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2课家里的烦人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2课家里的烦人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2课 家里的烦人事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第2课 家里的烦人事 教学目标 : 1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并学会正确面对和一些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 2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 3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增强孩子的责任心,懂得为家庭的幸福而尽力。 第1课时 最近有点烦 一、课前准备: 老师和同学每个人都准备一张“全家福”;将家庭中可能出现的烦人事制作成课件。 二、教学过程: 从回忆幸福往事入手,迁移到说说自己的烦恼 1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
2、福愉快的生活往事。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全家福,先向同桌介绍一下照片上那精彩的瞬间。 鼓励孩子大胆地到讲台前面,向全体同学和老师交流让自己倍感幸福的事情。 2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哼唱流行歌曲最近比较烦:“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很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 3在生活中,烦恼的事情总会有的,不过,如果我们把它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这总比一个人闷在心里要好得多,大家说是么?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时候家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要学会倾诉,教师还可以出示一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
3、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学会倾诉的重要。 4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家中的烦恼。 1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烦恼时,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不愿意述说,作为老师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切身感受,千万不能勉强孩子,让孩子觉得难为情。 5课件显示:家里的各种烦人事面对这么多的烦人事,你是怎么做的呢? 点评:什么叫烦恼?烦闷苦恼即是。这节品德课的主要话题是“说说家里的烦人事”。当今儿童,衣食无忧。课文中所例举的精彩美文的确很感人,但所描述的情景却不怎么切合本班学生的情况,怎么利用好这个教学资源但又不拘泥于此?如今的孩子的烦恼究竟是什么?如果不能
4、对症下药,这样的课必定是“空对空”,没有实效可言的。于是,我尽量“挖空心思”预设活动,好让孩子们“掏心掏肺”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屏幕显示:面对烦人事,我该怎么办? 学生自由选择倾诉对象进行交流。 让我们也来当知心姐姐 1请学生自主阅读书中第一个圆圈里面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再发挥想象把第二个圆圈的内容补全。 2如果你的同学向你倾诉了这样的烦恼,你打算如何解开他的心结?让他坦然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呢? 四人一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选出本小组发言最富理性的同学。 各小组的精英共十五人在一起交流,从中选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 四位同学在讲台前发表自己的高见。 3你能发现
5、知心姐姐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吗? 快速阅读知心姐姐的话,自己觉得颇有同感的观点可以做上记号。 指名说说面对“妈妈近阶段常发火,甚至莫名其妙地批评我一顿,我该怎么办”? 从知心姐姐的话中我们知道,假如最近妈妈老爱发火,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妈妈最近爱发脾气的原因,再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 4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身体力行等。 5实践活动: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 我来帮助你:同桌之间自由选择角色,一位同学先当知心姐姐,另一位同学当咨询的人,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经验总结:双方把交谈的内容有选择有条理地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 小组交流,评选本小组“最佳
6、知心姐姐”,并要归纳出他成功的理由。 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最佳知心姐姐”。 设计思路:用“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这样的方式来教给孩子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孩子直接面对自己家中问题的尴尬和不快,但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别人问题中领悟自己该怎样去做。 (三)难以割舍的亲情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家中的烦恼大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寻根究底:家中这样那样的烦恼实际上是源于什么,也就是说每一次的矛盾冲突、家庭磨擦等是因为什么事情引起来的? 寻找差异:家中的烦恼和外面的烦恼有什么不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家中烦恼背后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有没有解决家中烦恼的好方法。
7、2教师小结归纳。 3师生共同欣赏一曲我爱我的家。 播放光碟:春节晚会的经典歌曲我爱我的家。 歌词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再次播放,自由学唱这首歌曲。 4师生共同讨论营造幸福民主的家庭氛围的相关话题。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我们少年儿童的发育。 良好的家庭氛围应当是: 充满爱和关心 家庭成员关系融洽 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论新闻、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或是电视节目 每个成员都对家庭承担义务 有健康广泛的生活情趣 有共同向上的追求 有平等民主的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为了营造幸福民主的家庭氛围我们该怎么做? 组织交流发言,总结归纳。 5我爱我的家音乐声渐渐响起从今天起,让我们为营造幸福民主
8、的家庭氛围而共同努力吧! 点评: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家庭当中父母之间、爷爷奶奶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偶尔会发生矛盾这是正常的,我们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批评我们,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苦衷,不要以为长辈对你的爱在大打折扣,相反,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使我们的家庭早点恢复往日的欢乐。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教师先创设一个温馨的情境,让孩子们在亲切的氛围里,拆掉心灵的围墙,把心里藏掖的烦恼倾诉出来,然后播放富有典型性的家庭烦恼,使学生明白要正视家庭中的各类烦人事,然后在“知心姐姐”的疏导下,逐渐明白这些烦心事的来源和解决办法。通过与“知心姐姐”的
9、角色互换,练习关注别人,并从中领悟自己以后该怎么做。课的尾声,一曲我爱我的家会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所有的教育源于心灵的接受。教师必须蹲下身子,让心与孩子们贴在一起,才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因此,本课时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表现出必要的真诚,做到“倾听”而不是“旁听”,“指点”而不是“指挥”。 第2课时 让我来做知心姐姐 一、课前准备: 将一位离异母亲写给女儿的信,一位离异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制作成投影片;单亲家庭塑出的名人一文制作成投影片。 二、教学过程: 激情引入话题 3 由于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母离异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10、,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后娘”与“继父”这两个词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可怕的形象,他们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着担心和困惑,自己的父母离婚了该怎么办?我的父母现在很好,以后会离婚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设计说明: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不取决于这些变化的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正视现实需要勇敢,从生活的变化中寻找意义需要睿智,主动适应,采取行动需要坚强。这样,我们不但不会被生活的变故所击败,而且还会从那些看似不幸的经历中培养出无坚不摧的生命力。 让我们来体味父母对我们的爱 1天底下没有
11、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你感觉到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到了这一点。 同桌交流; 鼓励学生到讲台前客观地大方地说说父母做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爱。 教师总结归纳: 母亲为我准备一日三餐; 母亲为我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 母亲为我辅导功课; 寒冷的冬天母亲为我织毛衣; 生病的时候母亲精心呵护我;录音机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同随音乐哼唱这首歌,体会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何等地重要! 父亲为一家的生活辛勤劳作; 父亲为我的成长不断奋斗,这是无形的爱。播放好爸爸坏爸爸卡通背景碟片的片段,让孩子认识到父亲的爱虽然没有母亲的爱那样细腻,但是父亲也在深深的爱着我们,即使有时也有大巴掌
12、狠狠地落在屁股上 2投影显示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这两封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说哪些家庭的父母离婚了?这些家庭父母离婚一般有哪些原因呢?指名说一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 2投影显示单亲家庭塑出的名人 教师配乐深情朗读这粉材料; 说一说文中的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点击精彩的语句,震撼人心的语句,并说说这些
13、句子为什么深深地震撼着你的心灵? A 爱,这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包容着广袤的 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 B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电影导演山姆门德斯英国歌 唱家埃尔顿约翰电影演员史泰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他们4 在各自的领域里并非都是最聪明最富创造性或最佳之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是个百依百顺的男子。是母亲帮助儿子树立雄心壮志,并为他们的成功倾注了全部精力。 4假如我们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在一起生活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自由讨论 集体交流 设计思路:教学这个“特别难题”环节,还真是特别难。离婚现
14、象在当代社会中日趋普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五年级的学生,往往很难面对也不知如何去做。在集体交流时,有学生就提出来:“老师,我的父母如果不听我的劝阻,一定要离婚,那么我就去跳楼。” 我当时听了,觉得非常震惊。既为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巨创而难过,也为我们的学生心灵如此地脆弱而忧虑。看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的不容忽视,甚至刻不容缓。因此,在教学本环节时,我们老师的心应该非常细。首先要对班上有父母离异的学生有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这些学生的情绪,不要刻意地注意他们或直接向他们提出问题,以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父母离婚这样的特别难题,学会自我调节适
15、应。对于个别学生,课后还可采取谈心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5提升孩子们的认识:父母离婚的确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正确地面对,就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点。 点评: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这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有的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而选择了离婚。作为当事人,面对这样的问题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首先,不要自轻自贱,让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其次,爸爸妈妈离婚后与子女的关系不会改变,他们依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不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一方也可以去探望孩子。我们要尊重和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嘲笑父母离异的小伙伴是不文明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虽然我还小,我对家庭贡献
16、不能少! 1出示肖伯纳的一句名言: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和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自由读这句名言,揣测其中蕴涵的道理。 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作简单的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家庭献出自己无私的爱。 2如果说生活像一条河,那么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旋涡。让我们携起手来试着一起走出旋涡,为家庭的幸福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3共商锦囊妙计:你有哪些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 方法一:我是“小明星”:我刻苦认真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格品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长辈因为我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方法二:我是“小精灵”:我要在爸爸和妈妈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绿色通
17、道。 方法三:我是“小画家”:我要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手中的画笔画下爸爸妈妈亲密幸福的身影。 方法四:我是“小帮手”:爸爸妈妈的工作很辛苦,我要尽我所能,帮他们做些家务活儿。 方法五:我是“开心果”:在爸爸妈妈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充分地利用我的表演才能,让他们来到家中看到我就快乐,抛掉一切烦恼与劳累。 方法六:我是“调解员”:当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要在他们之间架起一5 座沟通的桥梁,用我的幽默智慧让他们尽快忘却所有的不快与痛苦。 方法七:我是“侦察员”:当我的父母发生矛盾时,如果我无法让他们消除彼此的怨恨,我将调动亲友团的力量,让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来调解他们的误会。 4小结: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
18、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你的一点帮助,一句提醒,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他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可能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关怀中烟消云散!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你的关怀!现在,就用你的一片爱心来抚慰爸爸妈妈心灵的痛楚,用你稚嫩的双肩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 设计说明:教材上的问题和留白旨在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对父母离异问题的看法,帮助小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提升认识面对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讨论和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一种感恩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处处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体味父母对我们的爱这
19、一环节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体会母亲对我们的爱尤其重要,另外父亲为我们的成长不断奋斗,这是无形的爱。再播放好爸爸坏爸爸卡通背景碟片的片段,让孩子认识到父亲的爱虽然没有母亲的爱那样细腻,但是父亲也在深深的爱着我。还需要屏幕显示并配乐朗读的有两项内容,一是离异父母的信件,二是单亲家庭塑出的名人。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热情期待,感受到名人成功背后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明白单亲也能给予他们成长需要的所有。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本课时教学的中心,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父母离异这个社会普遍的现象,不能因此对父母生恨,也不必顾影自怜,引导孩子树立乐观生活的人
20、生观。 第3课时 我是凝聚剂 一、课前准备: 通过家校通信息平台,发短信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联欢会的设计方案。有条件的用家庭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下幸福动人的画面,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带到学校来展示交流。 二、教学过程 感受幸福,回味幸福 1同学们,老师曾建议你们的家长和你们共同完成家庭联欢会的设计方案,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捕捉下那精彩的瞬间或记录下幸福的全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吧! 带照片的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先在小组内描述那大快人心的瞬间。 然后鼓励同学大胆地到讲台前当众交流。 播放光碟,让带录像光碟的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说说自己理想中更趋完美的家庭联欢会。 设
21、计思路:学生在交流经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家庭的实际问题进行介绍,通过让他反思这种方法成功的原因,给其他孩子以更多的启迪,同时,对他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6 我是家庭小主人,我爱我家有责任 1同学们,在你们家的联欢会之后,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是否比以前更加和谐美满了,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和自己最愿意倾诉的朋友说一说吧! 2回忆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有哪些,指名说一说。投影显示: 方法一:我是“小明星”:我刻苦认真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格品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长辈因为我而感到骄傲
22、与自豪。 方法二:我是“小精灵”:我要在爸爸和妈妈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绿色通道。 方法三:我是“小画家”:我要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手中的画笔画下爸爸妈妈亲密幸福的身影。 方法四:我是“小帮手”:爸爸妈妈的工作很辛苦,我要尽我所能,帮他们做些家务活儿。 方法五:我是“开心果”:在爸爸妈妈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充分地利用我的表演才能,让他们来到家中看到我就快乐,抛掉一切烦恼与劳累。 方法六:我是“调解员”:当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要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用我的幽默智慧让他们尽快忘却所有的不快与痛苦。 方法七:我是“侦察员”:当我的父母发生矛盾时,如果我无法让他们消除彼此的怨恨,我将调动亲友团的力
23、量,让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来调解他们的误会。 自由读一读上面的好方法,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曾经使用过哪一种方法,以后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家庭凝聚力。 3共同探究:责任心究竟是什么 你觉得什么叫责任心,什么是有责任心的表现?指三至五名学生谈一谈目前的看法。 教师出示材料责任心究竟是什么一文,学生自主阅读; 说说你现在对责任心有了什么全新的认识。 认识升华: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由此可见,责任
24、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心就无从谈起。 阅读教材第14页中的我长大了一文,再次感受作为一名小学生也应当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点评:在探讨什么是责任心时,一开始孩子们对责任心究竟是什么无从说 起,因为在这一代孩子的眼里,他们只有索取与接受,至于奉献与付出,那是大人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我引导他们学习责任心究竟是什么一文,文中提到了一部电影,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个十六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掉了全部家产,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在榜样面前,孩子们低下了头,有的女
25、孩子甚至低声地抽泣。再让他们谈谈对责任的理解时,他们的发言可谓精彩纷呈,究竟什么是责任心,孩子们是真的体会到了! 为了家庭更加幸福美满,让我们来拟定一份幸福家庭文明公约 7 1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2小组内讨论并确定主题与主要内容。 3由主讲人倡议,其他组员补充完善,合作拟定一份幸福家庭文明公约。 4全班交流各小组拟定好的幸福家庭文明公约。 5同学们,请大家把自己写好的幸福家庭文明公约带回家中,与自己的父母再次讨论修改,把最终的定稿张贴在家中醒目的位置,让我们为把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幸福美好而努力! 设计说明: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孩子们的自控力很差,也许感人的故事能给他们一时的启发,在
26、指导其行动时往往是三分钟热效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鼓励孩子拟定幸福家庭文明公约,让它来提醒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每一天都要对照约定,不断反省,不断完善,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与幸福!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交流与展示环节,播放孩子们带来的光碟,因为家庭中亲人的团聚情景是最生动的教材,最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和快乐。让他们自己带来家庭影集或录像,本来就是令他们体会“家”这个概念的机会,而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这些素材,就更能激起孩子们对家庭的热爱。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课的末尾,还可以告诉学生,以后,我们班级还会开展一些家庭联谊活动,到那时,我们所有的同学和家长
27、都会聚到一起,展示幸福家庭的风采。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并学会正确面对和一些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2.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3.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增强孩子的责任心,懂得为家庭的幸福而尽力。这三个目标层层递进,形成阶梯。围绕第一个目标,我首先通过情境设计让孩子们说出来自己的烦恼,既而了解一些解决的措施。在这部分,“说出来”是主要的。第二课时,面对社会难题“父母离异”,孩子们往往惶恐不安,认为 “父母离异”就等于自己被家“遗弃”了,他们会陷入无助的悲伤心理中,所以,此时,正确的认识非常重要。这部分,“认得清”是教学关键。爬过了前面两道坎,到了第三课时,基本就是“阳关道”了。让孩子明白,幸福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要有责任感。这部分重在强调“做得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