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731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小麦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员任职资格证书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一、项目提要1二、结论与建议3三、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一、项目的提出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预测11一、概述11二、市场形势分析13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5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15二、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15三、人员及构成15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16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17六、资产与财务状况17七、协作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情况17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0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0二、建设规模20三、产品方案22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3一、选址原则与要求23二、建设用地规

2、模及构成24三、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24四、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25五、基础设施条件26六、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26七、项目建设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27八、项目选址27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8一、种子生产田技术方案28二、种子加工系统工艺方案29三、设备选型31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34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34二、项目建设目标35三、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布局37四、项目建设内容40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42一、环境保护42二、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43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4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44二、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管理方案46三、项目实施进度46第十

3、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8一、投资估算48二、资金来源51三、资金运用51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52一、经济效益52二、财务评价52三、社会效益55四、生态效益56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57附表、附图及附件581.附表附表一: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表二: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 附表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 附表四:项目区农机基础情况汇总表附表五: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附表六: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七:项目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八: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九: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2.附图(1)项目地理(区域)位置图(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建设规划图或总

4、平面(1/10000或1/50000)(4)单项土建工程平面、立面、剖面图(或做法说明)3.附件(1)关于成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2)申报单位法人证件复印件。(3)申报单位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4)新技术、新产品的科技成果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5)地方配套资金承诺证明。(6)技术合作协议书。(7)良种繁育合作协议书。(8)灌溉用水技术平衡方案的评估报告。(9)租地协议书(10)协作单位法人证书(11)协作单位种子经营许可证(12)协作单位机构代码证(13)协作单位土地使用证明(14) 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小麦良种繁

5、育基地项目2、主管部门:*省农业厅3、建设单位:*种子管理站4、项目负责人:*5、建设地点:*(土建工程)*、*(繁育基地)6、项目由来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为手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和质量安全。7、项目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项目拟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40000亩,项目拟新建仓库2000平方米,晒场200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400平方米,种子检验检测室200平方米;平整土地20000亩,修复旧井200眼,新打配套机井100眼,架设低压电力线路10000米,整修生产道路10000米,硬化

6、10000米,配套桥涵15座;仪器设备需购置种子检验检测仪器及工具26台(件),种子加工设备36台套,农机具26台(套)、其他设备18台(套),总计106台套。(2)技术方案建立良种繁育及种子产业化四大体系即:科技创新体系、专业化良种繁育体系、种子质量保证体系、示范推广服务网络体系。严格按照国标技术规程操作,加强小麦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我国黄淮小麦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8、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全部建设投资。所需资金计划由项目承申请中央扶持资金10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00万元。9、建设期限本项目拟从2008年11月完成项目

7、立项和项目准备,2010年6月完成项目建设,建设期为20个月。10、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增销售收入4320万元,税后净现值2349.2万元、财务内部回收率为37.89%、投资收益率为52.80%、投资利税率为52.80%投资回收期4.25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62.85%。从以上数据可得出,该项目投资利润率高,所得税后净现值高,内部收益率远大于12%的目标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较短,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从经济效益上看,该项目切实可行。(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良种繁育示范种植,健全农业服务组织,聘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完善农

8、业技术服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达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农户的目的。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实施后,一方面完善了*农业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可增加财税收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可安排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力就业。也从整体上拉动了*的经济增长。二、结论与建议目前虽然我国小麦在单产上有所突破,但是品种繁杂、小麦品性不佳,小麦品种培育和推广仍比较落后,没能形成良好的系列品系;发展小麦良种繁育项目完善小麦品种体系、提高小麦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是我国小麦品种发展的必然选择。项目采用先进的品种繁育体系,在良种繁育的同时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并以现实的示范作用促进良种的推广效果,技术上比较成熟。项

9、目实施后,一方面完善了我国小麦品系结构,同时又可为农民提供大量小麦良种,此举既促进农民的增收,又带动相关小麦品种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就业机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项目建设切实可行。为此,建议省、市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实施,协助搞好项目建设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建成。三、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2009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债项目投资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3)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县域布局规划(2008-2013年);(4)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0年);(5)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和*省优质

10、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6)*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农业结构调整意见;(7)*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小麦生产的意见;(8)*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9)*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10)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质国家标准(GB/T17892-1999)及相关行业标准;(1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和要求;(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的提出1、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产业发

11、展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了4个一号文件, 从农民问题到农业、农村以及建设现代农业, 循序渐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地完善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 逐步形成粮食稳定发展的统筹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仅是农业本身的任务,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几个统筹发展, 不仅是将传统农业纳入新经济体系中进行谋划, 更是在平衡工农利益、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使农业大县抓粮食而不窘,做贡献且能发展;使农民荫庇于“多予少取放活”,愉快地生产粮食并获得合理收入。实践表明,这4年的粮食增产过程,是国家城乡关系不断调整、支

12、农政策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的过程,是建立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一个开始。四年来,国家先后取消了农业“四税”,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农情、粮情,财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行业发展指南与市场运作相协调,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包括对种粮农民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培训等财政专项资金也逐年增加,还有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对主产区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中,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指向最为明确,发挥了显著的增产提质作用,它既是一项惠农政策,更是一个符合目前我国实际、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项目。政策是导向,项目

13、有要求。农财两部确立的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目标是,示范项目区良种覆盖率、统一供种率达到100%,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100%,小麦商品率达到50%以上。在项目带动下,去年全国小麦生产良种统供率达62.6%, 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今年夏收冬小麦优质率达到61.6%,提高5.5个百分点。虽然夏粮丰收了,但是粮食生产亩均收益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04年至2006年, 全国粮食平均每亩实际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尽管今年粮食价格同比有所上涨,但仍未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历史水平,更低于其他粮食生产大国的水平。这不仅说明目前国家的惠农扶粮政策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也说明

14、目前的粮食生产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利益关系的调整还仅仅是个开始。因此,支农惠农政策仍将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的需要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粮食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建立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发展必须适应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宗农产品面临的威胁更大

15、。特别处于基础地位的小麦,我国常年种植面积4亿亩左右,总产1亿吨,年需求1.1亿吨以上。从量上看能基本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但小麦的品质结构不合理,中间类型偏多,适于加工面包的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的弱筋小麦品种较少,不能满足国内食品加工业的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加工型小麦的需求将逐年增长,专用小麦的市场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的专用小麦品种开发和良种繁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着适宜品种少,研发能力不足,种子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提高优良品种扩繁能力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6、中提出: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2、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十五”以来,农业部高度重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确立了以规划引导发展的战略思想,先后编制和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等一大批

17、规划,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市场,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尽快形成竞争力和带动力。优势农产品专用小麦的主攻方向是“抓两头(强筋、弱筋)、带中间(中筋)”,确保国内市场需求,积极争取替代并出口。在优势区域规模种植,统一供种,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改变混种、混收、混储,提高小麦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国家优质小麦县域化布局规划(试行)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的县域规划,都把黄淮海地区规划为优质中筋、强筋小麦优势生产县域,说明该县域具有较优越的生态条件。但目前生产上适于制作面包、面条、饼干和糕点的

18、专用小麦品种缺乏,小麦品种种源供应不足或种子达不到品质标准,严重影响了小麦产业优势的形成。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生产条件,加快新技术配套推广,提高优良品种的扩繁能力,加快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3、国家和行业投资方向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凸现,农业的基础作用日益彰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分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进展和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阐述了如何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作出了“三个明显”、“三个调整”

19、和“四个增加”的重要部署。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重要精神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必将对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产生积极影响。4、*市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小麦和小麦种子繁育当作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首来抓,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支持和倾斜。*市*以*省喜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种子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在*及黄淮海小麦生产县的小麦生产和品种更新换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市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小麦种子基地分布不合理,育种单位多,规

20、模小。大面积连方成片十分困难,基地分散,规模效益低,群众积极性不高,种子企业管理困难,甚至为争夺基地而发生矛盾。如果利用项目资金,改善生产条件,建设理想的种子繁育基地,为*市小麦种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种子企业库房、晒场、机械加工设备陈旧老化,影响种子加工的速度、质量。三是种子检验检测仪器不足,检验手段不先进,难以满足今后种业发展的需要。四是我市繁育的小麦品种多为常规品种,小麦良种繁育量较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市小麦种子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市*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对小麦种子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十分必要,非

21、常及时。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预测一、概述产业选择其唯一的检验即为其所产生的市场经济效益,农产品市场是由农产品供求双方在价格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有必要对于主导产品市场进行供求分析与预测。农产品需求分析:一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受到该产品价格、可替代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从总人数来说是比较小的。这是由农产品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即它们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平稳的,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如果是非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如特种农畜产品、特种水产,其价格弹性相对大一些。其次,就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对农产品需求的影响即

22、收入弹性看,差异较大。对我国目前阶段来讲,粮食、大众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很小,甚至是负弹性,比如城镇居民的口粮消费已出现负的收入弹性;而肉、蛋、奶类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相对较大,特种农牧渔产品的收入弹性很大。随着经济的增长,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较小时,农产品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将趋于减小,甚至出现负值。其三,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今后我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由于我国人民的食物需求结构尚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需求结构,与合理的标准结构有差距。根据国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主要差距体现在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的消费方面,因此这些产品的生产潜力较大。其四,某些农产品其市场需求取决于国内

23、和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的总水平。例如粮油产品近几年在我国是纯进口的产品,粮油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使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参照。农产品的外向度是我们分析其供求状况的依据。农产品供给分析:一种农产品的供给受到该种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关农产品市场价格、生产该种产品的成本和成本结构、生产周期、作物或畜禽类型、以有相关农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首先,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即供给价格弹性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作物或畜禽的生产周期较短,所用固定成本越少,他们的短期供给价格弹性就越大,价格的变化在本次生产周期结束后,生产者就会做出反应,对下次生产周期的供给量会产生影响。因此预测农产品供求变化趋势从供给上讲要正确

24、掌握供给变化的周期性及规律性;对生产者来讲,错开生产高峰期才是明智的举动。其次,由于农产品成本变化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即供给成本弹性来讲,在不同产品之间是有差异的。生产资料价格、饲料价格优惠,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流通服务的建设等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措施往往对相应农产品供给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我们在分析农产品供给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其三,农产品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在具有替代或互补关系的农产品中是比较大的。如同季节的两种蔬菜的种植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如果其中一种蔬菜价格上涨了,就会增加该种蔬菜的种植和供给量,减少甚至放弃另一种蔬菜的种植,从而减少了另一种蔬菜的供给量。二、市场形势分析1、随着经济

25、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各类小麦,如适宜加工面包的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糕点用的弱筋小麦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约需优质小麦200多亿公斤,国内生产的小麦的生产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10%,大量依赖进口。为此国家已将*省确定为重要的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省政府在认真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把大力发展小麦生产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制定了优质优价的政策,规定优质小麦收购价比普通小麦高10%左右,农民要求种植小麦的呼声越来越高,种植小麦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小麦的大面积种植,小麦种子供求将严重供不应求,小麦种子生产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因而,近年来的优

26、质小麦生产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省优质强筋小麦播种面积为2767万亩,种子需求量2.3亿公斤。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实际生产中,由于种源缺,规模小,品质不稳定,难以突出总体效益,同时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优质小麦种子供应紧张。*省发展4000万亩优质小麦,需用种子3.3亿公斤,为*市*优质小麦种子繁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项目产品服务功能和市场定位*市*位于国家确定的黄淮海小麦生产带的中部,交通区位优势无与伦比,如果在*市*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每年可生产小麦良种1600万公斤。可支援周边地区发展小麦生产,缓解豫东地区小麦种子需求压力。服务的范围除本县外,还能够覆盖到相邻县的部分乡镇

27、。2008年以后,*市每年计划种植小麦300万亩以上,需种子2300万公斤以上,拟建项目生产的种子只占*小麦种子市场的36%。因此小麦种子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价格将一路走高,每公斤价格将高于普通小麦种子10%以上。3、拟建项目生产规模与市场供求关系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繁育小麦良种1600万公斤,将缓解*周边地区的种子供求压力,但与国家发展小麦的产业政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随着小麦面积的扩大,供求关系短期内还不可能供需平衡,如果不在本地区再建立同类繁育基地,产品仍然供不应求。4、拟建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预测与对策拟建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从建立开始就站在高起点,得到了农业部、省农业厅等

28、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监督,规划合理,设备一流,建设标准高,注重技术创新,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国家优势农产品县域布局规划,所生产的小麦种子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优势明显,没有市场风险。如果遇到市场风险,随时将产品可以转为商品粮出售,凭借优质、高产、高效优势,完全可以挽回经济损失。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市*种子管理站是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部门,国家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男,40岁,农艺师,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20余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该类项目的经验。二、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种子管理站其业务范围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管理本辖县内的种

29、子生产经营活动,打击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确保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业务能力:种子管理站是本县内种子管理的权威部门,是本辖县内的种子繁育、加工的监督单位,2007年查处伪劣种子1万公斤以上,受到了主管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三、人员及构成*种子管理站现有职工总人数10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5人。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男,农艺师,种子管理站站长,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20年,获省市级丰收奖2项,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连年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30、,女,大专,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5年,获省市级丰收奖1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人员及情况如下表*,男,大专,农艺师,获省市级丰收奖2项;与项目相关的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姓名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主要业绩*男大专农艺师20获省市级丰收奖2项*男大专农艺师30获省市级丰收奖2项*女大专高级农艺师35获省市级丰收奖1项*男 大专农艺师20获省市级丰收奖1项*男大专农艺师15获省市级丰收奖1项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现有种子检验检测仪器主要有:恒温发芽箱1台、干燥箱1台、显微镜1台、冰箱1台、1/1000天平1台等。六、资产与财务状况*种子管理站为全供事业单位,其经

31、费主要靠财政拨款,。七、协作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情况1、协作单位情况本项目的技术协作单位是*省喜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生产经营规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用种量和业务关系户的需种量,每年经营小麦种子500万公斤,其中优质小麦种子75万公斤。(3)技术力量。目前,公司现有职工28名,技术干部2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4人,种子检验员专职2名,兼职3名,种子机械加工员2名,繁育员5名,保管员4名,形成了庞大的专业技术队伍。(4)种子设施。现有种子检验室40平方米,种子仓库1000平方米,种子晒场600平方米,仓贮容量120万公斤。(5)企业信誉。公司班子和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团结协作,实力

32、不断壮大,效益逐年提高,2006年以来连续3年在宁陵、民权、夏邑等县承担了良种补贴项目的供种工作,种子质量均达到国家原种标准,为项目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普遍好评。2、技术依托单位情况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市唯一的专业农技推广机构,常年负责全市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措施的实施和研究,先后承担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科学研究项目,并圆满完成任务。现市农技站拥有技术人员28名,中高级技术人员10名,技术员18名,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年富力强,干劲十足,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科研基础较好,科

33、技成果推广利用率高,曾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先进农技推广单位”、 “农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市农技站完全具备该项目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的条件。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是:(1)坚持从实际出发,填平补齐提升能力的原则。依据当地的生产生态条件和企业的仓储、机械设备、加工销售能力确定建设规模。(2)相对集中发挥县域优势原则。集中连片既可保证种子质量,又可突出优势,节约成本。项目选定在*、*,集中连片建设。(3)便于管理,效益优先原则。项目规模确定的依据是*省2009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和*基础条件。二、建

34、设规模项目拟新建仓库2000平方米,晒场200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400平方米,种子检验检测室200平方米;平整土地20000亩,修复旧井200眼,新打配套机井100眼,架设低压电力线路10000米,整修生产道路10000米,硬化10000米,配套桥涵15座;仪器设备购置,购置种子检验检测仪器及工具26台(件),种子加工设备36台套,农机具26台(套),其他设备18台套,合计106台套。项目建设规模分析:(1)新打配套机井。项目区规划4万亩,现有机井729眼,其中有200眼机井因年久失修,需清洗配套完善。配套完善后,按现有出水量50 m3/h计算,每眼井可控制50亩良田,尚有5000亩没有灌

35、溉保证,因此,需新打配套机井100眼。新打配套机井井深50米,口径50公分,壁厚8.5公分,流量80立方米/小时。(2)土地平整。项目所选的4万亩基地地势基本平整,但考虑到良种繁育基地的作业和生产要求,需要对20000亩土地进行简单平整,但平整任务不大。(3)排水渠整修。根据*选址及县内沟渠现状,重点治理古宋河、太平沟、清水河、陈两河、进水沟五条河流,沿沟河乡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是引黄灌县的控制范围,但田间渠系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当地群众对修渠积极性较高。因此,项目沟渠治理工作量较大,初步测算需动土方50万立方米。(4)种子检验检测仪器购置主要用于*内水、土、肥、气、温的检测和种子

36、质量、纯度等的检测,设备选型按照“填平补缺、适当提升能力”的原则进行。(5)种子加工设备主要用于种子生产后筛选、精选、包衣、包装、称重等,按年加工量1600万公斤计算,需选择大中型的种子筛选设备和种子包衣设备。三、产品方案根据上述原则,依据项目建设要求和*市*实际情况确定*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面积4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生产小麦原种及良种共1600万公斤,其产品方案见表2:表2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品种年繁育原种产量(万公斤)年繁育良种产量(万公斤)1西农979501502新麦18501503矮抗582003004周麦18400300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选址原则与

37、要求1、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2)符合国家对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的建设要求。(3)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及生产工艺的要求。(4)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费,减少成本,提高利润。(5)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水源有保证,人均耕地面积较大,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远离工业区。按照以上选址的原则要求建设该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乡镇领导重视,农业技术普及率较高,土壤肥沃,易于集中连片规划。二、建设用地规模及构成该项目生产和试验用地400

38、00亩,分布在*、*。仍然由农民继续承包经营,适当补贴。建设用地安排在*后*,共计56亩三、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地处豫东平原,全县辖11乡4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798.12平方米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该县黄河故堤横穿东北部,地势稍高。陇海铁路以南地势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兆河两岸有沙丘分布。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无霜期216天。国内生产总值133172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71元。现有耕地72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大豆为主;主要中药材有白芍、生地。土特产有金顶谢花酥梨,具有皮薄脆甜多汗少渣的特点。白腊条、张弓酒、山羊板皮。根据

39、选址原则和要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选址为*、*,位于*东北部,距*城6公里。涉及*的周氏碑、徐黑寨、赫庄、姜庄、大王庄、北孟楼、刘窑、黄庄,柳河镇的杨楼寨、时洼、火食店胡庄,孔集乡的孔西、张子影、大翟庄、吕雪盘、桑庄、张牌坊、三里庄、王于庄,石桥乡的郭花庄、周楼、祁庄,共4个乡镇22个行政村。四、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大豆、烟叶、瓜菜等,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县。是全国生猪、山绵羊、西门塔尔牛基地,是建设中的酥梨基地,*在秸秆养牛方面,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推广示范县;在林业生产方面被林业部评为全国

40、平原绿化百佳县,是闻名全国的“泡桐之乡”。宁陵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齐全。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豫04公路横贯县境,东靠京九铁路,柳柘、宁黄公路纵穿南北,全县乡镇公路通达率为 100%,到2002年底全县村村通公路率将达100%。 境内公路总里程27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米公里35.5公里,有国道310线穿过,全长25公里,省道1条,全长21公里,县乡道全长233公里。桥梁25座,674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311个行政村通汽车。北部有陇海铁路23公里县辖内设有三丈寺、*、孔集3个站。项目实施,可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41、但可能影响到*农民自留口粮问题,初步考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采用以种换粮的方式加以解决,以保证成种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子生产的综合效益。五、基础设施条件*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基础日臻完善。毗邻贯通我国东西的大动脉陇海铁路和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及310国道。程控电话及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县,邮电、通讯方便快捷,随时可与世界各地联系。宾馆、餐饮、娱乐设施日趋完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工业初具规模,结构日趋合理。全县已形成了以酿造、轻纺、食品、印刷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名优特新产品众多,林张弓酒,花生制品厂,福润食品,芦笋罐头和柳编工艺品等一大批产品多次荣获省、部国优及国际金、银奖,畅销国

42、内外。张弓、纺织等一批企业集团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产品竞争及市场占有能力均处于优势地位,发展前景广阔。 *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9平方米公里,其中10平方米公里起步区区位优势明显,供、排水工程,通讯网络同时建设完成。六、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县、乡两级政府重视,农户参与积极性高,有充足的配套资金;2、项目区交通便利,离县城仅6公里;3、*小麦良种繁育工程具有较好的基础;4、*为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县,商品良种比例较高;5、*土壤肥力较高,水土气热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6、项目建设单位、协作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七、项目建设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

43、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能有效提高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排灌能力,通过沟渠治理、配套桥涵建设和土地整治,可减少地面径流,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平衡利用;通过修建田间渠道,可使排灌畅通,减少水土流失,可使项目所在地小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当地环境对项目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干旱、干热风、灾害等。干旱与干热风影响田间持水量,增加蒸发量。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环境不利因素对*的影响,确保两万亩小麦良种丰产丰收,提高*与环境的适应性。八、项目选址良繁基地分布在*、*四个乡镇,具体分布如下:*:石桥赵村公路以北,面积18000亩;柳河镇:310国道以南,宁-柳公路以东,5100亩;孔集乡:310国道以

44、南,宁-孔公路以西,12000亩;石桥乡:宁-柳公路以东,石桥赵村公路以北,4900亩;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本项目将以承担单位和协作建设单位与*省农科院协作开发繁育的西农979、矮抗58、周麦18等品种为主进行原种和良种生产,并注重国内其它品种的引进、示范和繁育。通过井渠连接、渠系配套等工程措施,扩大灌溉面积,缩短灌溉周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深耕、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种子加工工艺根据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要求和种子加工、储存技术规程、种子法规定种子质量标准执行。一、种子生产田技术方案一是整地施肥。精细整地,做到土壤上虚下实,平整细碎。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按目标产量

45、逐地块配方施肥。产量目标:450Kg/亩。氮、磷、钾、锌等肥料一次底施,氮肥基追比5:5或6:4。并根据天气、苗情状况,应变施肥,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和后期叶面喷氮。即:强筋小麦种子田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3月20号)左右,每亩追施5-7.5公斤尿素,补充氮素营养,增加穗粒数。中后期叶面喷施0.2%尿素液1-2次,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小麦品质。二是精选种子,适期精量播种。对混收株(穗)系种子进行精选和包衣,并要确保适期播种,一般原原种生产每亩播量2.53公斤,原种生产每亩播量5公斤左右,冬前群体控制在60-70万左右。三是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46、,以病虫测报为依据,及时做好病害的防治。并根据杂草的种类,选择性地使用除草剂,采用土壤处理,苗期喷雾等技术,控制杂草的危害,推广病、虫、草害综合性防治技术。四是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小麦的需水规律和天气情况,酌情浇好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和灌浆孕穗水。灌浆后期尽量少浇水。生育期中及时中耕1-2次。五是去杂去劣,做好田间检验。在保证基础种源的前提下,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去杂三次,分别为返青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整株拔除分离、变异、异品种等杂株。严格种子检验程序,对原种未去杂前的田块杂株超过1/1000的,降为一级良种使用,确保基础种子的质量。原原种、原种的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区域化种植,单机播种,专机收割,分场晒种”的原则。二、种子加工系统工艺方案项目按照“大”(带动力大),“高”(技术水平高),“外”(外向型),“新”(新技术)的原则,精心设计,以高标准、现代化、配套齐全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