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940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温州浙南粮食有限公司 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enZhou Rui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国环评证乙字第2041号二零一四年三月项目名称: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温州浙南粮食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法人签章: 项目负责人: 龙水贵 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温州市南郊乡龙方工业区正泰电阻二楼电话:0577-88930800 88930802传真:0577-8893082

2、2责 任 表项目名称: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编制单位:温州瑞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评价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2041号法人代表:陈秋娅项目负责人:龙水贵(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B20410010500)参与人员:姓名职称专业上岗证编号分工内容签名龙水贵工程师环境化学工程师证B20410010500项目负责人吴铁力助 工环境工程B20410020编 写李秀娟工程师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工程师证B20410040700审 核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0环境质量状况17评价适用标准2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1环境影响分析31建设项目拟采

3、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40结论与建议42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平面布置图附图3 龙湾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4 温州市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5 供地勘测定界图附图6 控规图附件附件1 营业执照附件2 土地证附件3 发改委批复文件附件4 控规指标说明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温州浙南粮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林金勇联系人张颖通讯地址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联系电话18606655218传真/邮编325000建设地点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龙湾物流单元(0577-WZ-YB-03)C-29地块内东侧部分立项审

4、批部门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号温发改审2014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G591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总用地面积(平方米)31765绿化面积(平方米)6670总投资(万元)948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选址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C-29地块内东侧部分,建设单位为温州浙南粮食有限公司,规划将温州城东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建设成为浙中、浙西、闽北地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设备先进的农副产品物流仓储中心。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副产品仓储用房和配套服务用房。

5、本项目地上建筑面积25290平方米(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31645平方米),其中仓储用房22920平方米,配套服务用房237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9489万元,资金由业主自筹和申请贷款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项目应属于“G591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类项目;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本项目应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仓储”中的“其他”类,因此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

6、报告表。受业主单位温州浙南粮食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工作人员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请审查。2、编制依据一、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并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颁布,2003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2008年6月1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修订,2000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7、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3月0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年2月29日颁布,2012年7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9.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8.28;(1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2013.5.1;(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8月15日修订,2008年10月1日实施;(12)建设项目环境

8、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颁布并实施;(13)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8号,2011年12月1日实施;(14)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9月19日颁布,2009年1月1日实施;(15)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2003.9.1;(1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857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8.9.26;(17)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20号,2012.12.28;(18)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浙

9、江省环境保护局,2009年10月28日印发;(19)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行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2011.3.1;(20)关于印发温州市限制类、禁止淘汰类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的通知,温经贸资源2009340号,2009.12.4;(2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2132号;(22)关于进一步严格内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温环发201073号,2010.6.28;(23)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温环发201088号,2010.8.30。二、有关技术规范及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

10、011),2011年9月1日颁布,2012年1月1日实施;(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2008年12月31日颁布,2009年4月1日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3年9月18日颁布,1994年4月1日实施;(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2009年12月23日颁布,2010年4月1日实施;(5)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年4月颁布,2005年5月1日实施。三、项目相关资料(1)营业执照(2)土地证(3)控规(4)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3、总投资项目总投资约9489万元

11、,资金由业主自筹和申请贷款解决。4、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地上建筑面积25290平方米(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31645平方米),其中仓储用房22920平方米,主要用于储存干货、干果、炒货、名优特产、调味品以及其他副食品;配套服务用房2370平方米,包括管理用房、员工宿舍和食堂。本项目仓储货物以农副产品为主,不含有毒有害的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指标名称总建筑面积备注总用地面积m231765折合47.65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m212212/绿化用地面积m26670/道路广场面积m212883/地上建筑面积m225290/其中仓储用房m2229

12、20/其中干货干果区m24600/炒货区m24600/名优特产区m24600/调味品区m24600/其他副食品区m24520/配套服务用房m22370/其中管理用房m2800/员工宿舍m21100/食堂m2470/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m231645层高超过5m按1.5容积率计算容积率/1.00/建筑密度/38.4%/绿地率/21.0%/地上机动车停车位个170/地上非机动车停车位个730/5、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局:本项目规划在地块东部设置四幢仓储用房,都为二层建筑;在地块西侧设置一幢配套服务用房,为三层建筑。沿基地四周设置环形道路。详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交通组织:本项目机动车主出入口设在地块南侧

13、的粮食路上,地块北侧的梨头洋河有现状桥梁,可与北侧的温州粮食中心市场相连。在地块内部设环形车行通道,可以满足消防及交通组织要求。绿化景观布置:项目地块内的绿化系统由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带及建筑物周边绿化构成。绿化布局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带形绿化布置,保证各个建筑物都能近邻绿地。在绿化种植方面,沿建筑四周以草坪绿化为主,偶尔种植灌木及竹林,沿城市道路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定的垂直绿化,提高绿地率,形成对外部空间的隔音、防尘。竖向布置:建设场地应有完整、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且与外部现有的或规划的道路、排水设施等标高相适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各种构筑物的工程量,并力求填、挖

14、就近平衡,运距最短。6、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详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1叉车提举重量为2t257、四至关系本项目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龙湾物流单元(0577-WZ-YB-03)C-29地块内东侧部分。该项目东侧为空地,规划为粮食路;南侧为空地,规划为粮食路;西侧为空地,规划为底岭下村安置用地;北侧为梨头洋河,过河为温州粮食中心市场。最近敏感点为西侧10m处的底岭下村安置用地。本项目所在地四至关系示意图如下。本项目空地(规划为粮食路)底岭下村安置用地温州粮食中心市场图1-1项目四至关系图空地(规划为粮食路)8、公用工程一、电气

15、系统强电:(1)变、配电系统本工程消防用电和数据机房用电为一级负荷;电梯、应急照明、弱电用电、生活水泵、排污泵等为二级负荷;其余楼内照明、动力均按三级负荷供配电设计。用电负荷估算按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法,变压器安装容量地上建筑按60VA/m2,估算约为1517KVA。本项目供电可就近引入,地块内设10/0.4KV变电站,再分别引向各用电群体。(2)动力配电系统本工程电力设备的供电电压均采用380/220V,单台功率在75KW以上的重要设备采用软启动,其它动力设备均采用直接启动。消防动力设备如消防水泵、电梯等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投自复;普通动力、照明设备采用单电源树干、放射式供电。(3)照明设计本

16、项目照明设计分为一般照明设计,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设计。本项目在人员密集场所(楼梯口、通道等)设置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设计。照度设计标准:办公室、300LX,楼梯走道15LX ,室外道路10LX 。灯具选用:办公室采用高效铝格栅荧光灯;走道以节能灯为主,其他场所采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荧光灯和高效金属卤化物灯。(4)防雷接地本设计按三类防雷设计,在屋面设置避雷带防雷,突出屋面的金属建筑物和金属构筑物与避雷带连接,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做引下线,接地极采用基础接地极,电阻小于1欧姆。本设计保护接地采用TN-S系统。本设计各个单体基础部分做总等电位联接。所有设备外壳、配电箱(柜)均与PE线可靠连接。1

17、0KV进线采用电缆进线,并且在进线柜内设避雷器以防电波侵入。弱电:(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设置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设在底层。配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对消火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对自喷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对防排烟设施的联动控制、通风设备及其它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电梯迫降控制。(2)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满足管理系统的信息服务需要,配置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和相关的数据库软件等。(3)有线电视系统电视信号引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网络采用分支分配系统。(4)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由前端、传输、控制录像和显示部分组成。前端不同类型

18、的摄像机对出入口、公共场所、过道、电梯等重要部位进行监控,采用硬盘录像机控制,设置显示器对前端各视频信号进行显示,系统对各个区域实行24小时监视与移动侦测录像。二、给排水给水:生活、消防、生产用水由市政给水管接入。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清污分流排水体系。雨水经雨水口、检查井汇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最终输送至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瓯江。三、暖通系统空调系统:本项目配套服务用房设置分体式空调。通风设计:(1)设备用房:水泵房等辅助用房采用机械送风、机械排风。变配电房将根据设备热负荷持室内温度40C以下给予通风设计。(2)厕所间:根据用房功能满足101

19、5次/h通风换气,采用集中机械排风。(3)厨房:满足40次换气次数(4)消防楼梯及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以保证楼梯间维持2530Pa压力。防烟楼梯间:设加压送风,以保证楼梯间维持4050Pa压力。(5)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6)地上公共区域: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7)所有送、回、排风管在进出机房处、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70防火9、劳动定员及制度项目劳动定员21人,均在厂内食宿,采用单班制,年工作日300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拟建地现状为空地,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

20、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温州城东部,瓯江南岸,西接温州城市东片,南邻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和龙湾中心区,北靠瓯江,东接温州永强机场和瓯江口新区,区内有龙湾港区铁路、甬台温高速,以及瓯海大道、温州大道、机场大道、上江路、文昌路等城市快速通道,横穿高新园区的温州第一条市域轨道S1线已经动工。高新园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化发展迅速、体制机制灵活、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本项目所在地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龙湾物流单元(0577-WZ-YB-03)C-29地块内东侧部分,厂址所在地理位置见以下示意图。2、气象特

21、征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04,最热是7月份,平均气温28;最冷是1月份,平均气温8。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以春雨、梅雨、台风雨为主,多年平均降水量1942.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每年的46月份为梅雨期, 112月间天气晴冷,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无霜期240250天,日照时数1830小时,实测最大风速34米/秒,平均风速2.1米/秒,全年主导风向为ESE。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夏秋两季的台风侵袭。3、水文特征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县锅帽尖,流经庆元、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景宁、青田、永嘉、

22、瓯海、温州、乐清等13个县(市)至崎头注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达17958平方公里。温州市处于瓯江下游,瓯江(温州段)流域面积4021平方公里。瓯江源头海拔1900多米,进入海滨平原后仅6米,上游河床比降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特点。河流下游进入平原,河床宽阔,边滩和沙洲发育,水源分叉。径流:瓯江流域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456.6m3/s,平均年径流量为144亿m3,由于降水量年内、年际间分配不均匀,致使瓯江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入1975年年径流量只有65.7亿m3,丰枯比达3.4倍,多年平均最小日平均流量为26.1m3/s,最枯的1967年只有10.6m3/s,而洪峰流量则高达2

23、3000m3/s(1952年7月20日)。1987年3月30日紧水滩电站建成并发电,该电站为调节水库,电站下泄洪流量不少于34m3/s,使瓯江干流的枯水径流量大为增加。潮流:瓯江下游受潮汐影响,河口呈现喇叭型并有烂门沙,属强潮河口。感潮河段长76公里,一般大潮可达温溪。潮区界以下,温溪至梅岙是以山水为主,称河流段,长30公里,平均潮差3.29-3.38米,河床偏陡较稳定,潮流影响较小,径流塑造为主;梅岙至龙湾段,河水与潮水相互消长,称为过渡段,长31公里,平均潮差3.38-4.59米,河床演变的特性同时受陆域和海域来水、来沙条件的控制,河段内边滩交错、心滩、心洲林立,为瓯江河床最不稳定河段;龙

24、湾至黄华河段以潮流为主,称潮流段,长约15公里,年平均潮差4.59米。过渡段和潮流段流速较大,江心屿断面涨、落潮期平均流速1.2m/s,涨潮量平均0.7亿m3,平均涨潮(流量)3700m3/s,灵昆岛南、北江道,涨潮量达3.7亿m3,平均流量19600m3/s,落潮平均流量16000m3/s,涨落潮平均流速1.0m/s,可见温州以下河段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龙湾区境内河网交错,除状元河、蒲州河等几条大小河流属于温瑞塘河水系外,其余大部分属于永强塘河水系。这些平源内的河流交叉成网,四通八达,河面宽度大多在20米到50米之间,水深在3米到5米左右。一年四季,除了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之外,还

25、可养鱼、种菱、植藕等。4、地形地貌、地质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属瓯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一般海拔不超过5m。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区内有大罗山、黄石山、炮台山等丘陵,延伸至瓯江岸畔的前岩山(属大罗山系)。西南面巍然隆起的是大罗山脉,大罗山脉跨界瑞安市、瓯海区及龙湾区。境内山体,由于侵蚀风化作用,岩体大多裸露。加上地壳抬升和稳定相互交替变化,形成不同形状的60余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与数条峡谷。该区岩层属第四纪土层,岩性基础较强,土壤结构一般分为:(1)耕土,厚度约30cm,布于地表;(2)人工土,厚度1cm,不能建筑持力层;(3)淤积质粘土,一般埋深1.5m;(4)砂类土,厚度一般不大

26、于10m,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现象。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温州市属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北段,为少震、弱震区,远场地震影响是本地主要震害特征,基本烈度为六级,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地震。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况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温州城东部,瓯江南岸,前身为温州扶贫经济开发区,现整合了龙湾区状蒲片、龙湾港区物流基地。高新园区规划面积20.8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9万人。高新园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西接温州城市东片,南邻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和龙湾中心区,北靠瓯江,东接温州永强机场和瓯江口新区,区内有龙湾港区铁路、甬台温高速,以及瓯海大道、温

27、州大道、机场大道、上江路、文昌路等城市快速通道,横穿高新园区的温州第一条市域轨道S1线已经动工。高新园区是温州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聚的区域,经历多年发展和积累,经济实力雄厚。全区营业总收入749亿元,工业总产值525亿元,财政收入20.6亿元,出口总额25.4亿美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400余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5.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9.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7.1%,列全市各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及科技创新指标排名第一位。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高新园区逐步确立了在温州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地位,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

28、格局。主要产业包括:电工电气、汽车关键零部件、专用装备等装备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鞋、服装、合成革、制笔、不锈钢等一批传统轻工产业也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近年来,高新园区涌现出一批以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一是光电产业发展迅猛,集聚了正泰太阳能薄膜、光达电子材料、埃菲生逆变器、中光科技光通讯、聚光科技LED等一批新兴企业;二是软件、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壮大,出现了以蓝江软件园、源大创业园、国际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一批集聚园区和企业;三是广告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数字内容、动漫、专业咨询、文化商品销售展示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初露端倪;

29、此外,以BPO为重点的外包服务、金融商务服务、现代商贸服务、健康服务、培训服务等为主要领域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新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多元化、服务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趋势特征。高新园区是温州科技和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区域,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服务机构,创业用房约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1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26家;温州科技城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集企业研发总部、科技创新大楼、中试大楼及科技企业孵化功能于一体,入驻了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研究院、中国皮革与制鞋研究院温州分院、温州创意设计中心等一批创新平

30、台。至2010年底,高新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6家,占全市总量的24%;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省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1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6家。近三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98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79项。高新园区具备优越的区位交通、配套设施、政策支持等发展环境,吸引科研机构、才智资源、高新企业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高新园区作为温州城市东部主要的都市型功能区,紧邻机场,并具备港口、城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立体化的交通优势;区内高档生活区、人才公寓、购物中心、社区服务等城市配套齐全;由于地处瓯江与三垟湿地、大罗山之间,区域生态环境良好。

31、除了以上硬环境,近年来随着温州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鼓励和引导政策不断出台,高新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也不断提升,包括科技、人才、投资、财政、金融、土地(包括“退二进三”)等资源要素领域对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初步形成了高新园区创新、创意、创业的良好氛围。2、龙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3B06)根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本项目属于龙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3B06),为限制准入区。(1)基本特征该区位于龙湾区,包括龙湾区各乡镇、街道的大部分农用地,总面积52.24平方公里,温州机场位于该区。该区地势平坦,河网发达,农业耕作条件较好,农

32、业生产发达,龙湾区规划建设的海滨球菜基地、永兴榨菜基地、天河叶菜基地、海城榨菜基地、海滨休闲渔业中心均位于该区。该区工业企业以规模小和分布零散为主要特征,区内共有重点污染源1家,主要产生大气污染。区内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家,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0.5吨和0.7吨。目前区内水环境质量均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区域点源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76.1吨和0.7吨,以工业污染为主。(2)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该区主要功能为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为人居保障功能中等重要,海岸带防护功能中等重要,生态环境敏感性为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环境保

33、护目标:近远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近期比现状提高一个等级,远期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农用化肥施用强度降低到200千克/公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污水排放达标率90;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80%。总量控制目标:点源COD排放量控制在65.0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0吨以下,污染物削减主要途径为工业污染治理。(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村镇建设和工业用地规模,保护基本农田;限制发展工业,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

34、大溪岙杨梅、茶叶、瓯柑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发展观光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属控制发展区域,保障机场净空,应严格控制其周边土地的出租出让活动。污染控制:对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工业小区进行必要的整合撤并,对区内分散的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或搬迁,促进产业集聚和要素优化配置。有条件建设截污管道的地区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其他地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处理生活污水;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染。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推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控制化学肥料使用量;禁止销售和使用高度、高残留农

35、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各乡镇分散的畜禽养殖进行适度集中,控制畜禽饲养密度,确保其选址合适,并建立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生态保护与建设:对永中街道坦头村、瑶溪镇黄山村、底岭下村的废弃矿山进行治理,提高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工程”,进一步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沿岸垃圾清理、道边坡生态护岸工程,建设河岸生态隔离带,保护和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加强天然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严格控制平原地区水面率。对已经围垦填占的河道、湖面,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生态环境需要,有计划地退地还水。加强平原绿化工作,形成以农田防护林体系为框架,以城镇风景林

36、和村庄护村护宅林体系为基础的,以主要干线两侧全方位绿化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新格局。龙湾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见下图所示。龙湾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地3、东片污水处理厂概况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位于龙湾区东北部,紧靠东海岸。远期规划日处理污水30万立方米,总占地面积25.74公顷。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处理后的达标污水穿越瓯江南支、灵坤岛,排至瓯江口北支。服务范围为龙湾区永强片,陆域总面积178.86平方公里,西至大罗山、东北至东海和瓯江、南与瑞安市分界,包括永中街道、海滨街道、永兴街道、沙城镇、天河镇、

37、海城街道、灵坤镇等七镇区和滨海新区、扶贫开发区、永强高科技产业园区等三个主要园区。东片污水处理厂总规划为日处理污水30万吨,总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设计能力为10万吨。在温州市中环水务集团处了解到,一期工程目前废水处理后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7-2002)二级标准。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废水经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瓯江,为了解项目所在地附近内河水体水质现状,本环评利用2012年10月温州中环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对龙湾区瑶溪内河进行水质监测的数据对地表水

38、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及水域功能评价结果见表3-1。表3-1 2012年10月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除pH值无量纲外,其余均为mg/L站位名称采样时间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瑶溪10月18日10:046.628.95.29.42.2020.0640.10比标值-111111水域现状/I类类V类劣V类II类IV类14:486.479.05.18.82.1020.0670.11比标值-111111水域现状/I类类V类劣V类II类IV类瑶溪10月24日10:056.819.05.28.82.0630.100.14比标值-111111水域现状/I类类V类劣V类II类I

39、V类14:506.808.65.49.71.3470.080.14比标值-1111350.500.500.0100.0500.050对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四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得出水质评价结果见表3-2。从各单项水质现状可以看出,除无机氮一项指标不能达到第四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能达到第四类标准,总体来讲,本环评认为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附近海域水质仍满足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要求。温州市区水功能环境区划图 类水质功能区 类水质功能区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监测点位(瑶溪)温州市区水功能环境区划图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C-

40、29地块内东侧部分。环评采用2012年12月温州中环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对龙湾区的PM10、SO2、NO2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2012年12月龙湾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m3 浓度 项目SO2NO2PM1024小时均值0.0280.0240.091二级标准0.150.080.1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由监测结果可知,龙湾区大气质量监测指标PM10、SO2、N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因此可以认为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满足区域环境功能要求。

41、4、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域,参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及温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图规定,本项目所在地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为了解本项目厂址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昼间噪声布点监测,监测时间为2014年2月24日。(1)监测布点本项目噪声监测共布4个点位,具体噪声监测点位见下图。4#1#2#噪声监测点布置示意图本项目所在地3#噪声监测点(2)监测项目各测点昼间的连续等效A声级(LAeq),测点监测时间10min。(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进行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