设:正常照明干线采用封闭母线在电气竖井内敷设,支线采用ZRBYJ型铜芯线穿钢管埋板、埋墙及吊顶内敷设。4、防雷设计本建筑按二类防雷设计。防直击雷:沿屋顶、女儿墙四周用D12镀锌圆钢敷设避雷带,

39、作接闪器,网格不大于1010M;利用外墙柱内2根大于D16的钢筋为一组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装置,将三者焊成电气通路,屋面所有突出金属体均与避雷带连接。防雷电波入侵: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钢铠等均于入出户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5、接地设计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即保护接地及弱电系统接地等共用防雷接地装置。大楼内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大楼内电气线路采用TN-S接地系统。在电气竖井、低压配电室和每部电梯井道内设置接地点,用10010010的预埋钢板通过柱内主筋与基础钢筋连接,从低压配电室至电气竖井敷设一条404镀锌扁钢作辅助接地干线。网络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内各弱电

40、系统工作接地分别采用绝缘铜芯线穿钢管引下至地下层, 通过接地端子箱与基础钢筋连接。卫生间内设LEB板,金属管道及设备与楼板钢筋等应作辅助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内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PE),实施等电位联结。强电系统供电电源在变配电所进线柜及各层竖井总箱,各重要设备用房分配电箱内设三级防雷电电磁脉冲破坏的措施。4.4.3 弱电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200-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41、GB 50343-2004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具体详消防专篇。3、有线电视系统本系统设有接收有线电视信号的输入接口。在会议室等处设电视终端接口。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配分支形式,水平支干线暗敷设。设计要求本CATV系统载噪比不小于43db,交扰调制比不小于46db,载波互调比不小于57db。3、综合布线系统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建设方的要求,本项目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电话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两部分。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共5部分。水平配线子系统采用六类4对双绞UTP,满足100M双向传输

42、的需要。管理子系统位于每层的弱电设备管理间内,配备标准机柜和六类非屏蔽配线架。本项目主设备间设于一层网络中心,设备间配置总语音配线架和总数据配线架。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结构化的语音通信和计算机物理连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实现另由网络供应商和承包商完成.4、保安监控系统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设置闭路监视系统。在楼内各出入口、楼层通道等处设置摄像机。控制中心设于消防控制中心,直接接收各楼层的监视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室内配置录像机,进行24小时录像。监视系统采用计算机矩阵切换、控制系统,系统另配置16路画面分割器进行视频信号环接,可同时满足多台摄像机视频信号的监视控制和记录。本监控系统摄像机与闭路监控中央主机之间摄像机控制采用直接控制方式。监视室设彩色监视器,并配置录像辅助监视器。系统垂直干线在弱电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明敷,水平支线电缆沿金属线槽在吊顶内明敷设。5、火灾漏电监控系统当探测到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时,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并监视故障点的变化,额定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