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574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配套资源 看云识天气说课搞 看云识天气说课PPT 一、 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课文主要是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一些经验总结。本文是介绍说明性文章,为了让读者有兴趣,文章写法生动,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很富有文采。 教学时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运用多媒体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组织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提高品味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 2、积累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诗词;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云与天气的关系。 四、 教学过程 猜谜识云,激趣导入。 1、 2、 3、 我们先来做个谜语游戏运动会上都有它, 请猜一个字。 很好。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学习过“云”的英语单词? 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们从这个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在没有科学预测的情况下,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

3、识,并掌握了一些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的看云识同学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 天气,我们来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 读文赏云,感悟美文。 1、 2、 3、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回忆一下文章的结构。我还留了三项作业,还记得第一个作业是什么吗? 谁能有感情地背诵?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齐诵 同学们用甜美的嗓音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 那你们想不想一饱眼福,看一看那优美的云彩呢?不 过有个要求,就是用文中的语句来描绘你所看到的画面。好吗? 4、 5、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背诵这一段吗?美在哪里呢? 这段文字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运用了优美

4、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来表示你对本段语言的评价。如:我喜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 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6、 学生动手写句子,教师巡视。学生举手发言。 媒体运用说明: 在读文赏云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精彩语句有感悟和积累,但在头脑中却很难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因此这时用大屏幕出示各种优美的云图,加上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如临其境,情不自禁的用文中精彩的语句描述,使图文结合,学用结合,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

5、自然的情感。 交流识云,梳理文意。 1、 2、 3、 4、 文中有这样一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是什么意思? 那这块天气的“招牌”是怎么样告诉人们是晴是雨呢?请同学们在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 学生答,师板书。薄云:晴 低厚:雨 “往往”“常常”是什么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5、 6、 7、课堂游戏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不同形态和颜色的云到底和天气的晴雨有什么关系?拿出第二个作业。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绍,让同学们猜猜你是谁。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让别人明白你将会

6、带来怎样的天气。 我先抛砖引玉好吗?“嘿!大家好,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大家知道我是谁吗?” 学生交流。 8、观云识天气 大家记住这些天气招牌的特征了吗?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这些云的时候能够判断出即将出现的天气状况吗?你们是不是赵括啊,就会纸上谈兵,那咱们现在观云识天象。请看大屏幕。 媒体运用说明: 正确识别云与天气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能否学以致用的问题,学生通过表格形式对云与天气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但能否识别不同形态的云又是判断天气

7、情况的关键,因此在这里屏幕显示各种云让学生识别并判断天气情况,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了认识,突破了难点。 拓展论云,补充信息。 1、好,真不错!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我不禁想起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人们称赞他是神机妙算,现在看来同学们也可以像诸葛亮那样,观天象识天气。同学们,你们在课余时间还收集到了哪些能预测天气晴雨的谚语呢。 2、学生汇报交流。 3、屏幕出示。 4、同学们,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也是诗人细心观察生活的表现,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8、。 最后老师给你们一个关于看云识天气的专题网站,你们可以到那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媒体运用说明: 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学习的时代,如何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广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是科学小品,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但课文内容的拓展有限,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选择了网络。在课的最后我推荐给学生看云识天气的专题学习网站,相信他们会在网络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五、 教学反思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有着说明文清晰的结构,丰富的方法,同时也有记叙文的形象细腻的描写。因此在教学这课时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环节: 一、赏文感悟,学会说话。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

9、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本课中,课文在描写云的形态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很富有文采。我先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感悟优美的语言,然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最强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赏云的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积累来描绘看到的景象,一边赏云,一边描述,和着优美舒缓的乐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积累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二、信息整合,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程,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在探究云与天气关系时,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整理,制成表格或演示文稿向同学交流,真正拓宽了文学习的领域,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质量,从而使学生学会了信息化时代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