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601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一、填空题 1.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_孟子_。此书是记载_战国时思想家孟轲言论_的书,由_孟轲及其弟子_编成。内容涉及_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_,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鸿门宴节选自_史记项羽本记_。项羽,名 籍 ,字 羽 , 秦末下相。 3.羁鸟恋旧林,_池鱼思故渊_。 4.人烟寒橘柚,_秋色老梧桐_。 5.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_孟子_。此书是记载_战国时思想家孟轲言论_的书,由_孟轲及其弟子_编成。内容涉及_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_,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6.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选自王右

2、丞集_,作者王维,字_摩洁_,世称_王右丞_。 7.狗吠深巷中,_鸡鸣桑树颠_。 8.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_。 9.盈盈一水间,_脉脉不得语_。 10.赤壁赋选自_经进东坡文集事略_卷一。苏轼字_子瞻_,号_东坡居士_,宋代_文学_家。 11.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是_直陈其事_,“比”是_打比方_,兴是_感物起兴_。 12.开荒南野际, _守拙归原田 。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 。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5.琵琶行并序选自_白氏长庆集_。行,一种_乐府_诗,音律_自由多样_,每句字数不拘,便于_吟诵、传唱_。 16.韩愈,字_

3、退之_,世称_“韩昌黎”_。他是_“唐代第 1 页 共 13 页 古文运动”_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_”之首。 17.榆柳荫后檐,_桃李罗堂前_。 18.两水夹明镜,_双桥落彩虹_。 19.劝学选自_荀子_。本书是_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_所著,现存_32_篇。 20.秋水选自_庄子_。本书是_战国中期_的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_后学_所著,现存_33_篇。 21.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_ 。 2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23. _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 检查,反省 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踮起脚后跟 5.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种以上的菜肴(意思是菜很简单) 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模糊不清样子 一样掩护 7.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小人的谗言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相当,相差无几 起) 10.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小船(船很小,像一片第 2 页 共 13 页 苇叶) 1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1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用葫

5、芦做成的酒器 15.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原位)14.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眨眼 坐下 16.不可,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1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饿死的人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刻 19.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没有 20.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通“悦”,喜欢,高兴 2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德,忘恩 2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2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相当于“于”,在 24.圣人无常师。 固定的老师 2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26.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传

6、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27.击空明兮溯流光。 逆流而上 28.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多,常 29.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到底 3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用蓬草编成的门户 31.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细网 3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种植 3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脸朝东 第 3 页 共 13 页 3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35.距关,毋内诸侯。 通“纳”,接纳 3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37.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禁不起 38.竖子不足与谋。 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3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7、超出一般人 40.近腊月,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过访,游览 4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茫茫的水汽 4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形容声音宛转悠长 4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斟酒 4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45.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落 4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完 4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学校 48.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水边,岸 49.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 50.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心情平静的样子 51.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5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53.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54

8、.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55.当待春中,草木蔓发。 蔓延生长 56.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过了望日,即农历十六日 5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寡妇 第 4 页 共 13 页 5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指首尾相接的许多船只 59.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菜肴和果品 6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筑巢 6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咚咚地 6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枯干,晒干 6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利用 6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世的罗网,指庸俗64.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污浊的官场 66.臣与将军

9、戮力攻秦。 合力 6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必顾及 69.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字。 指“诗”“书”“礼”6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里 “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70.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张开翅膀 7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7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端坐 7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当 74.相与枕藉乎舟中。 枕靠着 三、今译下文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第 5 页 共 13 页 75.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艰险 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10、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答: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他们。来到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歌唱,发出变徵的悲凉声调,大家都泪流满面。荆轲又走向前去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接着发出发出声调激愤的羽声,大家听了都瞪大眼睛,怒发冲冠。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按墨

11、线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下嘲笑。 第 6 页 共 13 页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答: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水

12、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答:君子说,学习不能把它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所凝结而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直的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在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1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答: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就很难了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第 7 页 共 13 页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答:在五亩的宅园仲,种植桑树,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在它们的繁殖季节杀食,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土地,不要耽误农时,

14、几口人的人家就可以免除饥饿了。 8.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答:往北走渡过灞水,明亮的明光映照着城郭。车罔川河水泛着涟漪,月光在水中荡漾。寒山中远处的火光,在林木外时隐时现。严冬深巷中的狗吠声,如同豹子的咆哮。村庄里晚上用杵臼捣谷的声音,与稀疏的钟声此起彼伏。这时在山中独坐,童仆早已入睡,我经常回想起过去,与君携手赋诗,走在狭小的小路上,面对着清澈的河水。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

15、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们学习道理啊,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1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 8 页 共 13 页 答: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的节拍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长,像轻柔的细线连绵不断。这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的蛟龙起舞,也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四、简答 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

16、梧桐”中的“寒”“老”二字显得新鲜而贴切。试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答:“寒”与“老”都是形容词,表达的都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带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个人性。“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用“寒”和“老”来构句,使这两句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情感的律动。纯粹从构句法上来讲,使形容词带上动词色彩,也给人很新鲜的感受。 2.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河伯认为自己过去狂妄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得不到改正。所以,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3.师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哪几句话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

17、师说一文在开篇就点出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几句话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 9 页 共 13 页 4.陶渊明的诗语言具有平中见奇,淡而有味的特点。试分析归田园居中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的妙处。 答:如“依依墟里烟”中的“依依”一词,写出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的形态,而且造成一种宁静、安闲的氛围。这种氛围正是诗人所向往,愿意置身其中的。其他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荫”和“罗”也用的很恰当。屋后可多栽树,并且是有浓荫的树,所以用“荫”;“罗”字则表现了屋前桃树、李树排列的整齐而且多。 5.赤壁赋一文,作者

18、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答:文章先有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再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然后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五、给下文加标点,并解释加点的词。 1.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奏之上怒让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 答:房玄龄、高士廉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奏之。上怒,让玄龄等

19、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玄龄等为陛第 10 页 共 13 页 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 让:责备 预:有关系 股肱:助手 有司:有关官吏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答:昔吴起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

20、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预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诺:好 方:才 服:使服从 3.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子之相燕宜以诚以信何以诈妄为己正而人或不从况教之以诈哉宜其乱人国也 答: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子之相燕,宜以诚以信,何以作妄为?已正而人或不从,况教之以作哉!宜其乱人国也。 相:做宰相 佯:假装 走:跑 为:句末语气词,呢 第 11 页 共 13 页 4.宓子贱为单父宰

21、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之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 答: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手?”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之。”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耳,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 过:拜访 仆:我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错:同“措”,放置 5.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

22、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预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之:往,到 女:同“汝”,你 特:只不过 子:你 第 12 页 共 13 页 六、作文: 要求:1.字数8001000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我的理想国 2.希望 3.把握 4.感动 5.快乐的理由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