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364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第12课时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庸第12课时教案中庸第十二课时教案 中庸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 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有感情地朗读文句,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文句的道理, 熟读成诵. 教学课件、教材.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君子

2、之道开始于什么?它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 3、正音:载 、焉、载 、鸢 、戾、跃 、察 、 端 、乎。 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学生齐声朗读。 老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 三、整体认知 1、你读了文句,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四、理解文句 1、理解文句中的重点词:

3、费:广大。隐:精微。 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 与:动词,参与。 破:分开。 2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 察:昭著,明显。 造端:开始。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

4、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君子之道费而隐的理解。 君子之道费而隐的真正的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广大而且细微。它从宇宙存在之日起就自然而然地存于世间万物的生长、活动、变化,以至灭亡之中了,因此它无所不包。大到宇宙的运行变化,小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事物的变化发展,大到无限,小到无穷。君子所行的中庸之道,开始于普通的男男女女,但它的最高深的境界,却能达到整个天地。 五、拓展 小组讨论:联系生活,说说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觉探索中庸之道的能力吗? 3 智慧的君子因为有自觉主动地探索中庸之道的能力,所以可以认识中庸之道的精髓,并且在行动中体现中庸的智慧。我们普通百姓虽然不具备自觉探索中庸之道的能力,但是由于中庸之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实践中模糊地感受到中庸之道的存在,然后根据这种实践中得到的关于中庸的经验,虽然不一定可以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中庸这一大智慧,连我们这些普通人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可以实践。小至日常吃喝起睡之中有中庸智慧的体现,大至天理人伦也要遵循中庸之道。 六、熟读成诵。 七、小结 虽然我们并非君子、圣人,可是只要我们去认真理解、实践中庸之道,就一样可以有收获,使自己在立身处世之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成功。 中庸第十二章 广大 君子之道 细微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