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6609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建合作社发酵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以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载体,以生物技术发酵饲料喂养为手段,建立“生物技术发酵饲料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生态种植”的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技术模式。建立生态循环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建立生态循环健康养殖示范小区2个,培育1个龙头企业;建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推广平台,以明德伟业科研室为主体的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实现年产无公害生猪2万头,年产值 万元,年利润 万元,辐射带动项目区周边2000户农户发展生态养猪。通过建立从繁殖、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规模化生态循环健康养殖规程及产业化示范,促进生态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1.1 养殖专业

2、合作社的组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甘肃明德伟业生物科技公司为发起单位,联合有养殖意愿的农户遵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共同组建。1.2 生态养殖技术保障垫料床养殖技术由甘肃明德伟业生物科技公司免费为入社成员提供,并由明德伟业负责对入社成员的全程培训。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建立“生物技术发酵饲料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生态种植”的完整产业链,除可直接提供40个就业岗位外,其相关的带动功能,将促进当地种植业、运输业、商贸服务行业的发展,为近千人提供就业机会。通过本项目的示范作用,可带动周边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2、项目建

3、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我国养猪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养猪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一是在国内市场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群众在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上越来越注重安全和质量;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国外绿色食品技术壁垒及产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禽产品出口的瓶颈;三是养猪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4、。因此,养猪业必须大力推进健康生态循环养殖,从饲养模式、饲养过程中开展规模化高效生态循环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推动安全、优质、高效养猪业的发展,促进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指数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生猪饲养与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促进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1 建设标准、规范的生态猪场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的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当前,随着规模化饲养比例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向畜牧养殖小区、园区和高效生态牧区转变,畜产品生产方式

5、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产品消费由消费型进入追求质量安全阶段。因此,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生态牧业园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畜牧业,特别是生态绿色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生态猪场将结合牧业结构调整,将畜牧业经济区与自然区交叉和溶合,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畜牧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设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组织形态,它具有资金集中投入、展示高新技术、实现人畜分离、实行集约管理、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环境良好、畜禽产品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6、,是集繁育、养殖、加工、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牧业园地和生态牧业、有机牧业、绿色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因此,将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 2.2生态猪场的建设符合政策导向,满足政策要求。 近年来,中央在“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基础上,在畜牧生产用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政府补贴、良种畜禽饲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发展。特别是最近,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疫病威胁日益加大,市场生猪供应日趋紧张,猪肉价格持续上涨,CPI指标(特别是农副产品指数)长期高位运行,引起了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也多次指示,要求“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7、并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生猪良种繁育、生猪保险、疫苗补助、对新、扩建生态猪场建设补助政策和生猪生产调运大县的奖励措施。2012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要求强化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牧场建设,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可以说,政府为鼓励生猪生产,发展优质肉产品供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3 项目产品社会需求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我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2%,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从1990年

8、的20公斤上升到2010年的40.2公斤。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不足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高,将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再次,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我省农村人均年消费猪肉约18公斤,城市人均年消费约35公斤),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3、项目可行性分析3.1 项目技术条件成熟可行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实力雄厚:明德伟业公司具有一年的生态养殖循环链的产业化经验,拥有多位专家组成的科研

9、团队,与多家养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有效地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引进生物发酵新技术,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雄厚的技术基础。3.2项目自然条件可行项目自然条件良好:本项目的实施地点会宁县平均海拔2025米,年日照总时数达到24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 毫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生猪生长繁育。会宁县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横贯东西的国道309线、贯通南北的省道207线,穿城而过的312国道和平定高速公路,将会宁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和“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为项目实施提供便利的交通保障。会宁县实有耕地面积460万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第一县

10、。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150多万吨,面积及产量居全省第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100万亩以上,年产量5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紫花苜蓿、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160万亩以上,年产量60多万吨,居全省第一。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饲料来源保障。3.3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为了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增加投入,加快原良种猪场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采取措施,鼓励大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引导农民建

11、立养殖合作社,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可见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在政策上可行。3.4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行本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猪舍、发酵床、生物饲料发酵池、优质种猪的引进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年出栏无公害生猪 万头,年产值 万元,利润 万元。示范基地良种繁育体系每年可向园区周边群众提供优良猪苗1万头,示范基地的技术保障及技术服务体系也可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可直接带动项目区周边群众发展发酵床养猪2000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4、项目主要内容和指标本项目以推广应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为主要载体,以生物发酵饲料喂养为手段

12、,以品种改良为措施,辐射带动园区周边的群众致富。建立“生物技术发酵饲料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肥生态种植”的循环生态健康养猪技术模式。建立优良猪苗繁育体系;建立从繁殖、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的规模化生态循环健康养殖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养殖新技术开发与就业的服务平台,促进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提升项目的技术带动和辐射能力。利用本地丰富的玉米、马铃薯、苜蓿和秸秆等资源,采用乳酸菌等生物发酵法,把淀粉渣转化为环保饲料,并以丰富的木材锯末和秸秆粉等加入生物菌组后作为发酵床垫料,开展以发酵床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养殖,大量猪粪便排入垫层被菌种消化掉之后所形成的垫料废料,作为优质生物有机肥料

13、用于绿色种植,形成一条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4.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在猪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扒,使猪粪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省水(80)、省力(50)、省饲料(10),提高猪的抵抗力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目的。本项目将新建标准化猪舍 平方米、发酵床 平方米,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幅度提高生态健康循环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面。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猪舍设计每间猪圈净

14、面积约25平方米,猪舍墙高3米,屋脊高4.5米,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可适宜的生长繁殖。发酵床准备:本项目的发酵床采用半地下式发酵床。发酵床向地面以下深挖80厘米的池子,地上砌砖20厘米,发酵床的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垫料制作:发酵床有机垫料主要成分:秸秆60%、锯屑30%、土10%、粗盐0.3%。每平方米发酵床按微生物原种2公斤,水500公斤,骨粉、糖蜜等能量原料3公斤。将秸秆、锯屑、土、微生物原种一层一层铺好

15、后,喷上盐、水,水分调节在65%,喷水在填材料50%后开始,按照这样的顺序把猪圈垫料填满,用薄膜覆盖发酵37天后,将薄膜打开,透气1-2天即可把猪放入栏舍中饲养。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原种的作用,臭味自然消失,苍蝇和蛆不再繁殖,23个月后,猪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土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可达到4050,猪粪发酵后部分可成为猪的饲料。发酵床的地面管理猪舍中的锯屑变少时,适当补充缺少部分,并同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湿度必须控制在60%,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调节温度。饲养密度: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

16、品和抗生素类物品。4.2生物发酵饲料技术用发酵剂对饲料进行发酵转化处理,粗纤维含量比不发酵的成倍降低,粗蛋白含量比不发酵成倍提高,干物质的消化率提高40以上,而且具有酒香气味,适口性大大增强、采食率高达98以上,比不发酵能节约饲料30%以上。用饲料发酵剂发酵的饲料喂养畜禽,饲料成本可降低40-50。饲料发酵菌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饲料发酵菌其内含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用于饲料的发酵,不用添加任何的辅料即可将各种农作物秸秆(例如玉米秸秆、葵花秸秆等)、饲草、麸皮、淀粉渣等发酵成为高质量饲料。发酵后的饲料营养成分丰富,呈酒香气味,适口性好。饲料发酵菌而且含有

17、益生菌,能够改善畜禽的肠道环境,提高免疫力,生长迅速,达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饲料作用机理及特点通过功能微生物转化,饲料适口性大大增强,可消化营养含量显著增大。通过功能微生物的发酵、降解和转化等作用,饲料中的粗纤维、半纤维素、木质素中的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并分解成单糖,同时也使氨基酸含量增加,因而容易被畜禽的胃肠吸收利用。形成多种营养产物,提高饲料营养。功能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分解酶、族维生素和维生素、维生素等,可使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吸收率大大提高,这是普通饲料无法相比的。含有大量的益生菌,显著提高免疫力。发酵剂饲料中的

18、功能微生物进入动物肠胃后,能够杀灭有害菌,形成优势菌群环境,增强了畜禽免疫力和抗病能力。5、项目投资预算本项目总预算投资1500万元,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677.57万元, 设备及仪器投资87.2万元, 种猪引种投资108万元, 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37万元,饲料采购等流动资金590万元,各项投资的构成如下:5.1 基础设施投资:677.57万元计划新建以下基础设施母猪舍4栋:双列式56m11.2m,面积2508.8平方米,发酵床面积1820平方米, 发酵床为半地下式,池深1米,地上部分0.3米.投资112.9万元;分娩舍2栋: 双列式56m11.2m, 面积1254.4平方米,发酵床面积

19、812平方米, 投资56.44万元;保育舍2栋:双列式60m15m, 面积1800平方米,发酵床面积1416平方米, 投资81万元;育成舍8栋:双列式80m14m, 面积8960平方米,发酵床面积6912平方米, 投资403.2万元。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表序号单项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备注1母猪舍2508.8450112.94栋2分娩舍1254.445056.442栋3保育舍1800450812栋4育成舍8960450403.28栋5饲料贮藏池14.036饲料发酵池10合计677.575.2 设备及仪器投资:87.2万元主要设备及仪器投资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

20、1产床个280230064.42饲料加工机组套1150000153消毒机台230000.64冰箱台130000.35生物显微镜台145000.46恒温培养箱台130000.37自动喷雾消毒枪套240000.88其他化验分析仪器批15.4合计87.25.3 种猪引种投资:108万元种猪引种投资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1母猪头50020001002长白公猪头2040008合 计1085.4 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37万元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投资表序号主要内容金额(万元)备注1技术引进及技术合作102技术培训203项目验收及资料印刷7合计376、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6.1 收入:本项目的收

21、入主要是指商品猪的销售收入。即养猪收入=销售单价销售数量。项目完成后年出栏生态猪20000头,预期市场销售价格8.6元/公斤,单头平均出栏重量100公斤。年销售收入=20000头100公斤/头8.6元/公斤=1720万元6.2 成本: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养猪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用于生产实际消耗的饲料费、兽药疫苗费用、外购仔猪费等直接费用。直接人工费: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奖金、各项补贴以及按国家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 本项目的成本费用构成详见下表:成本费用估算表序号费用名称

22、单位单价(元)数量金额(万元)一直接材料费1198.51.1种猪料吨2000936187.21.2乳猪料吨45006428.81.3保育猪料吨3000516154.81.4中猪料吨22001326291.71.5大猪料吨200016803361.6兽医兽药费头2520000501.7种猪更新费头200350701.8发酵床材料费头402000080二直接人工费79.62.1工人工资人18000元/年.人20362.2技术人员工资人24000元/年.人10242.3管理人员工资人24000元/年.人49.62.4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10三制造费用243.43.1房屋折旧费按原值的5%计提

23、603.2机器设备折旧费按原值的10%计提203.3办公及差旅费按2500元/年.人103.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303.5销售费用按销售额的2%计提38.43.6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603.6其他管理费25四总成本费用一+二+三1521.56.3 利润及利润分配利润是从实现的收入中扣除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后的数额。即养猪利润=养猪收入-养猪成本。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序号费用名称单位数量金额(万元)1营业收入元17202营业税金及附加03总成本费用1521.54营业利润1-2-3198.56净利润198.5可见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年产无公害生猪2万头,年新增产值1720万元,新增利润198.5万元。 同

24、时可带动园区周边群众发展发酵床养猪新技术1万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7、进度安排本项目实施年限为一年半,从2012年5月起到2013年1月30日完成,其中:基础设施建设3个月,设备仪器采购及安装2个月,种猪引种2个月,各项工作穿插进行。8、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 8.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对项目的实施管理,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合作社负责人担任组长,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具体负责此项目的协调、实施和管理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和技术上的保障。8.2 加强项目管理,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明确到人,确保项目工作质量,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完成效果好的给予奖励,完成差的给予经济处罚,严重影响课题进展的人员开除出课题组。8.3 加大投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项目资金支出由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合作社负责人签字审核,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加强群众监督,使项目运作公开、透明,并接受群众监督。8.4 加强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技术培训工作队伍,深入项目区、项目点进行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等工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着眼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质量增加收入为目标,增强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调动合作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确保新技术、新成果能有效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