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588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薯生产加工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第二节:项目概况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第二章:项目建设概况第一节:项目名称:宿松县甬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二节:项目性质: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第三节:项目地址:第四节:建设内容及规模:第五节:建设期限:第六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第三章:产品深加工工艺流程。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第二节:投资资金筹措方案第五章:项目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第一节: 效益分析第二节: 财务评价第六章:风险揭示及防范第一节:风险揭示第二节:风险防范对策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研究结论第二节:建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宿松县位于长

2、江中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之处,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长江经济开发带和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地区,是安徽省“一线两点”率先开发开放战略布局重点地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西部桥头堡,也是“承东启西”的结合部。全县面积2393.5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9镇13乡。宿松交通十分便捷,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贯东西的沪渝高速公路、合九铁路、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离省会城市合肥220公里、武汉190公里、南昌170公里,至皖鄂赣三省6个机场车程都约两小时,到九江外贸码头、214码头、石化专用码头等3座对外开放码头车程1小时左右。宿松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粮棉油生产久负盛名,是全国优质

3、棉基地县、出口棉基地县和全国棉花百强县。此外山区的毛竹、茶叶、药材、林果、野菜等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宿松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和建设皖鄂赣三省交界经济强县目标,实施工业强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步入了由渐进式增长向跨越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正在朝着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经济强县目标快速迈进。第二节:项目概况本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分三期进行,第一期2010年投资3000万元,第二期2011年投资300

4、0万元,第三期2010年,根据宿松县资源情况,再投资2000万元,完成总投资8000万元。达到安徽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达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道致富。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预计用5年时间,达到利用流转土地10000亩、林地3500亩,形成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公司发展,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力争用10年时间,公司在中国境内上市,成为在宿松县本土上市的第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一个值得投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好项目,建议快速投资开工建设,形成相应生产能力,为宿松县经济发展

5、作出应有的积极作用。第二章:项目建设概况第一节:项目名称:宿松县甬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二节:项目性质: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第三节:项目地址:项目座选址:1、在九成农场建设红薯种植和深加工基地;2、在下仓镇长桥村建设立体种养殖名特水果及家禽基地;3、在孚玉镇建设立体种养殖名特水果及家禽基地。第四节: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内容分别为:1、2010年在九成农场租用土地3000亩,以后根据资源情况逐年扩大规模至10000亩建设红薯种植及深加工项目。2、在下仓镇改造低产林地1500亩,建设象山名优枇杷对对红种植基地及年产30万只宿松本地土鸡养殖基地。3、在孚玉镇改造林地2000亩建设

6、名优水果和特禽种植养殖加工基地。第五节:建设期限:项目分三期建设,期限3年第六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宿松县甬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系由浙江客商史世良发起组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实力雄厚。宿松县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400毫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合肥、南昌、武汉均在200公里左右,高速2小时车程。宿松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政策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和建设皖鄂赣三省交界经济强县目标,实施工业强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10年又制定了新的更优惠的

7、投资政策,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步入了由渐进式增长向跨越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发强有力的保障。第三章:产品深加工工艺流程。1、红薯种植-收获-红薯淀粉加工-纯红薯淀粉粉条-产品包装-入库-销售(淀粉加工下脚料制成配合饲料运送养鸡场作为鸡饲料)2、枇杷种植从象山本地购进象山对对红枇杷种苗-栽种-结果-采收-冷藏包装-运输-销售(林下散养鸡,林间杂草及昆虫正好是鸡的优质天然饲料)3、宿松本地土鸡养殖购进种苗-养殖-成品鸡销售(鸡粪正好作为果树的优质有机肥料)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项

8、目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2000万元。第二期3000万元,第三期2000万元。1、租地费用10000亩,租金500元/亩,计款500万元。林地2500亩,430元/亩,107.5万元/年,一年一交,小计:607.5万元。按5年计:607.5*5=3037.5万元。2、建设费用:(1)下仓长桥林场:围墙4500米,120元/米,款54万元,鸡舍100间,16200平方米,120元/平方米,款194.4万元。办公楼12间,28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款11.23万元。土方工程费用:60000方,6元/立方米,款36万元。合计295.63万元。(

9、2)九成农场:征地20亩,5.6万元/亩,计款112万元,建厂房3000平方米,500元/平方米,计款150万元,围墙500米,120元/米,款60000元,回填土方工程25元/立方米,5000立方米,计款12.5万元。(3)孚玉基地:围墙8000米,120元/米,96万元,生产办公用房,30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计款12万元。3、机械设备费用:(1)大型拖拉机、开沟机、耕整机、播种机、运输机共主50台/套:计款300万元。(2)红薯深加工设备生产线3条,100万元/条,计300万元。(3)红薯加工下脚料生产饲料设备一套:50万元/套。(4)配套冷冻设备:冷冻机械2套:150万元/套,计

10、300万元,200吨冻库一座,100万元,500吨冻库一座,300万元。计款600万元。(5)滴灌设备:2组(长桥、孚玉各一组),50万元/组,计款100万元。4生产性投资:(1)种植10000亩红薯,每亩生产成本600元。计款600万元。(2)林地3500亩,拟在山上种植象山对对红枇杷,每亩需种苗50株,计175000株,40元/株,计款700万元,林下养殖宿松县本地土鸡,每批养殖规模为十万只,一年养三批,共计30万只/年,每只成本20元,计款600万元。5、不可预见费用:300万元。6、流动资金:800万元。合计总:8071.63万元。第二节:投资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所有资金均由投资方自筹

11、第五章:项目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第一节: 效益分析红薯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粉用红薯平均亩产2.5吨,出粉率15-20%,每亩产0.375-0.5吨,10000亩产红薯淀粉3750吨-5000吨,按年产4000吨计算。本公司计划将红薯淀粉全部加工成红薯粉条,淀粉加工成制成品粉条,出品率100%,年出产红薯粉条4000吨。红薯加工成品,每吨红薯运到加工区综合成本800元/吨,出品率为16%,每吨加工费用为1000元,原材料成本为800/16%=5000元,管理费用为100元/吨,租地费500元/亩,征地费112万+建设投资168.5万元+农机300万元+深加工生产线300万元+下脚料生产线50万元+冷

12、冻设备600万元=1530.5万元,按5年分摊,每年分摊成本为306.1万元,粉条销售价格为16000元/吨,毛利率为16000-(5000+1000+100)=9900元/吨,年产值16000*4000=6400万元,利税总额为9900*4000=396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306万元=3654万元。其中第一年规模3000亩利润为9900*1200-306=882万元,第二年种植规模6000亩,利润为9900*2400-306=2070万元,第三年达到10000亩,利润为9900*4000-306=3654万元。以后基本稳定在10000亩,年利润为3654万元的水平。2、枇杷种植:苗木成本:

13、3500亩*50株/亩=175000株* 40元/株=700万元,种植成本5元/株*17500株=87.5万元,基建投资:滴灌设备投资:100万元,复合肥料从幼苗到挂果前3年每株10斤*175000=175万斤*2元/斤=350万元,租地费用150万/年*3年=450万元,管理40万元/年*3年=120万元,挂果前3年总投入为:1807.5万元;前期投资按4年分摊平均每年为451.875万元,第四年生产成租地费150万元,管理费40万元,肥料5斤/株*175000株87.5斤*2元/斤=175万元,(采摘成本1元/斤+包装成本1元/斤+运输成本0.2元/斤本+销售成本0.1元/斤)=2.3元/

14、斤*175万斤=402.5万元,分摊成本451.875万元,总成本为:175+402.5+451.875=1029.375万元,第四年开始结果:10斤/株*175000=175万斤,销售价格为8元/斤销售额为1400万元,第四年利润=1400-1029.375=370.625万元。3、宿松本地土鸡养殖:每年养30万只,养殖综合成本20元/只,销售价格15元/斤*平均每只鸡2斤=30元/只,毛利10元/只。年利=30万*10=300万元。第二节: 财务评价本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第一年投资3000万元,收入882+300=1182万元-资金利息3000*10%=882万元,第二年再投资30

15、00万元-(包括第一年收入882万元)=实际投资2118万元,第二年收入为2070+300-资金利息(3000+2118)*10%=2370-511.8万元=1858.2万元,第三年投资2000万-第二年收入1858.2万元=141.8万元。第三年收入为3654万元+300=3954万元,前三年实际投资为3000+2118+141.8=5259.8万元-第三年收回投资:3954万元=1305.8万元。第四年收入为3654+370+300=4324万元-(1305.8+利息1305.8*10%)=2887.6万元。以上数据结果显示,投资第四年末,可以收回全部投资。第六章:风险揭示及防范第一节:风

16、险揭示 1、市场风险:(1)价格风险。由于市场物价波动给企业产品销售带来不稳定性。(2)消费习惯改变。由于消费者生活及消费习惯改变,使产品销售出现下降。(3)产品更新换代升级。由于市场新产品的开发取得突破,产品更新或升级替代老产品,使产品销售出现下降。(4)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5)同行业竞争。由于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行业扩大再生产,新企业加入到产品市竞争行列,导致市场产能过剩,价格快速下降,甚至由于恶意竞争互相打压,形成市场挤出效应。2、技术及管理风险(1)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成本控制不当。(2)由于突然扩大规模,经营网点分散,生产经验不足,导致管理不到位,作物减产,达不到预期产量。(3

17、)由于技术掌握不当,或气候差异,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鸡苗因防疫不当等原因,鸡苗大面积死亡。3、灾害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如风灾,洪涝灾害,干旱等。4、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不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投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或停产等。第二节:风险防范对策1、市场风险防范:建立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组建专业研发及销售团队,掌握市脉搏,对产品及时更新换代,引领消费潮流,使公司始终处于市场领先状态。2、管理技术风险防范: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个团结有为、务实高效的集团管理班子,以市场化模式保持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动态管理,始终保持公司处于最优化运营。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优秀团队。3、灾害风险防范:加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建设,提高风险意识,建立企业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投保等,提高抗风险能力。4、财务风险防范:加强公司财务管理,熟练掌握资金运作基本规律,把财务风险的发生控制在最低水平。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研究结论:通过公司深入研究分析,认为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回报率高,资金运作安全可靠,可以投资上马。第二节:建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该公司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建议早日立项、签约,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