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0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030.doc(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河南省商丘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主管单位与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单位:商丘市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王保存(市长)113 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负责人:韩道伟(主任)114 项目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单位:商丘市农业局项目负责人:魏作振(局长)项目实施单位:商丘市水利局项目负责人:张义品(局长)项目实施单位:商丘市农科所项目负责人:黄俊波(所长)项目实施单位:商丘市国营民权农场项目负责人:吴连泉(场长)115 项目实施技术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项目负责
2、人:张新友(副院长)技术依托单位:商丘市农科所项目负责人:黄俊波(所长)1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承担商丘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通过组织专家现场勘察,并与商丘市有关县区和部门领导充分交换了意见。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商丘市农业局、水利局、农科所、水利堪测设计院等单位,组织各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收集相关资料,对该项目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必需的相关资料(包括田间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政策及行业规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邀请各方面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
3、成此报告。13 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 。1 研究依据1、 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3、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4、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5、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7、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意见;8、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项目建设规划;9、豫政19993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小麦购销实行优质优价的通知;10、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质国家标准(GB/
4、T178921999)及相关行业标准;11、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12、商丘市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13、其它资料和数据。13 。2 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实地查勘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的要求和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对优质小麦基地建设项目的指导原则,集中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项目建设地点进行定性定位分析。按照国家发改委对优质小麦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加快优质小麦生产的步伐和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对商丘市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自
5、然资源条件、农业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着重论述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大田生产基地、农田水利灌溉保障体系、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土壤肥料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等建设内容。同时对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4 项目概述141 项目建设地点商丘市所属睢阳区、民权县、睢县、柘城县4个县(区)的优质粮产业区。142 建设内容与规模1、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建设。新打配机井326眼,修建井房584间,机井配套342台(套),地埋管道节水灌溉5万亩,洗修旧井66眼,新修建筑物254座,新修及清淤
6、排水渠道15.395万方。2、40万亩优质小麦大田生产基地建设。新打配机井2034眼,机井配套2128台(套),涂塑管道节水12万亩,洗修旧井283眼,新修建筑物1295座,新修及清淤排水渠道115.117万方。3、育种繁育系建设。300平方米小麦种子检测室建设、100平方米机库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100平方米小麦品种加代室及配套、400平方米育种家种子仓库、3000平方米水泥晒场和良繁田基础设施等建设;种子加工体系建设。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750平方米种子质量检测室和购置仪器设备64台(套)等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750平方米病虫监测预警与控制中心和购置仪器设备等植物保护体系建设;7
7、50平方米土壤肥料质量监测检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土壤肥料服务体系建设;750平方米测土配方数据分析监测检验室和仪器设备等测土配方施肥建设。143 项目管理与实施该项目由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为做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商丘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商丘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设计、申报等工作。14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5000万元,地方配套2600万元,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为1:0.5。总体投资规划为:1、良种繁育体系投资620.41万元,占总投资8.2%。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投资721.82万元,占总投资9.
8、5%。其中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投资147.2万元;优质小麦土壤肥料服务体系投资180.6万元;优质小麦植物保护体系投资307.89万元;测土配方施肥建设投资86.13万元。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5877.77万元,占总投资77.3%,其中良种田基础设施投资1390.17万元,大田生产投资4487.6万元。4、项目前期费用及管理费380万元,占总投资5%。总投资合计:76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5.79%;省配套1300万元、市配套650万元、县配套650万元,占投资的34.21%。该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投资分年度进行。根据项目的实施需要, 2006年度投资384
9、8.06万元,占总投资50.6%;2007年度投资3751.94万元,占总投资49.4%。145 效益分析经初步分析,项目年均销售收入31050万元,比无项目增加销售收入5050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15.3%,静态投资回收期7.15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0.28年,财务净现值(Ic=8%)为3295万元。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值,有一定抗风险能力,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本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小麦品质,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小麦良种和专用商品麦,部分替代进口,使农民增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后,检验、监测水平提高,植保
10、手段增强,农化服务改善,为绿色优质专用小麦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增产:本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小麦亩均增产50公斤,下茬作物亩均增产20公斤,优质小麦良种覆盖区域亩均增产20公斤,通过项目建设共可增产粮食5.95万吨,其中项目区优质小麦增产2.25万吨,下茬作物增产0.9万吨,优质小麦良种覆盖区增产2.8万吨。3、节水:本项目实行管灌后,取消了垄沟,减少了渗漏,节水效率可达20%。本项目共可节水560万立方米。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商丘市的粮食产业化步伐,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率、劳动生产率、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产量、质量
11、、结构、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4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据备注一优质原良种繁育基地万亩5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万亩40三项目总投资万元76001良种繁育体系万元62041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万元5877.77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万元721824前期工作及管理费万元380四资金筹措76001中央投资万元50002地方配套万元2600五经济效益分析1年销售收入增量万元5050.002年增量总成本万元4217.83年增量经营成本万元3593.344新增税后利润万元1456.665财务净现值万元3295Ic86内部收益率15.37投资回收期年7.15静态8投资回收
12、期年10.18动态15 结论与建议151 结论商丘市优质小麦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农业投资发展方向。按照立足资源优势,优化农作物区域布局的要求,项目建设地点位置优越,自然生态条件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设和生产条件具备;建设目标适中,定点定位准确;建设内容合理,方案设计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小麦品质和产量,增加项目区群众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目是可行的。152 建议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尤其是农田基本设施的有效管理,保证工程完成后有良好的运行和管理。项目落实后,实施单位要加强组织,各项目区应成立相应的
13、管理机构,抓紧规划和设计,确保各子项目顺利实施。本项目生产的商品粮是优质专用小麦,小麦收购价格能否做到优质优价,对项目的成败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粮食收购部门应确定合理的优质小麦收购价格,积极推行优质优价。项目承办单位要加快前期工作,早落实,早开工,早见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背景建设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国家历年来极为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国家在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增产潜力大的地区,集中投入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务院200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
14、:以稳定全国粮食大局和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再次指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择优在粮食主产省区集中力量启动实施了一批国
15、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主产区优质粮食生产,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遏制了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的势头,有效解决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下降、国内粮食库存减少的问题,提高国内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抓好粮食生产,必须以高产、稳产、优质的大型商品粮基地为依托。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国家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20042010)等文件中进一步阐
16、述了新时期粮食产业发展的特点,突出改善基础条件,加快科技进步,强化服务功能和加工转化能力,全面增强我国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一)项目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粮食是定天下、安民心的特殊商品,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上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供需逐步由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1999年开始,粮食连续减产,2003年以后粮食生产只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详见下表)。1996年
17、-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产量4941751229550839462184526445711430604352946950从今后发展来看,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无论口粮,还是饲料和加工用粮,都将保持长期增长态势。又因耕地的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趋势很难逆转,未来粮食供求形势仍将呈紧缺状态,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决定于耕地数量及基础地力、增产潜力、科技支撑、装备水平、防灾抗灾与资源环境保障等,同时也受粮食流通、营销和加工转化等市场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
18、力呈现下降趋势。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2003年比1996年净减少1.5亿亩,耕地质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粮田抗灾能力减弱。20世纪90年代旱涝成灾面积和造成的粮食损失分别比70年代增加了2.3倍和1.9倍,生态环境仍在弱化;三是优质粮食新品种科研储备不足,配套集成技术及推广应用严重落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非常薄弱;四是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差,从事粮食生产主要劳动力综合素质下降。因此,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拉动,提高粮食产量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持续可靠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在我
19、国人增地减农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业带,增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二)是发展优质小麦、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1/4。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小麦生产总量基本满足消费需求,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中间类偏多,而适宜加工面包的强筋小麦品种较少,不能满足国内食品加工的需求。所以,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国外的优质专用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小麦进口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施,人们的膳食结构也
20、从过去追求温饱型向追求营养、追求质量的转变,因此,社会对优质面粉,特别是高筋力的面包和饺子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粮食制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也日益紧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小麦生产有较大冲击,因此,尽快提高我国优质小麦的生产能力,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在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选择若干小麦集中产区建立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实行优质优价购销政策,以地(市)为单位,通过国家专项投资,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生
21、产条件,提高优质小麦产量,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部于2003年2月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优质小麦等11种优势农产品。在小麦生产上是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确保国内市场需求,积极争取出口。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其中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个省。其发展目标是到2007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左右,比2001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3个专用小麦带发展的优质小麦强筋和弱筋小麦
22、面积占全国专用小麦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比2001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力争向东亚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目标。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面积大(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5.7%),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均适宜种植小麦,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发源地。多年来,河南小麦总产和播种面积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小麦的种植面积是全国的1/6,总产量约占1/5,是我国重点商品粮基地调出省之一。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五”期间把河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并且各级政府形成一致的发展思路,都把它作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事来抓,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规划。各级农业、粮食、计划、经贸、财政
23、、金融 等部门,积极行动,搞好配合,形成了有利于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优质小麦优质优价收购”、“重点扶持小麦加工转化企业”等政策,在新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优质小麦产销衔接、农产品加工转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重点扶持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县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省政府又拿出500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把小麦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种子工程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各级金融部门还为扶持小麦加工企业注入了大量资金。全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有力促进了全省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商丘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
24、小麦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2005年全市小麦面积800万亩,产量超过32亿公斤,平均亩产400公斤,已经实现了由过去的中低产阶段向中高产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小麦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9,而总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8。2005年夏收优质小麦面积400万亩,优质麦产量达到16亿公斤,占总产量的1/3。小麦生产总量由长期短缺变为平衡有余。因此,为了进一步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商丘市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三)是提高商丘市优质小麦生产能力的需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商丘市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
25、众调整种植结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400万亩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首先,现有的生产基地是在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村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加之缺少必要的投资,不利于大面积落实统一供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连片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销、致使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其次,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支持体系,由于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目前全市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缺乏综合性状突出的后备苗头新品系;同时缺乏有效差异的优异麦栽培技术体系,大田生产条件下指标差异较大 ,不稳定,混种、混收、混储现象严重,生产加工粗放,严重
26、影响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其三,缺少系统的优质化栽培研究,目前土壤肥料和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与此不相适应,市、县、乡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手段落后,缺乏必须的基础设备和监测仪器,难以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直接影响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效益提高。其四,全市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差,商丘市旱灾发生比较频繁,特别是小麦生产季节,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必须规划建设完善的水利设施。但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损坏比较严重,且标准低、配套差,难以达到节水灌溉;项目区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秸秆还田等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难以实现统一组织生产,限制了
27、小麦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商丘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以粮油生产为主,农、林、牧、副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体系,广大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生活过渡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农副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人们消费由追求数量型转向高档化,传统的品种和种植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尽快走出一条农业优质化的新路子。我国小麦生产出现了品种结构性过剩,普通小麦积压严重。河南省目前普通小麦库存200亿公斤,造成财政负担过重,农民收入下降。然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食品加工
28、对小麦品质要求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小麦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优质小麦产量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缺口较大。因此,以发展优质小麦为重点,形成农科教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小麦产业化经营格局,全面推进农业向优质、高效、特色方向发展,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是商丘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综上所述,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根据商丘市当前小麦生产种植现状,建设保障体系完善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小麦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小麦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实现优质小麦的统一供种、统一连片种植、统
29、一技术指导、统一购销,实现规模效益,才能提高小麦的品质,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商丘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项目产品销售31 世界粮食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期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和美国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提供的2004年全球粮食产量22.4949亿吨,比上年增产2.0754亿吨、增长10.2%。世界谷物产量20.2087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6.2219亿吨,大米4.0213亿吨,玉米7.02亿吨,其它粗粮2.9455亿吨,分别占谷物总产量30.8%、19.9%、34
30、.7%、14.6%。谷物比上年增产1.6873万吨、增长9.1%,其中小麦、大米、玉米、其它粗粮比上年分别增产0.6936亿吨、0.1286亿吨、0.7994亿吨、0.0657亿吨,分别增长12.5%、增长3.3%、12.9%、1.1%,分别占谷物增产总量41.1%、7.6%、47.4%、3.9%。可见,谷物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大幅度增加。2004年世界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主要因素是:一是粮食价格上涨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逐步显现。2002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偏紧,价格止跌回升并持续走高,生产价格相应上涨,粮食生产者收益增加较多,提高了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二是美国和中国
31、等主要生产大国的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04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2.9%,稻谷面积扩大10.9%;三是2004年世界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普遍好于上年,粮食受灾面积小,单产增幅较大。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收入增加和生活方式与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对食品需求变化,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全球粮食需求将持续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世界粮食总需求量为24.87亿吨。粮食直接消费将逐渐减少,间接消费将逐渐增加,也就是口粮消费量调减,饲料消费量增加,这是工业化带动城镇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性趋势。32 我国粮食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粮食市场供求现状2004年全国粮食总播
32、种面积152409万亩,比上年增加3294万亩,增长2.2%,其中谷物119025万亩,豆类19198.5万亩,薯类14185.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3810万亩、-148.5万亩、-367.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3%、-0.8%、-2.6%。在谷物播种面积119025万亩中,稻谷42568.5万亩,小麦32439万亩,玉米38169万亩,其它粮食作物5848.5万亩,分别占谷物总播种面积的35.8%、27.2%、32.1%、4.9%。在谷物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3810万亩中,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其它粮食作物分别增加2806.5万亩、-475.5万亩、2067万亩、-507万亩,分别占
33、谷物增加播种面积73.7%、-14.6%、54.2%、-13.3%。谷物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3.3%,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其它粮食作物分别增长7.1%、-1.7%、5.7%、-8%。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6947万吨,比上年增加3877.4万吨,粮食增产量创历史新高,增长9%,其中夏粮10104万吨,早稻3208万吨,秋粮33635万吨。在粮食总产量46947万吨中,其中谷物41157.2万吨,豆类2232.1万吨,薯类355.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728.5万吨、104.6万吨、44.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0%、4.9%、1.3%。在谷物产量41157.2万吨中,其中稻谷1790
34、8.8万吨,小麦9195.2万吨,玉米13028.7万吨,其它粮食1024.5万吨,分别占谷物总产量35.8%、27.2%、32.1%、4.9%。在谷物产量比上年增加3728.5万吨中,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其它粮食分别增加1843.2万吨、546.4万吨、1445.7万吨、-106.8万吨,分别占谷物增加产量49.4%、14.7%、38.8%、-2.9%。谷物产量比上年增长10%,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其它粮食分别增长11.5%、6.3%、12.5%、-9.4%。粮食增产主要是粮食价格强劲回升拉动,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气候条件普遍好于上年、单产增幅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2004年我国粮食生
35、产总量46947万吨,粮食进口总量2998万吨,比上年增加716万吨,出口586万吨,比上年减少1740万吨,粮食进出口由上年的净出口44万吨转为净进口2412万吨,进出相抵增加国内粮食供给2456万吨。2004年我国粮食需求49000万吨,供需差额359万吨转为库存。受粮食供给增长的影响,农户存粮显著增加,2004年末农户存粮人均546公斤,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长7.9%。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占全国商品消费量的比重超过18%的粮食安全标准,国家粮食储备充足。2005年我国仍继续实行粮食适量进口以弥补国内粮食短缺品种的政策,粮食库存下降的压力大为缓解。(二)国内粮食市场进一步和国际粮食市场接轨
36、,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谷物进口规模激增,出口规模缩小。主要谷物品种成净进口状态。小麦及小麦粉进口726万吨,同比增加15倍。大米进口77万吨,同比增加近2倍;小麦及小麦粉出口108.9万吨,同比减幅达49.87,大米出口91万吨,同比减幅达65.3;玉米出口232.36万吨,同比减幅达85.83;三种粮食品种中小麦和大米均由上年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玉米的出口量也不足上年的1/7。2004年粮食进出口情况 万吨、小麦大米玉米大豆进口726770.252023比上年%15倍-196-3.5出口108.991232.3634.86比上年%-49.8-65.3-85.83净出口-646.8
37、514232.11-1988.14(三)我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到二十一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增至16亿人,新增人口3亿人,需新增粮食供给2250亿斤,相当于2004年粮食总需求的23%。可见,随着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粮食需求将逐年增加,而粮食供给能力逐渐弱化,粮食产需缺口将逐年拉大,水稻将是库存下降最大的品种。口粮需求的刚性特点对短缺十分敏感,一旦出现短缺,将会危及粮食安全。今后一个时期缺粮省份将继续增加,2003年全国缺粮省份由1998年的14个增加到18个,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降到50以下。这些缺粮省份多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有粮食输入的巨大需求,也有较高
38、的支付能力,对粮价上涨起着发动机的作用。粮食库存将集中在少数省份,2004年,黑龙江、吉林、河南三省的库存量占全国库存总量三分之一,另有9个省份占全国库存总量三分之一,其余省份占全国库存总量三分之一。在粮食库存极不均衡的情况下,进行省际间调剂,不仅给本已很紧张的运力带来更大压力,也势必更加强化卖方市场,拉大产销区的差价。33 国内小麦市场分析(一) 生产与贸易情况。2004年小麦播种面积32996万亩,比上年减少3.3;小麦生产量9195.2万吨,比上年增产6.31。详见下表:1996-2004年小麦生产变化情况 万公顷、万吨年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
39、004面积2961.13005.72977.52885.42665.32466.42390.8219972126.6比上年%10.231.5-1.0-3.1-7.63-7.5-3.1-7.15-3.3总产量11057.012328.710972.611387.99963.79387.69029.08648.89195.2比上年%8.1711.5-11.03.78-12.5-5.2-3.92-4.2+6.312004年小麦进口数量大大增加,累计进口723万吨,同比增长15倍;累计出口78.4万吨,同比减少65,小麦经过2002、2003年两年短暂净出口阶段,转为2004年净进口的境况。19962
40、004年进出口情况 单位:吨年份小麦进口小麦出口净出口19968245961000-82459611997186061170986-18599011998148940360203-14833827199944812120429-4479167120008800002500-8775002001690050450000-24005020026045706876208305020034241802237480181330020047233150783930-6449220(二)消费。我国小麦主要用于口粮消费,在国内一直成刚性增长。但近两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主食消费下降,制粉消费总量保持基
41、本平稳,饲料用消费下降,工业用途增加,2004/2005年度小麦总体消费1.05亿吨,净进口645万吨,供需缺口600多万吨,较2003年年缺口2000万吨大幅减少;载至2004年,我国小麦已连续5年出现当年产不足需的局面。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小麦特别是库存小麦的总体品质不高,需要大量的强筋小麦来作配粉,因此,仍需大力发展强筋小麦。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的分析,全国全年约需面包专用小麦360万吨,加工饺子粉和方便面用小麦1200万吨,加工饼干和糕点需用弱筋小麦600万吨,三项共计216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我国优质小麦需求和综合平衡分析认为,目前一般意义的优质小麦生产量已突破市场需求量,高强筋小
42、麦因品种资源和生产管理技术限制,还不能满足需要,弱筋小麦因适宜种植地域及土壤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较慢,市场缺口还比较大。从产需总量看,全国真正优质强筋小麦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缺口需靠进口和释放库存及其它方法解决。34 商丘市优质小麦生产与销售(一)商丘市优质小麦产销情况商丘市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全市耕地面积1080万亩,小麦常年种植面积800万亩左右,属冲积平原潮土类型区,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主要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潮土占总土壤面积94.2%左右。商丘年平均气温14左右,元月份平均气温0.5-0.9,小麦全生育期0以上的积温1900-2100度日,
43、冬季负积温88.0-106度日,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抽穗到成熟日照时数320小时左右,5月份平均日较差12.5左右,小麦全生育期内降水300mm左右,5月份平均降水60mm左右,非常适宜种植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的小麦商品粮产出地之一。1989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的主持下,完成了河南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就小麦营养品质而言,确立了商丘市属豫东潮土中筋小麦适宜生态区,部分高水肥地适宜种植强筋小麦,部分沿黄砂土及轻质砂壤土适宜种植弱筋小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肥料投入的增加,商丘的土壤肥力大为提高,有机质由过去的1.08%左右,提高到现在有1.2%以上,部分区域提高到1.5左右
44、,土壤有效磷由过去的不足8ppm提高到现在20个ppm左右,土壤速效氮提高到现在50ppm以上,小麦产量也由上世纪的3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0公斤左右,当前的土壤肥力及气候非常适宜种植强筋、中筋小麦。2002年经国家品质区划研究确定商丘为强筋、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项目建设规划(20032007年)中商丘市被确定为强筋小麦优势区。商丘市由于降水、温度、日照、纬度、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平等条件最适合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优质小麦质量在全国最好,主要种植品种为:周麦18、新麦9号、新麦18、豫麦34、郑麦9023、豫麦47。商丘市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3个,其中国家粮食储备
45、库9个、省级粮食储备库33个,完好仓储容量11亿公斤 ,全年小麦购销20亿公斤左右。近年来商丘市积极发挥粮食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三个销售主渠道作用,多方联系,主动与外地厂商开展合作,搞好销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订单操作规程,促进优质强筋小麦订单合同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市40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80%实现了订单生产。多渠道开展优质强筋小麦的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市场宣传,千方百计搞好产销衔接,贸易遍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区。(二)商丘市优质小麦项目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2005年,项目区商品粮62.13万吨,商品率达53.57%,其中上交国家5.9
46、万吨,议价销售41.7万吨,加工销售10.7万吨。项目区留39.14万吨,其中种子1.402万吨,口粮37.738万吨。项目区生产的优质强筋小麦产品在上交国家原粮基础上,一是提供给项目区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原料,销售由龙头企业负责,加工企业保证收购项目区生产的优质强筋小麦。目前,全市大大小小的粮食加工企业500余家,年加工粮食70万吨。项目区省级龙头企业神人助粮油公司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可牵动全市14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发展。商丘市项目区及部分周边地区生产的优质强筋小麦将由项目区内龙头企业全部就地转化加工和销售。二是议价销售给甘肃、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江苏、广东、北京、福建等12个省市的34家面粉加工企业。商丘市商品粮基地项目区历年优质小麦销售留用情况表单位:万吨项 目小麦总产量小麦商品粮其 中项目区留粮其中上交国家议价销售加工销售商品率%种子口粮2000年84.9336.778.119.87.643.29%40.8961.52639.372001年94.638.959.621.37.341.17%41.0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