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959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2个英文字段作1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

2、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建设单位西宁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刘毅联系人马海云通讯地址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13号联系电话13519711861传真邮政编码810000 建设地点西宁市南川河六一路至五四大街立项审批部门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宁发改投资2013318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53-城市公共交通业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

3、-总投资(万元)36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 (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湟水河、南川河两岸设有公园、广场、学校以及大型娱乐场所,日人流量较大,尤其是在大型娱乐活动或集会后,人群较难疏散。根据国内外城市居民出行的发展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出行频率和强度将有所增长。建成的步行桥,将会与周围路网有效结合成为一体,能及时疏散积攒的人流量,方便湟水河、南川河两岸的人流连接汇聚,实现公园、学校、娱乐场所之间的短距离接洽,疏散人流量。对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西宁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西宁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接受委托后,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立刻组织人员对工程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对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及附近区域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踏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

5、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0.4.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0.4.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文,1998.11.29);(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起执行);(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11)青海省用水定额(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青政办200962号);(12)西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1998

6、年9月7日,西宁市人民政府);(13)西宁市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1月1日);(14)西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04年)。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刚(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2.3 项目文件与资料 西宁市环境监测站及其它监测部门提供的监测资料;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关技

7、术资料及其它调查资料;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五月);关于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宁发改投资2013318号,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5月28日);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西宁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拟建的4座湟水河人行桥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与在建共和桥之间约4km范围内;项目拟建的1座南川河人行桥位于六一桥与解放渠之间。五座人行桥上部结构为钢结构(钢箱梁或钢箱拱),下部设柱墩。五座人行桥的桥型如下: 3.1湟水河1号步行桥: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与长江路桥之间,北接玉树州驻西宁办事处规划

8、路,南接秀水路湟岸巷小区。本桥桥型以田园式钢箱梁桥为主,采用5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3.65m,桥宽5m。3.2湟水河2号步行桥:位于长江路桥与现状廊桥一之间,北接滨河北路三合小区,南接滨河南路省委家属院。本桥采用4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6.3m,桥宽5m。3.3湟水河3号步行桥:位于现状廊桥一与五一路桥之间,北接滨河北路,南接滨河南路民惠海德堡小区。本桥采用5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7.6m,桥宽5m。3.4湟水河4号步行桥:位于五一桥与现状廊桥二之间,北接滨河北路碧水外滩小区,南接滨河南路青藏铁路公司小区。本桥采用4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7.6m,桥宽5m。3.5南川

9、河1号步行桥:位于南川河六一桥以南600米处,西接东台小区,东接南川东路滨河小游园。本桥采用4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87.5m,桥宽5m。4施工原辅材料及能源本工程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填筑材料,路面、桥梁结构材料,主要材料为石料、砂料、水泥及钢材。均通过汽车运输。本项目位于西宁市地区,受自然条件及地质背景的影响,除工程用水运距较短外,其余材料需远距离运输。水泥和石灰西宁周边地区有国家名牌的优良水泥和石灰可供选用。石料西宁市周围地区料场较多,石料加工水平较高,质量好。可供工程所需的全部石料。砂、砾石西宁市有湟水河、南川河等主要河流,在市区外均分布较多砂石厂,有较多充足的天然砂砾,有经筛选的各种

10、粒径规格的砂石,砂、砾粒的磨圆度、硬度和天然级配较好。沥青混凝土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路面所用沥青混凝土可由西宁市二十里铺的市政沥青拌合站购买。其它条件工程区自来水取用方便,沿线电网密布,电力充足,用电方便。可满足工程用水、用电要求。5征地及拆迁安置本项目是在湟水河、南川河新建5座人行桥,不涉及到拆迁村庄,无需进行拆迁安置。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拟建的4座湟水河人行桥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与在建共和桥之间约4km范围内,项目拟建的1座南川河人行桥位于六一桥与解放渠之间,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

11、、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东经10149 17,北纬363413。市区海拔标高2240.452250.71m,高差10.3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形势分布,即冷龙岭大通河达坂山湟水拉鸡(脊)山黄河谷地黄河南诸山脉。西宁盆地为祁连山构造带和青海南山构造带控制的断坳盆地,下伏为第三系红层夹石膏岩。建设项目位于湟水河右(南)岸级阶地后缘地段,横跨南川河,地形平坦开阔,总体呈南高北低。气候、气象评价区地处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寒长暑短、风多雨少、昼夜温差大等特征。年平均降雨量约为367.5mm,最大降水量541.2mm,

12、年平均蒸发量1676.8mm,历年平均气温约3.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0.0,极端最低气温-31.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14.3,极端最高气温29.4,区内雨热同期现象十分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年最大风速达20米/秒。水系和水资源湟水河为西宁市的主干河流,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市域西邻的海晏县大坂山南坡,流经本市域及其东邻海东地区的平安、乐都等县,入甘肃境后再汇入黄河。在西宁市域内的流域面积为7200平方公里。河川径流以降雨径流为主,多年平均流总量16.6亿立方米,径流深230多毫米。南川河发源于昆仑桥系垃圾山北麓的上新庄境内,全长

13、49公里,河口海拔2225m,流域面积380km2,平均河宽30m,河床由砂砾石组成,平均比降36,降水量自河口向河源递增,河口一带380mm左右,河源处650mm左右,年平均流量2.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6亿m3。地质条件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层岩性为低液限粉质土(黄土状土),岩芯特征分述如下:低液限粉质土(黄土状土):褐黄土黄色,稍湿、稍密,虫孔、孔隙发育,以褐黄色粉质粘土为主,可塑,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厚层8.6m。根据其湿陷性及饱和度进一步分为:-1湿陷性黄土状土,-2非湿陷性黄土状土,-3饱和黄土状土。-1湿陷性黄土状土:灰黄色。稍湿、稍密,具大孔隙,天然含

14、水量12.0-18.3%,平均15.1%;天然孔隙比0.80-1.20,平均0.98;饱和度29.9-56.1%;隙度45.6-54.3%,平均49.42%;液限22.4-26.3%,平均24.45%;塑限14.4-17.1%,平均15.84%。湿陷深度4.00-5.50m,埋深0.4m,层厚3.70-5.20m。-2非湿陷性黄土状土:灰黄,稍湿、稍密,具大孔隙,湿陷系数小于0.015,天然含水量16.86-23.6%,平均20.02%;天然孔隙比0.70-0.80,平均0.76;饱和度57.16-87.0%;隙度41.33-45.70%,平均43.15%;液限23.80-26.5%,平均43

15、.15%;塑限15.4-17.8%,平均16.27%。埋深4.5-5.5m,层厚3.0-4.0m。-3饱和黄土状土:灰黄,稍湿、稍密,具大孔隙,湿陷系数小于0.015,天然含水量大于80%;天然含水量平均23.4%;天然孔隙比0.669-0.817,平均0.747;隙度40.1-45. 0%,平均42.7%;液限26.2-32.6%,平均29.8%;塑限17.3-21.0%,平均19.3%。埋深1.0-8.5m,层厚1.0-5.0m。土壤及生态环境西宁地区土壤主要发育在黄土性母质上,其次是坡残积母质及第三系红土母质,贫瘠干旱,植被稀少,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川水河谷盆地包

16、括湟水两岸一、二级阶地,河漫滩和南川河两岸阶地及山前冲积扇,其次是耕灌淤积物,土层厚度30-50厘米,pH值8-9,耕灌条件优越,肥源充足。项目区土地类型以栗钙土和灰钙土为主,自然植被种类较少,人工植被以适宜当地生长的杨树、柏树为主,绿化面积较小。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西宁市现辖有城东、城西、城北和城中四个行政区,市区面积350km2。依据青海省统计年鉴2009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232.9万,其中市区人口109.14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6个民族组成,是黄河上游第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城中区辖区总面积151平方公里,下辖仓门街、礼让街、饮

17、马街、人民街、南滩、南川东路、南川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镇,28个社区居委会及32个行政区,总人口25万,有汉、回、藏、蒙、满、土、撒拉等28个民族。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15亿元,增长16.9%;区属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增长36.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8元,增长8.3%;农民人均收入达5223元,增长1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30.9%。 项目拟建的4座湟水河人行桥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与在建共和桥之间约4km范围内;项目拟建的1座南川河人行桥位于六

18、一桥与解放渠之间。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之势。项目区无野生动植物和国家保护文物。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详见所附地理位置图1和项目总平面布置图2及外环境周边敏感目标示意图3。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位于西宁市大气环境功能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本次评价以2011年西宁市监测站监测点的年平均监测值来说明评价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因子为SO2、NO2和PM10;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监测及评价结果见下表

19、。表1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评价因子SO2NO2PM10监测结果mg/m30.0360.0220.095评价标准(年日均值)mg/m30.06 0.04 0.07 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超标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表明,环境空气中SO2、NO2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浓度,PM10年日均值浓度超标0.36倍。造成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植物生长期短,生态环境较差等。2评价区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地表水环境以2011年小峡口断面的监测数据来说明,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级标

20、准,评价因子为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如下:表2 2011年湟水河小峡口断面监测结果(mg/l)评价因子pH值CODCrBOD5氨氮监测结果8.232292.98评价标准6-93061.5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超标超标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表明小峡口断面主要污染指标BOD5超标0.5倍,氨氮超标0.98倍。湟水河在进入市区后,由于城区各类污水的大量排入,导致小峡口断面BOD5和氨氮超标,水质呈有机型污染。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拟建的4座湟水河人行桥位于同仁路高架桥与在建共和桥之间约4km范围内,项目拟建的1座南川河人行桥位于六一桥与解放渠之间,为城镇地区,根据环境

21、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本环评声功能区划参照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西宁市环境监测站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点位见下图:1#南川东路滨河小游园2#南川河1号桥东台小区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 项目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结果dB(A)评价标准dB(A)评价结果南川河1号桥西侧东台小区(1#)56.360达标南川河1号桥东侧小游园(2#)58.160达标湟水河1号桥北侧玉树干休所(3#)59.260达标湟水河1号桥南侧秀水路湟岸小区(4#)57.860达标湟水河2号桥北侧三合小区(5#)53.260达标湟水河2号桥南侧省委家属院(6#

22、)57.260达标湟水河3号桥北侧(7#)56.860达标湟水河3号桥南侧民惠海德堡小区(8#)57.160达标湟水河4号桥北侧碧水外滩小区(9#)55.460达标湟水河4号桥南侧青藏铁路公司小区(10#)53.560达标由监测和评价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各个监测点昼间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总体来说,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满足城市功能区划规定的2类区标准。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植物生长期短,生态环境较差,这也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的重要原因。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评价区属于大气功能二类区,

23、区域噪声参照2类区。评价项目所在区内没有需特殊保护的文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相对方位与建设项目最近距离使用功能环境功能秀水路湟岸巷小区湟水河1号桥南侧15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滨河北路三合小区湟水河2号桥北侧20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滨河南路省委家属院湟水河2号桥南侧50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民惠海德堡小区湟水河3号桥南侧30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碧水外滩小区湟水河4号桥南侧20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

24、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东台小区南川河1号桥西侧15m住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南川河所在地地表水IV类水域湟水河所在地地表水IV类水域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见下表。表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SO2PM10NO2日均值mg/m30.150.150.08年均值mg/m30.060.070.0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标准,见下表:表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 目pHCODCrBOD5NH3N石油类标准值693061.5

25、0.5单位无量纲mg/l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见下表:表7 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昼间LeqdB(A)夜间LeqdB(A)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1.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见下表。表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夜间排放限值dB(A)70552.施工及运营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控点1颗粒物1mg/m3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3.固体废弃物: 执行一般工业

26、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标准本项目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污染生态项目,不存在水污染影响,大气污染因子主要为桥面粉尘等,项目中无总量控制指标,因此不占用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桥梁建设属于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桥梁、防护工程等施工将对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项目拟建的三座步行桥,上部结构为钢结构(钢箱梁或钢箱拱),下部设桥墩。三座步行桥的桥型如下: 1.湟水河1号人行桥:桥型以现代化桥梁结构为主,采用5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3.65m,桥宽5m。高低错落的门式框架与梁式桥相结合,营

27、造出都市田园的风格,栏杆选用具有现代气息的亚光钢栏杆。上部结构本桥采用单箱三室结构,钢箱梁高80cm,宽5m。该桥梁上部钢箱梁由工厂加工、切割、现场拼装、焊接而成。下部与基础下部采用方柱式墩、下接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尺寸为10.8m,桩基直径1.0m。2.湟水河2号人行桥:采用4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6.3m,桥宽5m。栏杆选用具有现代气息的钢栏杆,整桥外形简洁、大方靓丽。 上部结构钢箱梁高80cm,宽5m,采用单箱双室结构。该桥梁上部钢箱梁由工厂加工、切割、现场拼装、焊接而成。下部与基础下部采用各种几何造型的桥墩、下接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尺寸为10.6m,桩基直径1.0m。

28、3.湟水河3号人行桥:采用5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7.6m,桥宽5m。梁式桥配上旋转的拱式结构,犹如七色彩虹。栏杆选用具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栏杆。 上部结构钢箱梁高80cm,宽5m,采用单箱三室结构,配合着螺旋型钢带的装饰。该桥梁上部钢箱梁由工厂加工、切割、现场拼装、焊接而成。下部与基础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桥墩桩基直径1m,桥台桩基直径1.0m。4.湟水河4号人行桥:采用5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107.6m,桥宽5m。高低错落的门式框架结构的桥墩,简洁、大方,构成湟水河上优美的风景。栏杆选用具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栏杆。 上部结构钢箱梁高80cm,宽5m,采用单箱双

29、室结构,配合着高低错落的门式框架。该桥梁上部钢箱梁由工厂加工、切割、现场拼装、焊接而成。下部与基础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桥墩桩基直径1m,桥台桩基直径1.0m。5.南川河1号人行桥:采用4跨连续钢箱梁桥,桥梁全长87.5m,桥宽5m。主梁设计为钢箱梁,外形优美。栏杆选用具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栏杆。 上部结构钢箱梁高90cm,宽5m,采用单箱双室结构。该桥梁上部钢箱梁由工厂加工、切割、现场拼装、焊接而成。下部与基础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桥墩桩基直径1m,桥台桩基直径1.0m。6桥面铺装设计结合湟水河、南川河两岸筑路材料供应情况及桥梁铺装现状情况,充分

30、考虑冬季防滑、防冻的需要,在钢桥顶板上铺设塑胶面层,塑木板,在混凝土坡道和梯道上铺设防滑地砖或混凝土压膜。7桥头衔接采用人行踏步中间设无障碍通行坡道衔接。因桥台设置而阻断路时,按照原来道路宽度适当改路绕行。根据步行桥两头接线情况及土地规划的使用情况,拟在桥头预留公共绿地,给步行街创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并可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雕塑作品美化大桥和环境,满足公众对环境的要求。主要污染工序:桥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营运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对沿岸声环境的影响。不同工程环节在不同时段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见下表。表10 项目构成和主要的环境问题项 目 构

31、成工程时段工程环节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要素主体工程主桥施工期土石方堆砌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影响河道、工程弃渣生态环境、水环境路基路面水土流失、扬尘、废气、噪声生态、大气、声环境桥梁水质生态、水环境材料运输扬尘、废气、交通事故、噪声大气、声环境、社会环境营运期行人、游人行走噪声、路面排水声环境、水环境辅助工程防护工程施工期材料运输及施工过程扬尘、废气声、大气环境排水设施绿化工程贮运工程临时占地施工期水土流失和施工粉尘等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营运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施工期:1施工废气施工期扬尘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工程将造成局部环境空气污染,并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开挖的弃土临时堆放在

32、施工场地周围,临时堆放场位于项目每座桥东侧(临时堆放场地见附图2),遇大风时将造成尘土飞扬,带来局部环境空气污染。扬尘的主要来源有:基础施工、土石方挖掘及弃土运输时产生的扬尘。 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钢材及少量的沙、石、水泥等)运输进场装、卸及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本项目不设混凝土搅拌站,购买预制混凝土。由此产生的TSP污染很小。各工序产生的扬尘,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为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机械废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THC等,燃油废气的排量小但对小区域内的大气环境有较大的影响。2施工噪声施工期的噪声

33、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原材料(钢材、预制水泥等)的运输车辆噪声。根据常用机械的实测资料,其污染源强见下表。表11 桥梁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表序号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的距离/m最大噪声级/dB(A)1装载机5902平地机5903推土机5864振动式压路机5865轮胎式压路机5766挖掘机5847摊铺机5878冲击式钻井机1879重型载重汽车58210发电机组19811振捣棒5803施工废水工程对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过程的施工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则由主桥桥墩施工、施工过程施工机械的清洗等工序产生。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为桥墩的钻孔桩工程产生的SS污染物为主,浓度约为5000

34、8000mg/L。出于节水考虑,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沉淀处理后回用,既节约用水,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外,雨季时原料堆放场及弃渣、土场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地面径流废水。项目拟建三座步行桥上部结构均为钢结构(钢箱梁或钢箱拱),下部设柱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桥台采用桩基接盖梁桥台(桩径1.5m)。各桥主墩的围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主要施工工序为:孔口护筒埋设、护壁泥浆配制、钻孔、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泥渣约1260m3。生活污水项目施工就近录用当地农民,民工在饭馆用餐,晚上回家住宿,仅有少数人员留守营地。项目所在地为城市大型娱乐、休闲场所,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施工人员可

35、到附近公厕如厕。因此,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少,对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主桥桥墩施工产生的河道底泥、废渣;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可依托项目附近城市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施工期建筑垃圾如无序清倒可能造成固体废物影响,进而会影响河道水质和产生水土流失。根据设计资料,工程建设时挖方量为1460m3,部分回填于场地和道路平整,部分剩余的加上剩余的混凝土等固体废弃物,定期送至建筑垃圾填埋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以及建筑垃圾,在施工现场应设置

36、临时建筑废物堆放场并进行密闭处理,建筑垃圾除部分用于回收,剩余部分堆放达一定量时应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场处理。5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分析植被破坏影响施工场地、临时便道等会对项目周边植被造成一定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本项目桥面和桥墩等建设过程中都会有弃土产生。此外,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混凝土砼可能会有废弃土石方产生,处理不当,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施工期临时用地影响桥梁施工临时用地主要是施工原料堆放场及取弃土场占地。据初步估算,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共820平方米。因施工临时占地对生态植被影响较小。施工期间景观的影响分析不良景观影响是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施工桥面开挖、路基修建、

37、水泥石屑和水泥混凝土等的浇铺,各项作业的全面铺开,道路景观发生了变化,道路变成了大工地。营运期:桥面废水桥梁竣工后,废水主要来源于桥面含粉末、落尘等的冲刷降雨水,桥面径流对水体的污染多发生在一次降雨的初期,随着降雨时间延长,桥面径流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对水体污染减少,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西宁市湟水河、南川河两岸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活动时人群疏散的需求,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进一步保障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项目实施对交通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动南川河规划建设的进程,缩短各片区之间的距离,完善西宁市主干道交通条件。项目主要

38、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 (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TSP不定量不定量施工机械THC、CO以及NOX不定量不定量营运桥面TSP不定量不定量水污染物钻桩工程施工钻桩废水SS50008000mg/L经沉淀回用固体废物土石方开挖弃渣2165m3送至垃圾填埋场噪声施工噪声8090dB(A),禁止夜间施工,桥梁建成后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是行人产生的噪声其它施工期对地质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影响主要生态影响本建设项目在进行地基开挖、桥墩施工、弃土弃渣堆放、周转过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此影响为暂时性影响。施工完成后,应在桥梁两侧种植

39、易生长的花草树木,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带来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本项目施工期运输材料的车辆引起的扬尘影响时间较长,其影响程度因施工场地内路面破坏、泥土裸露而加重,一般扬尘量与汽车速度、汽车重量、道路表面积尘量成比例关系,据研究,当汽车运送建筑材料时,行车道路两侧的扬尘短期浓度可达81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但是,道路扬尘浓度随距离增加迅速下降,扬尘下风向200m

40、处的浓度几乎接近上风向对照点的浓度。施工过程中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运输机械在施工场地附近排放燃油废气(含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THC等),燃油废气的排量小但对小区域内的大气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本项目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开挖路面、平整施工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

41、;施工过程中,应禁止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临时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对施工临时通道定期洒水抑尘,减少过往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屏障,尽量做到封闭施工,以减少扬尘污染影响。施工单位应加强设备维护,选用合格的燃油,避免排放未完全燃烧的黑烟,避免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只要施工期注意合理安排施工,并考虑每天定期洒水降尘措施,项目的建设在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施工时需用筑路机械和运输工具,将对施工区附近的声环境造成污染。工程设备噪声国内常用的公路

42、、桥梁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见下表。表12 工程施工机械噪声表序号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的距离/m最大噪声级/dB1装载机5902平地机5903推土机5864振动式压路机5865轮胎式压路机5766挖掘机5847摊铺机5878冲击式钻井机1879重型载重汽车58210发电机组19811振捣棒58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施工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可用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Lp(r)L(ro)-20lg(r/r0)式中:Lp(r) 受声点声压,dB(A);L(ro)参考点ro处声压,dB(A);r受声点至声源距离,m;ro参考点至声源距离,m。表13 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表距离 dB(A)设备5 m10 m30 m50 m80 m90 m100 m150 m200 m装载机908474.47065.964.96460.558平地机908474.47065.964.96460.558推土机868070.46661.960.96056.554挖掘机847868.46459.958.95854.552摊铺机878171.46762.961.96157.555冲击钻井机736757.45348.647.64743.541载重汽车827666.46257.956.95652.550发电机组847868.46459.958.95854.5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