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870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新建县西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二00六年十月油茶低产改造丰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1、选题的必要性我省是农业大省,“十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中西部开发战略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我国加入WTO后,我省农业又面临来自国际贸易绿化壁垒和国内外市场绿色化消费者的双重冲击和挑战,因此,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进行低产油茶改造和绿化茶油加工,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品牌,促进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的前要任务。2、项目所在地的产业政策新建县现有油茶油613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15%,是经济林的主导品种。如何尽快改变目前油茶生产落后被动

2、的局面,一直是全县林业的宝中之宝。因此,实施此项目,既符合国家农业开发和产业化有关政策,又是贯彻中央 1号文件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3、项目产业化前景我县地外亚热带产北就,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变2000mm左右。土地一般为花岗岩、片麻岩、石砾岩等风化用第四纪沉演形成的山地红壤,其土层深厚,土表植被生长良好,表土有机质一般在于2-3%左右。含 量0.150.2%值6-7之间,优良的气候和地壤条件适合要林木,特别是油茶生产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耐用有较为深厚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4、

3、项目技术先进程对相关项域技术进步的施动作用我县现有油茶多数为六十、七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缺少管理,大多数油茶生产处于半野生荒状态,油茶林相不齐,产量低下,平均亩产0.5公斤左右,全县总产量5万公斤左右,并且逐年减少。加上茶油在贮存、加工过程中经常被混杂、污染,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全县油茶生产下滑到十分被动的局面。本项目拟以西山镇部分村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对低产油茶进行改造和引进优良种苗在其他宜林丘陵进行新造,建立一个稳定产高产优的油茶生产基地,并对传统的加工、贮藏技术进行改良,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油茶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系统,最终实现绿色茶油产业化经营,使用全县油茶生产进

4、一步上水平、上台阶。5、产业高求性况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茶油作为一种高档食用油,历来存在着供少需多的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化消费趋势的发展,绿色茶油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而且油茶生产成本相比较少,生产风险相应较小,因此能较好提拱当地家农村经济用社会的发展。6、产业化方案论述项目所在地西山镇地处南昌以西30公里处,境内丘 陵起伏,六个有水系均发源于本地区,自流灌溉面积达90%上,无污染企业和其他污染源,大气质量好,生态环境优良,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植物种类达2600多种,封闭的生态系统,适宜发展绿色食品。全镇现在油茶3万余亩,占有林地10万亩的30%以上,并有宜林山

5、地2万余亩可供扩大再造。本项目拟在西山镇草山村、龙桥村、琚瑭村和泉珠村,采用先进技术对.5万亩低产油茶进行改造,并引进新油茶品种在宜林山坡营造高产油茶2000亩,建立一个1.7万亩以上的稳产、高产、优质的油茶基地,并实现绿色茶油产业化经营。7、项目知识产权情况本项目油茶低改、新造用茶油及加工和质量管理均采用已有公开的先进、实用技术和手段,并争取通过实践开展技术创新,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新造林拟从南昌市林木良种管理站引进高产品无性系油茶新品种。8、产业化开发的内容和目标本项目实施规模建立优质油茶生产基地1.7万亩,项目完成时亩产茶油8公斤,年总产13.6万公斤,实现年产值350万元,年交

6、税35万元,年利润140万元。(1)项目采用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A、种苗选择:种苗是油茶低改和新造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项目对油茶的技术要求是:嫁接苗,接穗要求是经选优良的种子园采穗圃中生产,苗高40cm,地径0.3cm,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特别是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苗,新造林引进高产无性系优质苗。B、整地技术:低改林全面复垦,新造林全割穴垦或全割全垦,洞穴大小606060m3,在造林前三月进行。C、合理密植和施肥:在2-3月份阴雨天前后进行,造林时要注意舒根、扶正、踏紧,兜部形成馒头状。如当时天气干旱要打去1/3总叶量,有条件地还要适当浇水。D、修剪枝条:新造

7、油茶保留三个不同方向枝条,在次年春季前1-2个月进行。低改林要注意剪去病虫害枝条,徒长技和密技,要求不偏冠。E、森林保护:主要是对新造林防止人畜破坏,保证年底成活率85%以上。其次要防止炭疽病等病虫害和火灾发生。F、有关肥料和农药的作用,均遵照生产绿色食品的化肥使用准则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尽量使用堆沤发酵农家肥和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G、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替代传统茶油加工方法,防止茶油污染、混杂,提高茶油质量和油籽出油率。(2)实施进程和项目各阶段目标:本项目拟改造现有低产林1.5万亩,新发展优良品种0.2万亩,第一期实施时间2005-2007年。2005年油茶林低改0.5

8、万亩,新造0.1万亩,2006年低改1万亩,新造0.1万亩,并提交认证和通过注册,2007年形成规模1.7万亩。低改林亩产茶油8公斤,新造林亩产50公斤;2012年亩产达20公斤,新造林亩产60公斤。本项目概算依法主要根据现行市场价及长江防护林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制定,主要包括材料费(种苗、肥料、农药、工具等)、劳务费(造林抚育、护林等)及间接费(调查、设计、管理等开支)。(1)投资总额为400万元。其中按子项目分(万元)项目合计造林垦复补植改造其它400114.4150.050.050.035.6其中按年度分年度合计200520062007400114.4150.050.0(2)资金筹措已

9、完成投资50万元,须新增投资350万元,主要是新造林114.4万元,垦复100万元,补植及改造100万元,其它35.6万元。其中农户自筹188万元,主要用于劳力和农家肥料、工具护林、护育等费用,银行借贷和要求上级扶助150万元,主要用于新造油茶建设和其它间接费用。申请科技三项费12万元,主要用于有关试验工作和示范油茶基地建设。有关茶油加工设备引时配套的投资由西山粮油加工厂负责解决。9、市场预期测算绿色食品符合国内外市场绿色消费的需要。特别是随着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高档食用油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上的绿色茶油达到每公斤30元左右,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营销措施及销售网络建设措施,主要是

10、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确保绿色茶油无污染、无公害,并通过绿色食品认定机构的认证,进行工商注册,实施品牌战略,建立营销队伍,搞好营销策划,形成营销网络,争取市场份额。10、项目实施支撑条件(1)西山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发展油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不但已形成数万亩油茶林基地,而且有宜油茶林山地数万亩。交通、通讯也十分便利,陆上交通有“京九”路线经过本县境内,105国道、320国道、昌九高速公路、昌樟高速公路、温厚高速公路及省、市、县、乡四级水泥公路四通八达。空中有昌北机场。河流有锦江,北有绕河,中接赣江沿县界通过。通讯有万门程控电话网及微波无线通讯网、Int

11、ention通讯网我县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提供强力的保证。(2)本县林业局有护林防火指挥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林业调查勘察设计队、林业技术推广站等可为项目实施提供一条龙服务。(3)西山粮油加工厂为省、市、县先进企业,有较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完善的管理手段。其大米产品获省免检出口产品,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深圳等省市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只要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即可生产高质量绿色茶油。在原有粮食销售网络基础上,稍加努力即可进行绿色茶油的市场开发。11、企业管理贯标情况西山农业服务中心按照上级要求,由原西山农技站、经作站、水产站、兽医站、林管站等单位合并而成。特别是原农技站曾是省、市、县农技推广先进

12、单位和市技术市场先进单位,在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工作中作出过许多贡献,各项工作均得到当地乡、村领导的重视和农户的支持。12、项目实施技术人员情况本项目有实施技术人员10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3人,其它5人。 13、项目主要负责人基本情况项目主要负责人万田角同志为西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近20多年,尤其参加完成的多项科技项目曾获农业部及省农业厅的丰收获得特殊贡献奖等奖励,最近同他主持的“万亩水稻免耕技术”项目又被评为2003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在发展绿色大米等绿色食品上做了大量工作,为本地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好成绩,有较强制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14、自

13、筹经费落实情况自筹经费主要是以下工代资、以肥代资和购种苗款来解决。15、预期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到2006年部分产生效益,低产垦复改造的0.5万亩,每亩增茶油6.5公斤,按现行市场价每公斤30元的70%折算,可净增效益65万元。按此推算2007年垦香面积达1.5万亩,可净增效益195万元,三年实施期增效益260元,除去税金(10%)还可以增收获234万元。2008年,不计新造油茶结果的收入,就可以收回项目全部收入,并有结余,因此,本项目有显著的经济效益。16、产品市场目前需求及需求超势预测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一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

14、提高,尤其是对绿色食品需求趋势的增加,市场前景可观。而且油茶利用价值高,茶饼可提取天然皂素等多种化工原料和生物饲料,茶壳是制取糖醛、活性炭的理想原料。因此,油茶副产品2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巨大市场。17、产品生命周期食用油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只有人类生存,必定有需求市场。其产品生命周期以新造油茶林为例,一般三年开花挂果,第六年进入丰产期,经济寿命可达80100年。18、目前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及主要企业产量,本产品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国内油茶林生产主工以江西、湖南等省为主物特别是江西林业部门对无性高产油茶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省内油茶产地主工为兴国、抚州、永 修等县市,新建由

15、于面积大,加上区位优势,在市场竞争上亦有一定的潜力。19、产品盈利能力测算按项目完成时,油茶生产基地面积蓄1.7万亩,平均每亩产茶油8公斤,年产13.6万公斤,产值350万元,年交税总额35万元,年 利润140万元计算:投资利润率为140万元/400万元100%=35%,利税率为140万元+35万元/400万元100%44%,投资回收期=400万元/140万元/年=2.8年。如果国家在近年内取消农业税,投资回收期更短。20、项目实施风险分析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经济寿命长,被称为“铁杆庄稼”,项目实施等于为农村建立了绿色银行。项目投资主要来源于所在村及农户,油茶产量按每亩公斤较低水平计算

16、,产品价格又按市场价7折折算,产量和产品价格均留有较大的余地,而且茶饼、茶壳等副产品亦未计入收益,因此在市场上抗风险能力较强。如项目实施顺利,到2002年左右,垦复改造林亩产达20公斤,新造林亩产达60公斤时,其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市场竞争的份额一定会更多。21、预期社会效益此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是利用林业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后劲,促进城乡稳定和农村发展。22、项目实施后资源利用情况西山镇现有低产油茶3万余亩,占有林地10万亩的30%以上,并有宜林山地2万余亩,可供扩大再造。项目实施不但充分利用了现有油茶资源,而且实施后必将激发其它村油茶的改造和荒山荒地新造油茶的热情,最终在西山建立5万

17、余亩的油茶产业,形成新建农业经济的新亮点。23、项目实施前后人员就业情况项目可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仅在2006-2008年期,可为农户提供近5万个工作日和解决护林等管理人员200人。24、项目生态效益油茶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衡,调节气候,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对保持农牧渔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实现省委、省政府“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号召的具体实践,符合中央和省府把江西建设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大方向,有利于发挥我省的农业资源优势,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望上级科委能批准实施和给予充分的支持。 江西省新建县西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二00六年十月 申请科技三项经费使用预算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金额(万元)使用时间开发费82004年-2005年1其中项目开发人员费个103原材料动力费2检测费次21查新费调研费次51技术咨询费次512试制费2004年-2005年其中人员费个23原材料动力费21检测费次213签定验收费次112006年合计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