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136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环评的公告1383.doc环评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温州市猛霸制衣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建春联系人王彬帆通讯地址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联系电话13857700272传真/邮政编码325000建设地点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立项审批部门/受理单号/建设性质新建(补办)行业类别及代码纺织服装制造(1810)建设用地面积3818.44m2建筑面积7433.53m2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环保投资比例6%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已投产一、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温州市猛霸制衣有限公司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土地及厂房为自用,从事服装生产,厂房性质属工业用地,

2、房屋用途为非居住,企业目前已投入生产。项目总建筑面积2618.88m2,项目投资100万元。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和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要求,受项目业主单位温州市猛霸制衣有限公司委托,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生产规模年产4万件男装。3、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厂区内设有1幢5层建筑,厂区主出入口设在东面工业区道路侧。项目总平面图1示下:1F面料仓库、成品仓库、裁剪车间、办公区2F整烫车间3F制衣车间4F制衣车间5F空置入口5F图1 项目总平面图4、项目周边环境现状本项目四邻情况

3、现状:项目东面为东经一路隔路为灵峰工贸有限公司;南面为华润电机公司;西面为浙江荣威鞋业有限公司;北面人可鞋业。详见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示意图:东面:东经一路北面:人可鞋业东面隔路:灵峰工贸本项目南面:晔润电机西面:浙江荣威鞋业图2: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5、公用工程给水系统厂区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排水系统本项目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根据温州市瓯海区污水专业规划(2007年5月)的梧田片污水管网方案,项目属于梧田片污水管网系统,属于中心片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经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已经接入污水管网系统。供电 本项目电源由温州电网提供。5、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为80人,其中管理人员2

4、0人,全部外食宿,工作日300天,实行单班制。6、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由业主自筹解决。二、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3月1日实施;(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6)浙江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施;(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年2月28日;(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0)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浙政发201359号);(11)关于印发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1354号;(12)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21号,2013年2月16日。(14)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8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1日实施;(15)关于印发浙江省主

6、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环发200757号;(16)浙环发200794号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试行工作的通知;(17)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009年10月29日;(18)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2009年10月29日;(19)关于印发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浙淘汰办201220号,2012.12);(2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2】132号;(21)浙江省

7、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210号;(22)关于印发浙江省环保厅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方案,浙环发201292号;(23)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温政发 2014 41 号;(24)关于进一步严格内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温环发201073号,2010年6月28日;(25)关于印发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温环发201088号,2010年8月30日;(26)关于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温州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6月1

8、4日;(27)关于温州市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认定标准指导目录(2013年版)的通知(浙淘汰办201220号),温政办(2013)第62号;(28)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行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2011年2月18日。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国家环境保护局;(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局; (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国家环境保护局;(4)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浙江省环保局,2005年5月1日施行;(5)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2

9、006年4月1日施行,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6)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保护部;(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保护部。3、参考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环评委托合同。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新建(补办)项目,无原有污染源。本报告将对项目的污染情况进行总体环境影响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瓯海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瓯江下游,温瑞平原中、西部,东与龙湾接壤,南与瑞安相

10、连,西至青田交界,北靠鹿城区,地处东经1201912055北纬27552810。温州市猛霸制衣有限公司选址在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具体位置见下图。建设项目所在地2、气象温州市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北偏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其次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0.95m/s。据温州气象台资料统计(2003-2008),年平均气温为19.14度,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9.15度;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8.44度;2003-2008年间极端最高气温40.9度(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14时),极端最低气温-2.0度(出现在200

11、5年1月1日)。年无霜期272天,年均日照时数1850h,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94mm,年平均降水量1717.7毫米。3、河流水文该项目附近内河水域属于温瑞塘河水系,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水系河网总长度10178.4公里,在吴淞高程5米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

12、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正常水位时河面一般宽度为50米,最宽处200多米,最窄处仅13米。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4、地形地貌该区岩层属第四纪土层,岩性基础较强,土壤结构一般分为:(1)耕土,厚度约30c

13、m,布于地表;(2)人工土,厚度1cm,不能建筑持力层;(3)淤积质粘土,一般埋深1.5m;(4)砂类土,厚度一般不大于10m,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现象。5、地震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国家建委颁布文件,该区地震烈度属六度地区。二、社会环境简况:1、瓯海区概况瓯海位于温州市区西南,是温州三大城区之一,东接龙湾区,南连瑞安市,西界丽水青田县,北邻鹿城区。全区总面积467平方公里,占市区面积的42%。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市区两级政府对瓯海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仙岩、丽岙、郭溪、瞿溪、潘桥5个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区政府直辖,并分别设立仙岩街道、丽岙街道、郭溪街道、瞿溪街道、潘桥街道办事处。调整后,

14、瓯海区辖景山、新桥、娄桥、梧田、三垟、南白象、茶山、潘桥、郭溪、瞿溪、丽岙、仙岩等12个街道办事处和泽雅镇1个镇。2012年末全区总人口422149人。其中,非农人口62167人,占总人口的14.7%。瓯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近年来,瓯海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城区道路总里程307.243公里,总面积442.55万平方米。104国道、南塘大道、高桐公路贯通南北,瓯海大道、温瞿公路横跨东西,金丽温、甬台温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金温、甬台温、温福铁路温州南站坐落在境内潘桥镇。2009年,温福、甬台温铁路和温州南站工程按期建成投用,宁波路、福州路、大连路等通站道

15、路一期建成通车。近几年来,瓯海区再造优势,相继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为温州城市的拓展和大都市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瓯海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燎原社”位于瓯海郭溪街道,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运动鞋厂诞生在瓯海,全区现有10万余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近6万瓯籍华侨分布在世界51个国家或地区。近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94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83亿元,比上年减少0.2%;第二产业产值2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0.4%;第三

16、产业产值1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81148元/人,比上年增长3.6%;工业总产值685亿元,比上年减少3.4%;财政总收入36.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5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283元,比上年增长11.3%;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省级教育强区、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平安区、省级科技强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先进区、省级体育强区等荣誉称号。瓯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西南部有崎云山、大罗山,悬崖叠嶂,银瀑碧潭,茂林修竹,别有洞天。境内水网密布,河泊

17、纵横,有温瑞塘河和戍浦江两大水系,山区水力资源丰富。西部有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中部有三垟湿地、大罗山生态保护区、茶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温州乐园,南部有仙岩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温州大都市区战略的推进突出了瓯海的空间腹地优势。随着温州大都市区建设拉开框架,南拓西进,瓯海的腹地优势日益凸显,对温州主城区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瓯海中心区、站前区、高新园区等三个区块组合成的占地40平方公里的瓯海新城,在突出行政、商务和高新工业主题的同时,以齐全的配套功能强调商住品质。行政管理、文化娱乐、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商务购物、金融办公和生活居住七大功能。并且直接覆盖瓯海三溪片

18、娄桥、潘桥、郭溪等乡镇的开发和建设,带动全境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极其重要的城市化建设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如今,作为温州三大主城区之一的瓯海,扎实推动新一轮发展,抢占城市化高地。 “十二五”期间,该区将坚持转型发展,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推进步伐,实现由城郊型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坚持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导向,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生态优美之城、宜商宜居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和品质休闲之城。2、梧田街道概况梧田街道地处温州城区南部,市中心区西南部,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辖14个社区,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3个

19、,总人口约22万,其中户籍人口4.28万 ,外来人口近18万。梧田是浙南水乡的古老集镇。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气候四季宜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梧田形成了以锁具、眼镜、烟具、服装为主体的支柱产业,现有生产企业5030家,上规模企业80家,且瓯海经济开发区坐落梧田,经济块状集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2013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9亿元,街道财政总收入8.3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4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工业性投资6.28亿元,同比增长423%,完成招商引资13亿元。梧田是温州的南大门,城市交通框架基本形成。梧田北接市中心区,与鹿城绣山街道交

20、界;东连温州生态园,与三洋街道相邻;南括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白象、娄桥街道相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南北向形成了温瑞大道、龙霞路、104国道及温瑞塘河纵贯,东西向瓯海大道、月乐街、东垟路、温州大道横穿其中,且汽车南站在梧田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梧田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辖区现有温州汽车市场、温州家俱市场、温州装饰材料市场、浙南米市场、温州禽蛋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90多家宾馆、酒店。目前,辖区有中学6所,小学7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2所。温州中学、瓯海中学、温州育英国际学校等一批名校扎根梧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教园区”。 3、项目所在地生态功能区概况根据浙江省温州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

21、规划(2008年2月)规定,生态功能分区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梧田片城镇和产业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4D05),该区属于优化准入区。(1)基本特征该区位于梧田街道,包括梧田街道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和南白象街道104国道以东、梧田大道以西的区域,面积19.52平方公里。区内有瓯海经济开发区梧田片、梧田街道的工业区块,以及南白象街道的金竹、鹅湖工业区块。主要工业行业为服装、鞋革、眼镜、塑料、五金、锁具、打火机等,主要集中于瓯海经济开发区和各工业区块。(2)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敏感性:人居保障功能中等重要,

22、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为一般重要,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一般地区。环境保护目标:近远期环境空气质量、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主要河道水环境质量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近期达到7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优化城镇、工业发展格局,合理安排产业和城镇的发展。将现有的零散工业企业一部分迁入经济开发区,另一部分进行关停并转,经济开发区以外区域不再新建、扩建工业项目。改造提升服装和制鞋等企业规模小、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消耗低、污染轻、科技含量

23、高的企业。污染控制:对现有分散的电镀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关闭规模小、污染难以治理的小企业,其余企业逐渐搬迁至瓯海电镀基地。对五金锁具、眼镜等传统产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瓯海经济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开发区单位GDP能耗应低于0.05吨标煤/万元,单位GDP新鲜水耗应低于60立方米/万元,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要达到50%。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将区域污水输送至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建设垃圾中转站,完善城镇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生态保护与建设:采用改造与改制并重原则,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强城郊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南北村区块的城市化进程,将其建设成为以生活居住为主、二产为辅,生活和服务设施完善的

24、综合社区;开展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对河道进行清淤、截污,开展河面保洁,拆迁沿岸房屋,美化水网环境;开展城市绿地和绿廊建设,提高绿化水平和绿化品味。本项目为年产4万件男装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该功能区对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且该项目不属于生态功能区禁止或淘汰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4、温州市中心片(杨府山)污水处理厂(1)服务范围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包含状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农用工业区、杨府山、东郊、旧城、梧埏、三垟、茶山、南白象等八个污水系系统,区域面积达131.18平方公里,近期服务人口60万,远期服务人口103万。该片区排污管道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中。本项目属

25、于中心片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2)工程简介一、基本情况:2004年完成“三同时”项目验收,采用奥伯尔氧化沟工艺,设计处理能力20万吨/日,出水执行GB18918-2002二级标准。2014年3月,共处理污水651.334万吨,运行负荷率超过100%,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228 mg/L,SS为170 mg/L,氨氮为20.67 mg/L,TP为2.68 mg/L;出水污染物平均浓度:COD为18.6 mg/L,SS为11.6 mg/L,氨氮为4.78 mg/L,TP为0.17 mg/L。2014年3 月,共产生干泥487.47吨(泥饼含水率79.25%),近期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运往蓝田

26、工业区中环正源污泥干化场干化。进水口在线监测系统有pH、COD、TP、TN、氨氮等;出水口在线监测系统有pH、COD、SS等;进出水共用一个流量计,安装在厌氧池后。检查当日,进水COD检测仪故障;中控系统运行正常;台账、原始数据记录较为规范。近期无停休或事故记录。二、存在问题:一是未按照规定安装流量计;二是进水COD检测仪故障。环境质量状况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瓯江(杨府山段)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内容,项目所在区域瓯江为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

27、2)类标准。为了解瓯江水质现状,引用瓯江杨府山段2013年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规监测数据,监测点位图(见附件),监测结果见表1。表1 2012年瓯江水质监测数据 单位:mg/L,除pH外站位指标pH值DO高锰酸盐指数BOD5NH3-N杨府山样本数7272727272最大值7.989.413.22.00.35最小值 6.624.170.82.00.03平均值6.627.986.861.7810.128水质类别达标III指标铅氟化物总磷挥发性酚石油类样本数7272727272最大值0.0110.910.080.0040.05最小值 0.0010.210.010.0020.05平均值0.0030.

28、530.0270.00140.025水质类别IIIII本项目纳污水体瓯江为地表水类水质功能区,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2013年全年监测结果表明,瓯江的各类污染物均未超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要求,表明纳污水体瓯江水质符合功能要求,瓯江水质良好,水体具有一定环境容量。温瑞塘河项目所在地周围地表水属于温瑞塘河河网,温瑞塘河河网内河为地表水类水质功能区,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本环评引用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3年在温瑞塘河梧田站常规监测资料,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表

29、2 2013年温瑞塘河内河水质监测数据 单位:mg/L,除pH外站位名称数值名称pH值溶解氧CODcrBOD5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梧田平均值7.141.19516.173.025.910.002低于检出限水域功能劣IIII劣站位名称数值名称总磷氰化物六价铬锌铜汞镉梧田平均值0.560.0040.0040.360.0250.000010.006575水域功能劣IIII根据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地表水标准值,温瑞塘河梧田站位现状有出现部分指标超标现象,主要表现为氨氮、总磷超出类地表水功能要求,呈现明显的氮、磷类污染特征。从监测结果可知,本区域河流主要受生活面源污

30、染,河流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大气环境质量引用温州市监测中心站2013年在瓯海站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统计下表3。 表3 2013年瓯海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项目SO2NO2PM10CO样本数(个)353350350347日均值范围(mg/m3)0.0010.1010.0150.1360.0160.3040.242.76标准值(mg/m3)0.150.080.154达标率(%)1008085.4 100本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单项评价指数是指某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值被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除得的商值,其表达式为:Pi=Ci/Si式中:Pi:污染物的单项评

31、价指数; Ci: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 Si: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单项评价指数反映了污染物的相对污染程度,可以据其大小判定其污染程度,当指数大于1时,表明污染物已超标。从以上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常规指标SO2、CO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Pi均小于1,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在350个样本值中有70个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Pi大于1、NO2在350个样本值中有51个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Pi大于1,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超标原因是由于近期项目所在区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规划道

32、路和植树造林等工程施工,导致NO2、PM10污染物超标。3、环境噪声现状本项目噪声现状监测布点4个,在企业生产时,分别于2014年5月30日15:0015:30在项目东面、西面、南面和北面厂界1米处各设1个监测点,噪声现状监测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环境噪声监测要求和方法进行,监测仪器AWA6270+G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监测布点见下图。表4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测点编号监测结果(昼间)标准值达标情况主要声源项目东侧167.465超标项目附近道路施工、企业机械噪声和交通噪声影响项目西侧263.665未超标项目北

33、侧362.865未超标项目南侧465.265超标1本项目234噪声监测布点图根据温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3.5),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根据监测结果,从现状噪声监测资料分析,项目西侧、北侧未超过标准,项目东侧、南侧的两个监测点昼间噪声值超过标准,东侧超标原因主要为附近路面修整机械施工以及车辆运输噪声影响、南侧为企业生产机械加工噪声影响。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纳污水体(杨府山)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项目周围内河水质属于类

34、水,本项目应保护附近内河水质不恶化。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为瓯海区梧田街道东经一路7号,项目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即昼间等效声级65dB,夜间55dB。2、敏感点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工业区内,距离本项目最近环境敏感点为东面约302米处的梧田潘凤村。表5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距离本项目厂界敏感特点备注1潘凤村东面302米民房全村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合计约3000余人。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根据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浙环发20121

35、1号)可知,建设项目常规大气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6。表6 大气评价执行的标准 单位:mg/m3项目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参考标准SO2(g/m3)50015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O2(g/m3)2008040NOX(g/m3)25010050TSP(g/m3)/300200PM10(g/m3)/15070PM2.5(g/m3)/7535CO(mg/m3)10.04.0/2、水环境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瓯江杨府山段为类功能区,本项目附近温瑞塘河梧田段为类功能区,因此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

36、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7。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除pH外)参数pHDO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类69562041.00.20.053、声环境根据温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3.5),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即昼间等效声级65dB,夜间55dB。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项目废水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37、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即COD:100mg/L、氨氮:25mg/L)排放瓯江(杨府山段)。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见表8:表8 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标 值污 染 物 名 称pH值CODCrBOD5SS氨氮动植物油废水纳管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6950030040035*10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69100303025(30)5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中无NH3-N标准值,本项目采用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的35mg/L)。2、 废气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生物质成型燃料有关问

38、题的复函(环办函2009797号),项目所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实现清洁、高效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较少,不属于高污染燃料,项目生物质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煤锅炉中的标准,废气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m,主要排放指标见表9。表9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项目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燃煤锅炉烟囱或烟道颗粒物50二氧化硫300氮氧化物300汞及其化合物0.05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1烟囱排放口3、噪声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4、固废固废处置按照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防治法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要求,妥善处理,不得形成二次污染。本项目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清单相关内容。总量控制指标三、总量控制“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的环境状况,增加本地区必须严格控制的污染物,纳入本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根据该项目的污染特征,纳入总量控制指标的主要是SO2、NOX、CODCr、NH3-N。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见表10。表10 该项目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表

40、序号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达标排放量(t/a)1CODCr0.480.336(纳管)0.096(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环境量)2NH3-N0.03360.0336(纳管)0.024(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环境量)3SO20.1360.10884NOX0.08160.0816根据浙环发201210号文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的第八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且排放的水主要污染物仅源自厂区内独立生活区域所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不进行区域替代削减”。上文第九条规定“位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的新建、改建

41、、扩建项目,确需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其总量平衡指标应通过排污权交易方式取得”。本项目生产工艺中不排放生产废水(锅炉废水回用处理,不外排),只排放员工日常生活方面产生的生活污水,因此本项目CODCr和氨氮污染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SO2、NOX排放量为新增量,根据温州市排污权交易有关规定,本项目SO2、NOX新增排放指标需进行总量交易解决。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年产4万建男装建设项目将SO2、NOX、CODCr、NH3-N污染物排入环境量作为总量控制指标,SO2、NOX、CODCr、NH3-N总量控制建议值具体如下:CODCr:0.096t/a(排入环境量);NH3-N:0.024t/a

42、 (排入环境量);SO2:0.1088(排入环境量);NOX:0.0816(排入环境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 项目工艺流程简述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固废固废面料 (缩水验布) 缝纫蒸汽入库裁剪锁眼压衬锅炉废水、煤渣废气噪声整烫燃煤锅炉包装 固废 工艺说明:服装面料由外购入后,经过裁剪后,进行车工,车工完成后将面料进行、剪线(部分产品需要压制工序),再交由手工组进行锁眼、钉扣完成后熨烫,并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进行包装后即为成品,出厂销售。经现场踏勘和项目工艺分析,本项目生产工艺中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见下表11。表11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影响环境的行为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裁剪和缝纫机械噪声、边角料

43、生物质锅炉锅炉废水、锅炉烟气和炉渣员工日常生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二、原辅材料用量表12 项目原辅材料年消耗表产品名 称用 量单位年产10万件男装面料8万米/年里料5.2万米/年衣袋布1.2万米/年胸棉0.5万米/年领底衬0.32万米/年肩棉4万对/年衬布2.4万米/年领底尼0.6万米/年弹袖棉0.08万米/年无纺衬0.32万米/年*生物质颗粒燃料80吨/年*注:生物质颗粒燃料为生物质压缩成型颗粒燃料。三、主要生产设备表13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平车50台锁边机1台开袋机1台钉扣机1台切布机1台压机1台改版机1台整烫流水架1台锁眼机1台压衬机1台整烫台2台裁剪刀1台切棉机2台小烫台15台1.0t/h生物质锅炉1台四、污染因素分析1、废水锅炉废水本项目配置有一台型号为LHC0.9-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