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811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永宁街道办事处 编制日期: 2015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

2、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状况项目名称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永宁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尹中威联 系 人罗伟玲通讯地址增城市永宁街荔香路31号联系电话32984085传真邮政编码511340建设地点改造主路起点位于陂头村永平路

3、口,终点交于荔园大道;辅道起点为荔香街,接入永宁路主道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T 城市交通设施-2、道路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853.6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6月一、项目背景项目是永宁街永宁路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永宁路是连接永和城区与宁西城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是永和通往朱村、荔城的主要交通要道。现有道路全长约1.528km,路基宽30m,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永宁街永宁路仅有 7m宽的机动车道,没有人行道,道路远没有达到城市次干路及镇区道路的要求,现状道路下没

4、有完善的给排水管网,也没有配套完善的通信线路等,路灯数量也不满足要求,对夜晚车辆行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永宁路的综合改造,不仅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而且也能满足交通的要求,提高永宁街永宁路城市道路网的交通效率,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工程内容及规模永宁街永宁路改造工程项目(下称项目)主道起点位于陂头村永平路口,终点交于荔园大道,永宁路长 1.528公里,路基宽 30米。永宁路辅道起点为荔香街,接入永宁路主道,永宁路辅道长 0.465公里,路基宽 20米。项目现状均为2车道,改造后双向4车道。项目按城市次干路进行建设,设计速度为 30km/h。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5、 1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电力工程只考虑预留管沟。工程总投资为 5853.6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7%。永宁路征地范围有篓元、简村、陂头三条村。经估算,篓元需征地约 14亩;简村需征地约 28亩;陂头村需征地 16.3亩,合计 58.3亩。需要拆除建筑 39栋,拆除建筑面积 2677.7平方米,其中斜坡段需拆除建筑 19栋,拆除建筑面积 907.88平方米。永宁路辅道中涉及到的房屋为 36间,面积约为 4902平方米。项目规模调整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规模调整情况表项目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内容道路工程 永宁路长*宽 =1528

6、*30 水泥路面 永宁路长*宽 +辅道长*宽 =1528*30+465*20沥青路面 增加了辅道的建设内容,水泥路面变更为沥青路面 管道工程 给水管 1069.64+污水 458.42给水管2000+雨水管2000+污水管 2000+电力管道 2000 永宁路增加了雨水管道和电力管道的建设内容,增加了永宁路辅道管道的建设内容 道路附属工程 增加了永宁路辅道的道路附属工程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设计速度km/h303道路长度3.1永宁路m15283.2永宁路辅道m4654道路红线宽度4.1永宁路m304.2永宁路辅道m20

7、5路面类型沥青路面6车道类型6.1永宁路双向四车道6.2永宁路辅道双向四车道7路面使用年限年158工程总投资万元5853.66三、工程建设内容1、道路平面设计永宁路及永宁路辅道平面线形按设计速度30km/h 要求进行布设,线形标准均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的要求。永宁路按照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其横断面布置具体如下:道路红线宽30m=4.5m(人行道)+8.0m(机动车道)+5.0m(绿化带)+8.0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具体见下图。图1 永宁路标准横断面图永宁路辅道按照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其横断面布置具体如下

8、:道路红线宽 20m=3.0m(人行道)+7.0m(机动车道)+7.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具体见下图。图2 永宁路辅道标准横断面图2、路基设计路基采用填土修筑,边坡按规定的坡度设计,采用环保绿化的防护方案。对于软基地段,应对现状淤泥清理后,填方采取换填块石的方法处理;若填方量较大或填方路基较高的路段,为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应考虑采用轻质填料,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路堤边坡当填土高度小于 8m时采用1:1.5;路堑土质边坡或严重风化岩石边坡采用 1:1.251:1,岩石边坡采用 1:0.51:0.75。边坡防护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需进行必要的防护,项目当路基填挖方高度3m时铺草

9、皮,铺草皮前填 0.2m厚适合草皮生长的耕植进行必要的防护;填挖方高度3m时采用六棱花饰护坡,六棱花饰护坡内植草皮。3、路面结构设计A、机非混行车道结构设计: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cm 沥青下封层;35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级配碎石;总厚74cm。B、人行道结构设计:6cm 透水砖;10cm C25 水泥混凝土;10cm 级配碎石;总厚26cm。4、给排水工程 给水管道工程项目给水来自新和水厂,永宁路采用 DN600的PE 给水管,永宁路辅道给水管采用 DN300的 PE给水管,布置于非机动车道。 污水管道工程永宁路及永宁路辅

10、道污水管道属于永和污水处理厂集水管网,均铺设于机动车道下。永宁路污水管采用 DN500HDPE管道,单侧布置。永宁路辅道采用 DN500HDPE管道,单侧布置。雨水管道工程项目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道路单侧布置雨水管道,永宁路及辅路的雨水管道均采用 DN800HDPE管道,并敷设于机动车道下。项目的路面雨水由雨水管导流排入附近的永和河。5、照明工程项目路灯约133盏,在机动车与人行道的绿化隔离带内设置9米高双臂式路灯,间距 30米,两侧对称布置。10KV电缆采用交联聚氯乙烯铜芯钢带铠装电缆,在地坪下穿管或直埋敷设。0.4kV电缆采用交联聚氯乙烯铜芯护套电缆在人行道下穿管敷设。照明控制电缆亦在人行

11、道下穿管敷设。6、绿化工程项目景观绿化工程拟投资198.72万元,拟设绿化乔木800株、绿篱2325、铺种草皮9300。7、交通工程设计道路标线涂料采用环保反光热熔涂料涂划,标线涂料应符合国标 GB5768-2009及JT/T280-1995(路面标线涂料)、GN48-1989道路标线漆(热塑型)的有关规定。交通标志颜色以国标 GB5768-2009为准,指示、指路标志采用蓝底白色图案。项目中所有交叉口无障碍通道或人行过街无障碍通道处设置无障碍通道标志牌,无障碍通道标志牌的设置形式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设置。四、交通量预测根据本项目建议书,道路营运期预测的交通量见下表。表3 交通量预测结果道路

12、时段道路等级日交通流量(辆/d)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辆/h)永宁路及辅路2016年城市次干道58646452021年90469952026年1277314052030年138371522五、建设期、施工方案时间安排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工程施工期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建设期7个月。六、人员配置本项目共有施工人员约20人,工作时间为早上8:00到下午6:00,所有人员均不在项目内食宿。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增城区永宁街,具体位置见附图1。项目道路两侧主要有永和社区、永宁街敬老院、誉山国际、陂头村、简村、篓元村、永宁镇政府、民房(首层为商铺,2层以上为住宅)等环

13、境敏感点,具体见附图2 项目四置图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包括附近工地排放的废水、废气,现有道路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和扬尘,以及机动车行驶噪声。项目所在地无明显恶臭、微波等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增城区永宁街。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增城区永

14、宁街位于增城区的西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范围,2012年10月根据增城永宁镇区划调整的要求,由原永和镇、宁西镇合并为永宁街道办事处。其中:永和镇西邻广州,东连东莞,南接永宁,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广深港黄金走廊,是增城区西南部的重镇,为广州市高科技卫星镇之一。宁西镇东与仙村镇、南与沙埔镇、西与永和镇、北与中新镇相接。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只需 60分钟车程,距离永宁海关口岸客货运码头 10公里,70分钟内可直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2、 气象、气候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6,最大年际温差1.3(21.122.4)。1月平均气温为13.2,最低10.4。极端低温

15、1.9(196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为28.3,最高29,极端高温38.2(1980年7月10日)。市南北部温差在0.5左右。全年积温7910.9,其中122月平均在440以下,最低2月为410.4;69月平均在800以上,最高8月为877.1。地表温度年平均为23.8,极端高温为69.7,极端低温为-5。雨量:年平均雨量1921.6毫米。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15。日最大降雨量253.5毫米(1981年7月1日),年最大降雨量为1983年,降雨2691.7毫米。最少降雨量为1963年,降雨1206.4毫米。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雨量3

16、049.1毫米,南部石滩最少年只有877毫米。日照: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09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约50。年平均日照1953.5小时,最多2231.1小时,最小1612.9小时。蒸发量:年平均为1450.5毫米,低于降雨量。最多年1957.7毫米(1963年),最少年1341.3毫米(1970年)。各月蒸发量差别较大,39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102月蒸发量大于降雨量。风向:受季风影响,春多静风,夏多南风,秋冬风向北。又受地形影响,中部县城年多偏北风,其频率占48,偏南风占24,静风占24;南部平原地带,偏南风率占50以上。风速年平均为2.3米秒,秋冬平均为3米秒。夏秋间常有台风入侵,年平均

17、2次,最多年(1961)达7次,也有无台风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3、 地质、地貌全区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项目所处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地表起伏不大,属丘陵地带,地层表面为新近沉积的粘土土壤和壤状沙土,10m以下为红色砂岩风化的亚粘土,有机质含量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4、 河流水文特征增城境内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当丰富;城区内主要河流为增江,是区内最主要河流。增

18、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经从化、龙门在增城区东北角流入区内,自北向南纵贯全区东部地区,至石滩镇官海口汇入东江,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9亿立方米。增江在境内河长66公里,河宽90220米,流域面积971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53%。增江在区内最大支流为派潭河,此河发源于南昆山马坑嶂,流经派潭圩于小楼附近与二龙河汇合流入增江,河长36公里。流域面积357.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次为二龙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增江过去是增龙两县内主要交通动脉(50年代后期,逐渐改以公路为主)。5、 植被土壤植被:项目所在区

19、域附近区域植被长势良好,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带,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甚少存在,主要是园林人工种植植被及经济植物类植被等,主要种类有马尾松、芒萁、木麻黄、桃金娘、变叶榕、岗松、野牡丹、草龙、水龙、莎草、野慈姑、蟋蟀草、旱莲草、革命草、橄榄、簕仔树、白茅、苦栋、隆缘桉、杉、番石榴、木瓜、苦瓜、丝瓜、百千层、木薯、大叶相思、朴树、柑、荔枝、龙眼、香蕉、大蕉、青皮竹、观音竹、水稻、花生、了哥王、白饭树、飞蓬、马缨丹、潺搞、鬼灯笼等。土壤:增城自然土壤属赤红壤,发育于南亚热带季雨林下,土层较深厚,呈强酸性反应。适宜马尾松等树木生长。中、北部山丘间分布着梯田,是经改良的“红壤上发育普

20、通水稻土”。河流两岸沉积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有机物,形成了“潴育性水稻土”。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有机物很丰富。6、 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下表:表4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建设项目所属类别1水环境功能区项目所在位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东江北干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空气环境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功能区属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污水处理

21、厂集水范围永和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8是否管道燃气管网区否9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社会情况2015年5月29日增城市正式改为增城区。增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部,又称穗东,地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内,是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群和广深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增城依托广州,毗邻港澳,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增城现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区户籍总人

22、口85.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万人,农业人口62.27万人,未落户常住人口3085人。全年出生人数13567人,死亡人数2727人,人口出生率15.88,人口自然增长率7.94。二、经济概况2013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广本)989.45亿元,同比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94072元,增长12.6%。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3.47亿元、599.72亿元和336.26亿元,分别增长4.4、13.1和13.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7、60.94和35.89,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7.86个百分点,继续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拉动G

23、DP增长4.63个百分点。三、教育及科技2013年增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76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3.46亿元,占预算支出19.57%。投入1073万元用于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达标率100%,建成新朱村中学、新塘中心小学。学前教育城乡普及率逐年提高,全区共有幼儿园113所,在园幼儿3.19万人,3-6周岁入园率94.25%。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增城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95所,初中40所,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分别为7.21万人和3.84万人;公办普通高(完)中10所,在校学生2.19万人。2013学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8

24、.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16.8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6.12,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广州市中上游水平。今年增城市高考人数7024人,上线率达93%,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3269人,突破3000大关,开创历史新高点。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年末增城区累计有3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7家为2013年新增认定企业,同比增长28%。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29件,其中发明专利151件,增长33.63%,占申请量的18.21%。专利授权6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件,下降2.78%。年末,全市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421人,同比增加202人;拥有中级职称技术人

25、员12528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23180人。五、文化和卫生2013年末全区共有公共体育场馆4个,剧场及影剧场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42万册。全市“三馆一站”(包括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和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4.95万户,同比增长8.01%。增城区自创小品精雕细榄,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卫生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扎实推进挂绿湖核心区健康医疗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范围,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3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年医疗卫生事业公共预算支出4.94亿元,同比增长15.99%。2013年

26、,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3个,其中医院8个(非政府举办机构5个),镇级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村卫生站269间,门诊部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市拥有床位2942张,其中医院床位1857张,占全市比重63.12%;镇卫生院床位582张,占全市比重19.78%。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23人,增长11.4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69人,注册护士2217人,药师(士)460人,检验师207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2685例,死亡5人;发病率120.6 /万,死亡率0.48 /10万。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

27、社会提供诊疗服务738.55万人次,医师人均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4070.5人次,分别增长8.37%和6.29%。六、社会保障截止2013年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52.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17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15万人,覆盖率达100%,获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县区称号。参加失业保险13.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7.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1.6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逐年增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1万人,同比增长17.1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07万人,同比增长19.38%,参保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9.91万人,

28、参合率达99.99%。住院医疗救助年度上限由1.5万元提高到4万元,重特大医疗救助由1.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该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评价参考时代廊桥花园建设项目报告书委托广州中正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03月1016日的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监测点位见附图1,监测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

29、结果 单位:(mg/m3)监测项目杨屋村(距离本项目东北侧约1km)SO2小时浓度范围ND0.025日均值0.0120.016超标率0NO2小时浓度范围0.0160.064日均值0.0340.041超标率0PM10日均浓度0.0530.060超标倍数0从上表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各项指标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等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2011)29号)和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穗府19935

30、9号),本项目纳污水体为东江北干流(增城新塘-广州黄埔新港东岸河段),属于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本次评价采用增城区环境监理所(2013年度)对东江北干流新塘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表6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断面指标pH值DO(mg/L)CODCr(mg/L)BOD5(mg/L)氨氮(mg/L)总磷(mg/L)石油类(mg/L)LAS(mg/L)新塘断面监测数据7.045.7512.72.340.640.550.0140.071标准值6952041.00.20.50.2从监测结果可看出,本项目纳污水体新塘断面处污染物

31、除总磷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主要超标原因的沿河村庄未经处理生活污水排放所致。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及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类标准适用区域: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2)1类标准适用区域: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3)2类标准适用区域: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4)3类标准适用区域: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

32、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5)4类标准适用区域: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6)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 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50m5m; 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5m5m。(7)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

33、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敏感点永和社区、篓元村、简村、陂头村、永宁镇政府、永和医院、誉山国际属于2类区,距离道路红线为10-30m40m,执行4a类标准;永宁街敬老院、钟陂头村属于2类区,距离道路红线40m,执行2类标准。本次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进行,在本项目道路沿线的敏感点布点监测,布设的监测点有永和社区、永宁街敬老院、篓元村、简村、誉山国际、陂头村、钟陂头、永宁镇政府、永和医院,监测时间为2015年7月13、14日,分昼、夜间监测,连续监测两天,白天监测时间为10:0011:00,夜间监测为22:0023:00,测量仪器选用积分式声级计。噪声现

34、状监测结果见下表:表7 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日均值)监测点位置昼间dB(A)夜间dB(A)测值标准测值标准1#永和社区68.27054.552#永宁街敬老院58.86053.6503#篓元村66.47054.5554#简村63.77052.6555#誉山国际57.86050.4506#陂头村65.37053.3557#钟陂头56.86045.0508#永宁镇政府68.97053.2559#永和医院65.57054.255根据以上监测数据,永和社区、篓元村、简村、陂头村、永宁镇政府、永和医院、誉山国际的昼夜间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钟陂头村昼夜间噪声均符合

3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永宁街敬老院昼间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夜间噪声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废水:保护项目附近水体水质不因本项目建设而产生明显的影响。2、废气:保护评价区域大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噪声:保护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4、妥善处理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使之不成为区域内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5、保护本项目建设地块的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

36、环,不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破坏。 6、本项目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敏感点分布情况见附图2。表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统计环境保护目标距离道路边线(m)线位关系性质永和社区10北侧居民住宅永和医院20北侧公共服务永宁街敬老院50北侧公共服务篓元村10北侧居民住宅简村10北侧居民住宅陂头村30南侧居民住宅钟陂头村100南侧居民住宅永宁镇政府10南侧行政办公誉山国际10北侧居民住宅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东江北干流(增城新塘-广州黄埔新港东岸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

37、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2、 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4a类标准,即:2类标准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4a类标准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不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路面改善工程,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38、:清表弃方路基施工扬尘噪声施工废水弃方辅助设施施工、人行道改造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道路运营噪声尾气取土清表路基施工路面平整摊铺沥青施工废水噪声辅助设施施工、平整场地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道路运营图3 项目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简述:道路施工:首先拆除篓元、简村、陂头三条村的征地范围内的建筑物,然后开挖路面,对路面平整并筑好路基,再进行路面施工,同时安装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交通护栏等,再平整场地,竣工清场,道路进行运营。辅助设施施工:沟槽开挖后将管道埋设好,并且要防止污水进入雨水管,而后覆土埋管。本项目为道路建设,主要污染为施工期污染。本项目分段施工,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废水、扬尘、噪声、固废。施工期污染

39、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营运期污染主要是路面扩宽后车流量增加产生的机动车尾气和交通噪声。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工程施工期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建设期7个月。项目范围内不设施工人员生活区,工人就餐、如厕、洗手等利用附近商铺、餐馆设施。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源如下:1、噪声源施工噪声主要包括现场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其中施工机械为最主要噪声源。施工过程将动用液压锤、装载机、压路机、切割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声,成为对邻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这些噪声源有的是固定源,有的是现场区域内的流动源。主要施工机械

40、的最大噪声值情况见下表。表9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序号施工机械噪声源强dB(A)1装载机752摊铺机753吊管机804推土机855牵引机856压路机887挖掘机888混凝土搅拌车889起重机8810液压锤9011搅拌桩机9012切割机952、环境空气污染源项目路面敷设的沥青将采用商业沥青和商品混凝土,不自设沥青熬制系统和拌合站,也不设混凝土搅拌站。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机械及运输机械排放尾气,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以及沥青铺设过程产生的沥青烟。(1)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尾气污染物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汽车尾气给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2)施工扬尘;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

41、,施工扬尘将主要来自:起重机和推土机进行堆填,在土方搬运、倾倒过程中,将有少量尘土从地面、施工机械或土堆飞扬进入空气中;施工期间运送散装建筑材料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有少量物料洒落进入空气中;备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如混凝土搅拌等),将有粉状物逸散进空气中;原料堆场和暴露松散土壤的工作面,受风吹时,尘土会随风飞扬进空气中;(3)沥青烟气道路改造需要铺设沥青,项目不设沥青搅拌站,沥青用车运到项目现场后直接铺设,铺设过程中会散发少量沥青烟,铺设时间短,沥青冷却快,沥青烟通过自然扩散稀释。上述污染源均为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污染物为TSP、PM10、SO2、NOx、HC。根据广州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核算方法

42、,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核算公式:W=Wb-Wp式中:W:扬尘排放量,吨Wb:扬尘产生量,吨Wp:扬尘削减量,吨Wb=ATQb式中:A:测算面积(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按实际在施面积计算,包括临建工地及其临时占地),万平方米T:施工期,月(自然月)Qb:扬尘产生量系数,市政工程,取11.02吨/万平方米月Wp=AT(P11C11+P12C12+P13C13+P14C14+P21C21+P22C22)式中:P11、P12、P13、P14:一次扬尘各项控制措施(包括道路硬化与管理、边界围挡、裸露地面管理)所对应的达标削减系数,P11=0.67,P12=0.34,P13=0.42,P14=0.25,吨/万平方

43、米月P21、P22:二次扬尘各项控制措施(包括运输车辆管理、运输车辆简易冲洗)所对应的达标削减系数,P21=2.72,P22=2.04,吨/万平方米月C11、C12、C13、C14、C21、C22:扬尘各项控制措施达标要求对应得分,为各项分措施达标要求得分与权重之积的总和,本项目取100%。本项目分三段施工,扬尘产生量和排放量详见下表:表10 本项目扬尘产生和排放量施工路段A(万平方米)T(月)Wb(吨)Wp(吨)W(吨)永宁路主路工程12.31.538.0222.2215.8永宁路主路道路工程22.31.538.0222.2215.8永宁路辅路工程0.93110.255.994.26给水工程0.120.50.660.390.27雨水工程0.1611.761.030.73污水工程0.111.10.640.46电力管沟0.03050.170.10.07总计5.94789.9852.5921.593、水污染源本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是暴雨的地表径流、管道敷设施工中产生的坑基地下水、试水废水、运输车辆清洗废水。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