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925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 伯牙绝弦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5 伯牙绝弦说课稿25 伯牙绝弦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从整组教材来看,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共四篇课文,都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

2、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对这篇课文而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在整组教材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来实施。把握了编排意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 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

3、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以及导读活动,体会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和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的心情。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

4、学的重点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以及导读活动,体会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和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的心情。 由于小学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初步让学生了解大意,感悟知音深情,通过层层深入、有梯度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本文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高山流水”是音乐,也是伯牙孤寂清高、不媚世俗的言说。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知音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中国文化。 五 说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法,“读写结合”法。 六、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 教师:制作课文内容要点的演示课件、图片。 七、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

5、音乐,导入新课。 1、简单了解哪些学生有音乐方面的特长,简单谈谈个人对音乐的理解。 2、播放牧童短笛梁祝渔舟唱晚赛马四段音乐,学生用心倾听,谈听音乐后的感受,说一说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播放音乐,想象画面,让学生亲身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学生谈后教师简单总结: 一段牧童短笛为我们展现的是牧童吹笛放牛的快乐情景,梁祝为我们讲述的是梁祝化蝶的凄美故事,渔舟唱晚带给我们的是夕阳西下渔船归来时那温馨美丽的画画,赛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茫茫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景像。 生活中,音乐就是用它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讲述着动人的故事,描绘

6、着美好的画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理解题目,明确绝弦的意思,明确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2、了解人物,说一说伯牙是谁?子期又是何许人也, 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他的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人们誉为“琴仙”。荀子 劝学篇有这样的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是说伯牙弹琴的时候,连马都停止了吃草,抬起头来听他的琴声。可见伯牙的琴艺是何等高超。 子期是一个樵夫,课文里有一个字告诉我们钟子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猜一猜,哪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介绍感受二人社会地位的悬殊,进而产生疑问,为体会二人深厚的感情做铺垫。 3、现在你有问题要问吗?伯牙

7、作为一代琴仙,是一个视音乐如生命的人,为什么会为了一个樵夫断绝琴弦,一生不再弹琴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 三、通读全文,理解词句。 1、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指读。 3、理解词句的意思。 示句,解义,指导断句,指导朗读,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 4、逐句理解后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进而理解全文的意思,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5、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学生会读得更准确,也更有古文的味道。 四、重点深究,体会情感。 1、体会伯牙的善鼓琴,钟子期的善听。 课文中哪些语句告诉我们“伯牙善鼓琴,钟子

8、期善听”呢? 示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谈体会。 2、引读: 伯牙的琴声真是有意境啊! 当他心里想着高山并弹奏出那高大巍峨形象的时候,钟子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当他心里想着流水并弹奏出那奔腾汹涌形象的时候,钟子期又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3、伯牙心中想到的画面都能通过琴声表达,伯牙心中所想的仅仅是高山流水的风景吗?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伯牙高尚的情操已经琴声中悠远的意境。 伯牙还能将自己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怀寓于琴声之中,他的琴技可谓出神入化,这正是“善鼓琴”。 4、如果你是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眼前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9、仅仅看到壮美的景色吗? 引读: 当子期透过琴声看到高山流水的壮美画面时,他不禁称赞道当子期透过琴声感受到伯牙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怀时,他忍不住赞叹道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欣赏水平如此高超,正是“善听”呀!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是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集中体现,通过引读的设计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伯牙琴声的高妙,子期欣赏水平的高超。 5、想象延伸,伯牙还会在乐曲中表现什么?子期又会如何称赞呢? 学生仿照课文,续写内容: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 生写后交流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内容的

10、延伸拓展体会伯牙琴声中的丰富内容,进一步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6、合作朗读,感受音乐让伯牙子期二人产生的心灵共鸣! 7、体会子期与其他音乐欣赏者的不同。 伯牙被称为琴仙,无数的人称赞他,为什么他独独觉得子期是知音呢?别人会如何称赞? 引读: 伯牙听了太多泛泛的不着边际的赞美,这些人根本不明白他的心意,他心中最渴望的是什么?现在伯牙终于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他该多么高兴和欣慰呀!读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子期能听懂得 ,伯牙的心意只有子期能理解,这才是知音呀,读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反复诵读,感受知音的情谊。 8、配乐朗读,感受知音欢聚时的欢乐融洽。 9、由知音

11、欢聚过渡到子期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二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的中秋佳节再到这里鼓琴听乐,一诉心声。第二年,伯牙如期而至,他多么盼望着见到自己的知音为他弹奏乐曲呀!可是,他等来的却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0、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痛苦。 伯牙断绝的仅仅是琴弦吗? 现在你能解答我们最初的疑问了吗?伯牙为什么为了一个樵夫终身放弃了弹琴?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感受人物纯真的友情,高尚的情操, 11、体会着伯牙的痛苦诵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2、理解知音的含义。 你知道知音的含意了吗?知音就是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呀!

12、13、引读: 伯牙觉得自己再也遇不到子期一样的知音了,这是一份怎样的悲痛呀!读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以前无人理解他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呢?读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破琴绝弦,这是一份怎样的毅然决然呀!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出示伯牙悼念子期的短歌,师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

13、瑶琴为君死!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伯牙的悼念诗文,真切感受伯牙痛失知音的悲苦心情,理解他破琴绝弦的悲壮。 2、带着心中的感动背诵伯牙绝弦。齐背。 设计意图:学生整节课都在反复诵读课文,内容早已熟记于胸,且每次诵读都感情真挚,最后的背诵自然是水到渠成。 2、结课。 是音乐成就了伯牙与子期这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音乐的魅力就是如此巨大!生活中,音乐的魅力,艺术的魅力更是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最后以感受音乐,感受艺术结课,引导学生将学习由课上延伸到课下,既从课文中,也从生活感受艺术的魅力。 八、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知音 子期 善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