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610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山界说课稿老山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山界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该单元以“长征之歌”为主题展开。老山界一文的内容形式要素:A、内容上较为典型地反映了长征路途艰难的特点;B、形式上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安排叙述内容的特点与本单元写作训练主题写好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呼应;并且文中几个精彩的描写段落适宜作为生动描写的范例。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的时间顺序、地点转移顺序和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手法;

2、2、过程与方法:读中悟、悟后说、说后写、写前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并发扬红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 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3、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毛主席的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其中有一座山叫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得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

4、课文,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 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边读课文边划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 交流后明确: 时间的词句: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地点的词句:山沟、山脚、快要到山顶、到了山顶、下山。 写作顺序: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 2、 理清课文层次: 记述一件事,其结构一般这样安排,即:交代起因、记述经过、说明结局。那么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三部分是这样划分的, 第一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记述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分两小层: 第一层山脚下

5、访瑶民。 第二层红军翻越老山界。 第三部分写作者的感受。 环节3研读赏析 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 文章中两处集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局部揣摩景物描写: 分析第13段描写: “奇观”是指什么? 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请加以揣摩: 分析第23节景物描写: 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这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分析第32节景物描写的作用: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环 节4拓展延伸 如果你很欣赏文中的一句或一段话,请你仿写;品读这一句或这段话 如果你深深感动于红军战士的顽强、乐观,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段感受;泛读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品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环节5课后作业 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用环境烘托表现人物品格,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你的语言,请你展示才华写一段;精读之前读过的这两类文章中的片段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