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781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建议方案第一条:柴达木枸杞品质好,但没有自己的品牌,市场认知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不高。一、质量监管与品牌建设(一)全面加强绿色食品枸杞标准化生产1、标准:(1)绿色食品标准;(2)有机食品标准;(3)地理标志产品标准;(4)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2、生产管理:(1)标准化生产管理;(2)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点加强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监管,管理重心下移,形成县乡村企业为主管理体系,推行合同制、责任制、连保制等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项目和管理经费补助机制和奖惩机制。(二)加强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1、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监管体系:即县乡村企

2、业为的主管理体系,县有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站,乡村、企业有农产品质量监管员。2、建立与产品检测需求相适应检测体系,格尔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要加快人员培训和试验室认证,尽快实现检测能力;争取建设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加强乡村、企业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培训,配备农残速测仪器设备,提高监管和产品速测能力。(三)继续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品牌意识宣传培训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形式,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品牌知识宣传培训,提高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品牌意识,树立枸杞品牌从我做起的思想。(四)建立农户企业种植基地档案,建立枸杞产品可追塑体系。(五)成立枸杞产业协会或柴达木枸杞商贸公司。宣传推介、开拓

3、市场、平抑收购、投入品配送。在政府扶持下在全国各地建立柴达木枸杞专卖店(特别是在宁夏枸杞交易市场设立专营区)。第二条 原生地保护工作十分滞后,宁夏枸杞的原生地在诺木洪。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不力,无法杜绝根孽苗,尚未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种苗质量和品种难有突破。一、加快柴杞培育进程。利用组培技术进行枸杞优良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同时积极开展同省内外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快柴杞品种选育进程。二、加强枸杞资源的保护。林业部门在枸杞原生地成立枸杞保护站,加强对原生地枸杞资源的保护,农业部门加强对野生种质资源采集和保护。第三条 市场秩序较混乱,缺乏同一质量标准。引导农民转变经营理念,树立产品

4、质量安全意识不够,农民缺乏专业知识,主动推进枸杞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的意识不强,部分发商贩乘机以次充好,甚至广泛使用违禁农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缓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不健全。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制定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中各个环节中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努力打造中国最优质枸杞产区。一、加强柴达木枸杞标准化生产。一是加大对枸杞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残剧毒农药在枸杞种植中的使用,积极推行枸杞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严把枸杞生产源头关,在生物防治上加大研发力度,保障产品品质优良。二是研究制定柴达木枸杞绿色食品标准、柴达木枸杞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善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三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5、。二、加强枸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和监管。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快枸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以特优、高品质打造品牌。三、建立枸杞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户。在两市两县建立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5个示范龙头企业、100个示范户。以品质创品牌,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国际化营销。第四条 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缺乏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落后,深加工能力低。缺乏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工艺研发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机械化耕作水平低。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短,主要以干果输出

6、为主,附加值低。存在大量的技术难题和产业链接技术。一、加强科技支撑能力。联合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农业、林业技术力量,整合现有资源,成立枸杞新品种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枸杞果、叶、籽资源,重点支持加快枸杞酒、饮料、制药、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创新枸杞传统文化,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招商引资,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一是通过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绿博会,青洽会、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引进加工企业,依托各种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鼓励民间投资,拓展资金渠道和融资方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二是积极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加工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三是

7、尽快落实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及运行管理办法、海西州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方案和制定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加强枸杞加工龙头企业的监管和培育。二、提高枸杞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当地政府加大对枸杞产业机械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枸杞产业机械化科技推广、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等经费的专项投入。一是推进枸杞产业示范区建设机械化水平。通过示范区建设,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载体,以集成配套技术为手段,建设一批具有新技术、新机械、新方法、新模式的枸杞产业机械化示范区。二是在国家购机补贴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当地政府累加枸杞产业购机补贴资金等方式,进一步增

8、加枸杞产业种植户急需的除草机、微耕机、喷雾机、枸杞采摘机、杀虫灯等农机具购置补贴额度,减轻枸杞种植户的经济负担,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增加适用枸杞产业发展的农业机械的研发推广资金,农机部门加强与有关农机制造部门的联系,共同研发枸杞采摘机、杀虫灯等机械进行推广,大力提高枸杞产业机械化程度,实现省工、省时,节能增效。四是加强农机推广人员、机械操作手的培训。第五条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产业特色不明显。枸杞采摘用工、销售鲜果等信息发布不及时,保护和打造品牌的能力不够,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产品差异性小。由于地处偏远、人口少等原因,运输管理成本高,市场压力大、产业发展难度大。70%的柴

9、达木枸杞干果以宁夏枸杞品牌进行宣传包装和销售。一、品牌推介组建专业推介队伍,提供专项经费,充分利用柴达木枸杞文化、有机、绿色、地理标志产品,进行规模品牌推介。(一)广告推介:电视广告、大型广告牌等。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广告宣传,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销区的火车站、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一是租赁宣传场所,设立各类广告宣传牌、广告灯箱,二是租赁流动车体,喷绘车体宣传广告,开展流动宣传,三是发放广告宣传彩页和知识性小画册,让消费者了解柴达木枸杞的相关知识。四是在枸杞采摘季节多方邀请各类新闻媒体到种植区采访报道,扩大宣传效益。五是和国内、省内大旅行社接洽,组织采摘观光旅行团,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传播生态、

10、绿色、有机的柴达木枸杞。(二)展会推介: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绿博会,青洽会、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北京大集等。(三)专题推介:各大城市举行专题推介。(四)柴达木枸杞网推介:建立网上展厅和网络销售平台。(五)建设柴达木枸杞文化,开办枸杞文化节,开发枸杞原生态、绿色采摘旅游等,提高国内外柴达木枸杞品牌的市场效应和知名度。同时依托昆仑文化、吐谷浑文化、诺木洪文化,提高柴达木枸杞的知名度,以此宣传柴达木枸杞的养生之道。二、做好柴达木枸杞品优质良的科学研究。与国内外枸杞研究机构合作,充分研究柴达木枸杞的各种有机元素含量、营养价值,出具权威性的分析报告,把分析报告作为宣传推介的基准数据。三、做好品牌建设的

11、营销和推广。积极开展和枸杞科研机构的对接,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制定对柴达木枸杞包括营销策划、品牌形象策划、专题活动策划、VI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策划推广等内容的品牌建设策划方案。四、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加强柴达木农牧业信息网、柴达木枸杞网建设。建设村级站和农户信息终端,方便农户及时接收和发布枸杞采摘用工、果品销售、枸杞价格等相关信息。五、做好农信通、农E通短信平台的信息发布。通过信息员队伍的建设,扩大信息来源,及时通过移动和电信两个短信平台发布枸杞采摘用工、鲜果销售、产地枸杞销售价格等信息,使得省内和州内的短信平台用户及时掌握和了解我州枸杞业内动态。第六条 枸杞产业队伍

12、建设缓慢,缺乏枸杞产业高层次人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枸杞产业高层次人才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人才留不住,引进难度特别大,缺乏一批顶尖枸杞产业人才。产生重大影响的柴杞产业发展的科研成果极少,高新技术转化能力不强。一、配强枸杞办(或成立枸杞局)统筹协调枸杞标准化生产、农牧民技术培训、新品种培育引进、品牌宣传推介、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招商引资等工作。1、州县成立枸杞办(局)。2、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业务经费。3、配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二、加强枸杞产业研发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农林部门科技人员,成立州枸杞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同省内外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人员外派培训和学习,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本土化

13、高水平的枸杞产业研究队伍,建立人才信息库,将全州一线从事枸杞技术优秀人才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并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后续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聘用相应技术级别,提高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枸杞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等问题。同时高薪引进顶尖产业人才,全面开展对柴达木枸杞的基础研究。三、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制定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奖补办法,鼓励技术人员在枸杞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对成绩优秀的科技人才进行重奖。如品种推广、深加工探索、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以提高全体人员科研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勇争一流的工作新局面。四、设立专项成果转化资

14、金。设立专项成果转化资金,对研发出的新成果大力推广普及,及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后续研发,创新产品和方法,提高产品价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第七条 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柴杞产业广度拓展的支撑。铁路运输供求矛盾依然突出,货运缺口大。主产区公路建设滞后。电源支撑点较少,大电网落地协调难度大,存在“天上有电,地上无电用”的怪现象。水资源供给不足,供水及配套设施差,缺水现象存在。加强枸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进行园区水电路、住宅、餐饮住宿、农田水利灌溉、电网增容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城镇给排水管网、园区园林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功能,为企业入住园区创造

15、条件。一、建立枸杞产业园区。建设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格尔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德令哈生物产业园区。一是在格尔木大格勒、都兰诺木洪和德令哈柯鲁柯分别建1个枸杞制干基地。二是在德令哈市和都兰诺木洪各建1个枸杞交易市场,建成全州重要的枸杞集散中心。三是建立物流中心。在枸杞主产区建立现代物流中心,将信息、道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综合,集成式管理,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四是在德令哈生物产业园区建设枸杞加工基地。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根据柴达木绿洲灌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灌区节水的目标和供水需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生态型的枸杞产业发展

16、模式。三、加大枸杞主产区用电农网改造。在诺木洪实施农网改造项目,降低农用电费收取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十二五”期间对农村电网改造的要求,对已通电的枸杞主产区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对枸杞加工产业的动力输入,解决枸杞主产区用电问题。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海西州人民政府(讨论稿)二一二年一月近年来,全州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盆地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生态、社会和节水效益显著,已成为海西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兴朝阳产业。为进一步

17、做大做强枸杞产业,稳步推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四个发展”的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 把保护生态与发展枸杞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观念,充分发挥资源、地域优势,立足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实施生产标准化、产品精细化、质量有机化、市场高端化的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国际化营销,建设中国最大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打造百亿元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二)基本原则坚持适度规模发展、精品生产的原则。发挥自然资源和品质的比较优势,按照

18、有机食品农业基地建设要求,科学实施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使产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依托特色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着眼于提高枸杞产业的竞争力,以提高生产效益为前提,大力优化枸杞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产品内在品质。坚持整体开发、循环利用的原则。挖掘枸杞加工转化增值潜力,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枸杞鲜果、枸杞叶养生茶、枸杞叶提取物和枸杞籽提取物等深度系列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着力延长枸杞产业链条,做到鲜果、籽、皮、叶、枝条等的全方位利用。坚持标准化生产、创建名牌的原则。以枸杞质量有机化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标准化生产,以品质创品牌,全力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努力打

19、造中国最大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原则。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节水灌溉的原则。大力推行滴灌、渗灌、渠系配套、生物、农艺等综合配套的农业节水措施,减少枸杞产业水资源的消耗,满足海西大工业发展的用水需求,以高速发展的工业反哺枸杞产业,推动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主要目标增加经济总量。规划安排一批重点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到2015实现年干果产值21亿元,年利润14.7亿元,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产值80亿元,成为海西州农产品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体系。适度控制种植规模。以都兰县、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枸杞种植区为核心,向附近宜

20、林荒地、宜林盐碱地逐步延伸扩大,形成以盐碱地开发利用、沙化土地治理为主的生态枸杞科技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样板区和优质品种推广示范区,到2015年,种植面积控制在30万亩左右,避免种植与加工、生产与销售、品牌与市场的不相适应,导致产能过剩果贱伤农。增强精深加工能力。培育提升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成规模、上档次的枸杞加工企业,提高枸杞产业加工水平。到2015年,枸杞精深加工率达到45%以上,研发加工枸杞发酵酒、枸杞果粉、枸杞浓缩果汁、枸杞芽茶、枸杞黄酮、枸杞多糖、甜菜碱、枸杞籽油软胶囊等系列产品。打造枸杞世界品牌。建立枸杞标准化检测中心12个。推行科学栽植和集约经营管理,实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枸杞

21、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使枸杞主要生产区通过绿色、有机生产基地认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标准化枸杞精品生产基地,打造世界高端枸杞精品产业区,统一使用“柴达木枸杞”商标,将其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提升柴达木枸杞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产业布局(四)产业基地布局。在现有枸杞种植基地的基础上,以都兰、德令哈、格尔木和乌兰四个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柴达木腹地的枸杞产业带。到2015年,全州种植总面积30万亩,其中:都兰县16万亩、德令哈市10万亩、格尔木市3万亩、乌兰县1万亩。建成10万亩以上基地2个,3万亩以上基地3个,在格尔木市、都兰和德令哈市,分别建成3

22、000亩枸杞新品种示范区、3000亩以盐碱地开发利用为主的生态枸杞科技示范区。(五)产业加工布局。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重点发展枸杞加工业。统筹考虑原材料生产规模和产业链延伸,在格尔木大格勒、都兰诺木洪和德令哈柯鲁柯三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分别建1个枸杞制干基地,在德令哈市和都兰诺木洪各建1个集仓储、加工、信息、通讯、经营管理、金融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枸杞交易市场,建成全州重要的枸杞集散中心。建设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格尔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德令哈生物产业园区。主要建设枸杞鲜果保鲜、枸杞干粉、枸杞黄酮、枸杞酒、枸杞叶茶等的加工基地。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六)强化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枸杞产业

23、发展的领导力量,规范行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机构,成立专职的枸杞管理局,充实壮大管理队伍,发挥产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枸杞管理局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落实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推进枸杞产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七)推行标准,打造中国有机枸杞产区。以枸杞质量有机化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中国最大有机枸杞生产基地。一是转变生产技术方式,推行国际大力倡导的有机生产技术方式,逐步实现生产技术和国际接轨,迎接国际市场准入标准的考验。二是制定完善柴达木枸杞有机栽培技术规程体系、柴达木有机枸杞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柴达木有机枸杞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各个环节技术标准和生产技

24、术规范,力争柴达木有机枸杞的系列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从而引领枸杞行业的标准化生产,并强制执行和应用。三是做好柴达木有机枸杞认证工作,按照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种植基地和枸杞产品的有机认证工作,确保认证的真实性、权威性,到2015年,力争完成15万亩枸杞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工作。四是强化对农民、生产企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知识,保证其熟练掌握,为有机枸杞生产奠定基础。五是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有机肥,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加大对农药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严厉打击使用违禁投入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农残和剧毒农药的使用。六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户,通过农艺

25、措施、政策措施以及各种技术组合拼装,综合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有机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柴达木枸杞质量,扩大有机枸杞生产规模,并建立产品质检制度,完善质检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七是引进培育重量级企业集团进行枸杞产品深加工,利用企业集团人才、技术聚集的优势,通过订单、“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途径与种植基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引领柴达木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八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按照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范要求建立田间档案管理制度,并进行产地标识管理和产品质量追溯,对生产资料采购投入、田间农事操作记录、产品采收销售去向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现对投入品使用、农事操作和产品去向

26、等作全程、完整、可追溯的监控。(八)加大科研力度,增强科技水平。利用好野生枸杞的种质资源基础优势,加强与国际国内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引进人才、技术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解决提质创牌问题。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习省外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即“不求所有,只求所用”,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技术精、能吃苦的科技应用推广队伍,围绕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全面普及提高农户、企业实用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以长期合作、短期攻关、股份、技术出让、建立试训基地等多种合作形式,紧紧围绕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短

27、期内解决一批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三是着眼枸杞产业的长远发展开展基础研究。加强科技自主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办枸杞产业化研究开发中心,深入研究有机枸杞种植,提高枸杞产量和抗病害能力,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和柴杞品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四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技术市场相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新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农业科研机构根据各自特长为产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报务,并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产业经营;加大科技转化的投入,不断引进采摘机械、采后处理机械、

28、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藏运输等先进设备,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型枸杞产业,提高枸杞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州农林部门科研力量为骨干,采用生物技术和现代育种技术,加大枸杞新品种育种力度,力争到2015年选育出23个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九)加快园区建设,促进提质增效。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标准,加快枸杞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诺木洪枸杞产业园区、格尔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德令哈生物产业园区建设。都兰县、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要将园区规划、基础建设作为推进枸杞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抓紧、抓实。以园区技术密集、运作规范、模式先进的优势,形成新品种、新技

29、术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网络。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孵化器”和“助推器”,科学定位,超前规划,突出园区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行园区水电路、住宅、餐饮住宿、农田水利灌溉、电网增容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城镇给排水管网、园区园林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功能,为企业入住园区创造条件,招引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十)加强综合防控建设,提高预灾防灾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加大综合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州、县(市)、乡(

30、镇)、村四级监测预报网络,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进一步巩固完善防护林网,增强抵御有害生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三大”天敌为主的各种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综合防控队伍能力建设,建立起能够覆盖城市乡村的枸杞产业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防控队伍体系。枸杞主产区要按照每千亩二名以上技术服务人员的要求,尽快组建反应快、懂技术、能力强、有经验的综合技术服务队伍。(十一)开发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坚持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等有效途径,开发枸杞含片、口服液、软胶囊等系列保健产品;积极引进无果枸杞品种种植技术,开发无果枸杞芽茶和枸杞速冻鲜菜等产品;培育新型科技生物制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

31、竞争力;实施枸杞加工建设项目,实现枸杞精深加工的规模化、产业化。(十二)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思路,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枸杞基地为依托,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一是力促招商企业落地。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依托各种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鼓励民间投资,拓展资金渠道和融资方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以扩大枸杞骨干企业生产规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依托相关企业的种植、加工、销售优势以及科技研发力量,积极推进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的联合,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优良、市场开发前景好、

32、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提高枸杞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实力。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建立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市场信息资料和产品销售等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提供技术服务、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种植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扩大加工规模,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农户交售给本地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原料凭借企业收购票证给予农户一定标准

33、的奖励,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是枸杞产业州级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龙头企业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每两年对州级龙头企业考评一次,对运行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从支农资金中给予扶持奖励;对连续两年考核指标未达到标准,不履行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取消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予以摘牌。(十三)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市场建设,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在建成的德令哈市和诺木洪两个枸杞交易初级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社会集资的多元化投资形式,加大枸杞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仓储、加工、信息、通讯、经

34、营管理、金融及多功能配套服务,在各重点枸杞生产区建设枸杞烘干大型设施。鼓励具有经营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到大中城市建立枸杞产品直销窗口,让企业和农民直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定量包装、标识标志、商品条码等手段,积极推行枸杞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作用,积极开展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劳务输入、病虫害监测预报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强信息体系建设渠道,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类信息,逐步实现专家咨询、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中国枸杞网、柴达木枸杞网和柴达木农业信息网的作用,开展网上交易,拓宽流通渠道、技

35、术培训、质量监控、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等网络化。同时建立枸杞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培养自己的经纪人队伍。(十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竞争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推动品牌建设。全州统一使用“柴达木枸杞”商标,分别标明不同的产地,把品牌作为柴达木枸杞的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任务来抓,使品牌在促进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应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商标、地理标志的注册和认证,以地理标志为纽带,一头联系生产企业和农户,一头联系市场,打造“高原”、“绿色”、“有机”等出口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品牌引领,促进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力改进枸杞产品包装材料、包装设计等

36、技术,使枸杞分级包装技术自动化、系统化,产品包装设计人性化、艺术化。使柴达木枸杞包装达到高雅、独特新颖。四、政策与措施(十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了促进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枸杞产业领导力量,完善细化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在州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挂牌成立州枸杞产业管理局,由一名副县级领导专职负责,实行行业管理,相关市、县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枸杞标准化生产、农牧民技术培训、新品种培育引进、品牌宣传推介、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招商引资等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州枸杞产业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制定和实施枸杞产业发展规

37、划。二是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工作,制定完善柴达木枸杞有机栽培技术规程体系、柴达木有机枸杞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柴达木有机枸杞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各个环节技术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指导枸杞统防统治工作,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检查验收工作。三是管理整顿市场,开展引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市场监管工作,切实维护“柴达木枸杞”品牌。与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组成稽查小组,对区域内枸杞市场、枸杞主产乡镇、区内周边市场进行严格清查,严厉打击硫磺薰蒸、非法制干剂制干枸杞等不法行为。四是引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组织生产资料、劳务输入、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工作的指导协调。五是负责产业发展项目的筛选和申报,

38、落实项目资金和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做好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六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品牌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七是规划建设枸杞批发专业市场,搭建引资、销售平台,八是开展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工作。(十六) 拓宽投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投入保障。增加投入是枸杞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要建立健全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依托,采取工商企业结对帮扶或直接参与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一是扩大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各地要加强整合各渠道投入产业的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政府平台,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支农资金

39、的30%用于枸杞产业发展,对基础研究、良种繁育、产业带建设、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拓展、等建设项目和开展统防统治、有机枸杞生产加工等标准化生产工作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并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重奖,激励枸杞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和协调,争取贷款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落实金融扶持政策,拓展信贷质押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加强对枸杞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枸杞种植大户、合作组织、枸杞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支持力度。担保合作组织或相关公司为枸杞生产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解决枸杞种植大户和龙头企

40、业融资问题,使枸杞种植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十七)广泛宣传推介,打造知名品牌。多角度、全方位持续不断地进行柴达木枸杞品牌的宣传推介活动。一是利用国内外报刊、电视、电台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二是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召开柴达木枸杞新闻发布会开展专题推介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商交会和洽谈会,拓展市场扩大影响。每年在支农资金中列支不少于50万元资金宣传推介柴达木枸杞,用于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从财政预备费中拨付。(十八)防范产业风险,建立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枸杞产业风险基金。由州县两级财政每年各拿出一定数额的枸杞产业风险基金,并制定枸杞最低价格补贴,用于农户和企业的产业风险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枸杞种植险种。保险费由州县两级财政和农户三家共同承担。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将枸杞种植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和公益林补贴建设工程,享受退耕还林和公益林补贴政策。(十九)制定奖补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全面实现有机枸杞标准,使柴达木枸杞以优良的品质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制定和出台枸杞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对全面推行枸杞标准化生产、枸杞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营销效果明显的经营业主州政府给予奖励扶持,通过以奖代补,形成激励机制,确保枸杞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