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6571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简介11.2 项目概况21.3 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31.4 项目由来3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6 实施单位概况61.7 编制依据71.8 问题与建议7第二章 市场预测102.1 甘南州牧草种子生产现状102.2 市场供求预测102.3 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11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33.1 项目建设规模133.2 产品方案13第四章 项目地址选择144.1 项目建设区概况144.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54.3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6第五章 技术措施、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75.1 技术措施175.2 设备方案185.3 工程方案18第六章 节能措

2、施与节约用水196.1 节能措施196.2 节水措施19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07.1 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07.2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措施207.3 说明227.4 防护措施22第八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238.1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强化管理238.2 严格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238.3 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监理制238.4 项目采用群众参与性管理的办法248.5 狠抓项目内容到位248.6 实抓科技培训到位248.7 加强牧草种子的检测、检疫工作248.8 运行方式25第九章 项目经营管理279.1 生产管理279.2 工程管理279.3 资金管理2

3、79.4信息管理28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2910.1 项目实施期限2910.2计划进度2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11.1 农田建设3011.2 土建工程3011.3 引种3011. 设备购置3111.前期勘察、管理、培训等31第十二章 综合效益评估3312.1经济效益3312.2社会效益3312.3生态效益33第十三章 附件34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简介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在海拔2700米以下,无霜期100天以上,全年10积温1

4、700以上,年平均气温4以上的地区都是紫花苜蓿宜植区。阿尔冈金、金皇后、陇中紫花苜蓿等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适应地正式推广应用。我国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宁夏南部、内蒙敖汉以及新疆等地,西北灌区种子产量高,适合于紫花苜蓿的种子生产。据农业部1989年北方3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当年生产紫花苜蓿种子约10860吨,其中出口1645吨。甘肃省是国内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1988年面积达37.3万公顷,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总面积的28%,年产种子约3000吨,除满足本省需要外,每年约有6001000吨种子销往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国内苜蓿种子的

5、生产通常只作为种草的副产品,缺少专业化的种子生产田,管理和加工技术落后,品种选育、种子繁殖和推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陇中紫花苜蓿抗旱性强,耐寒,产草量高,尤其是第一茬产量更高,头茬草占总产量的50%左右,二茬占30%,三茬占20%左右。陇中苜蓿含水量小,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使用年限长,是旱作条件下的高产地方牧草品种。适宜于在甘南、定西等高海拔地区种植。2008年11月,州委、州政府提出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从2009年起在全州实施退粮还草工程,到2013年全州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70万亩。迭部县的气候条件适宜多年生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

6、生长,通过三年努力,建立陇中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具有年生产规模20万公斤且具有现代化生产手段的专业化种子繁育基地,将有利于推进全州退粮还草工程,为农牧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名称: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2.2 项目主管单位:迭部县农牧局1.2.3 项目实施单位: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 通渭县陇中牧草种子公司1.2.4 项目性质:新建1.2.5 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2013年1.2.6 项目实施地点: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牧草基地(迭部县电尕镇更古村委吉爱那村)1.2.7 项目建设规模在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牧草种植基地建设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

7、地2000亩。同时完成种子繁育田和种子库房、种子质检室、种子试验室及种子清选加工车间等土建工程,配套先进移动式喷灌灌溉机组设备和生产加工设备。使基地牧草种子年生产量达到20万公斤以上。1.2.8 项目投资规模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1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及企业自筹110万元。 1.3 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原则,总结以往牧草种子生产和推广工作经验,通过三年努力,在迭部县建设2000亩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同时建成种子库房、种子质检室、牧草种子试验室等,届时将对全州牧业生产、退粮还草、人工及半人工草地建设等提供优质牧草种子保

8、证,并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同类地区提供服务,同时发展具备一定的植物资源开发,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牧草引种和有关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1.4 项目由来迭部县地处甘肃西南部、白龙江上游。境内山大沟深、西高东低相差近千米,气候水平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在611C之间,年降雨量在450600毫米,降水量可以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全县有11个乡镇52个村委会,农业人口3.8万人。农耕地总面积21万亩,净面积13.7万亩,分布在海拔16002700米之间,但因农业基础设施差,土地零散,受肥力和劳力的限制常年播种面积在8万亩左右,轮歇地面积达5.7万亩,目前全县保灌面积1.037万亩,占粮播面积的13%,其余

9、均为山坡地,属于雨养农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县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正常年景只能自给,如遇灾情自给都困难,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增加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事在必行。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大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和全州退粮还草要求,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出优化农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农牧互补战略农区种草、牧区育肥为基础,实施退粮还草,建立优质牧草基地则是十分重要而且可行的手段。而目前,迭部县乃至全甘南州尚无一家具备一定规模且比较正规的牧草

10、繁育基地和生产单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正是建设此项目的由来。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1 是解决草畜矛盾、建立饲草料基地的前提牧区或半牧区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常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极不稳定,每年冬、春季牲畜都因缺少必要的饲草而大量死损。草畜供求关系上的季节不平衡,严重困扰和制约了畜牧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建立优质半人工草场和人工草场是实现牧草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可大大提高牧草的生产数量和质量。近年来,甘南州多年生牧草种子基本上从外地购进,这不仅增加了人工草地和草场改良的成本,而且可供选择的草种也受到了一定气候条件的限制,从根本上制约了人工草地的发展和群众退粮还草的积极性。所以,

11、在迭部县建立一个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现代化生产手段的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是解决草畜矛盾、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的前提条件。1.5.2 是实施生态治理和退粮还草工作的保障迭部县属半农半牧区,光热资源充足,环境无污染,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由于过度放牧和全球性气候变迁的影响,导致全县9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草场达60万亩。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将促进全州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全州大部分耕地实施退粮还草工程,急需大量的当地优良牧草种子作保障。目前,甘南州还没有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每年需求的14万亩牧草种子都需外调,所需资金达140万元以上

12、。因此,通过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为全州提供优质牧草种子,将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1.5.3 是开发当地优良牧草资源的需要。迭部县草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是一座天然的高寒植物种质基因库。牧草植被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在饲用植物中禾本科76种,豆科38种。该基地的建立将会对这些种质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保障。总之,在迭部县建立一个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现代化生产手段的专业化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不仅是甘南持续稳定发展优质高产牧业生产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进行生态建设改良草场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毗邻地区乃至青藏高原及同类地区的牧草种子供应也将发挥有效

13、的兼顾作用。同时,在高寒植物资源开发,优良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有关实验研究方面亦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1.6 实施单位概况项目实施单位为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和通渭陇中牧草种籽公司: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技术,长期从事草业推广、牧草引种栽培、草原保护与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现有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5人,助理畜牧师以下技术人员8人,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员在牧草单、混播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为进行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可靠的技术服务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渭陇中牧草种籽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是专门从事

14、牧草种子经营的专业性公司。现有员工14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其中3人持有甘肃省草种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证;技术工人2人;后勤服务人员4人。正常情况下,年经营额达到300多万元。公司下设销售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及售后服务中心。主要生产及经营的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红豆草、披碱草、老芒麦、燕麦、沙打旺、沙蒿、草木樨等数十个品种;草种销往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青海、四川、河北、辽宁等省(区),年销售量达20多万公斤。公司先后承担了定西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甘肃省飞播种牧草项目、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承德市双滦区2005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辽

15、宁省阜新市天然草地治理项目、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及宣化县草地治理项目等项目的牧草种子供应任务,公司按规定的数量、质量及时间要求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1.7 编制依据本项目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国家发改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的技术目录、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甘南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意见和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意见等。结合甘南州实际,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农牧互补战略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培育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

16、现代化、饲草品种多样化,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强带弱,推动项目区千家万户联起手来,共同发展,从而促进迭部乃至全州草产业和草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1.8 问题与建议1.8.1 主要存在的问题草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甘南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薄弱,因而产业化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牧草种植、加工、销售脱节,产业化、集约化、一体化程度低,草种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多年来草种生产原始,加工粗放,达不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具体表现为:种子脱芒困难、杂质多,纯净度不高,包装不合理,这主要是加工设备不先进,技术手段落后而造成。而且种子在生产程序上也不是很规范,缺乏对检验和检疫的把关,使种子流通市场后有一定的隐

17、患。1.8.2 建议1.8.2.1 完善机械设备是提高牧草种子质量的客观需求。为了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合格率及市场占有率,必须完善加工机械设备,使牧草种子数量上规模、技术上档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种子加工才能步入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1.8.2.2 控制牲畜数量是加快草原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草地退化是各县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控制载畜量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的基本保证。因此,牲畜对草场的采食率应严格控制在牧草生长量的5060,否则就不能维持草场的生产力,以量化的形式把家畜生产、草原生产、草场载畜量和放牧的关系固定下来。实践证明:每羊单位占有草场10亩以下时,则大灾

18、大死亡,小灾小死亡。要使草地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各级政府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的角度入手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对退化严重的草场要围栏封育,禁牧、休牧,舍饲养畜。与此同时,把农业、牧业看作一个生态大系统,在牧区春夏季节进行仔畜繁育,秋末冬初将仔畜转移到半农半牧区进行阶段性育肥;冬末初春再将半农半牧区牲畜转移到农区育肥销售,形成商品系列化生产,做到以牧促农,以农补牧协调发展的运营模式。1.8.2.3 加强草原建设,使草地畜牧业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从近几年的情况分析,每年全州草原投资每亩不足0.4元,棚圈、围栏、饮水、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牧业经济向前发展。因此,国家、地

19、方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变畜牧业经营的落后方式,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科技人员知识老化,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应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更进一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畜牧业建设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专用技术人才。1.8.2.4 充分利用基地+牧户的生产模式,扩大种子再生产充分发挥本项目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符合迭部县情的基地+牧户的生产模式,通过国家前期扶持带动,今后单位集资个人入股促进扩大再生产,使陇中优质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迭部县畜牧业发展的型优势品牌。第二章 市场预测2.1 甘南州牧草种子生产现状甘南州生产的甘南垂穗披碱草等野生优良禾本科草种,早

20、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州就已开始组织驯化,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种子生产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仅局限于少量实验性生产。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甘南退牧还草、黄河上游生态补给等草地生态建设工程的启动,对优良多年生牧草种子需求大幅度增加。因此,甘南州在总结以前生产经验的同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加工、贮藏和销售工作,并且每年成功地收购、加工、贮藏和销售近13万公斤甘南垂穗披碱草种子,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加工技术不规范,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草种子生产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2.2 市场供求预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牧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中发

21、【2009】1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区工作的若干意见(省委发200840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文件精神,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把甘南州打造成我国西北重要的高原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每年需求的14万亩近20万公斤牧草种子,这有利于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2.3 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2.3.1 市场竞争力分析迭部县地处甘南州东南部,境内具有独特的光、热、水资源。所以本项目是充分利用本

22、地的光热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优质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标准化、商品化,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投资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具有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但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尚须进一步提高。由于当地自产种子的本土适应性优势,在诸如退粮还草、建设半人工草场,治理黑土滩和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用种选择上具有其它草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属独行,在市场占有上不会缺少它的份额。2.3.2 风险分析对于本项目产生的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以及外地的价廉质优草种子大量涌入项目目标市场等情况。自然风险方面,主要是自然灾害。在迭部县主要有干旱、霜冻和病虫害等灾害,一旦发生将使种子产量受到直接

23、的影响,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自然风险。为了减轻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牧草种子生产发展风险基金,实行最低价保护制度。要防范和降低风险还应做到:一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项目的资金投入需要相关单位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协作,保证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二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把好技术应用的各个关口,保证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三是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管理到位,使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以确保项目管理执行成功,确保甘南草种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1 项目建设规模种子田土建工程:包括平整土地、建立移动灌溉渠系、建设种子加工车间、检验室

24、、库房、种子清选库房。平整土地2000亩。新建种子库500平方米、种子质检室200平方米、种子试验室300平方米;农机具库480平方米;新建种子清选加工车间300平方米。配套牧草种子运输设备:种子运输车辆等。配套先进的清选加工设备系统:包括大型种子清选机及种子检验仪器设备等。种子选育:引进陇中紫花苜蓿籽种0.2万公斤。种子田移动式喷灌灌溉机组设备:覆盖面积达到2000亩。3.2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选择年生产适宜于机播的紫花苜蓿一级种子8万公斤,二级种子8万公斤,三级种子4万公斤。第四章 项目地址选择4.1 项目建设区概况4.1.1 总体概况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西延伸的岷、迭山系之间,

25、白龙江横贯全境。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东邻舟曲县,北靠卓尼县,东北与定西市岷县、陇南市宕昌县接壤,西南分别与四川省若尔盖、九寨沟县毗邻。地理坐标在北纬33393420,东经1025410404之间。全县总面积5108.3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2万亩,占总面积的58.32%,草地面积235.9万亩,占总面积的32%,耕地面积13.7万亩,占总面积的1.9%。全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400730mm,年蒸发量14001700mm,无霜期126180天。全县整体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山体坡度多在30以上,相对高差在10004900米之间。全县耕地面积13.7万亩

26、,常年粮播面积8万亩左右,人均2亩多,耕地分布在海拔16003200m之间,农耕地80%以上为山旱地,沿江水浇地面积只有1.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等,沿江水浇地粮食作物平均产量在500斤左右,山旱地仅在200斤左右,目前仍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大部分农牧民群众无法脱贫。草场面积235.9万亩,生长饲用植物31科287种,理论载畜量26.79万羊单位,2008年底各类家畜存栏总数达到18.99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7%,43.14,34.61。畜牧业生产总体上处于畜种退化、布局不合理、发展缓慢的状态。4.1.2 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迭部县电尕镇

27、更古村吉爱那村,距县城13公里,共有耕地0.23万亩,耕地面积集中且连片,国道213线沿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机械化作业。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在6.78.2C之间,年降雨量在450650毫米。气候冷凉湿润,非常适宜紫花苜蓿种子生产。 4.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其优良的棕壤土壤、草甸土壤类型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在该区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所产紫花苜蓿种子籽粒饱满、质量好。因此在种子繁育基地项目的实施上有相对区位优势。项目建设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作物主要是生产小麦、青稞等,每亩产1502

28、00公斤,每亩年纯收入仅150200元左右。种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往往是入不敷出。根据现行市场价格,每亩种草后种子收入300元以上,牧草还可以饲养牲畜。另外种草后可“一年投入多年受益”,群众积极性很高,因此本项目实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项目实施单位为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和通渭陇中牧草种子公司,长期从事草业科技推广和牧草种子经营工作。多年来,在草原鼠虫害治理、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地改良、草产品加工、牧草新品种引进、草地动态监测及优质牧草种子供应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与州内外有关科研单位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29、3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迭部县更古村委吉爱那,这里土地集中,自然土层厚,肥力充分,而且面积大,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而十分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第五章 技术措施、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5.1 技术措施5.1.1 土地平整采用拖拉机深耕、耙磨等方式平整土地。5.1.2 施肥 采用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给耕地注入肥力,有机肥主要以当地丰富的腐熟羊粪(含N0.75%、P0.6%、K0.3%)为基肥每亩10001500kg施入,无机肥以尿素(含N46%)和磷酸二铵(含N18%、P46%)为追肥每亩5kg施入。5.1.3 灌溉借鉴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努力提高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移动式喷

30、灌灌溉机组设备,对2000亩种子繁育基地进行系统规范的灌溉,移动式灌溉覆盖面积达到2000亩,使种子繁育基地达到较高的建设和生产标准。5.1.4 优良种子提纯繁育技术方案在生产上,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在品种提纯复壮中,去杂去劣,然后将所收获的种子供下年生产实践中运用。种子田收获时遇有混杂特别严重难以去除干净的地段,可先进行收获不作种用,收获过程中必须单收、单打、单晒、单藏。防止生物学混杂,首先要注意机械混杂而引起的天然杂交,其次要注意田间去杂去劣。5.2 设备方案主要购置运输设备8T运输车;配套先进的清选加工设备系统:包括大型种子清选机、大型种子脱粒机和种子检验仪器设备。5.3 工程方案主要建设土

31、建工程:种子库房、种子检验室、牧草种子试验室、种子田土建工程、机具库房、种子清选加工车间等。第六章 节能措施与节约用水6.1 节能措施6.1.1 建筑部分节能措施本项目建设的种子库房、质检用房、加工车间等,其工程建筑属民用建筑类别,设计时应按照甘肃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实施细则DBJ252097执行。6.1.2 机电设备部分节能措施项目生产和服务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仪器,型号选择要力求与生产能力相匹配,以免造成设备、仪器的闲置与浪费。电器设备均选用节能型的,包括灯具、恒温箱等,从而降低电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加强对种子播种加工及其服务设施各体系、各环节水电、原料和燃料的定额核

32、算,严格计量,严格管理,提高机械设备运营效率,达到综合节能的目的。种子加工厂及其相配套的服务设施,都要按功能要求和物料流向,应合理布置,减少物料往返次数及运输距离,提高劳动效率。6.2 节水措施确定经济合理的供用水方案,满足种子生产基地、加工厂等各场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防止输水管道的跑、冒、滴、漏。增强人们节水意识,生产、生活用水都要使用节水阀门、设备和仪器。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7.1 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7.1.1 噪声来源噪声源主要是饲草料种植与加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加工设备,等产生的噪声。7.1.2 粉尘及固体废弃物来源主要粉尘来源是种子种植产生的扬土,加工和原料转运

33、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种子田在病虫害防治、种子品质监测等工作中使用过的药剂瓶、药剂盒等。种子基地及办公服务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7.2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措施7.2.1 环境综合保护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既要防止种子生产加工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要避免周围环境对草种子加工造成的危害。7.2.2 污染源排放控制准及其它标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1991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标准CB1234890中的类标准;有关食品卫生与检疫标准等。7.2.3 防止噪声污染措施种

34、子种植、收获、加工等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仪器,选择购买时要将噪声作为一项参数来考虑,选择使用噪音组别低的机械设备和仪器。对于项目产品的生产加工,在操作过程中振动大的设备要设置柔性基座,对于使用噪声大的设备,要设置在单独密封的隔音间内,并设置消音罩器(罩)等,防止噪声污染。采取噪声防治措施,使厂(场)区噪声不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规定,并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B1234890中的三类标准。7.2.4 防止粉尘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为防止种子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扬尘饲草料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粉尘等,采取湿式作业和封闭操作等措施。对于生活垃圾要设置专用垃圾场(箱)专人清扫、消毒及时清运处理。对于

35、生产废弃物部分属于医用垃圾范畴,应单独设置垃圾箱,定期运出,不得随意丢弃或与生活垃圾混杂,以免造成新的污染。7.2.5 绿化工程场内绿化是预防疫病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既可改善场区气候环境,又可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场区围墙四周的防护林种植:为了降低草产品加工间等产生的粉尘、噪音和烟气量减少疫病的传播机会,保持和厂区的环境清洁与卫生,在场界围墙四周种植35行的杨树防护林带。场内林带种植:为了分隔场内和功能区域和绿化环境,在和场区种植行道树,并设计配置一些花坛、花园、草坪,既起到隔离作用,又可美化环境。场内空地绿化:在各场(厂)内空地和职工宿舍周围,种植草坪、树木等,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7.2.

36、6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7.3 说明本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法规,对于每个工作的生产流程和环节,作业性质及繁杂程度,均有较严明的劳动定额。根据不同工作和定额,安排男、女职工的作业。不产生过强或过重的体力劳动。7.4 防护措施生产车间设通风装置,保持车间空气清新,确保人员健康。各种电气设备、传动部分均设防护罩、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以防事故。相关人员配备工作服和劳保用品。第八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8.1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根据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任务重、责任大、意义深远的特点,项目建设中由县农牧局负责,组建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层层实行项目责任制,加强管理,强化项目建设中的领导、

37、协调、督查作用,使项目严格按程序实施。 8.2 严格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严格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财经纪律,坚决执行财务审计制度,强化资金使用中的监督审计,完善约束机制,做到专款专用,按计划列支。 8.3 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监理制为确保项目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全面推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建设任务以量化指标分解,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定项目、定责任、定人员、定标准、定奖罚,并对重要建设项目引进监理机制,实施外部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每季度向县农牧局、州畜

38、牧局定期作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8.4 项目采用群众参与性管理的办法通过实地调查论证,在项目区选择思想觉悟高、责任性强,有一定种草基础的农牧户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并于项目户签订定责任合同书,明确责任目标,在建设期间,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平田、灌溉、施肥等综合技术服务;项目户参与质量的监督。真正做到“谁管理,谁受益”,建、管、用三者并重。8.5 狠抓项目内容到位项目实施方案下达后,严格按照项目程序办事,为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建设任务以量化的指标分解,层层签订项目管理责任书,实行定项目、定人员、定指标、定奖罚,积极开展内外监督。使项目建设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道路。8.6 实抓科技培训

39、到位技术人员现场培训。通过现场培训,使技术人员基本掌握草场牧草种类的监测方法,增加项目的科技含量。同时对科技工作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牧草制种作业技术,使其熟练掌握机械使用方法,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使用效率。其次是牧户现场观摩。基本掌握有关技术操作和管理的一般性方法。8.7 加强牧草种子的检测、检疫工作加强对所收获牧草种子的检测、检疫工作,保证牧草种子繁育基地所生产的牧草种子品质优良,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8.8 运行方式8.8.1 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为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性,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基地牧户的模式进行运作,承办单位建立和完善建设、管

40、理及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示范农牧户为基础,进行牧草种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通过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种子产量。生产的种子将由农牧户采集,公司将以低于市场收购价的20进行收购,集中加工,采取多种渠道向外销售。通过项目建设,即使项目区及周边区域内的草原植被得以恢复与建设,提高牧草产量,为生态保护、草地植被恢复等提供优质高产的牧草种子,农牧民群众增加收入,拓宽增收渠道,又使牧草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获得经济利益,提高发展后劲。8.8.2 使项目单位、基地、农牧户三者利益相关,相互促进,形成利益共同体。项目主管部门和承办单位通过广泛深入农牧户,对草场牲畜、牧户收入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41、广泛征求意见及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示范户。项目承办单位以国家投资方式,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提高种子产量。所生产的种子将由农牧户采集,由承办单位以低于市场收购价的20收购,集中精细加工、包装、销售。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的农牧户受益。公司统一收购的牧草种子进一步加工、检疫、包装,提高种子的利用价值和市场价格,完善销售机制,开拓市场,向相关周边地区进行销售,公司从中得到相应的利益,以壮大公司的实力,提高发展后劲,形成三者利益共同、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8.8.3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基地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项目建设地选在迭部县更古村,位于省道213沿线,交通便利,信息传播敏捷,且

42、当地农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很高,有利于项目的建设,更具有很强的辐射和示范作用。8.8.4以提高科技含量为目标,建立科研基地。项目建设中,积极总结以往示范建设经验,立足于高起点,提高科技含量。在开展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成立了具有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好,工作责任性强的技术干部组成技术工作组,对项目区植被状况、土壤、地上、地下生物量,植被分布特征等进行系统调查登记,为天然草地改良及优质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第九章 项目经营管理9.1 生产管理根据市场信息和需求,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上报主管部门提出批复意见,由基地生产部门组织安排牧草种子繁育生产。9.2 工程管理基地建设和其它工程建

43、设一样,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设计、施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严格按设计施工。工程验收贯穿每一项施工的始终,验收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期抽检、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建立准确、快捷、反馈建设成果的检查验收管理体系,为奖惩提供依据。建立工程的三防(防火、防疫、防破坏)体系,巩固基地建设成果。建立起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体系。9.3 资金管理各建设单位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门帐户,由项目单位办公室专门管理,专款专用,用于项目建设的物质材料、施工和管理费的支付,严禁挪用。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财经纪律,建立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并接受上级项目管理机构的领导和同级财政、审计监督。建立

44、资金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监督、审核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杜绝漏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9.4信息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建立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以基地为单位,采集和汇总包括工程规划、设计、上级批复文件、计划、财务等有关的调查、施工、进度、资金投入、效益、产品质量、产量等信息,同时作好科技信息收集、整理各个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业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强化管理知识,掌握专业管理技能。及时进行信息经验交流,形成全区完整、规范的信息管理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10.1 项目实施期限2009年2012年共三年。10.2计划进度 2009年

45、9月至2009年11月:对2000亩种子生产基地进行规划设计。选育贮备基地种植所需牧草种子。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对生产人员进行牧草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种子检测、检疫的培训。2010年2月至4月:配套必须的牧草种子运输和生产加工设备,新建种子检测室、库房、牧草种子试验室和种子清选库房等基本建设。 2010年5月:开始进行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施肥、设立移动灌溉渠系统等工作,并适时播种。 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全面完成种子田、库房和牧草种子生产加工车间的各项土建工程。 2011年8月至12月:完成牧草种子收获、加工、贮藏及检测、检验工作。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库。 2012年

46、12月:对项目首先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自验,合格后提请省级验收。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1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专项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及企业自筹110万元(其中地方配套60万元,企业自筹50万元)。项目投资估算(附表11-1):11.1 农田建设共计投资20万元 平整平地2000亩,投入资金20万元(包括耕地费10万元,土壤改良及施肥5万元;田间道路及排灌渠系建设5万元)。 11.2 土建工程共投资149万元 。其中:新修1000平方米种子库、质检室和牧草种子试验室。需资金110万元; 新修农机具库房480平方米,需资金24万元;新修种子清选加工车间300平方米,土建需投入资金15万元。11.3 原种扩繁及引种共投资33万元。其中原种扩繁费用17万元,引进陇中紫花苜蓿原种0.2万公斤,需资金16万元。 11. 设备购置共计83万元11.4.1 购置牧草种子运输设备共计15万元:8T运输车1台计15万元;11.4.2 配套先进的清选加工设备系统共计43万元;包括大型种子清选机和种子检验设备等需资金43万元。11.4.3引进大型移动式喷灌机组1台,需25万元。11. 项目管理费及前期费合计投资9万元。其中项目管理费7万元,前期费2万元。 11.6 科技推广及培训费 科技推广及培训需投资16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