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890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 概况一、地理位置 泽普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地处东经76 o520-77 o 2930,北纬37o57-38 o 19之间。海拔高度为1215-1490米。东面和东南面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县为邻,西南亦接叶城县界;北部与西北部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县境南北长约61公里,东西宽约14-23公里,总面积为987.97平方公里。泽普县城距乌鲁木齐1692公里,距行署驻地喀什市218公里。泽普,在维吾尔语译为“飘着金子的河”,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东北至巴楚、阿克苏,西北到

2、喀什,东南赴和田,西南走克什米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315国道横穿泽普全境,东至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至喀什、阿克苏等地。泽普县城位于泽普县境北部。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泽普县地属叶尔羌河冲积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地势高而东北低,呈一面坡倾斜,东部沿提孜那甫河、北部沿叶尔羌河地势偏低,形成河阶地。全县地形坡降1/1501/300。泽普县地形可分为冲积扇中上游、冲积扇中下游、扇缘地带三个地貌类型。冲积扇中上游:面积41.7万亩,占总面积的33.06%,坡度大,戈壁滩多,地下水位深,成土母质是粗骨性的成土母质,土壤以地带性棕漠土为主,土壤瘠薄风蚀严重

3、。冲积扇中下游:面积55.97万亩,占总面积的45.46%,土地连片、地势平坦,地下水位2-11m,全为农田,土壤母质为冲积物和灌淤物,土壤主要是灌淤土,土壤盐分含量轻,土层深厚肥沃,是该县主要的粮棉基地。扇缘地带:面积26.43万亩,占总面积的21.47%,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部分地区有沙包分布,土壤类型复杂,主要有潮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土壤盐分含量较重、潮湿、沙性大,是泽普县荒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地质泽普县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纪上更新流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南凹陷区。经叶尔羌河水的长期运动,全新流纪的冲积物形成巨厚的地层,覆盖厚度达800-1000米。岩相和沉积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4、,水平方向,自冲积扇顶向扇缘,由卵砾石逐渐过渡到砂砾石,粗中砂;垂直方向,由单一的卵砾石层逐渐过渡为砂砾石、砂层、亚砂土双层或多层结构。土壤质地亦由砂壤变为轻壤至中壤。3、气候泽普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县域内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风沙多,无霜期长,气温高、日变化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出现。夏季漫长而炎热,秋季短促降温快,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春季多大风、沙尘暴、浮尘、降水天气;夏季光照、热量、水源丰富;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差较大,降水稀少,大风和浮尘天气较少;冬季天气晴朗,风小,降雪少。(1)气温泽普全年平均气温为10.3-12.

5、1,多年平均为11.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23。历年夏季平均气温24。最高年份达31.8,大于等于30的炎热日年平均71天。最长持续日数28天以上,最短6天。(2)日照泽普县光照比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723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1%,5月至11月多年月平均日照在200小时以上,共7个月。全年的光辐射量为1435千卡/cm2,生理辐射量为71.8千卡/cm2。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3)降水量泽普县境年最大降雨量94.9毫米,最小为19.4毫米,平均46.1毫米。多集中在4-9月,占年降水量的74.6%。年最大降雪量24.6毫米,个别年份无降雪,年平均降雪量为

6、6.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降雪集中于1、2月份,以2月份降雪最多。(4)蒸发量泽普县年蒸发量达到2320mm,蒸降比为50.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5)霜期泽普县无霜期长,封冻期较短。历年无霜期一般为209天,每年10月下旬开始为初霜,次年3月终霜,初霜来临时,影响作物生长。冻土深度随着各地土质、湿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历年平均冻土深度为39.8cm,最大61cm。(6)风泽普县境全年盛行西北风,其次为北风、西风。春夏季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偏小,历年平均风速2.3m/s。2-9月均可出现大风,并以4-6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4%。历年平均全年风沙为24.5天。4、资源概况1)

7、土地资源泽普县是农业县,土地肥沃,耕作历史悠久,光照充沛,自然资源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可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全县人均耕地3.02亩。大部分土壤质地良好,通透性较好,地下水位适中,盐害不重,宜于多种植物生长。泽普县土地总面积98797.02公顷。其中农用地59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55%;建设用地907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其他土地29902.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26%。农用地。全县农用地面积59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55%。其中,耕地面积42071.7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0.33%,占土地总面积的42.58%;园地面

8、积3562.7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96%,占土地总面积的3.61%;林地面积7380.3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2.34%,占土地总面积的7.47%;其他农用地面积6804.4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1.37%,占土地总面积的6.89%。建设用地。全县建设用地面积907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9%。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698.1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4.83%,占土地总面积的7.7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020.4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24%,占土地总面积的1.0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56.60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93%,占土地总面积的0.36%。其他

9、土地。全县其他土地面积29902.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27%。其中,水域面积3023.52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0.11%,占土地总面积的3.06%;自然保留地面积26879.14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9.89%,占土地总面积的27.21 %。根据泽普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可分为潮土、灌淤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和棕漠土七大类。农耕地主要为潮土和灌淤土,次为棕漠土。农耕地为灌溉棕漠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5.4%。中部为农田集中地区,面积为全县的41.6%,因灌溉引水,土地被灌渠切割,四条贯穿县境内的大干渠,形成5-10m的深沟,土壤主要为灌淤土;下部为扇缘及河阶地,面积占

10、全县的23%,有地下水溢出,为该县的荒地和草场集中地区,土壤以潮土为主,草甸土次之。成土母质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洪积物、冲积物、黄土状淤积物,少部分为风积物。农耕地的地表部分为淤积物,一般淤积层大于30cm,淤积物以下为冲积物。洪积物分布在冲积扇上部,是洪积而成的砾石和沙土,分选程度很差,粗骨成分多而复杂,不均一,形成土壤多为砾石土,土层薄,肥力低。冲积物是由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冲积而成,有明显的层理,河滩地冲积物一般较粗,多为沙壤和沙土,也有卵石层分布,冲积扇中下部冲积物较细,沙壤轻壤,由于开垦灌淤,上层灌淤物成分逐渐增加,质地轻壤到中壤。灌溉淤积物是灌溉水中的泥沙淤积物经耕作施肥形成的,

11、淤积物机械组成取决于灌溉水的特点和动态。2)水资源(1) 区域降水泽普县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范围,叶河流域降水量的特点是:山区多,平原少。平原区降水在40-63mm,低中山丘陵区在100-150mm,在3500m以上的高山区达到250mm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比值,平原区为3-5倍;山区为2-3倍。一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泽普县居于流域的上游,年最大降水量为94.9mm,最小为19.4mm,平均46.1mm。降水在季节的分布上也很不均匀,春季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47%,夏季占36%,冬季最少,占8%。泽普县降雪量较少,年平均为6.5mm,占全年降水量的14%,降雪量多集

12、中在1、2月份,以2月份最多,年最大降雪量为24.6mm,有个别年份无降雪。(2)径流水量泽普县的地表水主要有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叶尔羌河:泽普县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范围,叶尔羌河为冰雪补给型河流,是泽普县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叶尔羌河全长1079公里,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侧,出山后,自西南至东北线县境流长56公里,年内水量分配极不均衡,根据喀群水文站34年的资料统计,叶尔羌河最大年径流为88.05亿m3,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65.2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206.5m3/s;最丰年径流量95亿m3,年平均流量300m3/s(1994年);最枯年径流量44.68亿m3,年平均流量142m3/s(1965

13、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270m3/ s(1961年),夏季6-8月份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4%,而春季3-5月份仅占6.9%,故造成春冬季来水不均,旱情严重。 提孜那甫河:全长315公里,发源于昆仑山区的亚依勒克北坡,是叶尔羌河的主要山外支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72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0.72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5.8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24.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010立方米/秒。提孜那甫河流经县东南边境。由于河床低洼,引水不便。泽普县的农业用水主要是从叶尔羌河引水灌溉,由叶尔羌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五年实施计划方案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65.2亿m3,根据多年来用水习惯

14、及流域内各县协商决定,泽普县是按一定比例引用叶尔羌河水,由叶河五年实施方案资料中:根据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分水配水资料统计,泽普县可分配叶河水4.53亿m3,75%保证率时,可引用地表水为4.47亿m3。泽普县现有水库三座,分别为桑株水库、桑株二库、图呼其水库,主要引蓄叶尔羌河水,水库总库容1015万m3,兴利库容776万m3。(3)地下水泽普县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自上而下,由深变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3.22亿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42亿m3,矿化度2g/L。现状年地下水开采量达8842.2万m3,地下水开采已初具规模。地下水潜水水质以315国道至依克苏乡一线的西北地区水质较好,矿化度均小

15、于1g/L,本区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大于10m,机井资料显示,该区地下水含水层以沙砾、卵石为主。依克苏乡最东部的洼地潜水矿化度均大于3 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该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含水层以细沙为主。依玛乡以南及古勒巴格乡东北区洼地潜水矿化度大于3 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该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含水层以细沙为主。根据实地调查,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的地区,面积很小,地势低洼,没有实际利用价值。剩余的其他地区,潜水矿化度均为1-3 g/L,化学类型主要以SO4HCO3-Na为主,个别地区为SO4HCO3-NaCa。该区地下水埋深大于5m,含水层以粗纱

16、、砾石为主。泽普县地下潜水矿化度小于1 g/L的面积为64.3万亩,主要分布在奎巴格镇、阿依库勒乡、阿克塔木乡、奎依巴格乡等地;潜水矿化度1-3 g/L的面积为62.8万亩,主要分布在古勒巴格乡、依玛乡、依克苏乡、图呼其乡等地;潜水矿化度大于3 g/L的面积12.6万亩,主要分布在依克苏乡、古勒巴格乡、依玛乡等地。泽普县属干旱地区,土壤有轻度盐渍化现象,在地下水(表层潜水)水质较差地区均有排水沟渠,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水质符合灌溉标准。3)农产品资源泽普县是公元二世纪就已开发的古老绿洲沃土,属大陆性暖温气候区。县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宜农林牧副渔各业发

17、展,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泽普县是重要的农、林果、畜牧、渔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农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9万亩、其中小麦18.5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1万亩、玉米8万亩、马铃薯4万亩、茴香3万亩、西甜瓜2万亩、蔬菜2万亩、色素辣椒1万亩。林果业:红枣播种面积20万亩、核桃20万亩。畜牧业: 1000头种猪繁场、1万头生猪、1万头驴、1万头牛(羊)和1000万只家禽养殖。牲畜存栏40.4万头(只),家禽饲养出栏量达到100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4500.14吨,奶类总产量7943吨,禽蛋总产量4112吨,毛总产量316吨,皮张31.59万张。渔业:水产养殖面积5000亩,产量2000吨

18、。主要位于县农场,依克苏乡、图乎其乡。4)旅游资源泽普素有“梧桐天堂、风情泽普”的美誉,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独特的梧桐资源、 金湖杨森林公园、古树情缘、古勒巴格大草原等。历史资源:黑水营古战场遗址、麦得利斯教经堂、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烽火台遗址等。民俗文化资源:十二木卡姆、叼羊、斗鸡等;泽普县居住着第二届中国十大寿星榜首和第六名两位老人,全县长寿老人比例很高。5)动植物概况县境内的植物资源除耕作区的农作物及人工栽培的杨、柳、槐、桑、榆、法国梧桐、松、柏、沙枣、核桃、石榴、无花果、杏、巴旦木外,还有次生胡杨林植被、荒漠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沙生植被等植被类型。主要绿化树种有法国梧

19、桐、松、柏、木槿、馒头柳、倒冠榆、合欢等。主要药用植物有菟丝子、甘草、麻黄、枸杞、大芸、曼陀罗等。主要野生动物有:绿头鸭(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针尾鸭(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环颈雉、麝鼠、狐狸、野兔、燕子、乌鸦、黑雀、戴胜(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嘴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啄木鸟、斑鸠、黄鸥、百灵等。野生鱼类有大头鱼、野鲤、尖嘴鱼、鳜鱼等。境内采集编排名录的昆虫有14个目65个科155个种,其中农林害虫107种,仓库害虫7种,天敌昆虫41种。(摘录于泽普县年鉴)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干热风、大风、浮尘。干旱:

20、由于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年均为56%。春季增温迅速,夏季气候炎热而且多风,因而蒸发强烈,农作物生长季节的蒸发量为1310mm,农业用水供求差达810mm,主要靠灌溉补给,春季作物播种及小麦生长期灌水时又恰逢河流的枯水期,因而经常受干旱威胁。干热风: 干热风是人们对高温并拌有一定风力的天气现象的描述,群众称之为“火风”。在泽普县以影响小麦较为突出。主要影响小麦的授粉、灌浆,造成小麦授粉不良,空壳多,粉粒不饱满,品质差,减产严重。苗期危害不大。根据泽普县历年资料,把小麦主要生育期的4月下旬至6月进行分析统计,历年干热风数平均4.8天,以6月份为最多,平均4.1天,5月平均0.

21、6天,4月下旬不足0.1天。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该县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早中晚熟品种的乳熟期,在此期间,本地气候增温迅速而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仅为34-45%,最高气温可达33以上,加上4m/s以上的风速即形成干热风,平均每年出现5天左右,有干热风并能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年份占55%,持续33以上的高温暴热,在气候上与干热风一样能使小麦缩短乳熟期,造成不正常的早熟,颗粒不饱满,干粒重降低,因而减产,这个时期内持续三天以上这样的高温年份占45%。大风:泽普县3-9月经常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其中4月-6月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82%,最大风力达11级,风速超过30m/s,日蒸发量可超过20mm

22、,大风造成作物生理脱水、青干、倒伏,还卷起地面沙子,危害面极广,出现春季的大风危害小麦、玉米和棉花幼苗,影响果树花期受粉,出现秋季的大风,使玉米倒伏、青干影响授粉,果穗结实不全,吹落棉花棉铃,水稻倒伏,影响授粉,对果树则吹落即将成熟的果实,危害十分普遍。风灾以上部西南方面干燥高地受灾最重,往下逐渐减轻,多年来,年均出现大风4-10天。风沙:泽普县常年多西北风。春夏季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偏小,历年平均风速2.3m/s。2-9月均可出现大风,并以3-6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4%。历年平均全年风沙为24.5天。浮尘:浮尘在泽普县出现较多,全年各月均可出现,以3-5月最多。一是降温影响日照;二是

23、作物叶面沾满尘埃,影响光合作用。每年出现浮尘天气平均为60天。三、城镇发展历史公元318 年前泽普为西域莎车国的一个大庄,地处泽勒普善河(今叶尔羌河)南岸。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军队曾在这里屯田。汉元康元年(前65 年),莎车王杀12 使背汉,卫侯冯奉世发诸国兵戮之,更立新王。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年),汉设西域都护,泽普随莎车受其管辖。东汉永平四年(61 年)于阗并莎车国,泽普归于田国。东汉永平十六年(73 年),汉军司马班超定于阗,泽普复归汉。东汉建初五年(80 年)莎车降于龟兹,泽普随附。东汉元和二年(85 年),班超发诸国兵击莎车,使之重新归顺中央政权。汉末至北魏,莎车并于疏勒。泽普为

24、渠河国辖地,隋唐时期是斫句迦国的一部分。唐朝曾在莎车设立行政机构,唐开成五年(840 年)以后,回鹘进入本地。10 世纪上半期建立喀喇汗王朝,泽普受其管辖。辽保大四年(1124 年),又附属于西辽王朝。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 年),成吉思汗征服天山南北,泽普成为蒙古属地。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泽普为察合台领地。元大德八年(1304 年),察合台后裔笃哇建察合台汗国,统治本境。明正德九年(1514 年),县境属赛亦德成立的叶尔羌汗国管辖,为王室成员封地。清康熙十七年(1678 年),附属于准噶尔汗国。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清朝廷平定大小和卓后,在泽普建军台,设坡斯坎驿,置六品喀

25、孜伯克署事,辖于叶尔羌办事大臣。清光绪九年(1883 年),划给泽普县管辖。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莎车直隶州升为府,泽普直属府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上下坡斯坎重划归叶城县统属,设稽查员置理左务。民国九年(1920 年),波斯坎随叶城县划归和阗道,次年又划归喀什噶尔道。民国十年(1921 年)9 月4 日,新疆省长杨增新呈报北京中央政府增设泽普县,经财政、内务两部核准,于11 月10 日正式建县,归辖于喀什噶尔道(后改为喀什行政区)。民国31 年(1942 年),增设莎车行政区(次年改为莎车专区),泽普县改隶莎车行政区。1949 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泽普县属莎车专区。195

26、6 年6 月莎车专区撤销,泽普县划归喀什地区至今。四、社会经济状况1、国民经济发展概况2011年泽普县实现生产总值24.14亿元,比去年增长21.67%,一、二、三产比重为37:20: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6亿元,增长19.46%,第二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30.3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亿元,增长11.58%;农民人均纯收入7294元,增加668元。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种植业、林果业、畜

27、牧业、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并着力引进了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壮大了县域工业整体实力。2000-2011年泽普县生产总值增长图 2000-2011年泽普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农业201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71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7.71万亩,复播玉米7.5万亩;复播水稻0.5万亩。正复播豆类15万亩,其中正播0.3万亩,复播14.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1万亩;正复播马铃薯4.5万亩,其中正播3万亩,复播1.5万亩;小茴香播种面积3万亩,其中平播1.5万亩,套播

28、1.5万亩;正复播西甜瓜3万亩,其中正播1.2万亩,复播1.8万亩;正复播露地菜2万亩,其中正播0.7万亩,复播1.3万亩;正播色素辣椒1万亩,油料作物0.1万亩。工业泽普县工业主要有:棉纺厂、粮油加工厂、轧花厂、食品加工厂、卫生材料厂、编织袋厂、初升印刷厂、建安公司、雪鹰有限责任公司、县棉纺厂、蓝欣油脂厂、五金厂、永泰汽配公司、职营棉机厂、棉麻油厂、木材加工厂等。工业园区内部目前已有十余家企业进驻并投入生产,基本聚集了泽普县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企业,产业类型有化工、建材、造纸、食品加工、医药等。此外,由上海援建带来的闽龙达、大疆红枣、三明食品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都已明确入驻意向。表6-2 现

29、状主要企业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占地面积(亩)1泽普县天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50.12泽普县天洋欣通管业有限公司253泽普县恒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64喀什锦兴彩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505新疆同济钢构彩板有限公司656泽普县蓝天塑业装饰材料厂157泽普县东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2488泽普县祥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209泽普县昆仑纸业有限责任公司40.3610泽普县大发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23.811喀什佰佳肉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2泽普县昆仑定点屠宰有限公司33.4613泽普中惠饲料发展有限公司14泽普天海腾惠科技有限公司150.0515泽普县金浩制笔有限责任公司4016泽普鸿星文具有限公司41.617新疆金

30、胡杨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8泽普县泰润果业有限责任公司3619泽普丰裕果业有限公司32.120泽普天海绿洲枣业有限公司14021新疆海泽早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98.622天骄红泽普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0023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339.824泽普县西域乐饮品有限责任公司526泽普县康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7泽普昆岳果业有限公司-28泽普县晋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2529泽普县浩源服装有限责任公司19.92、社会事业发展概况(1)教育事业按照“县办中学、乡办小学、中心村办幼儿园”的集中办学模式,建成了县城教育园区,实现了农村中学生全部进城就读。“两基”得到巩固提高,全县“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

31、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8%。(2)卫生事业泽普县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现泽普县现有卫生行政部门1个,县直医疗卫生保健机构4个(县人民医院、县维吾尔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12个,个体医疗机构67 家,村卫生室139个。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着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医疗设施条件差等问题。(3)文化事业泽普县现有广播电视台、文工团、杂技团、文化市场综合稽查执法大队、业余体校、文化馆、图书馆、文体中心、文物保护管理所、农村数字电影服务管理中心、村村通运营维护中心、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16个乡镇(场)文

32、体广电站等文化机构。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文体中心1个、影剧院1座、乡镇文体广电站12个、村文化室138个、社区文化室9个、农家书屋71个。为全县各族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4)体育事业泽普县现有体育场地118个,其中乡村两级体育场地56个,县城大型综合体育运动场1个、小型体育运动场9个,全民健身广场1个、室内篮球馆1个、羽毛球馆1个、乒乓球馆1个、健身房1个,室外篮球场30个,排球场14个,网球场2个、门球场1个、乒乓球场、台球场若干。第二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状况一、行政区划与人口1、行政区划泽普县域范围共辖2个镇、10个乡、4个场。2个镇:泽普镇、奎巴格镇;10个乡分别为

33、:波斯喀木乡(1乡)、依玛乡(2乡)、古勒巴格乡(3乡)、赛力乡(4乡)、依克苏乡(5乡)、图呼其乡(6乡)、奎依巴格乡(7乡)、阿克塔木乡(8乡)、阿依库勒乡(9乡)、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10乡);4个场为:林场、农场、良种场、园艺场。泽普县城位于泽普镇。县境内有中石油集团下属的塔西南石油基地,位于奎巴格镇境内;县工业园区位于奎巴格镇、奎依巴格乡境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36923部队;无兵团用地。2. 人口现状1) 总人口泽普县2011年全县总人口为208863人(含石油部门),其中农业人口145749人,非农人口60859人,暂住人口2255人。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泽普县城和奎巴格镇。泽普

34、县系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的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塔吉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蒙古等19个民族。 2011年泽普县各乡镇人口概况一览表序号乡镇名称总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1泽普镇306891858285452862奎巴格镇925475711630533波斯喀木乡189371696617112604依玛乡205411840118003405古勒巴格乡191251749614692606赛力乡17058160149081367依克苏乡(含农场)239432155220093828图呼其乡102879315889839奎依巴格乡(含林场)1453312942143515610阿克塔木乡(

35、含园艺场)845975907749511阿依库勒乡(含良种场)1422312763127418612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368933812901813塔西南石油基地18125018125014合计20886314574960859 2255 泽普县近十年总人口变动情况2) 自然增长率2011年,泽普县出生人口7671人,死亡人口8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64。近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4.35。泽普县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近年来,泽普县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人口呈增长态势。3) 机械增长率2011年人口迁入5871人,迁出487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近年平均机械增长率为5.3。

36、泽普县人口流动趋势不稳定,变化幅度较大二、城镇化水平泽普县至2011年全县总人口为20.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6.8,非农人口为6.09万人。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县域总人口*100%,则以非农来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为29.15%以此折算2011的城镇化水平是32.42 %。按照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诺瑟姆曲线)来判断,泽普县的城镇化水平刚进入加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为城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以上。三、城镇体系等级发展现状2011年泽普县城镇规模等级表级别人口数(人)个数(个)名称一3万1泽普县城(泽普镇)、二1 -3万9奎巴格镇

37、、波斯喀木乡、依玛乡、古勒巴格乡、赛力乡、依克苏乡(含农场)、奎依巴格乡(含林场)、阿依库勒乡(含良种场)、图呼其乡、三1万人2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阿克塔木乡(含园艺场)从上表看出:第一级城镇有泽普县城,人口规模大于3万人;第二级有奎巴格镇、波斯喀木乡、依玛乡、古勒巴格乡、赛力乡、依克苏乡(含农场)、奎依巴格乡(含林场)、阿依库勒乡(含良种场)、图呼其乡、人口规模13万人;第三级城镇有阿克塔木乡、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人口规模小于1万人。四、县域交通条件1、对外交通泽普县南通和田、西藏阿里地区,北接喀什,东连巴楚,西连红其拉甫口岸,交通便利,国道315 线、吐和高速以及喀和铁路贯穿县境,承载

38、了县域对外交通流量。莎车机场选址已基本确定位于孜热普夏提民族乡东侧的戈壁上,用地选址范围为18 平方公里。随着莎车机场的建成,将带动机场北侧莎车、麦盖提,东侧泽普、叶城,南侧喀群甚至塔什库尔干县的发展。铁路方面,在泽普县境内设客货综合站场1处,2011 年建成,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对外交通门户和枢纽。公路方面,泽普县现有客运站6 个,其中三级站一个(泽普县客运站),四级站5 个(奎巴格镇、依克苏乡、波斯喀木乡、依玛乡、古勒巴格乡)。由县客运站开通发往乌鲁木齐、喀什及临近县城班线客运,起着往外流通旅客的重要作用,各乡镇的客运站方便全县人民的往来,缓解县客运站的客运压力,为泽普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

39、要的作用。泽普县长途客运站、汽车站现状情况站点名称站点地址站级可停放车辆数入驻线路清单日发车班次日客运量泽普客运站北站315 国道东侧四级150乌鲁木齐、喀什、莎车、巴楚2352540依克苏乡客运站泽普县依克苏乡四级50泽普、图呼其乡30450奎巴格镇客运站泽普县奎巴格镇四级70乌鲁木齐、喀什、叶城、莎车、伙什拉甫、达木斯1681650古勒巴格乡客运站泽普县古勒巴格乡四级50泽普、依玛乡65525泽普客运站泽普镇东大街三级120喀什、莎车、石油基地、依克苏乡等各乡48035082、县域交通全县境内有县道14 条,总里程210.24 公里;专用公路1 条,总里程14.85 公里;乡道70条,总里

40、程490.78 公里;村道188 条,总里程425.53 公里。县乡村道路总里程达到1141.4 公里,全县的行政村95%通上了简易的砂砾路。目前县域共开通有13 条公交线路,车辆总数为106 辆,线路主要联系县城与旅游地区、重点乡镇以及客运站点,线路为单向或双向,主要特点为以县城为中心形成发散的公交体系,线路较短,镇(乡)之间的联系比较弱。泽普县公交线路现状运行情况线路名称始发地终到地车辆总数座位总数金湖杨-泽普县 金湖杨 泽普县 1 辆15 座泽普县-金湖杨 泽普县 金湖杨 1 辆15 座图呼其乡-依克苏乡-赛力乡-泽普县图呼其乡依克苏乡-赛力乡-泽普县10 辆190 座泽普县-赛力乡-依

41、克苏乡-图呼其乡泽普县 赛力乡-依克苏乡-图呼其乡 10 辆190 座图呼其乡-布鲁依克塔吉克民族乡-奎巴格镇-泽普县图呼其乡布鲁依克塔吉克民族乡-奎巴格镇-泽普县 23 辆432 座泽普县-奎巴格镇-布鲁依克塔吉克民族乡-图呼其乡 泽普县 奎巴格镇-布鲁依克塔吉克民族乡-图呼其乡 23 辆432 座古勒巴格乡-泽普县 古勒巴格乡 泽普县 3 辆57 座泽普县-古勒巴格乡 泽普县 古勒巴格乡 3 辆57 座依玛乡-泽普县 依玛乡 泽普县 12 辆177 座泽普县-依玛乡 泽普县 依玛乡 12 辆177 座泽普县-良种场 泽普县 良种场 2 辆30 座泽普县-火车站 泽普县 火车站 2 辆36

42、座依克苏乡-依克苏乡荒地村泽普县依克苏乡荒地村4 辆72 座3、存在的主要问题1、道路建设水平滞后于城镇发展。公路沿线城镇化快速发展,且沿路、跨路建设现象突出,但相关的交通节点缺乏必要的优化措施,对人民日常的生活安全产生一定隐患。此外,部分路段车速慢,出现间发性阻车现象,存在事故隐患,不利于各级镇村的空间拓展。此外,县域各级道路多以一块板为主,机动车、人力车、畜力车、行人混行,安全性较差,与周边的村庄缺乏必要的隔离,相互干扰严重。2、跨铁路、高速公路道路交通组织难度大。由于喀和铁路以及吐和高速贯穿泽普全境,未来与其平面相交的道路将需要采取高架等方式,需在县域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中重点研究,以保证泽

43、普县域交通东西向联系。3、县域内道路硬化率较少,公路等级低;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投入少,设施不全;公路建设质量达不到保证;重建轻养,管养机制不健全。客运站点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人民群众需要。4、县域315国道作为县域内部贯穿南北的一条主干道,由于长年失修,养护能力有限,路面维护保养差,车辆通行速度及舒适性受较大影响。五、县域基础设施概况1、供水现状1)县城供水现状泽普县城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目前有1座水厂,深井4眼,供水能力:年供水量280万立方,供水方式:采用无塔供水。98年县城供水主管网进行改造,完成了2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二级加压泵以及泵房、配电室、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等配套设施。目前供水

44、管网DN100以上的管道48000米。2)县域各乡镇供水现状根据泽普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2009年以前,各乡镇水厂水源主要来自当地地下水。泽普县共打农用机井224眼,其中生活用井36眼,单井出水流量在230250m3/h,总设计供水能力为2.5377万m3/d。分布在泽普县各个乡、镇、场,供人、畜及工业利用。近年来对该县阿依库勒乡夏依旦水厂、阿克塔木乡阔勒吐格热克水厂和古勒巴格乡克塔特等四个乡镇的水厂进行了改扩建。同时于2009年新建了亚斯墩水厂,供水水源为叶尔羌河地表水,供水能力为16134.67立方米/日,解决泽普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亚斯墩供水总厂供水水源为叶尔羌

45、河水,河水水质经化验分析,枯水期的水样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一级水标准,洪水期的水样需要经过净化、沉淀处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做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从水资源量和水质方面考虑,取用水量都是可靠和可行的。水厂设计地点在叶尔羌河东岸总干渠的东岸小枢纽闸前,也即亚斯墩电站引水渠进水闸旁埋设砼引水管,管径为800mm,通过6525m砼引水管道将叶尔羌河地表水引入亚斯墩电站前池旁设计好的2个3000m3沉砂池,经过预沉后,由主管进入新建总水厂(位于沉砂池下游5460m的泽普电站对面的冲洪积平原区),经过净化、消毒后即可饮用。设计管网总长度441.434km, 闸阀井、检查井236座,管理站面积为6

46、58.22m2,围墙290m,10KV高压输电线路1.5km,低压线路0.3km,6525m砼引水管道,2个3000m3沉砂池,配置7台100m3/h的水处理设备净化渠水,配置1台H2000-2000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渠水,2000m3蓄水池1座,S9-30/10变压器1台。 2、排水现状目前仅泽普县城建有一座氧化塘,日处理能力为7000立方米/日。其它各乡镇均无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乡镇的污水直接排入路边的沟渠中,对环境污染较严重。3、供热现状:泽普县现有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位于县城315国道路段东侧(现状水泥厂南侧),内设两台29MW高温热水锅炉。采用间接供热方式,现已建13座换热站(均采用板式换热器),已供热总面积约80万。敷设热力管网11.88KM,均为聚氨酯保温管,管径为DN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